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模板6篇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模板6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計劃,就是在準備做計劃吧。計劃怎麼寫才不會流於形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模板6篇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 本學期教材分析(編寫的意圖和特色):

(一) 小數的初步認識第一單元“元、角、分與小數”是學生第一次認識小數,擴展了數及其應用的範圍。第一課“買文具”,結合購物的情境初步認識生活中的小數,初步建立小數概念。在“買文具”時,會看到文具標價牌上用小數表示它們的價格,從而自然地引入小數;經歷把這些表示價格的小數改寫為幾元幾角幾分、再把幾元幾角幾分改寫為小數表示的過程,初步理解小數的具體意義,體會小數與它所表示的實際的量的單位之間的聯繫,體會小數的特徵,並會認、讀、寫簡單的小數。

第二課“貨比三家”,要建立小數大小的初步認識。在解決“去哪個文具店買鉛筆盒便宜”的過程中,能夠結合學生自己的購物經驗,交流比較兩個小數(價格)大小的多種方法:既可以把兩個小數都改寫為幾元幾角後比較它們的大小;也可以找到一個適當的整數為中介,通過它間接地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切忌把成人認為更簡單的方法強加給學生,更簡單的方法可能也更理性、更抽象,容易造成學生死記硬背、機械學習的不良後果;如果更簡單的方法是學生自己發現的,那應該鼓勵。在進一步“提出哪些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很可能提出“去哪個文具店買橡皮便宜”的問題,它涉及到比較3個小數的大小,要找出其中最小的一個,更具有挑戰性。這個問題應讓學生自己去嘗試解答;然後再引導他們體會把複雜問題轉化為簡單問題來解決的策略,即先比較其中兩個數的大小;再拿其中較小的數與第三個數比較,就能找出最小的小數。經歷這個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體驗進行有條理地數學思考的過程。

第三課“買書”與第四課“寄書”的問題情境,是為理解一位小數加減運算的意義及算法而創設的。前後這兩節課的區別在於,前者學的是一位小數的沒有進位的加法與沒有退位的減法,後者學的是一位小數的進位加法與退位減法;這兩節課都把探討小數加法的算法作為重點,讓學生在理解並掌握小數加法算法的基礎上,獨立去解決小數減法的算法問題。理解並掌握小數加減法的關鍵環節是經歷小數加減的豎式算法的抽象過程,理解其中小數點一定要對齊是由於單位相同的數值才能加減的緣故;小數點對齊的本質就是數位對齊,把小數點對齊,小數加減的豎式計算就類似於學生已經熟悉的多位數加減的豎式計算。學生必須體會這一點,那麼,小數加減法便可以融合到學生整數加減法已有的經驗之中,學生對小數加減法不但不再感到陌生或負擔,而且能體會到知識之間的融會貫通。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

(二)平移、旋轉和對稱第二單元“對稱、平移和旋轉”把生活中常見的平移、旋轉和對稱現象作為學習與研究的對象,從運動變化的角度認識空間與圖形,是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內容。第一課“對稱圖形”,讓學生先觀察、欣賞民間剪紙的藝術作品,再經歷“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等操作活動,逐步感知什麼是對稱圖形及其對稱軸;進而在直觀辨認圖形是否是對稱圖形的分類活動中,進一步體驗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讓學生在方格紙(釘子板)上畫(圍)出對稱圖形,用幾種基本圖形進行組合,擺出(構成)對稱圖形,從而初步形成對稱圖形的概念。

第二課“鏡子中的數學”,向學生呈現生活中有趣的鏡面對稱現象,激發他們強烈的興趣和好奇心,發展他們的空間知覺。第18頁練習第1題“從鏡子中看到的左邊圖形的樣子是什麼?”並給出3個答案供選擇,很有挑戰性;其實這3種答案都有可能,取決於鏡子放在適當的位置。經歷這樣的空間位置與圖形的探索,空間觀念是會大有長進的。

第三課“平移和旋轉”,首先結合生活中具體的實例,如纜車沿筆直的索道滑行、國旗沿着旗竿徐徐上升、直升飛機起飛時的機翼運動、小風車迎風旋轉等來感知平移和旋轉現象;進而通過區分物體的平移和旋轉兩類運動,描述見過的平移或旋轉運動等學習活動,以豐富關於平移和旋轉的感性認識;並要求學生“試着做一個表示平移和旋轉的動作”,獲得體驗。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平移,讓學生觀察在方格紙上簡單圖形平移前後的位置,通過“移一移”“説一説”“填一填”“畫一畫”等操作與交流活動,去逐步感悟這樣一個道理:要確定圖形平移後的位置,不僅需要知道圖形平移的方向(上、下、左、右)還要知道平移的距離(幾格)。平移的方向和距離是平移的兩個基本要素,要引導學生去體驗它,但不能也不必要把它歸納成知識點強加給學生們。

