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我不再是小孩子了》的教學反思

《我不再是小孩子了》的教學反思

《我不再是小孩子》是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選讀課文。本單元的課文都是以情感為主題,從不同角度讚頌了人間高尚、美好的情感。《我不再是小孩子》節選自台灣著名女作家林海音的小説《城南舊事》。本文表現的是父親對女兒深深的愛以及女兒對父親無比深厚的感情。教材將原作分成前後兩部分以兩篇課文呈現的。

《我不再是小孩子了》的教學反思

為什麼選這篇課文來上呢?原因有四:一是進入高年級時,老師們在平常的交流中普遍反映學生跟老師當眾“叫板”的多了,家長們也頻頻跟老師訴苦,孩子越來越不聽話,叛逆性強了。文中的“我”同我們的學生都正處於小學畢業的時候,學生中也不乏有像文中的“我”一樣因為犯錯被父母責打的事。我想能否通過對這篇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學會認識師長對自己的愛,學會珍惜身邊的人對自己的愛呢?二是作為語文教研組的常規教研活動,精讀課文、略讀課文、語文樂園及語文綜合性學習等課型,學校已有老師上過了。學校及區、市的公開課好像還沒有誰上過選讀課,作為一線老師應該在這種課型上做點探索和交流。三是六年級學生即將跨入中學大門,平時與中學教師和學生的交流,我們得到的信息是中學很注重學生的自學能力。我的女兒讀初一,在幾次家長會上,語文老師都提到他們的學生閲讀能力要加強。作為一名六年級老師,怎樣通過自己的語文教學做好與初中語文的銜接,提高學生的語文閲讀能力?我的學生獨立閲讀的能力到底怎麼樣?那就藉助這篇選讀課文嘗試並檢驗檢驗吧。四是兩年前我們就瞭解到杜郎口教學模式就是一種充分發揮學生學習主動性、重視學生自學能力、讓所有學生充分參與的自主學習模式,那在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可否用用,又怎麼用?我們六年級四位老師決定借這篇選讀課文做些嘗試。

那這篇課文要上些什麼、又怎麼上呢?我們先反覆研讀了課標,對比了義務教育第三學段與第四學段語文閲讀教學的不同目標,也看到六下教學用書的編寫説明中提到“選讀課文的教學不做統一要求,可讓學生課外閲讀,也可選課文的片段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還可以把選讀課文作為閲讀材料,開展課外閲讀活動”。於是我們暫定把這堂課這樣上:課外讓學生反覆讀這篇課文,在有疑問和有感悟的地方做好批註。課堂上則讓學生充分交流:這是一篇什麼類型的課文?這類型的課文我們要學什麼?我們又用什麼樣的閲讀方法學習這樣的課文?也就是一堂充分放的語文閲讀課。

第一次上課,我信心滿滿。學生在把握課文梗概、梳理課文條理、感悟人物形象上都完成得不錯,尤其是學生就自己發現課文多處細節描寫所談的的感悟,讓我驚訝。如在英子到醫院探望父親一事中,英子對父親説:“爸爸不也可以硬着頭皮從牀上起來到學校去嗎?”接着課文寫到“爸爸看着我,搖搖頭,不説話了。他把臉轉向牆那邊,舉起他的手,看那上面的指甲。”一學生談到,其實爸爸不是真正在看手指,爸爸在流淚了,他怕英子看到,才把臉轉向牆那邊,做看手指的樣子。爸爸流淚,因為他多麼想參加自己女兒的畢業典禮,但身患重病去不了,而此時英子還不知道爸爸就要離開她了,還是那麼天真,做爸爸的還不能明明白白告訴女兒。從這裏看出爸爸愛英子愛得多麼細膩。學生從這一句話裏讀出了這麼多!遺憾的是,領悟文章的寫法課堂沒有交流到。

老師觀課後建議還是上兩課時。五年級老師建議讓學生讀《城南舊事》整本書進行交流。但我認為一節課沒有上完應該是我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環節安排的問題。因為我還記得市裏在荷塘區開展一次教研活動時,一位老師就讀《草房子》整本書進行的交流就是一節課完成的。我的課型也是課外閲讀後的彙報交流,只是想看看學生課外獨立閲讀能力究竟怎樣,所以課外沒有進行任何指導。我想老師認為要用兩節課上,應該是課堂上交流領悟文章寫法這一目標沒有實現造成的`。所以只對教學環節做了稍微的調整。同時六年級啟動讀《城南舊事》整本書。

第二次上課在梳理課文條理時,我花時少了,學生談到畢業典禮前、畢業典禮中、畢業典禮後分別在哪就止步了。因為這個班跟老師當眾“叫板”的多、叛逆的學生多,就讓學生聯繫文中“我”遲到被責打一事交流多,引導學生學會感恩身邊的愛。課上得完整了,但學生髮言的沒有第一次上課的多(儘管該班語文老師説一直如此)。觀課後老師們沒有再提要用兩節課上了,可是我也並沒有感覺上出了我所想要的效果:學生就一個又一個的問題進行閲讀、研討,自由地、踴躍地發言,我只是在學生卡殼時適時地出現。我越來越疑惑了,也有些打退堂鼓了。

這課到底要怎樣上呢?帶着困惑我們六年級組來到了景弘學校,觀摩他們的課堂教學。學生編成若干組,組員編上號,每組一塊黑板。每組的每個同學都有機會上黑板展示自己。上新課前學生要獨立閲讀課文完成學案,課堂的呈現就是學案學習內容的呈現。於是我把景弘學校借鑑杜郎口模式所設計的學案借來幾份研讀。當時正好付主任在一次觀課培訓中講到了北京的一個課例。我也請付主任發給我。研讀手中的這些材料後,我將教案進行了大的調整。我將本班的原有合作組也進行了調整。

第三次上課前,我佈置學生回去反覆讀課文。第二天利用早讀交流他們對本文課型的認識、課文的條理、最受感動的情節、最想研討的又值得在課堂研討的問題,並與學生商量我們就把這些問題設計成一份學案,他們根據學案再細讀課文,完成學案上我們確定要研討的問題,上公開課時就按學案的程序來上,各組確定自己重點想發言的問題。這次上課,學校請來了區裏、市裏的專家。上課前一晚,語文組長問我一節課能否上完。那一刻我忽然間由胸有成竹變得又有些沒有底了,能否上完又壓在了我的心頭。為保險起見,晚上我又調整了上課思路,就把這堂課上成我們對選讀課文的一種探索吧。我們走在探索的路上,遇到的問題原本就很多。硬着頭皮上,充分暴露我們的問題,請專家來引領。

第三次課,最讓我欣喜的是幾個內向、膽小的學生多次舉手發言了。從觀課組檢查學生的學案情況和課後馬上進行的檢測看,學生的獨立閲讀能力還是不錯的。課上完了,專家們儘管沒有對課評點很多,但給了我們解決問題的思路。

標籤: 小孩子 反思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p4p9e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