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通用技術教學個人計劃

通用技術教學個人計劃

篇一:高二通用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教學總目的要求:

通用技術教學個人計劃

“技術與設計1”模塊使學生對技術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增強使用技術的自信心和責任心;初步掌握通用的、完整的設計過程,學會設計的一般方法,瞭解設計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具有一定的技術探究、運用技術原理解決實際問題以及終身進行技術學習的能力;通過設計的交流和評價,培養合作精神,提高審美情趣,學會多角度地分析和解決問題。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技術的性質,瞭解技術的發展歷史和一些最新的技術成果以及技術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能正確認識技術對人們日常生活及社會產生的正反兩方面的影響,具有正確使用生活中一些常用技術的基本技能。

2.瞭解技術設計的基本知識,初步掌握技術設計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技能,瞭解它們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應用,能對技術設計的過程、方案和成果作出比較全面的評價。

3.瞭解技術語言的種類及其應用,能繪製和識讀一些簡單的技術圖樣,會使用幾種常用的規範的技術語言進行交流。

4.熟悉一些常見材料的屬性及加工方法,能根據設計要求選擇材料和工具,能根據設計方案製作簡單產品的模型或原型。

5.具有初步的技術試驗的操作技能,能進行基本的技術測試和技術指標測量,會寫簡單的技術測試和技術試驗報告。

(二)過程與方法

1.經歷將人們的需求和願望確認為值得解決的技術問題、並形成設計方案的過程,初步學會從技術的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多角度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發展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想象的能力。

2.經歷技術方案的實現或轉化為產品的過程,初步學會模型或產品的製作、裝配、調試的方法。體驗意念具體化和方案物化過程中的複雜性和創造性,發展動手實踐能力。

3.經歷技術設計中交流與評價的過程,初步學會一些技術交流的方法,發展技術的表達和評價能力。

4.經歷觀察、設想、安裝、測試、調試、測量等簡單的技術試驗過程,學會簡單的技術試驗方法,理解技術試驗在技術發明、技術革新中的作用,形成初步的技術試驗能力。

5.經歷典型的技術設計、製作和評價的活動過程,初步掌握基本的技術學習方法和技術探究方法,具有初步的參與技術活動的能力和使用技術及其產品的能力,發展技術的決策能力、創新能力

和終身學習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形成和保持對技術問題的敏感性和探究慾望,領略技術世界的奧祕與神奇,關注技術的新發展,具有對待技術的積極態度和正確使用技術的意識。

2.熟悉從事技術活動必須具備的品質,能夠安全而又負責任地參加技術活動,具有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態度,養成嚴謹、守信、負責、勤儉、進取等良好品質。

3.體驗技術問題解決過程的艱辛與曲折,具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決心,培養不怕困難、不屈不撓的意志,感受解決技術難題和獲得勞動成果所帶來的喜悦。

4.認識技術的創造性特徵,形成實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態度,培養富於想象、善於批判、敢於表現個性、勇於創新的個性品質。

5.理解技術的文化特性和藝術特性,具有認識技術問題的國際視野和全球意識,以及一定的對技術文化的理解和選擇能力。

6.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係,增強勞動觀念,具有敬業意識與創業意識,形成與技術相聯繫的經濟意識、質量意識、環保意識、倫理意識,以及主動參與當地經濟建設的意識。

教材分析:

“技術與設計1”模塊包括四個主題:技術及其性質、設計過程、設計的交流、設計的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本模塊的各個主題應該融匯貫通,不能機械割裂,特別是“技術及其性質”主題的基本思想應貫穿於課程實施的始終;在設計過程的教學中,不要機械理解過程,應引導學生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用;交流和評價既是設計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成功完成設計的途徑、方法和保證, 應貫穿於設計教學的全過程。

本模塊分共有八章,第五章第二節、第六章第三節為選學內容。本書的正文是學生必須學習的內容;課文中安排了一系列的案例分析、馬上行動、思考欄目為必學欄目,其他欄目均為選學欄目;練習、綜合實踐所列習題或活動項目,不是要求每位學生必須全做的內容。

學生情況分析:

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

1、要緊扣通用技術課程的基本目標“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富有個性的發展”設計、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避免教學過於專業化,防止陷入某項技能、技藝的教學。

