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實用】數學教學計劃模板集合十篇

【實用】數學教學計劃模板集合十篇

時間過得可真快,從來都不等人,很快就要開展新的工作了,是時候認真思考計劃該如何寫了。想學習擬定計劃卻不知道該請教誰?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數學教學計劃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數學教學計劃模板集合十篇

數學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內容:

(一)複習提高

包括:登月;減法塔;正方形組成的圖形。通過學習,不僅使學生對上學期的知識進行了複習,更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幾何思維能力、組合能力,還對學生進行了愛國主義教育。

(二)乘與除

包括:乘整十數、整百數;整十數、整百數的除法;大賣場中的乘法;用一位數乘;用一位數除。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並能熟練計算乘、除整十數、整百數,探索一位數與兩、三位數相乘的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理解算理,能正確計算兩、三位數被一位數除的除法問題,並能夠利用乘法與除法的關係來驗算除法計算的結果。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應用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慾望。

(三)應用

包括:元、角、分——用小數表示;千克、克——用小數表示;千米、米——用小數表示;米、釐米——用小數表示;長度單位;年、月、日。小數在現實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已經接觸到一些小數。在本單元中,不是抽象地討論小數,而是通過創設貼近孩子們生活實際的情景,讓孩子們在熟悉的情景中來進行小數的初步認識。而在長度單位一課中主要是認識長度單位“分米”並對已經認識的長度單位進行復習整理。在年、月、日一課中,重要是將學生在生活中形成的關於年月日的各種經驗片斷系統的串起來。

(四)幾何小實驗

包括:三角形;面積;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平方米。通過學習,學生進一步認識三角形及其分類、等腰等邊三角形的性質。探索圖形的大小認識到平面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掌握正方形與長方形的面積計算。並認識1平方米。

(五)整理與提高

包括:乘乘除除;燈市;我們來認識圖形;它們有多大;數學廣場——數蘋果;數學廣場——放蘋果;數學廣場——剪繩子;問題解決——喜迎新年。進行乘除法計算練習、除法的應用練習。使學生能根據問題收集有用的信息,能將情節描述成簡圖,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並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和觀察能力。

二、教學總目標:

認知方面:

(1)使學生掌握一位數乘除多位數的筆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筆算。能比較熟練地口算一位數乘除兩位數。會用乘法驗算除法。

(2)使學生初步認識小數,用小數標是價格、表示重量單位以及長度單位;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千米。知道1釐米=10毫米,1分米=10釐米,1千米=1000米。

(3)進一步認識三角形,根據邊的特徵將三角形進行不同的分類

(4)認識等腰、等邊三角形的性質。

(5)知道面積的含義,認識面積單位。會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

(6)使學生會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和比較容易的三步計算應用題。

能力方面:

(1)培養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

(2)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3)能夠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並試圖尋找其他方法。

(4)能夠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

(5)具有回顧和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意識。

(6)學生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的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具體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問題。

情感方面:

(1)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2)在學習中注重通過交流、討論、合作學習方法,使學生能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信心,增強克服困難的勇氣和毅力。

態度方面:

(1)重視培養學生對學習數學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端正態度,能自覺的把課堂學到的本領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2)在直觀感知和廣泛的背景下,通過學生自身體驗,在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學習數學概念,千萬不要用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習計算法則、計算公式、混合運算順序和數量關係。

(3)有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有提出疑問的意識,並願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發現錯誤及時改正。

三、教學重點、難點、關鍵:

1.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描述現實世界中的簡單問題。

2.使學生了解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方法,使學生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3.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4.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四,教學設想:

發揮學生學習學習的主動性就在於培養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善於用已有的舊知識去解決問題。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應該儘量創設一個有利於學生主動發展的教育氛圍,使學生樂意參與到學習數學中來。

在這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要在綜合解題能力上對學生加以訓練和培養。

(一)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

1.在計算方面,培養學生“一看,二想,三做”的基本解題步驟,加強學生的審題能力,避免學生看題就做的習慣,注重算的過程,使整體的計算能力有所提高。

2.在應用題方面,培養學生正確分析的能力。從條件入手或從問題入手分析,能掌握數量之間的關係,知道找相關的條件求出問題。

3.在概念方面,注重培養學生“算”和“想”的過程,使學生在知道結果的基礎上,更能理解期間的過程。

(二)學習方法設計

1、前兩分鐘的基本訓練,對於一些關係式或者定律等有關內容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每天進行訓練,使學生能夠熟記住。