第四課“欣賞與設計”,通過欣賞與設計圖案的活動,感受圖案的美,體會平移、旋轉與對稱在創作圖案中的應用,為學生展示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提供機會,獲得創作圖案的初步經驗和體驗。

第二課“整理書”,結合“整理書”的問題情境,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沒有進位的乘法。首先讓學生估算,培養學生對數量關係的直覺能力,回答“200本放得下嗎?”再探索精確計算的各種算法,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比較各種算法的特點,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和靈活性;學生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但必須掌握它。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豎式乘法是兩位數乘兩位數豎式乘法的基礎,必須讓學生體會這兩者的聯繫與區別,理解每一層計算的含義。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2

一、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乘除法”。在本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百以內一位數乘兩位數和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結合實際具體情境,感受乘除法計算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探索一位數乘兩位數和一位數除兩位數的口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並能正確地計算;經歷從實際情境重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用乘除法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2、第三單元“千克、克、噸”。在本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質量單位——千克、克、噸。結合具體生活情景,感受並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克、噸;瞭解千克、克、噸的實際大小;掌握千克、克、噸之間的關係,並能進行簡單的換算;結合實際生活,解決與千克、克、噸有關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3、第四單元“乘法”。在本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和連乘。能結合具體情境提出問題,列出乘法算式。探索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驗算法的多樣化,並能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並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並能嘗試解釋估算的過程。

4、第六單元“除法”。在本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和連除,學習乘除混合兩步計算。能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感知除法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探索並掌握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方法,能正確計算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除法,並能進行演算,結合具體的計算過程,培養估算的意識和能力;能從實際情境紅提出問題,運用除法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5、第七單元“年、月、日”。在本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認識年、月、日,瞭解它們之間的關係;瞭解平年、閏年,能判斷平年和閏年;體會引入24時記時法的必要性,認識24記時法;感受時間中的數學問題,培養時間觀念,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觀察物體”。在本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根據指令搭立體圖形,並從三個方向觀察由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進一步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圖形可能不一樣;能辨認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立體圖形 形狀;發展空間觀念,培養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2、第五單元“周長”。在本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周長的概念,並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等圖形的周長。結合具體實物或圖形認識周長;探索並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結合具體情境,感知圖形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統計與概率

第八單元“可能性”。在本單元中,學生主要學習事件發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進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發生是不確定的;在實際操作中體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在每一單元的教學內容中,配有題材具有現實性、趣味性,呈現形式多樣化的應用問題和實踐活動。學生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數學內容之間的聯繫;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五)語言文字

培養學生正確使用普通話交流和使用規範字的良好習慣。

二、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

本冊教材以學生的數學活動為主線呈現學習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操作,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經歷抽象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和運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體驗。下面結合具體學習內容,闡述本冊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色:(一)內容的呈現體現了以學生的數學活動為主線;(二)內容的呈現注重了層次性和思考性;(三)注重數學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繫,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四)努力形成綜合實踐活動的多樣化和專題化;(五)內容的呈現方式靈活多樣,注重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情感。

三、主要教學措施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對本冊教材的教學,提出以下建議。

(一)重視創設生動的數學學習情境;

(二)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

(三)積極提倡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四)重視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

四、教學評價措施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評價也是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一)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對學生數學學習的評價,既要關注學生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關注他們的情感和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也要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應該考察學生是否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是否樂意與同伴進行交流和合作,是否有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適時評價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級的學生往往需要聯繫已有的生活實際或具體事物來完成學習任務。因此,對學生評價時,應重點考察學生結合具體材料時對所學內容實際意義的理解。

(三)重視對學生髮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對學生髮祥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可以考察以下幾個方面:學生能否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能否嘗試選擇適當的方法解決問題,能否願意與同伴合作交流解決問題,能否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

五、課時安排

(一)乘除法……7課時 (四)乘法……9課時 (七)年、月、日…8課時

(二)觀察物體……3課時 (五)周長……5課時 (八)可能性……2課時

(三)千克、克、噸…6課時(六)除法……8課時 (九)總複習……5課時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3

