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計劃 >

關於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彙編七篇

關於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彙編七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悦、新的收穫,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彙編七篇

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1

一、學生情況分析

我班的整體素質較高,絕大部分學生遵紀守規,學習認真、自覺,作業能按時完成,且書寫工整,勞動觀念較強,講究衞生,拾物不昧,助人為樂。同學之間能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愛相處。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已經比較深入地接觸了一個又一個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加深了他們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並在此基礎上養成了較好的行為習慣,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觀。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孩子們的行為、習慣當中還有許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課不發言、不愛動腦等)需要教師做進一步的引導,使他們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進。

二、教材分析

該教材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和《全日制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精神編寫,教材具有綜合性、開放性、情感性等特點。增強了教科書的可讀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潑,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親和力。

本冊教材共有五個單元,每個單元下設了3—6個主題,各主題下分設三級主題。各單元體例結構如下:

主題文字:引出一個話題或對某個話題進行提升,一般是該主題主要思想和觀點。

提示語:一般作為對某個話題的拓展,引導學生思考或開展相應的活動。

旁白:作為和學生對話、溝通的主持人,有時為前後內容起傳承作用,有時為學生提高一種思考方向或揭示某個觀點,有時向學生提出問題。作用相對靈活。

情境對話:一般是經過錘鍊的真實生活的再現,幫助學生對自己得生活經驗進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實地呈現社會現實,包括學生的活動場面。幫助學生開闊視野、豐富認知、加深體驗、開展活動等。

圖標:包括“活動、交流、小資料”等,引導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啟發學生調查、體驗、討論、探究、閲讀、製作、蒐集整理信息等。

學生作品:有時是提供一個可供討論的案例,有時是體現學習過程、呈現學習成果,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增強其溝通與表達的慾望。

空白框:啟發學生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對生活的體驗,記錄自己的學習成果,引導他們成為學習活動的主動參與者和創造者。

三、指導思想

1、積極轉變觀念

(1)樹立綜合的、開放的課程觀

綜合的課程觀要求我們走出以往的學科教學模式尤其是説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學生的生活,根據學生實際需要組織教學活動,積極引導他們在生活中饒有興趣地學習、探究、體驗,在學習中愉快地生活、成長,獲取對社會的整體認知,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2)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源於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知和感悟,我們引導他們去關注生活,珍視學生獨特的生活經驗,強調體驗式、探究式和研討式等學習方式,幫助他們嘗試着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就要尊重他們的權利和個性發展。

(3)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師觀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的組織者、支持者和參與者。我們的任務不再是講解教科書,而是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和條件,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幫助學生去體驗、去探究。

2、注意整體把握

為了體現一種兒童文化,使教材能真正成為學習喜愛的朋友,讓他們願意與教材中的兒童對話,教材中呈現的內容有很多細膩的生活場面和真實個案。

四、教學理念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品德與社會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從而整體地實現課程目標。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學時要善於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

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範的價值觀。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教師創設學生樂於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4、充實教學內容: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要注重與語文等學科教學內容的緊密結合,注重與學生生活和社會的聯繫,要把靜態的教學內容和學生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繫起來。

5、拓展教學空間:教學要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教學空間不侷限於學校和課堂,應創設條件儘可能向社會延伸。五、教學措施

1、在教學過程中要打破原來的學科教學模式,突破各學科教學之間的界限,在主題中整合多學科的知識,使學生進入多學科背景的人文學習領域,進行體驗和探究性學習。

2、在教學中讓學生學會多渠道的蒐集知識的信息,不侷限在課本。讓學生懂得可以通過查閲書籍、上網查詢等途徑找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從而學會學習;

3、教學中還要緊密聯繫學生實際情況,對教材提出的問題、預設的活動進行合理的拓展和延伸,及時、合理的調整教學目標,靈活有效的推進教學過程,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六、教學檢測與評價

1、在評價方法上進行嘗試和研究。力求使評價過程化、多樣化,評價的方法適合學生。

2、採取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激勵性評價與發展性評價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的發展。