2、教學情境,培養學生運用“舊知”解決“新知”的能力。

(1)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髮現問題,讓學生回顧舊知,且發表對所學新知的的興趣,,並能通過討論使新舊知識得以同化。

(2)在課堂的新授過程中,抓重點,多引導,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考完整性。

(3)新授課中抓基礎部分,練習中結合實際生活,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讓學生多接觸一些靈活性比較題目。

(三)學習方法指導

a)對於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指導他們對於一些基本題目的理解,加強計算的能力。

b)對於有一定學習能力的學生,指導他們多觀察,多比較,分清比較容易混淆的題目。養成仔細、認真的解題習慣。

加強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空間想象能力。

周 次日 期教 學 內 容 與 課 時 安 排

1、9.3— 9.7

登月(2)、減法塔(2)

2、9.10 — 9.14

正方形組成的圖形(2)、乘整十數、整百數(2)

3、9.17— 9.21

整十數、整百數的除法(2)大賣場中的乘法(1)一位數與兩位數乘(1)

4、9.24— 9.28

一位數與兩位數相乘(3)、一位數與三位數相乘(1)

5、10.1— 10.5

國慶

6、10.8— 10.12

一位數與三位數相乘(1)、兩位數被一位數除(3)

7、10.15—10.19

三位數被一位數除(3)、元、角、分---用小數表示(1)

8、10.22—10.26

千克、克---用小數表示(1)、千米、米---用小數表示(3)

9、10.29—11.2

米、釐米---用小數表示(1)、長度單位(1)年、月、日(2)

10、11.5—11.9

期中複習與考試

11、11.12—11.16

三角形(3)面積(1)

12、11.19—11.23

面積(1)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3)

13、11.26—11.30

平方米(1)、乘乘除除(3)

14、12.3— 12.7

乘乘除除(1)燈市(3)

15、12.10— 12.14

我們來認識圖形(2)它們有多大?(2)

16、12.17—12.21

數學廣場---數蘋果(1)放蘋果(1)剪繩子(1)問題解決----喜迎新年(1)

17、12.24—12.28

問題解決----喜迎新年(2)

18、12.31—1.4

元旦(1)、總複習(3)

19、1.7— 1.11

總複習(4)

20、1.14— 1.18

考試

數學教學計劃 篇2

為了取得更好的成績,結合本班學生情況及七年級下學期數學教學的實際,力求複習做到科學有效,特此對剩餘三週時間作以下複習安排:

一、複習目標

1.通過複習使學生在回顧基礎知識的同時,掌握“雙基”,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靈活運用知識,熟練掌握解題的基本技巧。

2.在複習中,讓學生進一步熟悉本期的基本知識,基礎題型,再次強化學生的基本計算能力。

3.通過專題強化雙基訓練,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其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複習重點

1.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及綜合運用。

2.第二章:相交線與平行線的基礎知識。

3.第三章:三角形的基本證明題。

4.第四章:生活中的軸對稱;。

5.第五章:變量之間的關係。

6.第六章:概率初步

三、複習方式

1.總體思想:先分單元複習,再綜合測試兩次。

2.單元複習方法:學生先做單元試卷,第二天教師根據試卷反饋講解,輔導課中查漏補缺,個別輔導。

3.綜合測試:教師及時認真閲卷,講評找出問題及時訓練、輔導。

四、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第16周分單元複習第一、二、三章,第17周分單元複習第四、五、六章。

第二階段:第18周綜合測試

五、複習過程和措施

(一)分單元複習階段的措施:

1.複習教材中的定義、概念、規則,進行正誤辨析,教師引導學生迴歸書本知識,重視對書本基本知識的整理與再加工。

2.重視雙基訓練,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做題後出現的大量問題進行講解。

3.給學生樹立信心,讓其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綜合測試階段的注意點

1.認真分析往年的統考試卷,把握命題者的命題思想,重難點,側重點,基本點。

2.根據歷年考試情況,精心彙編一些模擬試卷,教師給學生講解一些應試技巧,提高應試能力。

數學教學計劃 篇3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4人,男生19人,女生25人。一年來學生基本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小朋友上課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作業認真按時完成.但還有一小部分的學生還沒養成這樣的習慣,經常上課開小差,作業不認真完成。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因此對二年級學生,我們應該更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讓學生體驗合作探究的樂趣,進一步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知識的有用性,從而更加喜愛數學這門學科。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有:一、乘法的初步認識;二、表內乘法(一);三、角的初步認識;四、表內乘法(二);五、除法的初步認識;六、方向與位置;七、表內除法;八、統計與可能性;九、混合運算;十、總複習。

教學重點是表內乘法和相應的除法,這是學習一位數乘除法和多位數乘除法的基礎。

三、總體目標

根據數學學科特點,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讓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四、具體目標

(一)數與代數。

1.通過“數一數”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境中發現並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境中發現並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學會用除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係。

4.經過“時、分、秒”的學習,初步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情境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能夠準確地讀出鐘面上的時間,並能説出經過的時間。

(二)間與圖形。

1.體驗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2.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三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從而發展空間觀念。

(三)統計與概率。

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過程,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並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不確定現象,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四)實踐活動。

在從事“我們身上的小祕密”“我喜歡的地方”等活動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數學之間的聯繫;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五、教學措施

1.繼續加強學習常規和學習習慣的培養,比如認真審題和計算、重視驗算、規範書寫格式等的教育。

2.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學習數學。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活動中學習數學。如:組織學生進行“數一數”的活動,幫助學生體驗乘法的含義;開展“分一分”的活動,在大量平均分的過程中,體驗除法的含義,等等。

3.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幫助學生積累參加數學活動的經驗。在具體的數學活動中,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善於傾聽別人的意見,與同伴進行交流。同時引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數學活動的紀律。

4.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以及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冊教材提供了很多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的實際問題,在教學中充分利用這些素材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教材中還安排了一些實踐活動,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解決,哪些問題可以用除法解決,並與同伴説一説”,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5.注重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根據學科特點,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有機地進行思想品德教?和相關思想的滲透。

6.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學中,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根據本班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確定合理的教學起點和重點。

數學教學計劃 篇4

一、本學期本課程教學目標要求和任務

(一)知識與技能:

1 . 認識計數單位“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認識自然數,掌握十進制計數法,會根據數級讀、寫億以內和億以上的數,會根據要求用“四捨五入”法求一個數的近似數。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2.會筆算三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3.會口算兩位數乘一位數(積在100以內)和幾百幾十乘一位數,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

4.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知道它們的區別;認識常見的幾種角,會比較角的大小,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能按指定度數畫角。

5.認識垂線、平行線,會用直尺、三角板畫垂線和平行線;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6.結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動學習圖形的有關知識,發展空間觀念。

7.瞭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二)過程與方法

1 . 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2.初步瞭解運籌的思想,培養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2.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重點:

大數的認識,三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

難點:

1、億以內數的讀法及寫法,培養學生的數感。

2、使學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學生理解垂直與平行的概念,會用直尺、三角尺畫垂線和平行線。

4、讓學生認識兩種複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並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現信息並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5、使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和對策論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1、認知情況

經過三年級下學期的學習,學生的思維已經開始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對周圍事物的認識較以前上升了一個層次,已經會用歸納概括的方法認識事物及解決問題,三(2)學生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數學知識(兩位數乘兩位數、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認識小數、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為學好本冊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個別學生知識基礎比較薄弱,表現在計算技能較差,對數學信息進行處理的能力弱。

上學期三(2)平均分在80分左右,及格率為95%左右,優秀率為65%以上。三年2班優秀生比較突出。班級後進生與年段班級相比也偏多,在做好課堂教學工作的同時,要通過輔導能使這部分學生得以進步。

2、情感、態度

學生課堂紀律較好,學習能力較強,學習習慣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學生學習不用心,懶惰,有不做作業壞習慣,所以在教學中要注重發揮本班的優勢,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自覺地有效地探索知識,尋求規律,不斷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智力。適當開展數學課外活動,以拓寬知識面,提高思維能力,不斷增強學生素質。

(二)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大數認識的教學突出數學味,聯繫生活素材,培養學生的數感;計算教學注重培養學生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學生的數感。

