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反思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反思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反思1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一首田野山水名作。它以自然樸素的語言,清新爽朗的風格,讓讀者不僅能看到一幅鮮活逼真的田原風光,而且會自然產生一種身臨其境的美妙感受。

這首詩詞,雖然內容不算太深奧,但文中所表達的詩詞意境離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較遠,要想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情感卻是不容易的。為了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我首先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閲讀。在分析課文所描繪的景象時,我及時給學生創設情境,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如:“青蛙們在爭説豐年,那他們會説些什麼呢?”、 “想像作者在看到舊時茅店後的神態、動作、語言,感受作者的喜悦”等。結果學生能夠積極地去想象、表達;當學生想象有障礙時,就及時引導學生結合插圖進行體會。

另外,我以“讀”字當頭,課上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讀讀議議,議議讀讀。一方面要通過讀,走進文本,走進作者,走進那些獨特的歷史時空;另一方面要通過讀,讀出意,讀出味,讀出形,讀出神。結果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沉浸在意境中,十分準確地體會到了作者的感情。

但如果課前佈置學生多閲讀一些與課文相關的詩詞的話,我想,學生在體會詞人的情感時會更順暢一些。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反思2

這節課按照簡溢鑄校長提出的““設疑、探索、評價、生成、運用”模式嘗試進行教學,開放了課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體現了以學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學習效果比較好,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但是也存在一些反思:

1、應放手讓學生充分地質疑。

本節課能放手讓學生質疑,並且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自主探究,但是還沒充分放手,對於課文的其他疑難點,應引導和鼓勵學生質疑。如對於“路轉溪橋忽見”的理解可能會存在分歧,如何引導學生理解詩人是先過溪橋才看到茅屋,可以抓住學生的爭論進行點撥和引導,這樣學生理解更深入。對於“説豐年”,課堂上學生只是説了青蛙、農民和詩人談論豐年,還可以再發散學生思維,這首詞裏還會有哪些景物在彷彿説豐年呢?

2、應關注後進生,詞句的理解就給予充分的時間學習和反饋。

理解詞的句的意思是這節課的重點,在這節課教學中,學生都能彙報已懂的和不懂的,但是給予學生單獨思考和質疑的時間不夠,未能給予中下生一個充分學習和提出質疑的時間,照顧中下生,並且再提高中下生,瞭解他們掌握詞句意思的情況,這樣學生更紮實。

3、應充分利用圖片感悟詩句的意境。

本文的教學突出的特色是採用了情境教學,特別是以圖片幫助學生理解和感悟詩句的意思,但是學生在理解詞句意思時是孤立地理解的,如果能結合出示的相關詩句圖片,學生理解會更容易,更到位。

以上是這節課的一些收穫和反思,有得有失,有喜悦也有改進的地方。感謝學校領導和同行的老師給我提出的寶貴意見,希望以這課為例,及時摸索和總結教學經驗,以便在今後的教學後探索出更佳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反思3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作者是南宋傑出的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是夏夜在黃沙嶺上所見到的美好景象,表達了詞人沉浸在豐收的喜悦之中,熱愛農村生活的思想感情。

本節課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教學環節:

在第一個環節:温故知新,導入新課,創設詩意課堂中。

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熱愛古詩詞的情感,激起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求知慾,我設計了這樣的導入:唐詩宋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華,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相信你們也積累了不少,老師來考考大家,敢接受老師的挑戰嗎?接着我出示詩詞卡片。學生很快進入了良好的學習狀態。然後,我讓學生在風格迥異的.兩段音樂“中國功夫”、和“明月幾時有”中真切感受到詞豪放、婉約的不同風格,引出作者和本節課將要學習的詩詞《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第二個環節:初讀詩文,感知詩意。

在這一環節中我讓學生採取多種多樣的朗讀方式朗讀。首先讓學生自己讀讀詩,然後指讀。當我發現該同學字音讀的十分準確時,採訪同學:“你覺得自己讀的怎麼樣?我來採訪採訪你。”藉機強調了生字字音,“轉”、“見”,使同學對字的讀音印象十分的深刻。接着,我引導同學們讀詩要有節奏,古人讀詩手舞足蹈,於是我就讓同學們拍手讀詩,又學着古人“踏歌”而讀。後來我讓同學們借歌曲《明月幾時有?》來唱唱這首詞,又是朗讀方式的延伸。

第三個環節:品讀詩文,體會情感。

在古詩詞教學中,根據古詩講究“詩情畫意”的特點,在讀好的`基礎上,設計想象畫面、説一説等方法,為古詩和今天的理解,作者和今天的學生搭設一個橋樑。古詩帶給學生的是更多想像的空間,這樣的創造性的預設有助於把學生引入深遠的意境。如在本課中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想象人物的心情、感受,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幫助學生體會意境。

總之,這節課,我盡力營造一種寬鬆和諧的氣氛,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帶動學生,不失時機地讚賞,積極有效的引導,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語文的成就感,感受到詩詞的獨特魅力。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教學反思4

朱熹説過:“教人不見意趣,必不樂學。”教學本詞是我能圍繞文章詞句的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自然奇妙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去感受和體驗詞的精美意境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恃趣,張揚了學生學習的個性,也豐富了課文的內容。 在教學中,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注重朗讀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是組織一堂課的基礎和前提,特別是詩歌的學習,是培養學生語感能力的過程,是把學生帶進文本構建學習的起點。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爭取讓學生每讀一遍都有所收穫。同時注意閲讀方式的多樣性,如自瀆、範讀、齊讀 讓同學單獨朗讀。 緊緊圍繞“讀”,這樣的教學設計,這樣就使學生在熟讀成誦的過程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緒美的滋養和藝術美的薰陶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索

這節課,我根據不同內容創設了不同的討論環 節。以4個同學為一小組自主學習探討課文難點重點。

第一次討論設計了:上片首句描寫哪些景物,有怎樣的特點?上片首句是從什麼角度來描寫這些景物的?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表現農村怎麼樣景象?表現了作者怎麼樣的心情?稻花香裏説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從什麼角度來寫這句話的?第二次討論設計了:下片首句寫了怎麼樣的氣象情況?有什麼特點?為什麼作者熟悉的茅店卻忘記了,這表達了什麼意思? 又説明了什麼? 此環節的安排同學充分的調動其學習的自主能動性,積極的參與到學習當中來, 真正的讓學生去研究分析課文。 收到的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注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詞人描繪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圖,一片詩情畫意,優美動人,夜色那麼清幽,氣氛那麼恬靜,充滿了樸野成趣的鄉土氣息,表現了田園風光的美麗。課文開頭導入時的圖片和《油菜花的季節》的音樂,都很好的展示了田園的美麗景色。這些都可以引導,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美的認識。

“教學有法,教無法定“,這只是我詩歌教學的一次嘗試,其中還有很多的不足之處,還需要我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pwdz8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