3、根據“課後練習與評價”冊,信息收集、社會實踐、期末考查、學生課堂常規,發言情況、學習態度等進行多元評價。

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2

新的學期已經來臨,為使教學工作順利開展,我特制定如下計劃: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30人,他們英語基礎較差,接受新知識速度參差不齊,但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也很高,能按時完成作業,但個別學生書寫不認真。所以本學期應抓好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二)學期教學目標和奮鬥目標

1、形成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在動態真實的環境中使用英語進行活動的積極性。

2、能運用英語在日常學校生活和課堂情景中與老師和同學進行的日常口頭交際,如問候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

3、能參加運用英語組織和開展日常課堂教學和生活遊戲及其他課內外活動,做到大膽開口,發音正確。

4、能聽懂指令並做成適當的反應,能讀懂配圖小故事,能根據

圖片進行簡要的口頭描述,能唱教過的英語歌曲,並誦讀一些英語詩歌和歌謠。

5、養成響亮清晰讀英語、説英語的習慣,認真模仿語音、語調,以培養語感。

6、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能做到書寫整潔、規範。

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3

一、教材學情分析

本冊課本着眼於兒童全面素質的培養,着力於加強小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和基本能力的訓練,為他們全面素質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冊課本主要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九)”、“課文”、“習作”和“練習”組成。

全冊課本共安排了7個單元。課文分精讀、略讀兩種。右上角有△者為略讀課文,意在擴大學生的閲讀量,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閲讀,不列入考試範圍。每單元安排“習作”1篇,共7篇。每單元安排“練習”1個,共7個。

每篇課文後面的作業題一般安排瞭如下內容:

1.朗讀、背誦、默讀、複述等常規訓練,意在繼續讓學生認認真真讀讀書,培養語感,增加其規範化語言的積累。

2.是要求學生用鋼筆描紅,繼續以每課要求會寫的生字為內容,提供鋼筆書寫的樣字,讓顯示紮紮實實地練好寫字基本功。

3.讀抄常用詞語,鞏固複習所學生字新詞,增加詞語積累。

4.閲讀訓練,包括聯繫語境理解詞語、句子;學習分析自然段、邏輯段;學習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意在繼續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5.根據課文特點相機安排的“小練筆”,讓學生從句式、段式、立意、寫法等方面進行局部仿寫練習。

習作教材每課均包括例文、習作要點討論和作業三部分。例文一般根據小學生的優秀習作改寫,十分貼近生活實際。習作要點討論的.內容包括習作要求、觀察要領和寫作要點。作業包括學生習作題目與要求,有的習作教材還安排了多種形式的範例,以便學生借鑑、遷移。

全冊教材共安排綜合練習7個,每單元后面安排1個。綜合練習包括拼音識字、詞句訓練、熟記成語、朗讀背誦、口語交際及寫字等內容,既相對獨立,又各自形成系列。

二、教學目標要求

1、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有選擇地閲讀課外書籍,培養留心觀察事物的、讀書做記號的習慣。

2、鞏固漢語拼音,利用漢語拼音學習普通話,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瞭解在語言環境中的字義,並能正確書寫。

3、培養學生善於與人交際的能力,使學生能説、會説,表達有條理,語氣、語調適當,能説清自己所表達的意思。

4、使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並能結合上下文、聯繫語言環境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大意。

5、能有順序地、細緻地觀察事物、圖畫,寫出的文章通順,並能正確使用常用標點符號。

三、本學期教學難點及重點

1、本冊課本圍繞全套教材提出的“雙基”總目標(即認識2500個常用漢字,能寫一手好字,能閲讀程度適合的書報,能背誦200篇左右的詩文佳作,能寫500字左右的文從字順的短文,以及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繼續安排了有關讀書做筆記和隨時使用工具書的圖片,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在語文學習方面,繼續強調學生對具體語境的感悟和規範語言的積累,安排了50%左右的篇目讓學生背誦全文或片斷;在單元訓練中,繼續安排了“熟記成語”一項。這樣,有助於提高語言能力,增加文化底藴。