2、教師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強有力工具,使學生樂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數學活動中去。

3、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滲透於數學教學中,用數學的魅力和學習的收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內在動機。

(1)提供豐富的培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繫以及數學的文化價值。

(3)通過自主探索的活動,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4、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麼能力。

5、注意學生差異,因材施教,加強個別輔導。

6、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點、難點,靈活地處理教材。

7、抓實常規,保證教育教學任務全面完成。

8、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管理,進一步規範教學行為,併力求常規與創新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

9、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良好習慣,強調“認真刻苦學習”,不允許一個人掉隊。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際能力。

10、立足“數學家搖籃工程”,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努力使數學知識的學習情境化、生活化、趣味化,使學生愛學、樂學,學有所得。

數學教學計劃 篇5

一、教材依據

本節課是湘教版數學(必修三)第二章《解析幾何初步》第二節《1.2直線的方程》第一部分《直線方程的點斜式》內容。

二、教材分析

直線方程的點斜式給出了根據已知一個點和斜率求直線方程的方法和途徑。在求直線的方程中,直線方程的點斜式是基本的,直線方程的斜截式、兩點式都是由點斜式推出的。從初中代數中的一次函數引入,自然過渡到本節課想要解決的問題——求直線方程問題。在引入,過程中要讓學生弄清直線與方程的一一對應關係,理解研究直線可以從研究方程和方程的特徵入手。

在推導直線方程的點斜式時,根據直線這一結論,先猜想確定一條直線的條件,再根據猜想得到的條件求出直線方程。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理解直線方程的點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點和適用範圍;

(2)能正確利用直線的.點斜式、斜截式公式求直線方程。

(3)體會直線的斜截式方程與一次函數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在已知直角座標系內確定一條直線的幾何要素——直線上的一點和直線的傾斜角的基礎上,通過師生探討,得出直線的點斜式方程;學生通過對比理解“截距”與“距離”的區別。

情態與價值觀:通過讓學生體會直線的斜截式方程與一次函數的關係,進一步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思想,滲透數學中普遍存在相互聯繫、相互轉化等觀點,使學生能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

四、教學重點

重點:直線的點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

五、教學難點

難點:直線的點斜式方程和斜截式方程的應用。

要點: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幫助學生分析描述幾何圖形。

六、教學準備

1.教學方法的選擇:啟發、引導、討論.

創設問題情境,採用啟發誘導式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探索討論,學生主動參與提出問題、探索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性學習活動。

2.通過讓學生觀察、討論、辨析、畫圖,親身實踐,調動多感官去體驗數學建模的思想;學生要學會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建立起代數問題與幾何問題間的密切聯繫。為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我主要指導了以下的學習方法:

①.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通過觀察圖像歸納總結,自己評析解題對錯,從而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和數學表達能力。

②.分組討論。

七、教學過程

問 題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1、在直線座標系內確定一條直線,應知道哪些條件?

學生回顧,並回答。然後教師指出,直線的方程,就是直線上任意一點的座標 滿足的關係式。

使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探索新知。

2、直線 經過點 ,且斜率為 。設點 是直線 上的任意一點,請建立 與 之間的關係。

學生根據斜率公式,可以得到,當 時, ,即

(1)

教師對基礎薄弱的學生給予關注、引導,使每個學生都能推導出這個方程。

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並體會直線的方程,就是直線上任意一點的座標 滿足的關係式,從而掌握根據條件求直線方程的方法。

3、(1)過點 ,斜率是 的直線 上的點,其座標都滿足方程(1)嗎?

學生驗證,教師引導。

使學生了解方程為直線方程必須滿兩個條件。

(2)座標滿足方程(1)的點都在經過 ,斜率為 的直線 上嗎?

學生驗證,教師引導。然後教師指出方程(1)由直線上一定點及其斜率確定,所以叫做直線的點斜式方程,簡稱點斜式.

使學生了解方程為直線方程必須滿兩個條件。

4、直線的點斜式方程能否表示座標平面上的所有直線呢?

學生分組互相討論,然後説明理由。

使學生理解直線的點斜式方程的適用範圍。

5、(1) 軸所在直線的方程是什麼? 軸所在直線的方程是什麼?

