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最新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計劃3篇

最新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計劃3篇

時間象奔騰澎湃的急湍,它一去無返,毫不流連,老師們的教學工作又將有新的目標,不如為接下來的教學做個教學計劃吧。相信寫教學計劃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事情,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新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計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最新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計劃3篇

最新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篇1

二年級學生在經過了一年半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在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更多關注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讓學生在思維中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

本冊教學內容有:第一單元萬以內數的認識;第二單元午米、分米、毫米的認識;第三單元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一);第四單元圖形與拼組;第五單元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二);第六單元混合運算;第七單元統計;第八單元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第九單元時、分、秒的認識;第十單元圖形的周長;第十一單元總複習。

1、數與代數:①、結合具體情境,理解萬以內數的意義,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能説出各數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②、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運算的意義,會口算表內有餘數除法、百以內加減法、能計算三位數的加減法及兩步的加減法混合運算。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③、能正確辨認鐘面上指示的時刻,認識時、分、秒,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並進行簡單的換算。

2、空間與圖形:①、通過觀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初步認識五邊形、六邊形。②、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當地選擇長度單位,並能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估測、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③、結合實例,感知對稱現象。

3、統計與概率:①、能用合適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②、在具體的統計活動中,掌握分段統計的'方法。

4、實踐與綜合運用:

①、加深對萬以內數的認識及長度單位的認識。②、加深對統計意義的理解,鞏固分段統計的方法。

一、教學重難點

在“數與代數”中的認識萬以內數及這些數的大小比較;有餘數除法、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樣性是重點教學內容。在“空間與圖形”中千米、分米、毫米的認識及換算,認識對稱現象,認識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是重點教學內容。在“統計與概率”中分段統計是重點教學內容。

在教學“空間與圖形”這部分內容時,認識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間觀念和單位之間的換算是教學的難點。學生認識生活中的對稱現象是教學上一個難點部分。在時、分、秒之間的換算是教學上的一大難點知識。

在“統計與概率”部分中,分段統計的表現形式和方法是教學的難點。

二、教學的具體措施

1、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採取課前速算、聽算、對手互考等形式。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和遊戲。

3、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動手。

4、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理解所學內容。例如:萬以內數認識。讓學生收集超市的一些宣傳單上一些物品的價格來加深對三、四位數的認識,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的道理。

最新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篇2

第一週:把知識點按照單元複習一遍。

1、第一單元:“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認數(0-10)”、“認物體”各個知識點用緊密聯繫起來的活動把他們穿插起來,做一個全面整體的展現!

2、第二單元:“分與合(2-10)”、“加減(10以內)”

把加減運算和他們的分與合緊密的聯繫起來,看分與合寫加減法算式,有一道算是可以想到其他三道與它相關的算式,簡化運算!

3、第三單元:“統計”、“認數(11-20)”、“認鐘錶”“加減(20以內)”

學會簡單整理數據,認識整時,20以內的兩位數,瞭解個位和十位是計數單位,能夠運用“湊十法”、“破十法”進行20以內的加、減、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第二週:把課本內容按照知識點做一個總結複習。

1、“認數”(0-20)

2、“認物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

3、“分與合”(2-10)

第三週:三個實踐活動內容的複習整理

1、有趣的拼搭

2、豐收的果園

3、愉快的週末

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學生活中的數學,並且把學到的數學知識再應用的生活中!

最新小學二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篇3

一、複習內容:

這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100以內的加、減法筆算,表內乘法,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認識角,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本學期的重點內容是100以內的筆算加法和減法,以及表內乘法,這些知識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要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長度單位”、“角的初步認識”、“觀察物體”等知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複習過程中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二、複習目標:

這一冊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

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釐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釐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釐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釐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釐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並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7、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8、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複習措施:

1、在梳理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認真,仔細良好的學習習慣。

2、在梳裏知識和鞏固知識中讓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3、關注學生差異,保證每個學生學習活動的時間和空間,鼓勵發揮每個學生各自的特長,發掘每個學生的潛力,促使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提高。

4、複習時要抓主“知識點”,連成“知識連”,形成“知識網”,進行知識整合。

5、隨時積累錯題集,有針對性的複習。

四、具體課時安排:

第一階段:分類複習。(6課時)

第一課時:長度單位(米和釐米測量)

第二課時: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第三課時:表內乘法

第四課時:角的初步認識和觀察物體

第五課時:數學廣角

第六課時:問題解決

第二階段:綜合複習。(8課時)

通過做歷屆期末試題。查漏補缺,積累錯題集。

第二階段:易錯題複習。(4課時)

把積累起來的錯題進行彙總,對比分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znvg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