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一分鐘》優秀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一分鐘》優秀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分鐘》優秀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分鐘》優秀教學反思範文(精選6篇)

《一分鐘》優秀教學反思1

學生的感悟深淺,多數來源於自身的實踐體驗。只有讓學生親自參與實踐活動,才能在語文教學中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

如第三冊語文教材中有一篇課文《一分鐘》,講述小朋友元元因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了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藉由這篇課文,我佈置了一個作業,讓學生回家測試一分鐘能幹些什麼,同時指導學生收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警句,第二天進行交流。學生回家做的測試題五花八門,如“一分鐘內洗了六個碗”、“一分鐘內做了21個仰卧起坐”、“一分鐘內算出了46道數學口算題”“一分鐘內讀了一個寓言故事”……在學生的交流中,一分鐘內學生做了許多的事,學生們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再一次感悟到一分鐘不僅短暫,還很有用,從而認識到一分鐘是寶貴的。接着,我將自己收集的“一分鐘能做的事”的資料與學生共享:一分鐘,車子就可以開很長一段路,;鉛筆廠可生產鉛筆1600支;核潛艇水下航行可達1200米;銀行的點鈔機可以數1500張人民幣;計算機計算量等於60個人不停地計算一年;一個印刷工人能印一千多張報紙。最後,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體驗來談談學了這篇課文的感受。學生的發言異常熱烈:“一分鐘等於60秒,我要珍惜”;“老師,一分鐘好重要呀,我做事再也不拖拖拉拉了。”;“老師,我現在明白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這句話的意思了。”……從孩子們七嘴八舌的發言中不難看出,孩子們的情感體驗和感悟在自然而然中不斷得以深華,真像課標中説的那樣:“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才能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促體驗,活動促感悟”,這就是我在本課教學中得到的初淺體會。

《一分鐘》優秀教學反思2

這篇文章非常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學生讀着課文,感覺寫的就是自己或者自己熟悉的夥伴,很自然就入情入境了。在揭示課題時,老師可以在黑板上寫一道算式1=20,引起學生的疑問——"1"怎麼會等於"20"呢從而導入課文的學習。

文章的寫作很有特色,如當元元被紅燈攔住了去路和眼巴巴地看着公共汽車開走時,他都歎了口氣,説:"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但他在等車的時候,在趕到學校已經遲到的時候,課文並沒有把元元的語言呈現出來,而是留出了空白,留出了給學生馳騁想象的空間。於是我們就可以在這些地方進行補白,學生可以模仿課文中的句子,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和平時的積累進行創作。學生的回答往往很精彩,如"元元決定走到學去,他一邊走,一邊説:要是早一分鐘就不用步行去上學了!";"元元非常後悔,想:要是早一分鐘就不會遲到20分鐘了"。這時學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課前提出的1=20。

然後再讓學生統計一分鐘能寫幾個字,能讀幾個字等活動,明白1分鐘的非凡作用;還可以找來類似的資料,讓學生懂得"分秒必爭,年年如此,一生堅持"的道理。

《一分鐘》優秀教學反思3

通過《一分鐘》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

根據閲讀對話理論,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關係,本質上是人與人之間的精神聯繫,閲讀是讀者與文本相互作用、建構意義的過程。學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他們在閲讀中有着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的想象,不同的情感體驗。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多元解讀文本。如,學生對“他很快地洗了臉,吃了早點,就揹着書包上學去了”這句話的理解是這樣的`:我認為元元做事很麻利,他很愛學習;對“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見前面是綠燈,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他等了好一會兒,才走過十字路口”的理解

是這樣的:元元是個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學生,他的安全意識很強;對“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的理解是這樣的:元元遇事肯動腦筋,能自己想辦法戰勝困難,沒車也要走路去上學。這些都是學生用心讀書得來的真切感受,是值得珍視的體驗。

2、創設讀的情境,增強讀的趣味性。

閲讀教學一定要重視讀,要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書,邊讀邊展開合理想象,感受閲讀樂趣,享受閲讀生活,增強閲讀能力。《一分鐘》課文後的“讀一讀”提出的要求是“朗讀課文”。這個提示點明瞭通過朗讀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時間的重要,體會時間的寶貴。為此,我在教學中努力創設讀的情境,增強讀的趣味性,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生疑,在讀中釋疑,不斷提高閲讀效果。

3、實實在在地進行情感與價值觀的引導。

進行情感與價值觀的引導應緊緊結合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本課的教學,我引導學生結合課文、聯繫生活實際體會時間的寶貴,懂得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學生有了這份情感,必然能自覺做到“分秒必爭”,年年如此,一生堅持。

