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分式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分式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分式基本性質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分式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分式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1

1、合作交流中收益。

通過思考問題,鼓勵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積極地參與到對數學問題的討論中來,勇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善於理解他人的見解,在交流中獲益。

2、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會了類比的思想方法,培養了語言表達和概括知識的能力。

分數基本性質、分數約分的基礎上,學習分式基本性質、分式約分方法。這一過程由學生自己學習、歸納,這樣學生可以把新舊知識聯繫起來,學起來也不覺得困難,從而激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讓學生體會到類比的思想。由學生自己歸納,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總結知識的能力。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

通過對等式的變形填空練習,讓學生觀察分子或分母變化,想分母或分子的變化,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4、整節課下來,效果還不錯。

存在問題:

1、學生基礎差(思維基礎和知識基礎都差),對因式分解的知識點忘記的比記住的多,我花了將近三分之一的時間複習。當分母是多項式且能分解因式時,往往沒想以先分解因式,或不會分解因式。

2、約分的結果有的不是最簡分式或整式(公因式沒找完)。

3、由於時間問題,練習做的不多。

思考與措施:

1、完成教學任務與學生參與時間的矛盾。

課改是“以學生髮展為本”,而其中重要的一點是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而在這堂課的有限時間內中,給予學生思考、討論和發表意見的時間還不夠充分,這也是教師平時教學中的困惑和矛盾,如何來協調的確值得探討。

2、要精練課堂教學過程,從而真正達到“課堂教學是為學生服務”這一宗旨。

分式基本性質教學反思 2

美國學者波斯納提出:“一個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一個人或許工作了二十年,如果沒有反思,也只是一個經驗的二十次重複。這樣看來,反思對於數學課堂來説是十分重要的。我們所説的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那麼在數學教學中我們不能忽視反思的重要,我們該反思些什麼,又要如何反思?

1、對於活動的反思。這是個體在行為完成之後對自己的行動、想法和做法的反思。

2、活動中的反思。個體在行為過程中對自己的表現、想法、做法進行反思。

3、為活動反思。這種反思是以上兩種反思的結果,以上述兩種反思為基礎來指導以後的活動。

對於這些抽象的理論,具體到我們數學課的反思我們怎麼來理解呢?下面我們從一個教學案例來看。

案例:湘教版八年級下冊《分式和它的基本性質》的反思

對於《分式和它的基本性質》的反思,我們可以根據教學的基本程序結合教學反思的主要內容來進行反思。

一、對課題及內容的反思

《分式和它的基本性質》這節課,我們學習到了分式的概念,書上是這麼得出這個概念來的:一個整數m除以一個非零整數n,所得的商記作,稱為分數,類似地,一個多項式f,除以一個非零多項式g,所得的商記作,把叫作分式。其中f叫作分子,g叫作分母。在提出了分式的概念後,書中還特別提出多項式也看成分式。例如,x—y可以看成分式。

我們在七年級學習單項式和多項式時學習了整式:整式是單項式與多項式的統稱。這節課我們所學的分式的概念應該是相對於整式來説的,但是如果按照書上的説法難免讓學生覺得:整式都可以寫成分式的形式,那麼所有的整式都是分式,整式就是分式的一種。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我們應該採用這種分式概念的定義:用A、B表示兩個整式,A÷B就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分母中含有字母,式子就叫做分式。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採用分式的這種定義,學生就能很好地把握分式的特點,把它與七年級學習的整式的概念區別開。我們作為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不能完全奉教材為“聖旨”,我們應該思考學生更能理解什麼、更容易掌握什麼、怎麼説才能讓他們更好地接受,尤其是課題。為了更好地教學,我們都應該好好地進行反思。

二、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在上這節課時,可以從分數的`概念類比出分式的概念,這樣學生更好比較記憶,找出他們的異同。在提出了分式的概念後,我們可以設置一些式子,讓學生判斷是否為分式,或者讓學生自己舉出幾個分式的例子來,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並且讓學生從練習中把握好分式概念中重要的兩點:

1、分母中含有字母。

2、如同分數一樣,分式的分母不能為零。

在講分式的基本性質時同樣可以先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類比得出,再通過練習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觀察學生的反映,及時調整語言、措辭、以及適當的問題和教法,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除了自己設置問題外,還要給學生提問的機會和時間。

對於課程中的教學反思,是為了總結學生更能接受哪一種授課方式、哪一種教學手段,什麼樣的語言他們更好理解掌握,也是為了更好地上好下一節課。

三、對學生課堂練習及作業的反思

課堂練習可以直接反映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老師需要在課堂中及時發現並解決好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書上課堂練習的題型有兩種,一種是連線題,一種是填空題。我發現學生連線題都做得很好,但是填空題有些錯誤。比如部分學生不知道從何入手,這時我們應該讓他們回想分式的基本性質,引導、提示他們觀察分式分母間的聯繫:1—x=—(x—1),這樣觀察得出,由等式左邊到右邊需要把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時乘以—1,這樣題目的突破口找到了,題目也就不難解決了。

這堂課學生究竟掌握了多少知識?掌握得怎麼樣?這些問題可以從課後作業中得出答案,所以,作為老師,我們要認真批改好課後作業。在批改作業的過程中,我們也能發現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把學生的易錯點總結出來,分析錯誤多出在哪些知識點上,反思採用何種方法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這些易錯的知識點。

標籤: 反思 性質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p0l2j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