(2)經過點 且平行於 軸(即垂直於 軸)的直線方程是什麼?

(3)經過點 且平行於 軸(即垂直於 軸)的直線方程是什麼?

教師學生引導通過畫圖分析,求得問題的解決。

進一步使學生理解直線的點斜式方程的適用範圍,掌握特殊直線方程的表示形式。

6、例2、例4的教學。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要用點斜式求直線方程應已知那些條件?題目那些條件已經直接給予,那些條件還有待已去求。在座標平面內,要畫一條直線可以怎樣去畫。

學會運用點斜式方程解決問題,清楚用點斜式公式求直線方程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1)一個定點;(2)有斜率。同時掌握已知直線方程畫直線的方法。

7、例3的教學。

求經過點 ,斜率為 的直線 的方程。

學生獨立求出直線 的方程:

(2)

在此基礎上,教師給出截距的概念,引導學生分析方程(2)由哪兩個條件確定,讓學生理解斜截式方程概念的內涵。

引入斜截式方程,讓學生懂得斜截式方程源於點斜式方程,是點斜式方程的一種特殊情形。

8、觀察方程 ,它的形式具有什麼特點?

學生討論,教師及時給予評價。

深入理解和掌握斜截式方程的特點?

9、直線 在 軸上的截距是什麼?

學生思考回答,教師評價。

使學生理解“截距”與“距離”兩個概念的區別。

10、你如何從直線方程的角度認識一次函數 ?一次函數中 和 的幾何意義是什麼?你能説出一次函數 圖象的特點嗎?

學生思考、討論,教師評價、歸納概括。

體會直線的斜截式方程與一次函數的關係.

11、課堂練習第65頁練習第1,2,3題。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檢查反饋。

鞏固本節課所學過的知識。

12、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概括:(1)本節課我們學過那些知識點;(2)直線方程的點斜式、斜截式的形式特點和適用範圍是什麼?(3)求一條直線的方程,要知道多少個條件?

使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整體性的認識,瞭解知識的來龍去脈。

13、佈置作業:第77頁第5題

學生課後獨立完成。

鞏固深化

八、教學反思

直線方程的點斜式給出了根據已知一個點和斜率求直線方程的方法和途徑。在求直線的方程中,直線方程的點斜式是基本的,直線方程的斜截式、兩點式都是由點斜式推出的。

本節課的基本題形:

1、已知直線上一點及直線的傾斜角,求直線的方程並作圖;

2、已知直線上兩點,求直線的方程並作圖。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明確直線的傾斜角與斜率的關係,掌握過兩點的直線的斜率公式,訓練學生求直線方程的書寫格式及直線的規範作圖。

數學教學計劃 篇6

一、教材分析:

1、重視研究圖形的特徵,鼓勵學生猜想和估計,加強操作,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第十冊已經教學過長方體和正方體,它們都是由幾個平面圖形圍成的幾何體。本冊教學兩種新的立體圖形:圓柱和圓錐。這兩種立體圖形都是含有曲面的幾何體。教材教學時,同以前各冊一樣,重視加強學生的操作,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學每一種形體時,都引導學生先觀察形體的特徵,然後進行一些實驗。教材鼓勵學生聯繫已有知識對新學習的內容先猜一猜或估一估,在猜測或估計的基礎上進行實驗和推理,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此外,本冊教材在聯繫實際方面也有所加強。一方面在教學形體概念加強聯繫周圍的實物,另一方面適當增加了實踐活動和先測量物體再計算表面積或體積的練習題

2、加強看懂和分析簡單統計圖的訓練,注意要求適當。

本冊教材繼續加強看懂和分析簡單統計圖的訓練,為此,例題中在統計圖後面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看圖回答。有的練習題還專門安排看統計圖回答問題。考慮到製作簡單的統計圖對小學生來説並不是很容易的,教材中一方面注意説明製作統計圖的一般方法和步驟,另一方面在安排練習時基本上都安排半獨立完成的。以免對製作統計圖的要求過高。