《一分鐘》優秀教學反思4

這個故事通過描述一個叫元元的小朋友因為早上沒有及時起牀,多睡了一分鐘而遲到20分鐘的事,意在教育學生要從小懂得珍惜時間,學會安排好自己的事。故事情節比較簡單,學生也比較容易理解,但如何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從而自覺地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是課文的難點。光是單純分析與朗讀讀並不一頂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對課文進行了琢磨。覺得貫穿這篇課文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元元的行動,是一條明線,另一條則是時隱時現的線——關於元元心理活動變化的那條線。所以在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中我緊緊抓住這兩條線來展開教學,並依託這兩條線的展開順序進行教學,創設情境,引生入境。指導學生順着文脈一路進行想象,在想象説話的基礎上在進行朗讀指導,讀一程,想象一程,想象一程,讀一程,在教學環節逐漸向前推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把意、情、理糅合在一起,文中的理逐漸在學生的心中明瞭起來,不待老師言,學生能夠感悟到。這樣的教學過程,看似平淡無奇,但很實用,我們師生都喜歡,大家學得不亦樂乎。

缺點:本課中,在教學課文時分析課文語言時零亂,所以對於課文學生理解的不是很透徹。

改進措施:教師以後多多鑽研教材,學習教育理論,掌握好語文課中對課文語言文字的分析點與分析程度。

《一分鐘》優秀教學反思5

《一分鐘》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二組課文中的一篇課文。主要內容:小朋友元元多睡了一分鐘,遲到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中,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進行教學,達到了較好的效果。

一、遊戲導入。

上課鈴響起,在與學生問候以後,讓學生坐端正,不能發出丁點聲音,接着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你覺得一分鐘長嗎?在一分鐘內你能做什麼事情?在遊戲初步感知一分鐘的長短後,巧妙的從同學們的切身感受遷移到課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

二,抓住重點詞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為朗讀打下基礎。

在仔細品讀後,我決定抓住元元的兩次歎息為朗讀的亮點。但要讀好這兩次歎息,聯繫上下文揣摩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是前提,也是基礎。因此,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分鐘為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的等待,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為閲讀點,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語言。在朗讀體會的過程中,具體落實到“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這些重點詞語中。先朗讀後體會,再帶着體會到的感情朗讀。在追趕公共汽車一幕時,結合插圖,先引導學生觀察、想象,再抽學生表演,學生入情入境,體會到了元元的焦急、悔恨。在此基礎上,學生讀兩次歎息時,可以説是水到渠成。

三,結合實踐,課外延伸

在學生找到元元遲到1分鐘的原因後,讓學生自由説話,你想對元元説什麼?我扮演成元元,讓學生想想,你想説什麼?怎麼説?當然,我是可以替元元直接和學生對話的!下面是我和學生的對話:

學生:“元元!你為什麼會遲到20分鐘?”

我:“因為我想多睡一分鐘!”

學生:“那你知道嗎?就因為一分鐘,就遲到了20分鐘啊!你後悔嗎?你要學會珍惜時間啊!”

我:“當然了!我決定以後不貪睡了!謝謝你的提醒!”學生:“不用客氣!”

這樣我和學生反覆扮演角色,學生在教“我”珍惜時間的同時,自己在無形中懂得了如何珍惜時間

《一分鐘》優秀教學反思6

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和重點是要求學生會認9個生字,能正確書寫8個生字,熟練朗讀課文,初步感知元元多睡一分鐘而遲到20分鐘,心中很懊悔,從而讓學生知道一分鐘的重要性,學會更加珍惜時間。

在導課時,學生提到一分鐘很重要,我應該舉幾個簡單的事例説明一下,這樣會顯得恰當些,課堂上隨時挖掘有意義的信息是很重要。

在設計教學思路時,我認為本課的着重點是識字,應該在課堂上突出識字的教學重點。識字本來是比較枯燥的,學生接受比較被動,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學會生字,培養識字興趣這方面做得不夠,我先分組拼讀我會認的生字,緊接着默讀課文勾畫出生字所在的詞語,再分組讀,這時學生讀得有點亂,草草的進入到寫這個環節,如果添加看誰能再給生字組別的詞這一環節,讓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誰再能用詞説一句話,就給一部分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帶動了全班同學的學習興趣,很積極的去思考、發言。

在描紅寫字之前,首先讓學生説一説你能用什麼方法記住哪個字,其次在邊看邊説用手在空中寫我會寫的字的筆順和結構,最後再動筆描紅書寫。這樣的設計,主要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口語表達討論識字方法,比我預想的要精彩許多,孩子根據自己的經驗,説出了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等多種方法,孩子們的思維開拓了,課堂氣氛很活潑。如果這時讓學生四人以小組交流一下方法,那課堂效果會更高。在讓學生動筆寫字之前,如果再設計一個觀察田字格生字的環節,就是讓孩子們先不要動筆去寫,而是先認真觀察生字的結構和佔格位置,並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哪些地方容易出錯。經過觀察交流,學生在動筆去寫的時候就能夠做到心中有數,下筆沉穩,寫得就有效果。

在朗讀時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在本文中一分鐘具體指什麼?”這個提問應變換方式,應該這樣説,在本文中元元幹什麼事情用了一分鐘,這樣學生一口就能回答出,效果要好一點。給學生的問題很關鍵,一定多思考符合學生的思維。

學習了本課,讓學生知道珍惜時間的重要性,一分鐘時間可以幹很多事情,

同學們幹任何事情都不能因小失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me9n4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