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美麗的小路》教學反思

《美麗的小路》教學反思

我們在教學中比較注重了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

《美麗的小路》教學反思

剛開始實行自評時,我擔心孩子會給自己所有評價項目都給優秀,通過實踐,其實孩子們是很公正的。在給自己評價的過程中,他們會客觀地審視自己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還需要改進。如有一個叫楊箭的小男孩,上課愛説小話,做小動作,到每週五小結時,他在“你能遵守課堂紀律”這項給自己打了“較差”,還有一個學生平時發言聲音較小,他就在“回答問題”方面很客觀地給自己打了“差”。

通過開展自評活動,不僅使學生對自己有了比較全面正確地瞭解,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公證、客觀的自我反思的品質和自我評價的能力。

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小組評價是評價中的一種重要形式。小組評價使學生能夠自我約束,相互督促,當別人提出自己的“不是”時,他也許會感到不好意思,甚至辯解,但他肯定會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在以後的學習中自覺地改正錯誤。

比如,在教學《美麗的小路》一文中,這一課有三個不同語氣的句子

“美麗的小路不見了。”──陳述句。

“美麗的小路怎麼不見了?”──疑問句。

“我一定要把美麗的小路找回來!”──感歎句。

要求學生讀出不同的感情,有一個學生讀最後一句感歎句時,沒有讀出感歎的語氣,當別的同學指正時,他感到很不服氣,認為自己讀對了,讓對方讀一邊,大家評比,最終他意識到自己沒有把強烈的'感歎語氣讀出來,在其他同學的幫助下達到了朗讀的要求。

當然,在朗讀上,還有不少的同學以自己的標準來評價“讀”的好壞,當老師聽了他們的評價與自己有出入時,便產生了困惑,學生的思維方式是多維的,頭腦是靈活的,他們的觀點有些跟成人是不同的,這時該如何評價呢?若以自己的答案為標準,怕傷及學生的自尊心,這恐怕就要靈活多變了,讓學生多讀,小組之間多議,師生共同研討,來確定一個標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n2j4p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