3、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強知識間的聯繫。

正比例關係和反比例關係,實際上是一種函數關係。修訂後的教材中,比例知識趨於簡化,教學的重點是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識解應用題只保留一些較簡單的。本冊教材為了突出比例的概念的應用,作了以下幾點改進:⑴把比例尺安排到比例的概念教學之後教學,加強比例尺與比例概念的聯繫,這樣既有助於學生加深理解比例的概念,又便於學生運用比例的知識和解比例的方法來解決有關比例尺的計算問題。⑵教學正比例概念之後接着教學反比例概念並增加兩個概念的聯繫和對比。⑶在比例知識解應用題的最後增加了用不同知識解的練習題。通過這樣的教學,可以加強整數、分數運算和比例之間的聯繫,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加強數學知識的整理,使所學的數學知識系統化。

本冊教材的最後一個單元是總複習,把小學階段所學的主要內容進行系統的整理和複習,使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得到鞏固和加深,計算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更好地達到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本冊教材對這一單元的編寫作了以下幾點改進:⑴把小學的數學內容分為整數和小數、簡易方程、分數和百分數、量的計量、幾何初步知識、比和比例、簡單的統計七部分,依次分別複習。⑵在複習每一部分知識時,注意加強知識間的內在聯繫。⑶選用適當的方式幫助學生回憶並整理所學的數學基礎知識。⑷在練習中既注意基本的訓練,又注意適當加強靈活和綜合運用知識的練習,以利於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題能力。

5、繼續加強能力的培養。

本冊教材繼續加強能力的培養,做法與前幾冊基本相同,另外還結合本冊特點加強靈活運用知識和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的培養。

⑴培養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⑵培養抽象、概括能力。⑶培養判斷、推理能力。⑷培養遷移類推能力。⑸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⑹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經歷觀察、操作等活動的過程中認識圓柱和圓錐的特徵,能正確地判斷圓柱和圓錐,理解、掌握圓柱的表面積、圓柱和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地進行計算。

2、使學生認識複式折線統計圖,瞭解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瞭解複式折線統計圖的繪製方法,初步學會用複式折線統計圖表示統計的數據,會對複式折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分析和判斷。

3、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解比例;認識比例尺,會看比例尺,會進行比例尺的有關計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能夠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關係解應用題的方法,學會用比例知識解答比較容易的應用題。

4、使學生通過系統的複習,鞏固和加深理解小學階段所學的數學知識,更好地培養比較合理的、靈活的計算能力,發展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並提高綜合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進度

數學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帶兩個班數學課,兩個班學生男女比例均等,但由於學生年齡小,注意力差,所以一節課雖然傳授的知識不多,但組織紀律上花費的時間不少。

二、教材分析:

三、教學目標: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瞭解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教學重點:

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

五、教學難點:

進位加法

六、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5、每週寫兩篇數學日記

七、課時安排:

共計約61課時

1、數一數約1課時

2、比一比約2課時

3、15的認識和加減法約10課時

4、認識物體和圖形約3課時

5、分類約2課時

8、認識鐘錶約2課時

9、20以內的進位加法約12課時

10、總複習約4課時`

數學教學計劃 篇8

一、教材簡析:

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共計六章,第5章:相交線和平行線;第6章:平面直角座標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組;,第10章:統計初步知識。

二、提高學科教育質量的主要措施:

1、認真做好教學六認真工作。把教學六認真做為提高成績的主要方法,認真研讀新課程標準,鑽研新教材,根據新課程標準,擴充教材內容,認真上課,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製作測試試卷,也讓學生學會認真學習。

2、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愛因斯坦如是説。激發學生的興趣,給學生介紹數學家,數學史,介紹相應的數學趣題,給出數學課外思考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構建,營造民主、和諧、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發現快樂的高效的學習課堂,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享受學習。引導學生寫小論文,寫複習提綱,使知識來源於學生的構造。

4、引導學生積極歸納解題規律,引導學生一題多解,多解歸一,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這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根本途徑之一,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處於一種思如泉湧的狀態。

5、運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教學,積極更新自己腦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將帶來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陶行知説: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有助於學生穩步提高學習成績,發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彌補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課外興趣小組,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開展對奧數題的研究,課外調查,操作實踐,帶動班級學生學習數學,同時發展這一部分學生的特長。