教學內容

本單元是在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一位數,並且掌握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主要內容有:口算乘法、筆算乘法。

口算乘法主要包括兩項內容,第一項內容是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它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第二項內容是估算,即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它是在學生學過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估算和掌握了乘法的基本口算方法的基礎上教學的。口算是筆算的基礎,也是估算的基礎。教材先安排口算,在擴大學生的口算範圍的同時,為學生學習新的估算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做好必要的準備。並且,在估算和筆算教學活動中,又可以進一步鞏固口算。這樣,有利於培養、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筆算乘法的內容是兩位數乘兩位數,是在學習了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先出現不進位的,突出乘的順序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接着進位的,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需要進位的筆算過程,幫助學生掌握筆算乘法的方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會口算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

2、使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過程,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3、使學生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乘法估算,並解釋估算的過程。

4、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

難點:用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末位要與十位對齊。

突破重難點的方法:

1、引導學生利用以有經驗進行知識的遷移,讓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學習計算方法。

2、在學習中,給學生創設主動探索數學知識的空間,讓學生主動探索,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親自感悟和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加強估算,鼓勵算法多樣化。重視口算和估算能力的發展,逐步形成技能。

4、重視對兩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估算、筆算方法的回顧和整理,培養學生總結和歸納的能力。

四、課時安排:8課時。

1、口算乘法。3課時

2、筆算乘法。4課時

3、整理和複習。1課時

重點課時:第三課時筆算乘法(進位)

教學內容:課本第65頁的例2及“做一做”,練習十六的第1、2題。

教學目標:讓學生經歷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過程,學會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乘法。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難點:

1、能夠正確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進位乘法。

2、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例2圖畫多個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張上一個算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生成問題

呈現下圍棋的錄像或畫面,介紹有關圍棋賽的事例(或戰績)。

放大棋盤,讓學生觀察棋盤結構。使學生了解到:圍棋的棋盤面由縱橫19道線交叉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縱橫線的交叉點上,引出問題:“棋盤上一共有多少個交叉點?”

請學生説一説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問題,從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各組討論:怎樣計算19×19。

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

2、.組織交流。

各組展示本組的算法。不容易説清楚的,就寫在黑板上。

3、師生評議。

(1)請學生説一説,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

(2)教師對學生髮表的意見作以肯定或補充。使學生了解每一種算法的特點和適用範圍。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約有400個交叉點,但它不能滿足解決問題的要求。

(3)重點評議筆算。

用檢查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式,再現筆算過程。在此基礎上,誇讚學生:能用剛學過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解決今天的新問題。並且,能正確解決乘的過程中的進位問題。你們真棒!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嘗試練習。

用豎式計算第65頁“做一做”中的4道題。可以讓幾個組的學生做前2道,另幾個組的學生做後2道題。

完成計算後,組織交流。説出筆算的過程,加深學生對筆算過程的瞭解。

2、完成練習十六第1題。

獨立計算,集體訂正。根據班上出現錯題的情況,和學生一起討論錯誤的原因,請學生訂正錯題。請學生注意:計算時要認真仔細。

3、解決問題。

請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六第3、4題。

完成後,請學生向全班説一説,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

4、遊戲。

貼出寫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語言描述菜園裏收南瓜的情境,請同學們幫助菜農收南瓜。

讓學生自由選擇卡片,算對的就收穫了這個南瓜。

完成後,先檢查是不是算對了,再比一比哪組學生收穫的南瓜多。獎勵優勝組。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請學生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麼問題,並交流。

2、教師強調:用豎式計算時,每次乘得的數的末位應該和那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正確處理進位問題。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4

本節統計內容已不是學生所陌生的了,那麼,在學生再一次接觸統計時,給學生呈現點什麼?留下點什麼?讓學生怎樣進一步學習統計圖表,這是我一再考慮的,這節課下來,我認為有這樣幾個滿意點:

一、重組教材,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

新一輪課程改革提倡教材的多樣化,因此,在教學中,我努力實現以教材使用者向教材開發者,研究者角色轉變,對於本冊教材內容作了修改,書上是通過學生的生日在那個季節來學習統計的,但我考慮到生動形象,色彩鮮明的動畫片總會令孩子們流連忘返,所以我抓住這個學生們極感興趣的題材進行統計教學,把他們帶入了極大的興奮情境中,學生在輕鬆的、完全沒有老師創意的束縛下,不知不覺地參與到數據的收集、整理、分析過程中來,這樣既尊重生活現實,又開發教學資源。正可謂:生活是數學的源泉。