2、注意從實際出發,選取貫穿整個技術設計教學過程的範例和載體。做個生活的有心人,多從生活中尋找素材,豐富課堂。

3、教學中要突出重點,注意體現新理念。不僅要注重學生對符合時代需要、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繫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學習,還要注重學生對技術的思想和方法的領悟與運用,注重學生對技術的人文因素的感悟與理解,注重學生在技術學習中的探究、試驗與創造,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共通能力的發展。

4、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觀,確立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的師生共同建構理念,以及為學生主動建構知識 、拓展能力、形成情感態度價值觀而服務的理念。針對教學內容的不同和學生的差異,選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等多元學習方式,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一個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充滿快樂的過程。

5、加強教學研究活動。作為一門新課程的教師,教學研究是教師專業成長、課程實施質量提高的重要途徑。可以通過討論、聽課、公開教學、專題研究等多種方式,積極開展教科書教材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交流和探討,以不斷提高技術課程教學的能力與水平。

通用技術備課組

20XX年XX月XX日

篇二:通用技術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普通高中階段的技術課程屬於通識教育範疇,是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為主旨的教育,是高中學生的必修課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以基礎的、廣泛的、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繫緊密的技術內容為載體,以進一步提高學生通用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為目標。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拓展技術學習的視野,學會或掌握一些通用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技術及其設計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技術探究、運用、技術原理解決實際問題以及終身進行技術學習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對技術的興趣和學習願望,具有正確的技術觀和較強的技術創新意識;養成積極、負責、安全地使用技術的行為習慣,發展初步的技術技能和一定的職業規劃能力,為迎接未來社會挑戰、提高生活質量、實現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二、教材分析

通用技術課程設9個模塊,其中必修模塊2個,為“技術與設計1”、“技術與設計2”,其餘均為選修模塊。

1.課程的模塊結構圖

2.關於課程模塊的説明

必修模塊

通用技術課程的必修模塊是“技術與設計1”、“技術與設計2”,2個必修模塊之間呈遞進關係,即“技術與設計1”是“技術與設計2”的基礎。

技術與設計1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習的導入模塊。旨在使學生理解技術及其性質,經歷一般的技術設計過程,並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勞動與技術學習的基礎上,形成結構較為完整的技術素養。具體內容有技術及其性質、設計過程、設計的交流、設計的評價。 技術與設計2 技術與設計1基礎上的必修模塊。具體內容為具有典型意義的專題性技術設計,它們是結構與設計、流程與設計、系統與設計、控制與設計。這些技術設計專題具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廣泛的應用性,實施條件也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選修模塊

通用技術課程的選修模塊着眼於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要求,其內容是必修模塊在不同具體技術領域的延伸和深化,旨在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更為多樣的技術實踐的機會,拓展學生的技術經歷,提高學生理論應用於實踐的能力。

通用技術課程設置選修模塊7個,模塊之間為並列關係,供學生在修學必修模塊之後根據興趣和條件自由選擇。

選修1(電子控制技術) 以電子技術為基礎設立的選修模塊。具體內容有傳感器、數字電路、電磁繼電器、電子控制系統及其應用。學生可以通過設計和製作電子控制產品進行一些簡易的技術試驗,接觸一些更具挑戰意義、更富有趣味的技術問題。

選修2(建築及其設計) 立足於日常生活和生產中應用廣泛的建築技術而設立的選修模塊。具體內容有建築與文化、建築結構及其簡單設計、建築材料及其加工、建築構造及其設計。該模塊人文內涵豐富,實用性強,設計和製作內容簡便易行。

選修3(簡易機器人制作) 基於計算機技術的學習的平台、將機械傳動與單片機的應用有機組合的選修模塊。具體內容有單片機及其控制程序、單片機與控制電路、單片機與傳動機械。該模塊給學生提供了運用當代先進技術和先進思想方法進行設計、製作,以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

選修4(現代農業技術) 以較為先進的、與日常生活聯繫緊密的現代農業技術的理念和方法,以及農業技術試驗為主要內容的選修模塊。該模塊設置了可供選擇的6個研修專題,它們是:綠色食品、品種資源的保護和引進、無土栽培、營養與飼料、病蟲害預測及綜合治理、農副產品營銷。每個專題18課時,選修2個專題即可獲得該模塊的學分。該模塊的專題選擇及內容確定考慮了城鄉學校的不同情況及其實施的可行性,因此,不僅農村中學可以開設,而且城市中學也可以選擇專題開設。