3、在德育方面,仍然注重潛移默化,注意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習做人。

四、班級情況分析

本五年級的學習,要為小學畢業班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這個基礎除了語言文字的基礎外,還包括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本班共有學生34名,男生17名,女生17名,住校生7名。全班學生整體素質良好,有一小部分學生聰明活潑,學習基礎較好,學習習慣尚可,部分學生學習上總缺乏主動性,學習習慣較差,有待於加強教育,以提高全體學生的整體水平。因此,本學期要從端正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風氣入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個性和創新思維,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逐步提高,為今後的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教學措施

1、精心備課,抓好課堂教學,及時進行單元檢測,針對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法。

2、對學習困難的學生,採取教師個別指導、同學互助的活動,。一些簡單的問題讓困難生優先回答,樹立他們的自信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並經常與家長交流,多方面的提高他們的語文水平。

3、對學習優秀的學生,給他們創造閲讀條件,讓他們多讀課外書籍,並講給同學聽,帶動全班的閲讀興趣。

4、隨時聽寫檢查生字和認讀字;採取組長檢查,教師抽查的方式檢查朗讀和背誦。

5、以討論形式開展綜合性學習,培養合作意識,增強口語交際能力。

6、堅持每週寫一篇隨筆,並教師做好講評,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六、輔導計劃

(一)對優、中等生的輔導。

1、引導增加課外閲讀量,拓寬知識面,學習摘抄自己喜愛的詞句。

2、指導預習及自學,課堂回答有難度的問題;負責在小組學習幫教其他同學;每次練習比其他同學適當佈置多點思考題。

3、鼓勵多寫話,把自己心裏想説的話寫下來。

(二)重視對學困生的輔導。

1、課堂上特別提示專心學習,留意給予機會在集體面前發言。做練習前先指導讀題、解題,待理解後才做,鼓勵不怕困難,盡力而學。

2、作業有錯時,教師和學生面批面改,直至做對為止。

3、指定優生每天帶他們讀書、幫聽寫,複習學過的知識,提高記憶,減少回生率。

4、有一點進步及時表揚,提高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4

一、教材分析:

從總體上看,本冊繼承了前四冊即5、6、7、8冊教材的整體風格。例如,課主題引領次主題,次主題整合一個相對獨立的內容;版式上,上方以導語、卡通人物呈現學習內容或任務要求,下方由卡通動物提出問題或活動設計及要求。

從變化上看,自五年級上冊開始,與圖片相比,文字量明顯加大;與形象的東西相比,觀念的引導力度在加大;從語氣、語態上看,逐步減弱了兒語化的特點。

從學習方式看,適當增加了辯論、辨析、選擇、二難情景討論的活動方式,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將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基本的、核心的內容加以內化。品德課的學習,一定要始於情感態度,依託於活動與實踐,形成於觀念及價值判斷。

另外,增加一定篇幅的閲讀材料,以補充不同孩子的學習需要;教材本身留給老師的空間,也有所拓展。

總之,本冊教材各單元主題層次清晰、內容突出。例如,第一單元主要是課標“我在成長”的內容,第二單元主要是課標“我與家庭”的內容,第三單元主要是課標“我與學校”的內容,第四單元主要是課標“我是中國人”的內容。而且,這四個單元的內容與三年級、四年級教材的相關內容自然銜接、螺旋上升。

二、教學目標: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圍繞課程性質,根據五年級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依據課程標準中規定的課程總目標,五年級上冊分解的目標如下:

(1)瞭解自己的特點,發揚自己的優勢,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長,要取長補短,學會欣賞和尊重別人;對人寬容。

(2)學習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問題、壓力、衝突和挫折,學習自我調節的方法提高適應能力。

(3)體會真誠相待、相互理解、講信用的可貴;懂得同學、朋友之間要建立真正的友誼,男女同學之間要友好交往、相互尊重;通過學校和班集體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會生活中的現實意義,培養現代民主意識。

