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音樂律動教學反思

音樂律動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音樂律動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音樂律動教學反思

音樂律動教學反思1

這是新學期以來我第一次在各位教師和領導面前展示自己的課,心裏有些許的期待,還有一絲絲的緊張。

活動前我做了比較多的準備,設計了圖譜、錄製了音樂,在磨課過程中,雖然大家都很忙碌,但是師傅和大班年級組的各位老師還是抽出時間,很用心的指導我,連吃飯的時候師傅都還在教導我哪個環節應該如何處理會更好。

活動一開始,我比較成功的把幼兒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圖片上來,引導孩子們對鐵匠有個初步的認識。欣賞音樂時,我通過一些問題讓孩子們有目的去欣賞,引導幼兒知道ABA的音樂結構,並且根據音樂聯想鐵匠是如何打鐵的。在分段欣賞與創編中,教師充分的利用圖譜,引導孩子們根據圖譜中的手、火、錘子的大小和數量來分辨動作的輕重和節奏的快慢,在圖譜和教師的講解示範的基礎上,孩子們基本上能夠按音樂的樂段律動,協調地合作表演。在音樂結束後,我還請小鐵匠們欣賞一下自己的作品,感受成功的喜悦。最後在請孩子們完整表演時,我引導孩子們去邀請一位老師一起來表演,孩子們都很開心與老師一起表演。

活動中,我的情緒相當高昂,也帶動了孩子們的情緒,與孩子們相互感染,使活動有很好氣氛。當然,在活動中也存在了許多不足:我拋出的一些問題,到最後並沒有解決,如我在欣賞音樂前提問孩子們:“聽聽看,這首樂曲可以分幾段”,但是最後我只是強調孩子們這段樂曲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樣的,中間不一樣的這種ABA的音樂結構。還有,活動中我的聲音比較高,其實有的地方可以用肢體語言來代替。另外,我在提問時禮儀表現還不夠,有時一不注意就會用手去指孩子。雖然存在的問題很多,但是對於作為工作才半年多的我來説,能夠敢於嘗試有難度的課,也是對自我的一種嘗試和挑戰,在磨課的過程中更是我學習、前進的過程,更是謝謝師傅對我的鼓勵。

音樂律動教學反思2

《螞蟻搬豆》這首兒歌深得幼兒喜愛。我先讓幼兒欣賞故事,理解歌詞含義,在此基礎上再學唱歌曲,幼兒學起來就比較容易。因為有了對歌曲的理解和喜愛,幼兒也特別樂意去嘗試表演,如:螞蟻急得直搖頭,想出好辦法後,大家一起將豆子抬着走等,活動效果比較好。

在活動中,我讓幼兒展開討論:你有什麼好辦法幫螞蟻把豆子搬回洞中?幼兒都積極幫小螞蟻想辦法。吳景山説:“用力一搬,就能搬回洞中了。”林振慧説:“叫它媽媽來幫忙,就可以了。”王承恩説:“叫多多的小螞蟻來幫忙,一起搬回洞中。”

幼兒幫小螞蟻想出了許多許多的好辦法。在這次活動中,隨樂曲合拍的做出螞蟻走路、打招呼的動作,合拍這個要求沒有達到。經過反思,如果課前幫幼兒設計好理解的圖譜,那效果就會不一樣了。現在想來,圖譜對幫助幼兒理解音樂有很大的幫助。

音樂律動教學反思3

本節活動《我的身體會唱歌》主要是讓幼兒充分了解聲音無處不在,在自己身上尋找奇怪的聲音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孩子們在活動中會發現製造聲音是多麼的簡單,但卻特別的有趣。

活動開始,我就把主動權讓給孩子,讓他們從最熟悉的身體出發,探索會發出聲音的部位,並體驗聲音的異同。雖然這個環節我沒有任何操作材料,但是幼兒卻喜歡在自己的身體上探索,他們都很興奮地尋找着發音部位,找到一個便馬上舉手告訴老師或同伴。如:拍拍手、拍拍肩、左右腳交替踏地,用嘴發“P”的聲音等。孩子們在活動中興奮不已,碩碩在回答問題時説腿能發出聲音,原來是用手拍拍大腿。小貝貝説頭髮也能發出聲音,結果很多小朋友都不信,原來他是用手摩擦頭髮。還有我們班的楠楠做出小時候媽媽教的用手捂住嘴拍了幾下“啊吧吧”的聲音,引得孩子們大笑一場,隨後也跟着做了起來。

接下來我出示了幾張節奏卡,讓幼兒把剛才在自己身體上找到的聲音和動作有節奏的進行練習,幼兒都非常的喜歡,參與在其中,雖然有的.小朋友還沒有跟着節奏的節拍,拍的太快了或太慢了,但是我看到孩子們的高興勁兒,都能熱情、積極的投入在活動中我也覺得很高興。最後環節,我準備了一首節奏感較強的音樂,在讓幼兒把“身體的聲音”變成一首歌時,小朋友們都躍躍欲試。在請了幾個小朋友表演之後,發現他們都是用同一個動作來完成一段音樂。所以在表演完成之後我進行了示範,使用了身體的不同部位來演奏音樂。既重新感受了“身體音樂”的美妙與神奇,又對接下來幼兒的表演起到了示範的作用,不同的聲音又重新引起了幼兒的興趣。

整個活動氣氛非常活躍,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嘗試到在自己身上尋找奇怪的聲音是件非常有趣的事,幼兒會發現製造聲音簡單、有趣。活動結束後,我還是播放着這段音樂,讓幼兒盡情地去表演和感受。幼兒高漲的情緒告訴我活動進行得很順利,也讓我認識並體會到:探索過程中應該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和發現,把主動權留給孩子,而教師則應該充當引導者,這樣幼兒才能更自信、主動,表現得更自然,收到更好的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ywex7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