選修5(家政與生活技術)以家政與技術的聯繫為基點、旨在提高學生未來生活質量而設立的選修模塊。具體內容有家政概述、家庭管理、家庭理財、家庭保健。該模塊緊貼學生生活,內容豐富有趣,設施要求低。

選修6(服裝及其設計) 旨在通過學生對服裝的認識、欣賞、設計及簡單製作增添生活情趣、提高生活品位、增強審美和造美能力的選修模塊。具體內容有服裝與材料、服裝與文化、着裝設計、服裝設計。該模塊藴含豐富的人文因素,同時又具有一定的技術含量。

選修7(汽車駕駛與保養) 側重於技術應用和實際操作能力培養的選修模塊。具體內容有汽車構造與工作原理、汽車駕駛有關法規、汽車駕駛技術、汽車例行保養。該模塊為學生提供了接觸當代技術產品、學習和使用具體技術的機會,具有科學與技術緊密結合、操作性強等特點。

三、教學內容及課時

充分利用通用技術培訓中心現有的設備與資源,完成通用技術課程“技術與設計1”、“技術與設計2”的實踐操作部分內容。根據本縣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採取模塊化的教學方式,“技術與設計1”設置三個教學模塊,分別是“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實踐操作:便攜式小板凳的製作)”、“方案的構思及其方法(實踐操作:枱燈的設計與製作)”和“設計圖樣的繪製(實踐操作:設計製作橋樑模型)”;“技術與設計2”設置兩個教學模塊,分別是“結構與設計(實踐操作:相框模型的製作)”和“流程與設計(實踐操作:製作紙製提兜)”;實踐操作考試試題:“設計製作彈球模型”。以上每一個模塊均設置4個學時,共計24學時。

四、教學要求及安排

全縣各高中學校由縣教育局統籌排序,各校按縣教育局排定的順序組織學生統一到通用技術培訓中心學習三天,由通用技術培訓中心組織教師統一授課。各校的相關領導、教師協助管理學生,充分體現資源共享管理共擔。

五、教學目標

通用技術課程標準明確了其核心目標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總目標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拓展技術學習的視野,學會或掌握一些通用技術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技術及其設計的一般思想和方法;具有一定的技術探究、運用技術原理解決實際問題以及終身進行技術學習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對技術的興趣和學習願望,具有正確的技術觀和較強的技術創新意識;養成積極、負責、安全地使用技術的行為習慣,發展初步的技術能力和一定的職業規劃能力,為迎接未來社會挑戰、提高生活質量、實現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通過對整個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的學習,學生應具備如下五種能力,它們分別是:

(1) 具備對技術的理解、使用、改進及決策能力;

(2) 具備意念的表達與理念轉化為操作方案的能力;

(3) 具備知識的整合、應用及物化能力;

(4) 具備創造性想象 , 批判性思維及問題解決的能力;

(5) 具備對技術文化的理解、評價及選擇能力。

六、實施措施

培訓採取全日制培訓形式,對象為高二年級學生,每期培訓200人左右,開設4個教學班級,每期3天。每期培訓的前一天晚上為學生報到時間,然後進行入校教育,接下來兩天半為理論與實踐的項目學習,第三天下午進行實踐操作考試,學生考完後離校。

學生到中心學習期間將分成A、B、C、D四個班級,每一個班級約50人左右。四個班級同時授課,理論課和實踐課在同一個教室進行。每個班級分成9個小組,每個小組6-7名學生,每個學習小組選舉一個小組長,採取分組合作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

完整;明確、具體;學生知道本堂課的目標。教學設計要重視學習方式的設計,明確教學方法選擇的依據,注重探究實踐教學。

3.引導學生親歷設計過程

設計是技術活動中的核心過程。在教學中,應讓學生親歷由一系列環節組成的設計活動。首先,要重視學生的全員性參與,應密切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對技術問題的興趣和研究願望,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大膽創新,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開發每個學生的潛能,促使其主動、有效地參與設計過程,獲得直接經驗。其次,要強調學生的全程性參與,即每個學生都必須經歷設計方案的形成過程、方案轉化為產品的過程、交流和評價的過程。為此,教師要重視改進教學方法,注意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提出問題,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運用各種技術交流和評價手段豐富設計過程,以促使學生獲得比較完整的體驗。