8、開展分層教學,佈置作業設置A、B、C三等分層佈置,課堂上照顧好好、中、差在三類學生。

9、進行個別輔導,優生提升能力,紮實打牢基礎知識,對差生,一些關鍵知識,輔導差生過關,為差生以後的發展鋪平道路。

10、站在系統的高度,使知識構築在一個系統,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八方聯繫,渾然一體,使學生學得輕鬆,記得牢固。

11、開展課題學習,把學生帶入研究的學習中,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數學教學計劃 篇9

一、學情分析:

五(3)班本學期共有學生47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 25人。從去年的學習成績和平時實際觀察看,大部分學生活潑、好動,自控能力較差。多數學生平時學習態度較好,上課能認真聽講,能自覺按時完成作業,但有個別學生數學基礎較差,上課不認真聽講,加上學習方法有待改進,導致不能自覺完成學習任務,需要老師督促和家長輔導,針對學生的學習現狀,本學期的工作重點是在抓好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採取以優帶差、促中等趕優等的辦法,同時不忽視優生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效率,使學生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討能力。

二、教材簡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觀察物體、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圖形的運動、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折線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等。

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折線統計圖。

在數與代數方面,教材安排了因數與倍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因數與倍數,在前面學習整數及其四則運算的基礎上教學初等數論的一些基礎知識,包括因數和倍數的意義,2、5和3的倍數的特徵,質數和合數。教材在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的基礎上教學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分數的加法、減法,結合約分教學最大公因數,結合通分教學最小公倍數。

在圖形與幾何方面,教材安排了觀察物體、長方體和正方體、圖形的運動三個單元。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豐富而現實的數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在前面學習辨認從不同方向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圖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看到的形狀圖通過操作還原該物體,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和空間觀念;探索並體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圖形之間的關係及圖形之間的轉化,掌握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表面積公式及公式之間的關係,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認識圖形的旋轉變換;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進一步發展。

在統計方面,教材讓學生學習折線統計圖的知識。在學習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認識到當數據隨着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時,比較適合用折線統計圖描述數據,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在用數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結合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長方體和正方體等多個單元,教學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

在數學思想方法方面,教材除了結合因數與倍數、長方體和正方體、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圖形的運動、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折線統計圖等知識,讓學生體會、理解和掌握歸納法、符號思想、分類思想、演繹推理思想、轉化思想、數形結合思想、模型思想等思想方法外,還安排了“數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優化、推理、模型和轉化的數學思想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以及運用優化、轉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學的愉悦,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三、教學目標及要求:

(一)基礎知識:

1、理解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會比較分數的大小,會進行假分數、帶分數、整數、小數之間的互化,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約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數和倍數、質數和合數、奇數和偶數等概念,以及2、3和5的倍數的特徵;會求100以內的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3、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比較熟練地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會解決有關分數加、減法的簡單實際問題。

4、知道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及度量單位,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有關體積和容積單位的實際意義。

5、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探索某些實物體積的測量方法。

6、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圖形旋轉90°;欣賞生活中的圖案,靈活運用平移、軸對稱和旋轉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7、認識折線統計圖,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統計圖描述數據。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1、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二)基本技能:

①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②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以及運用優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四、教學措施:

(1)多利用多媒體小平台,創設有利於激發學生興趣和學習的教學情境。

(2) 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特別是計算能力的培養。

(3)注重因材施教,進一步做好培優補差工作。組織好一對一幫教學習。

(4)加強課堂練習時間,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

(5)加強單元檢測,及時讓學生及教師自己反饋教學情況,以便查漏補缺。

(6)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7)踏踏實實做好教學常規工作,以自己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滿腔熱情的工作作風,虛心向同事學習,同時爭取家長的配合,共同做好對學生的培養。

(8)加強自身學習,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文化知識水平,積極參與教科研活動,在實踐中探索,在實踐中積累經驗。

五、課時安排

教學內容 課時

一、觀察物體(三)3課時

二、因數與倍數

1、因數和倍數 2課時

2、2、5、3的倍數的特3課時

3、質數和合數 3課時

三、長方體和正方體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2課時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 2課時

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 8課時

整理和複習 1課時

四、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1、分數的意義 4課時

2、真分數和假分數 3課時

3、分數的基本性質 2課時

4、約分 5課時

5、通分 6課時

6、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2課時

整理和複習1課時

五、圖形的運動(三) 5課時

六、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1、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2課時

