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課件 >

小學生態文明課件

小學生態文明課件

小學生態文明課件1

一、總體教學目標

小學生態文明課件

1、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三亞”的情感。

2、瞭解三亞的氣候、物產、民族風情、名勝風光、產業經濟等,初步形成關心社會、關心家鄉的品質。

3、培養學生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行為習慣和生態公德意識。

 二、教材總體設計思路

1、教材以生態文明知識為主線,吸納先進的課改理念,力求完成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諸方面的教育教學要求。

2.抽取三亞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針對小學生的認知、心理、思維等特徵,從學生樂學入手,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貼近學生的身心特點,體現教材潤物細無聲的功效。基本不涉及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原因和規律的探析。教材以貴陽的人文、地理、氣候、景觀、產業等為典型範例,來培養學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3.教材的素質教育功能力爭做到“四要”:一要讓學生喜歡,二要對學生的人生產生影響,三要學生讀出貴陽生態的比較優勢,四要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讀一讀”:課本知識的拓展性內容,用於拓展學生的知識,有利於開闊學生的知識面,並使教材有一定的彈性,以適合不同學生的要求。

“想一想”:側重思維活動的設計。

“做一做”:側重行為活動的設計。

每課還設計了小引言,用以開篇引導或承上啟下,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或提示本課學習內容。

4、靈活運用多種形式的圖片,傳遞各種信息,發揮多種功能。如:用卡通人物陳述故事和提出思考的問題,用彩色照片表現我們生活的城市真實的現象,用圖示分析生產過程及其原理等。圖文並茂,以圖代文,使陳述更為簡潔。由於改變了文字敍述過分強調系統嚴密的觀點,較好地解決了由於信息量增加而帶來的書本太厚的矛盾,同時,也使學生更愛看書。

 三、課時安排(29課時)

第一課 我的家鄉——三亞 4課時

第二課 好山好水好地方 4課時

第三課 大自然的`饋贈 3課時

第四課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4課時

第五課 風景名勝去處多 4課時

第六課 生態農業好處多 3課時

第七課 無污染的生態工業 3課時

第八課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 3課時

第九課 貴陽的明天更美好 3課時

四、教學:

1、每一課的“引言”概括了該課主要內容,教學中要充分重視。

2、充分利用課本中的地圖、插圖、文字材料進行教學。

3、注意引導學生聯繫當地實際,觀察周圍事物,收集相關資料信息進行學習。

4、“想一想”、“議一議”中的問題,多為開放式答案,教師應注意引導、啟發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回答,給學生多一些自由發揮想象的空間,培養學生創新的精神。

5、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和各種有利條件,收集教學可能用到的多媒體素材,如影片、動畫、圖片等,並整合到課件中,進行多媒體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

小學生態文明課件2

一、 活動目的:

1. 配合學校生態文明教育活動,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故事、視頻、課件討論等多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在校、在家、在外的文明行為習慣的教育。

2.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豐富生態環保知識,逐步形成“善待自然、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的良好風尚, 達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

3.懂得環保的意義,能從自身做起,踐行綠色生活節能減排,構建環保和諧校園,共享綠色美好校園。

二、活動準備:ppt課件、聲音、視頻材料

三、活動過程

(一)活動基本情況

1. 時間 : 9月16日下午第一節課

2. 地點:教室

3. 主持人:班主任

4. 參與者:全班同學

(二) 活動程序

1、地球在哭泣。

2、活動思考。

3、低碳環保倡議。

(三)活動紀實

1.導入:同學們,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你是希望生活在花草豔麗,綠樹成蔭,到處都是鳥語花香的環境中;還是生活在到處都光禿禿的,非常髒的環境中呢?

這樣,請同學們看兩個視頻,然後再回答。

視頻一

視頻二

2.地球在哭泣。

師述:隨着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環境在不斷惡化,資源越來越短缺。我們的藍天不在蔚藍,江河不在明澈,空氣不在清新。我們的地球正在遭受着苦難。

幻燈顯示“全球十大問題內容”。

身邊的環境

師述:在我們身邊,有沒有類似的、污染環境的情況呢?

學生討論列舉。

視頻三:身邊不文明行為

學生討論説説自己的體會在、感受。

3.思考:我們應該怎麼做?

視頻聯播:生態文明我們在行動

4、倡議

《人類,你走向何方》幻燈顯示。師生齊讀

(音樂播起《我們從小講禮貌》)

結束語:地球是個充滿生命的地方,是個綠草盈盈的水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節能環保,生態文明,從我做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kejian/0qoxl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