二、互動式評價貫徹全課

記得有一篇文章曾説過,中國的孩子受到讚揚實在太少了,而我就要做一個大方的老師,不吝惜對孩子的誇獎,以妹妹小小的花伴,卻包含着對孩子的認可與肯定,激勵與讚賞,讓孩子獲得成功的體驗。貫穿整節課的花瓣評比活動實際上是我的一個巧妙設計,意在既能給學生營造一個團結,競爭的氛圍,讓學生在學習統計知識中感受評價所帶來的學習動力,又可以為學生暗添一個生活中的統計內容,果然不出我所料,學生提出:花瓣評比就可以用到統計知識,讓學生感受到統計真是無處不在,更好地推動學生不斷地去學習和探索。

三、教學內容的選擇來源於學生

學生看動畫片以後,讓他們去生活中尋找可以統計的內容,我又從其中隨機選擇一個現場統計,體現了教學內容的選擇來源於學生,讓學生體會到了數學就在我們生活中,可以利用自己學到的數學知識,發現它,解決它。

總之,本節課給我的最大啟示是隻有讓學生充分地在生活中找數學,才能鼓勵他們更好地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班級情況分析:

在經過了兩年的數學學習後,學生在數學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已經達到一定的水準,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到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對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一部分學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有一些後進生的基礎比較差,計算能力、思維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高,一些數學學習中的良好習慣還有待於加強,對於這些學生要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採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測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噸的認識),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筆算,有餘數的除法,多位數乘一位數,分數的初步認識,四邊形,時、分、秒,可能性,數學廣角和數學實踐活動等。

三、教學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會筆算三位數的加、減法,會進行相應的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乘整十、整百數;會筆算一位數乘二、三位數,並會進行估算;能熟練地計算除數和商是一位數的有餘數的除法。

3.初步認識簡單的分數(分母小於10),會讀、寫分數並知道各部分的名稱,初步認識分數的大小,會計算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4.初步認識平行四邊形,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在方格紙上畫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知道周長的含義,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並會進行測量。

5.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認識時間單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時間觀念,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有關時間的簡單計算。

6.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能夠列出簡單實驗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對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和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四邊形

教學難點:時分秒的認識、四邊形

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六、課時安排:

三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篇6

一、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在前四冊教學的基礎上,依據《數學課程標準》關於第一學段內容標準的要求和這套教材的整體編寫規劃,在“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活動”四個領域安排瞭如下內容:

1、數與代數

⑴10000以內數的認識、讀寫和大小的比較。整千數加減整千數(和不超過10000)的口算,整千數加整百數及相應的減法的口算。

⑵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每一位都能整除)的口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和估算,除法的驗算。

⑶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加法中和不超過100)的口算,整百數加整百數(和超過1000)及相應的減法的口算。

⑷整百數乘一位數的口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的筆算和估算。

⑸分數的初步認識(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看作“1”),兩個同分母分數以及分子都是1的兩個異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計算。

⑹千克和克的認識,千克和克的互化。

⑺24時記時法的認識。

2、空間與圖形

⑴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⑵周長的含義,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⑶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的認識。

⑷由三個相同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的正面、側面、上面的視圖。

3、統計與概率

⑴對可能性大小的認識。

⑵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⑶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4、實踐活動

⑴農村新貌:在提供的農村情境中提出並解決有關乘除計算的實際問題。

⑵稱一稱:使用合適的稱量工具稱出一些水果、蔬菜等物體的重量及體重。

⑶週末一天的安排:用24時記時法安排週末一天的活動,並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⑷周長是多少:圍繞周長問題進行製作、拼擺、測量計算以及估計等數學活動。

⑸摸牌和下棋:在摸牌和下棋活動中體會事情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教學目標:

1、數與代數。

⑴通過對教具的觀察、在計數器上撥珠,並聯系實際加深對千和千位的認識,初步認識一萬和萬位,認識萬以內的數位順序表,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四位數的意義,掌握四位數的組成。掌握10000以內數的讀寫方法。能用100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並進行交流。經歷探索比較10000以內的數大小方法的過程,會比較這些數的大小。會口算整千數加減整千數(加法中和不超過10000),會口算幾千加幾百及相應的減法。