4.重視技術思想和方法的學習指導

技術思想和方法是從宏觀的理論層面上提供瞭解決技術問題的思路和處理技術問題的方法。在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技術思想和方法的學習指導,並把它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精心挑選一些體現技術思想和方法的技術設計實例,引導學生應用技術思想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去體驗、領悟技術思想和方法的真諦。

5.重視技術試驗的教學

試驗是屬於技術設計過程中的一種重要技術方法,是把科學知識和技術原理物化為技術成果的一條基本途徑。技術試驗有多種作用,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實驗要求,選擇和使用不同的試驗方法,如對比試驗法、析因試驗法、性能試驗法等;要加強對試驗過程中目的的確定、任務的安排、方法的使用、儀器的選配和校準、數據的觀察和處理等方面進行具體而有效的指導;同時,在實際操作中要密切注意箇中細節和意外情況的發生,引導學生做好觀測記錄,抓住有價值的資料,力求試驗結果的真實性、可靠性,從中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和負責的科學態度;鼓勵和培養學生在試驗中進行合作性學習,積極培養團隊精神和分工協作的意識。技術試驗往往會有失敗,要積極指導學生分析失敗原因,總結經驗,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信心和不怕挫折的意志。

在教學中進行某些規定的技術試驗時,若因儀器設備等不足原因而在實施上造成困難時,應依據學校的實際條件,結合教學內容和要求,因地制宜的自行設計類似的試驗項目來替代,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參與試驗。

6.倡導學習方式的多元化

要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生差異,選擇模仿、合作和研究等不同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模仿方式適用於學習工具的操作技能等技術;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小組全體成員的.作用,注重分工的合理性和均衡性,培養學生協作、溝通的能力及共同奮進的團隊精神;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要加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技術探究能力。

7.加強對學生的個別輔導

在教學中,特別是在技能操作方法教學和學生動手實踐過程中,要加強巡視,注意教學信息的及時反饋,根據不同情況,採用小組輔導、個別輔導和學生之間互幫互學等多種方式,及時給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在輔導過程中,要對所出現的技術問題給予分析和方法上的指導,防止出現教師代替學生操作的現象。

8.注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

信息技術是一種重要而又普遍使用的現代技術,在教學中使用信息技術可以改變交和學的方式,降低學習技術的難度,提高學習技術的效率。要積極創設條件,利用計算機輔助設

篇三:高二通用技術個人教學計劃

一、本學期教學目標、任務和要求

1.完成《技術與設計2》的第四章教學內容,做好會考基礎知識的儲備和會考的複習工作,必須要用學生熟悉的事例,講清控制的基本概念,打好基礎,為六月份的會考做好準備。

2.強抓課堂紀律,改善學生的課堂風貌,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要特別重視對本模塊各教學內容所體現的“思想和方法”的挖掘,並在教學過程中注意應用,培養學生的思維。

4.能夠選拔出特長生參加課外小組活動,為以後的相關學科競賽做好準備。

5.重點搞好複習,力爭使全部學生順利通過會考。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通過前面三學期的學習,學生對通用技術的課程有一定的基礎,部分學生對通用技術很感興趣。由於條件的限制,學生動手機會較少,實踐能力相對較差。對於不認真的學生加以引導,使其端正學習態度。

三、教學方法及其措施

準確把握深度與廣度,教學中不要過於專業化,本模塊的教學要面向生產和生活的實際;引導學生關注技術試驗,理解技術設計中所

藴含的文化內涵,注重歸納技術設計的思想和方法並將它們遷移到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要使學生善於總結具有典型性的技術問題的解決策略。

四、教學進度及內容安排

第一課時:第四章控制與技術的第一節瞭解控制: 第二課時:控制的組成與分析

第三課時:簡單控制結構的設計

第四課時:閉環控制系統的干擾與反饋

第五、六課時:對第四章的複習及對一些控制實例的分析 第七——九課時:複習《技術與設計1》

第十——十六課時:做模擬試題

以上教學進度只是課時的安排情況,如遇假期或者學校重大活動,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加以調整。