(4)知道在家庭生活中要講道德,要有家庭責任感,家庭成員之間應該相互溝通、平等相待,能正確處理自己與家庭成員之間的矛盾。

(5)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劃;台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的領土神聖不可侵犯。

(6)瞭解我國的自然概況,知道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有着許多名山大川和名勝古蹟的國家,體驗熱愛國土的情感。

(7)瞭解我國不同地區的差異,探究這些差異對人們生產和生活的影響;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

三、教學重難點:

(1)學習正確對待生活中的問題、壓力、衝突和挫折,學習自我調節的方法提高適應能力。

(2)體會真誠相待、相互理解、講信用的可貴;懂得同學、朋友之間要建立真正的友誼,男女同學之間要友好交往、相互尊重;通過學校和班集體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會生活中的現實意義,培養現代民主意識。

(3)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劃;台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的領土神聖不可侵犯。

四、教學措施:

1、關於不同領域。小學生的社會生活範圍從個人、家庭、學校、社區或家鄉、祖國、世界等方面不斷擴大,其認識社會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也在隨之加大,這是教材形成的內在邏輯,也是不同年級側重不同的生活領域、由低到高逐步深化的依據。

2、把握小學生品德與社會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充分挖掘課程資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開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學探究性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

二、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科學的思維方法,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和進行探究的興趣。

2、培養學生大膽猜想,設計實驗,探究的能力。

3、繼續指導,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假設,分析事物之間的因果關係,注重觀察實驗中的測量,特別是控制變量,採集數據,並對實驗結果作出自己的解釋,學習建立解釋模型,以驗證自己的假設。

4、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的保護,關心現代科技的發展。

三、教材分析:

1、知識方面

本冊教材主要圍繞“環境”這組統一概念,整合課程標準中的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等方面的內容。共設計六個單元,23個課題。前三個單元“生物生長的需要”、“生物與環境”、“人與環境”都是整合課程標準中的生命世界的內容,重在探索生命與環境的聯繫,突出環境的重要性。

“生物生長的需要”單元主要研究生物生長的條件,怎樣讓植物生長得更好以及動物的食物等,引導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通過大量的對比實驗,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生物生長的規律,培養學生堅持不懈地探究事物規律的能力。

“生物與環境”引導學生研究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知道不同的環境生存着不同的生物。使學生認識到環境對於生物的重要性。增加了專題研究,注重培養學生進行系統的科學探究的能力。

“人與環境”和前兩個單元構成“環境”部分,在前兩個單元的基礎上,研究“人和環境”的關係:人對環境有需求,人的行為對環境也有影響,人與自然要和協相處。“冷和熱”整和課程標準中物質世界的內容,認識熱傳遞的規律,熱與風的關係,以及保温和散熱的方法。

“地表劇烈變化”落實了課程標準中的“地球與宇宙”部分,學生可能感到較陌生,教材中通過一些簡單易操作的小實驗將抽象的、不易見到的地震、巖漿如何噴發等現象變得直觀、易於理解。注意讓學生收集巖石標本,找出巖石的特徵,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由淺入深地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

“環境與保護”單元是本冊的綜合,是對前幾個單元的概括和總結,突出了本冊的“環境”主題,教育學生要重視環境、保護環境。專題研究“做個環保小衞士”教育學生要將保護環境的行為落實到實際行動中,真正成為“保護環境的小衞士”。

2、能力方面

實驗能力:實驗操作方法,對比實驗,模擬實驗。

思維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想象能力,推理能力,製作能力,創造能力。

3、德育方面

(1)通過講述我國的珍稀生物,我國古代在天文科學方面的成就,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通過自然知識的教學使學生體會到自然變化是有規律的,人可以瞭解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3)培養學生勇於探索的科學態度和創造精神。

教學重點:

本學期的重點是對學生典型科學探究活動的設計,以探究為核心,通過動手動腦,親自實踐,在感知、體驗的基礎上,使學生形成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

教學難點:

各單元都要求學生親身經歷過程,這一過程也將延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如何引導學生展開主題研究,進行饒有興趣的研究,是本學期的難點。