⑵經歷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正確地列豎式計算兩位數除以一位數,會口算整十數除以一位數(商為整十數)以及兩位數除以一位數(被除數的十位和個位上的數都能被除數整除),能估算出兩位數除以一位數的商是幾十多。經歷探索除法驗算方法的過程,會用乘法驗算除法,會驗算有餘數的除法。認識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數量關係,會解決與此數量關係有關的實際問題。會用兩步計算解決先求總數或剩餘部分再平均分的實際問題。

⑶會口算兩位數的加減法(加法中和不超過100),會口算整百數加整百數(和不超過1000)及相應的減法。會解決已知兩數間的倍數關係求兩數和或差的實際問題及其變式問題。

⑷經歷三位數乘一位數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正確地列豎式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能正確地列豎式計算三位數乘一位數,會口算整百數乘一位數,會口算幾百幾十乘一位數(不進位),會估算三位數乘一位數積是幾位數或幾千幾百。知道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會用連乘計算解決實際問題。

⑸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只限於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知道分數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分數。能結合觀察圖形比較兩個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分數的大小,以及比較兩個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會進行簡單的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

⑹在具體的情境中感受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進行千克與克的簡單換算。

⑺瞭解24時記時法,會進行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時間的相互改寫,會進行事情經過時間的簡單計算。

2、空間與圖形。

⑴經歷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徵的探索過程,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名稱。理解周長的含義。經歷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掌握其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解決有關的一些實際問題。

⑵能根據日常生活經驗或根據觀察者的位置,確定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知道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長方體能看到不同個數的面,但最多隻能同時看到三個面。

⑶能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由3個同樣的正方體組成的物體視圖,能根據視圖擺出物體。

3、統計與概率。

⑴參與從袋裏摸球、往袋裏放鉛筆等實驗活動,經歷在這些實驗活動中收集整理數據並進行處理的過程,學會用畫“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會用簡單的條形圖(1個格表示1個單位)表達統計的結果。

⑵理解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有時相等,有時大些或小些。會用“偶爾”“經常”“差不多”等詞語等詞語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三、滲透情感、態度教育:

1、在教師的鼓勵指導下,能積極地參加觀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數學活動,對與數學有關的身邊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感興趣,有學好數學的願望。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初步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培養學好數學的信心。

3、通過閲讀教科書中“你知道嗎”欄目和有關書籍中提供的資料,通過電視媒體、網絡等多種渠道,瞭解更多的數學知識,瞭解數學發展的歷史,初步瞭解數學在社會和自然科學中的廣泛應用,初步感受數學是一種人類文化,初步接受辨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4、在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下,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數學過程和結果的正確與錯誤之處,並作出認定和修正,初步感受數學思考的合理性,初步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四、教學重點、難點:

1、先求總和或剩餘,在平均分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與“倍”有關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及相應的變式問題。

3、用分數加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4、能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由3個同樣的正方體組成的物體視圖,能根據視圖擺出物體。

5、解決與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有關的實際問題。圍繞周長問題進行製作、拼擺、測量計算以及估計等數學活動。

6、按照預設的可能性設計簡單的活動。

五、班級情況分析:

三年級,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端正,自覺性較高,讓老師很放心;一部分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自覺性差,上課不認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成績不理想;還有少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困難較大,理解力差,導致成績很不理想。

六、教學措施:

1、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

2、充分利用電器,教具,學具,加強直觀性教學。

3、在教學中既要加強筆算訓練,又要加強口算訓練,嚴格要求、刻苦訓練,筆算口算互相促進,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使計算題做到大面積"豐收"。

4、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良好習慣。

5、注意輔導差生,提拔優生,平時課上提問要有針對性,把提優、補差工作作為首要任務,為後進生找"小老師",做到一幫一,全面提高全班素質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6、嚴格要求學生按時獨立完成作業,書寫工整,不搞"題海戰術",切實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

7、加強應用題教學,培養學生理解題意,分析題意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8、注意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七、教學進度:

內容 課時

一、除法 9課時

二、認數 5課時

三、千克和克 4課時

四、加和減 7課時

五、24時記時法 3課時

六、長方形和正方形5課時

七、乘法11課時

八、觀察物體 2課時

九、統計與概率 4課時

十、認識分數 3課時

十一、整理與複習 4課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p73rw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