篇四:高二通用技術個人教學計劃

作為新課程改革課程——通用技術的教師,在一年的高中通用技術教學過程當中,有些許體會。在此,把自己一學期的工作,做一次總結,思考過去工作的得失,更為自己以後的工作,提供啟示。

一、基本情況

這一屆我是直接接手的高二通用技術,當時全年級有十個班。這十個班,由我和另一位老師共同負責。我已帶過兩屆高二的通用技術,所以相對來説有了一定的經驗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各種媒體獲取教學資料。比如:通過網絡,找尋了通用技術的一些教學課件和教案進行了解。由於全國有部分省份,通用技術科目需要參加高考,開設這一門課程,更早一些,有着較為完善的教學體系,比如完整的評價體系和完善的教學設施。而對於我校,通用技術實驗室還沒有裝配完整,並且通用技術也並不屬於學生的高考科目。所以,我決定以課本內容為核心,展開討論與拓展,豐富學生的思維,開拓同學們的視野,培養他們的技術素養。拿到課本之後,我仔細的研讀了課本,並且儘可能的,在可以拓展的部位,添加豐富的素材,讓整個課堂變得更加的緊湊和飽滿,同時,我也考慮到學生可以會覺得這一門課對他們的影響不夠大,會產生忽視的態度,故意在某些地方安插笑點,讓他們感受課堂的幽默氣氛,從而提高他們的注意力。

隨着課程的進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同學們都很樂意地聽這一門課,會積極地參與到討論當中,這也充分地説明,我依託課本教學,圍繞教材的思路是正確的。我們的教材,取得了很少的利用效果。當然,也有些美中不足。我們只有一本教材,沒有教輔和相關資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和很多的教學素材,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發掘。學校每週一節課,所以,很多時候,也沒有條件作太多的拓展,學生們在討論時,也需要我嚴格地把握好他們討論的節奏。

二、課改實踐與成效

1、工作目標與工作思路的確定

在我進行通用技術教學時,我遵循了我的工作思路:豐富學生的思維,開拓同學們的視野,培養他們的技術素養。這同時,也是我的工作目標。在我的思想裏,動手和設計方面的能力很重要,但是,方法技藝和思想本身,更為重要。我教的不是知識,而是思想。同時,我也一直致力於培養同學們對通用技術的興趣,讓同學們自己去發現自己的特點,對找尋設計的快樂。

2、具體措施與主要工作(簡介與實例)

我在教通用技術時,我的主要工作,便是上課和準備上課。在備備過程當中,我主要依託教材,依據學生情況。備課之初,就是想方設法讓自己的教案變厚,通過網絡,結合時代,找很多的資料與素材,絞盡腦汁地往教案當中安插笑點,然後便是思考學生在課堂當中的討

篇五:通用技術教學工作計劃

深入學習課程標準,加強解讀教材體系,認真研究本學科課程功能、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和課程管理等各方面的內容,深刻挖掘本教材知識體系、編排特色、內容架構、邏輯順序、地域適應力等層次的問題,及時瞭解並有效解決教學實踐中的困難和問題。

加強對必修1、2的教學實踐研究,進行教學項目研究,在課改實踐中,不斷提高課堂駕馭能力、學科專業水平和課程開發、建設、實施與管理能力。

我擔任高一年級12個班通用技術教育教學工作,雖然覺得壓力很大,但在我的內心同時也產生了動力,所以我不怕苦,力爭把這個工作搞好,為此我制定了一個計劃。計劃如下:

第一、在業務水平上。由於我剛剛走上工作崗位,和老教師比起來缺少實際教學經驗.在教材理解方面會存在一些疑問,也不十分了解學生,所以,我會積極向老教師們尤其是唐老師學習、探討,來豐富自己對業務水平的知識滲透。

第二、在知識藴涵量上,我深知自己的知識含量,特別是高中教學方面的知識遠遠不夠,俗話説:學海無涯,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處處留心,不斷反思與積累教學方面的心得與見解。勤於學習,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他山之玉,可以剖金。學習,可以使我們瞭解前人和他人,瞭解過去和未來,反思自我,從而獲得新的生成。所以,我覺得要做到三學。