2、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2課時

3、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6課時

七、折線統計圖6課時

八、數學廣角4課時

數學教學計劃 篇10

一、班級情況分析。

四年級(3)班有學生43人,其中大部分學生是少數民族黎族生和難僑的學生,學生學習成績較差,上課不認真聽講、不,能認真完成作業,對於他們來説,學習是一件難的事情,有一些學生上課紀律欠缺,他們上課不願意動腦,不舉手發言,作業質量也不盡如人意,成為班級中的後進生,對於這些學生,改正他們不良的學習習慣是關鍵問題。

本班學生對於上學期的知識掌握尚可,同時也存在着個別人計算不過關、走進生活題説理不清、變化題不懂思考方法等問題。通過本冊知識的學習,鍛鍊他們的思維、口頭敍述的能力、動手操作的能力是一個重要學習的時刻。

二、教學要求。

1、經歷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筆算方法的探索過程,掌握試商和調商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筆算;能判斷三位數除以兩位數商是幾位數,能估計商的最高位是幾。

2、能結合現實素材理解乘法與加減法、除法與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初步理解小括號的作用,會脱式計算兩步運算的式題。

3、經歷加法和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的探索過程,理解這些運算律,會運用這些運算律進行一些加法和乘法的簡便運算。

4、初步認識射線和直線,能區分線段、射線和直線;瞭解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兩條相交直線確定一個點;體會兩點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兩點間的距離。

5、進一步認識角,知道表示角的符號和角的計量單位“度”。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數,會畫指定度數的角,會用三角尺畫30°、45°、60°、90°的角。

6、進一步認識直角、鋭角和鈍角,知道平角和周角,理解鋭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的大小關係。

7、能根據實際需要對數據分段整理,填寫統計表,能對統計結果作出簡單的分析和判斷。

8、在探索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筆算方法,進行有關的口算、估算的過程中,發展類比遷移能力、合情推理能力,進一步發展數感。

9、在認識射線和直線的過程中發展空間想像能力;在研究角的度數,認識平角、周角,認識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等學習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發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

10、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學習有條理的思考,初步學習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説明。

1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有效地與同伴合作,或者與同伴共同完成任務,或者把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和結果與同伴交流,體會合作的益處,進一步培養合作意識。

12、通過數學學習活動,初步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藉助數學方法來解決,並可以藉助數學語言來表述和交流,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

13、在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等數學活動中,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初步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確定性,增強理性精神。

14、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敢於提出疑問,願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發現錯誤能及時改正,初步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三、教學重點。

1、正確對三位數除以兩位數進行筆算;正確判斷商是幾位數,商的最高位位是幾。

2、運用加法和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對混合運算進行簡便運算。

3、量指定角的度數;畫指定度數的角。

4、從已知條件想起或從所求問題想起的方法分析數量關係的學習過程。

四、教學難點。

1、利用間隔排列的知識解決實際中的有關問題。

2對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作出正確的分析。

3、用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畫已知直線的平行線或垂線。

4、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分析、判斷、創新等能力進行培養。

五、進度安排。

根據《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課程計劃》的規定,四年級上學期數學教學安排了59課時的教學內容。各部分教學內容教學課時大致安排如下:

(一)大數的認識(11課時)

1億有多大?,1課時

(二)角的度量(4課時)

(三)三位數乘兩位數(9課時)

1.口算乘法,2課時左右

2.筆算乘法,7課時左右

(四)平行四邊形和梯形(6課時)

(五)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15課時)

1、口算除法,2課時左右

2、筆算除法,12課時左右

3、整理和複習,1課時

(六)統計(3課時)

你寄過賀卡嗎?,1課時

(七)數學廣角(4課時)

(八)總複習(5課時)

六、教學措施。

1、學期一開始就嚴格要求,加強學生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培養。

2、利用直觀教具進行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分析,從而輕鬆掌握所學知識。

3、加強補差工作,讓每個學生都不落人後。

4、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讓學生感覺學習不再枯燥無味。,能認真完成作業,對於他們來説,學習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學生上課紀律欠缺,他們上課不願意動腦,不舉手發言,作業質量也不盡如人意,成為班級中的後進生,對於這些學生,改正他們的學習習慣是關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gjer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