四、相關措施

1、根據自然學科的特點和高年級學生的特點,自然課仍然要加強直觀,重視課本上的圖畫和實踐操作。

2、重視指導學生認識各種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變化規律和原因。

3、不同的課型用不同的教學思路。如探究各種自然變化規律,原因的採用“問題――觀察實驗――思考――結論――應用”或”“問題――假設――觀察實驗――結論――應用”的結構;以培養學生技能為主的課多采用“認識構造,原理,方法――分步操作――反覆練習”的結構。

4、貫徹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加強與生活生產社會的聯繫。

5、注意發展兒童智力,培養能力。

6、注意與其它年級其它學科之間的聯繫。

五基本活動:

1、把科學課程的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特點,因勢利導。

3、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充實教學過程。

4、讓探究成為科學學習的主要方式。

5、樹立開放的教學觀念。

六、教學進度:

周次

起訖月日

教學內容

教時

執行情況

1

9月6日至9月11日

1種子發芽的實驗

2

2

9月14日至

9月18日

2土壤與植物的生長

2

3

9月21日至

9月25日

3怎樣使植物長得更好

2

4

9月28日至

9月30日

4根和莖

5動物的食物及單元複習

2

5

10月1日至

10月7日

國慶節放假

6

10月8日至

10月16日

6葵花向陽

2

7

10月19至

10月23日

7燕子南飛

2

8

10月26至

10月30日

8仙人掌的刺

2

9

11月2日至

11月6日

9奇妙的護身術及單元複習

2

10

11月9日至

11月13日

期中複習

2

11

11月16至

11月20日

10人對環境的需求

11人對環境的影響

2

12

11月23至

11月27日

12和諧相處及單元複習

2

13

11月30至

12月4日

13冷水和熱水

14傳熱比賽

2

14

12月7日至

12月11日

15衣服的顏色

2

15

12月14至

12月18日

16風的形成

2

16

12月21至

12月25日

17保温和散熱

2

17

12月28至

12月31日

18地表探祕

19地震

2

18

1月4至

1月8日

20火山

21巖石

2

19

1月11至

1月15日

22環境問題

23保護我們的家園

2

20

1月18至

1月22日

期末複習

2

21

1月25至

1月29日

期末複習

2

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6

一、學情分析

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感知覺屬於少年階段的特點,他們的視覺和聽覺的感受性已發展到一定水平,感知事物的目的性比童年階段明確,感知事物的精確性也有所改善,集中注意能力有所發展,集中注意、專心致志的時間可達25分鐘左右。學生的思維已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但仍然是同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繫,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仍習慣於模仿實際動作。因此,需加強啟發式教學,發展學生比較、分析,綜合思維的能力。學生自我評價意識逐步得到發展,願意擺理由講道理,智力和體力相結合能力得到發展,對老師的行為敢提出批評意見,對老師不公正的處理會有不滿的表現。此時不願違反規則,十分重視約定事項。

二、教學目標

1、確立學習目標,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如何有效地利用學習時間,獲取“一份辛勤一份收穫”的愉悦感;

2、讓學生懂得合理安排好學習和休息,休息好,精神飽滿,精力充沛,學習效率會更高。適度上網,有所節制,切不可過分沉迷。

3、使學生知道遇到困難和挫折應怎麼辦,自覺地控制和改變不良行為習慣,鍛鍊自己堅忍不拔的毅力,培養個人靈活應對的品格,初步學會休閒,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4、進行初步的青春期教育。

三、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具有能幹、負責的意識,學會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2、讓學生知道人要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要相信自己,信任自己有潛能、能成功。

3、學會男女生的角色意識,初步學會以正常的心態與異性交往。

4、學會自我保護意識、相貌審美意識、幽默生活意識和學習衝刺意識。

四、教學措施

1、堅持以人為本,根據學生心理、勝利的特點及發展規律,運用心理健康的理論和方法,培育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他們身心全面和諧的發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此時保證心理健康的實踐性和實效性,邁向全體學生,關注個別差異,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理解學生。