(1)堅持不懈地學,活到老,學到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2)多渠道地學.要做學習的有心人,在書本中學習,學習政治思想理論,教育學理論和各種知識,增強自己的理論積澱;也要在無字處學習,學習他人高尚的師德修養,豐富的教學經驗,以達到取長補短的目的,我認為不論從事什麼工作,都要盡心盡力,都要為學生着想,要努力工作,應當兢兢業業,忘我的工作。

(3)廣泛地學,廣泛地閲讀各類有益的書籍,學習各種領域的知識,技能,不斷構建,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

第三、教學工作上,我將積極熟悉教材,不懂就問,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學習他們的經驗,從而提升自己,積極參加教研活動,認真學習《新課標》,領會新的教學理念,轉變角色,把微笑帶進課堂,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認真,耐心的教好每一個學生,上好每一節課使我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能做到揚長避短,爭取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力爭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和不斷走向成熟;時刻把工作與思考相結合, 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教學方法的

改革探索中,我將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改變以往傳統式的教學方式。使自己更適應教育改革的大潮流。

第四,學生才是我事業中的主角。由於我要面對的是高一年級的學生,他們有其特有的個性習慣,這還需教師來耐心調教,所以工作方法上,也應如同當今的教育改革理念一樣,用新的教育理念去教育學生,爭取改變以往的傳統教育方法.逐步對學生進行滲透德育教育。

綜上所述是我在新學期的工作,學習計劃制定的雖然簡單了一些,但我個人認為,有很多事情與問題是在工作過程中產生的,並要在工作中進行解決的,在工作計劃中不一定十分全面的寫進去。所以,唯有努力才是做好工作與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篇六:高一通用技術教學計劃

通用技術(簡稱GT)在高中課程當中是指信息技術之外的,較為寬泛的、體現基礎性和通用性並與專業技術相區別的技術,是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對廣大同學的發展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技術。普通高中通用技術教科書《技術與設計》是依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和《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必修模塊“技術與設計1”編寫的。

一、教材特點分析

本教材根據《課標》要求,將《技術與設計1》的4個主題:技術及其性質、設計過程、設計的交流、設計的評價,融會貫通進行整合,編排成5章。

第一章 走進技術世界。包括“技術源於人類的需求和願望”、“技術的發明與革新”、“技術需要綜合知識”、“技術應用的兩面性”、“知識產權及其保護”五節內容。

第二章 步入設計殿堂。包括“揭開設計的面紗”、“設計的基本原則”、“設計與技術的關係”三節內容。

第三章 體驗設計實踐。包括“設計課題的確定”、“設計方案的制定”、“設計的表達與交流”三節內容。

第四章 展現設計成果。包括“材料”“工具與設備常識”、“工藝常識”、“原型與模型的製作”四節內容。

第五章 再創設計新意。包括“怎樣實現創新設計”、“認識技術測試”、“評價、優化設計”、“撰寫產品使用説明書”四節內容。

二、為什麼要學《通用技術》

隨着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技術日益成為我們生活中幾乎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的客觀存在,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因素。因此,技術素養是當代青少年的基本素養,通用技術課程是普通高中學生人人必須修學的課程。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技術教育是未來社會成員基本素養的教育,是開發人們潛能、促進人的思維發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須接受和經歷的教育。1996年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發表的《學習:內在的財富》的報告,報告確立了面向未來的終身教育的宗旨是“四種基本學習”,即“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生存”;“學會做事”、發展實踐能力決不只是熟某些操作技能,學會某些重複不便的實踐方法;在未來工業條件下,“學會做事”意味着要從“資格概念”轉向“能力概念”。

三、學分怎樣評價

過程性評價:參與程度、操作、考勤、討論、辯論、作業、作品(設計與操作)、考試等

終結性評價:作品設計、操作實踐、考試;(學校實施通用技術的學分認定方案);

參與程度、考勤20% 作業20% 作品20%考試 40%

四、這門課怎麼學?

學會讀目錄和緒論

目錄----總攬本書全局,瞭解本書整體結構和內容;

緒論----可以知道本書的主要精神、思想、方法等;

學習方法:1.運用好教課書;2.採取多種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網絡學習等等;3.積極思考,爭取多動手。

明確學習目標,學習方向,做好心理準備。通過提出問題、任務驅動、案例學習、交流、技術實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對生活、學習和社會中的事例進行分析和歸納,使學生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由此產生對通用技術課程學習的濃厚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yjodm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