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我不能失信》語文課教學反思範文

《我不能失信》語文課教學反思範文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不能失信》語文課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不能失信》語文課教學反思範文

《我不能失信》語文課教學反思1

讀教學一直是我們課堂教學中的盲區。不知道和精讀課文的教學有何區別。通過教學和查找資料,覺得略讀教學可以這樣來教。

因此,教這課時,我這樣設計:

一讀:統攬全篇,整體感知。弄清楚課文主要寫的一件什麼事?學會用自己的話概括主要內容。

二讀:抓詞理句。分步探究。放手讓學生去學,當然老師可以出一個題目,讓學生圍繞這個題目去圈點。去劃出有關語句,或者有關句子寫出體會。一定要動手動筆動腦給足時間讓學生自己去讀去思考去感悟。

三讀:入情入境,邊讀邊體會。邊交流各自的觀點感想。老師做聽眾,先不作評價,只作比較。讓學生去評價正確與否。從文中找出依據和理由。

四讀:全面欣賞體會。感受人物的可貴品質。明白寫一個人可以通過一個人的語言、動作、表情來表達來描寫。

通過教學,我覺得略讀課文不能像精讀課文那樣精耕細作,不分輕重主次的.教學就失去了編者設計略讀課文的意圖。但也絕對不能只是泛泛而談,不求甚解,簡單馬虎走過場。要注意閲讀方法的訓練,閲讀技能的指導。學習形式可以編排課本劇。當導遊解説,辯論會,填寫表格,閲讀推薦等。

《我不能失信》語文課教學反思2

今天上的是人教版第五冊的第八課《我不能失信》,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但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兩個班上下來,有很多地方值得回顧與反思,整理如下:

1.意外的“守信”和“失信”。

意外之一:課前,當我們説到好朋友要相互“守信”時,我把“守信”兩個字工整地寫在黑板上。接着出示課題了,我一邊寫課題,一邊問學生,如果我的課題中用的是“守信”,應該怎麼説?奇怪的是,兩個班的大多數同學幾乎都是不加思考地説“我不能守信”。這讓我多多少少有些意外,我暗暗好笑,怎麼就不會拐彎呢?當我再追問“我不能守信,還能成為朋友嗎?”很多孩子才反應過來,急着更正,應該是“我要守信”、“我能守信”,還有一個同學説“我不能不守信”。這樣的問題出現,我想主要是學生還沒有養成思考的習慣,不會去比一比,想一想,思考“失信”和“守信”的意思和關係。我想,通過這樣的辨析,不僅弄清了“守信”和“失信”的意思,而且更是提醒學生回答問題要想好在説。

意外之二:學完了課文,我請學生聯繫自己的生活説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守信”或者“失信”的事?我本以為,學生肯定會説生活中別人放自己鴿子的事情。沒想到站起來的兩位同學都是説自己“失信”的事情,並且當堂和對方表示歉意。這讓我很是意外,深深感受到孩子身上的童貞。小孩子就是這麼可愛,在平時的生活中往往會推卸責任,指責別人的不是。而一旦經受教育,他們就完全不同了,會找到自己身上的問題,並真誠地向對方道歉。我就在想,平時我們的教育也可以多一點故事,引導學生自審,這樣可能比一味的批評指責有效。

2.同樣的小組合作,不同的效率。

兩個班都安排了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的環節,完全一樣的任務,因為佈置要求時指令不同,效率就完全不一樣了。

第一個班,佈置了請組長分配角色,準備朗讀彙報的任務後,就請學生開始合作。可等我轉了兩圈,還有組因為分配不好角色而在爭論,大大地浪費了時間,效率很低。

第二個班,我明確了要求,請組長在5秒鐘內分配完角色,馬上進入朗讀。超過時間的小組將受到警告。讀的過程中不熟的句子可以反覆多讀幾次。讀完一遍馬上坐好示意。比一比哪個組準備的最好,最抓緊時間。這樣一來,第一節課中的`無效爭論少了,各個小組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朗讀中去,效率明顯提高。

可見,教學環節能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能不能更有效,關鍵看教師對課堂的組織和調控。多説一句話,明確要求,節約的可能就是好幾分鐘時間,效率會更高。

3.“撲空”和“解釋”,在生成中生成。

第一節課中,發現“撲空”的“空”,有的孩子讀“第一聲”,有的孩子讀“第四聲”。爭論沒有結果,我雖然也覺得是第一聲,但不能肯定。於是,就請孩子查字典解決,弄清讀“第一聲”,課文裏的'意思是“白跑一趟”。

第一節課中根據孩子反應生成的“撲空”讀音的矯正,文中意思的理解,第二節課成了我的預設。我準備在學生第一遍讀課文的時候,就根據學生的朗讀指出。果然孩子讀的時候又讀了第四聲,同時,“解釋”一詞也出現了問題,讀成了平聲。既然“撲空”的讀音和文中的意思都弄明白了,“解釋”也就不能放過了。矯正讀音後,我生成了讓學生以宋慶齡的身份向“小珍”解釋的環節。這樣一來,不僅理清了課文發生的事情,而且體會了失信對小珍內心的傷害,進一步明白了守信的重要了。效果很好!可見,教師能不能敏鋭地抓住課堂中學生表現出來的錯誤資源,進行有效的時實生成,是多麼的重要。

《我不能失信》語文課教學反思3

《我不能失信》是人教版小學的一篇略讀課文,故事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語言淺顯易懂。我主要是鼓勵學生運用默讀、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對話和動作來領會慶齡守信用的可貴品質,從而使孩子受到薰陶感染,使他們在做人做事上得到啟示,並讓學生進行表演,從學生的表演中,引導學生思考:宋慶齡想不想去伯伯家?她為什麼停住了腳步?她父母是怎麼勸説的?她又是怎麼説的?然後再針對“慶齡這樣做對不對?”這一主題進行了辯論,又給學生創設情境:“如果你是宋慶齡,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類似的事?你是怎麼處理的?讀了本文後有何感想?”學生在思維火花不斷的碰撞中感悟體會誠實守信的可貴之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過本次教學活動,我有兩點思考:

一是思想品德教育應該始終貫穿於教學活動。

二是關於教學過程中角色定位的思考。在本次課堂上,我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同時,尊重學生獨特的閲讀感受,對課堂上的“另類”聲音不粗暴對待,通過反覆品讀文本以及師生、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既使持反對意見的學生明晰道理,又給了全體學生一個展示與鍛鍊的機會,效果較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o94ke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