3、提高全體學生的訓練素質,充分開發他們的潛力,培養學生樂觀的、向上的心理品質,此時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康發展。

4、對少數有心理困擾或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科學的、有效的心理諮詢和輔導,使他們儘快擺脱障礙,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自我教育能力。

五、教學進度(略)

五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篇7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的接受能力增強不少,對音樂也充滿了濃厚的興趣,學生在演唱時基本上能不喊唱,會用正確的方法演唱而且認識到了氣息的作用,演唱時也能滿懷感情地歌唱。各班的學生情況大同小異,有一小部分學生樂理知識掌握的不錯,唱歌的狀態,音色也很優美。這些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很濃,但又由於自身的條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進一步提高,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底子薄,對於音樂缺乏興趣,所以情況不是很好。其中還有一部分學生唱歌音準不佳,連音樂知識、音樂技能、視譜都不會。這些學生對音樂課雖喜歡,但總是不遵守紀律所以學不好。教師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充分激發這些學生學習音樂,愛好音樂的興趣,對他們要多鼓勵多表現,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培養他們的感情。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八六拍子及其強弱規律和指揮圖式、認識變拍子、倚音下滑音。

2、能力目標:學生通過學習歌曲,學會用正確的口形,呼吸及連音、斷音的演唱方法演唱,學會二部合唱,做到聲部間的和諧,均衡,看得懂簡單的指揮手勢。通過欣賞,瞭解幾種常見的演奏形式,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速度,力度,節奏、節拍、音色、音區的感知能力,培養他們的音樂想象力和聯想能力。認識瞭解音樂家格里格、肖邦、黃自。通過樂器的訓練,讓學生學會正確的演奏姿勢與方法,培養一定的齊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音樂教學,突出其學科的特點,把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培養滲透到音色教育中,啟迪智慧,培養合作意識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全面發展的新人。

4、質量目標:通過學習能掌握教材規定的簡單的樂理知識和音樂技能,掌握簡單的視譜能力,能夠完整的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內容有:歌曲八課,每課還包括“聆聽”、“表演”、“編創與活動”等內容,這些內容均有機的聯繫在一起。音樂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於陶冶情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文化素養與審美能力,增進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學進度表:

第一課:朝夕

第一課時:唱《清晨》、聽《晨景》

第二課時:唱《晚風》、聽《漁舟唱晚》

第二課:農家樂

第一課時:唱《蘋果豐收》、聽《快樂的農夫》

第二課時:唱《趕圩回來啊哩哩》、創作活動:選擇合適的小節填空

第三課時:聽《豐收鑼鼓》、命題創作活動

第三課:足跡

第一課時:聽《紅星歌》、唱《雨花石》

第二課時:聽《紅梅贊》、《歌唱二小防牛郎》

第三課時:唱《我怎樣長大》、交流展示各自準備的資料

第四課:可愛的家

第一課時:表演《外婆的澎湖灣》、聽《天黑黑》

第二課時:聽《可愛的家》、《回家》、豎笛吹奏

第三課時:唱《牧場上的家》、複習本單元內容

第五課:故鄉

第一課時:聽《誰不説俺家鄉好》、《鄉間的小路》、《思鄉曲》、變奏創作練習

第二課時:唱《故鄉的小路》、聽《鄉間的小路》、唱唱自己家鄉的歌

第三課時:唱《如今家鄉山連山》、畫、寫故鄉等綜合表演。

第六課:歡樂的少年

第一課時:唱《雛鷹之歌》、豎笛吹奏訓練

第二課時:唱《叮鈴鈴》、聽《可喜的一天》

第三課時:聽《羅馬的松樹》、本單元複習

第七課:雨花

第一課時:唱《踩雨》、聽《踩雨》

第二課時:聽《雨滴、唱《雨中》》

第三課時:聽《暴風雨》;創作“雨”的命題音樂

第八課:冬雪

第一課時:唱《堆雪人》、聽《乘雪橇》

第二課時:唱《雪花帶來冬天的夢》、聽《踏雪尋梅》、《打虎上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jihua/g8wqj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