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小學語文《人之初》優秀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人之初》優秀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人之初》優秀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人之初》優秀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人之初》優秀教學反思 篇1

本文內容選自國學經典《三字經》,字數整齊,上下兩節,每節四句。朗朗上口的誦讀極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和獨立識字的能力,是課程標準強調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課設計以學生自主交流、小組互動為主體,努力將學生的識字願望與課程標準理念相結合,引導學生“學習獨立識字”,獲得識字過程的豐富體驗。因為這篇《人之初》對於我們的孩子都很熟悉,平時背的滾瓜爛熟,所以讀起來都很很流利,這節課只要以識字和朗讀為主。開課時,就利用多媒體手段先播放錄音激發興趣,再播放視頻瞭解內容,將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識字和朗讀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初讀課文時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漢字,多種方法讀準字音,先是拼音讀,卡片開火車讀,小老師領讀,讓後進生和一些平時不喜歡舉手的孩子當小老師,既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為下一環節的集中識字奠定了基礎。再次朗讀時,注意提示學生三字一停頓,也是把握文本特點,為體會和理解文本韻律做好準備。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小組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識字方法得到互補。在此基礎上,我通過演示、資料補充,使學生對生字的字形和字義獲得整體的認識。低年級教學中,理解文本大意雖然不是重點,但是適當理解文本,感悟傳統文化魅力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本節課的內容,要讓我們的孩子字傳統文化上感悟。我採用先學後教的教學思路的方法降低學習難度,引導學生輕鬆理解文本大意,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理解文意有點難度,我是先讓成績好的同學先講,通過字面意思去理解,然後我稍作點撥,剛開始對三字經只會背不會理解的基礎上很難去理解。我們只有吃透文本,才能真正的理解文本。

學本課堂要構建生本高效課堂,張校也常説,向40分鐘要質量才是搞好教學工作的保障,上完一節課要習慣問問自己“我這節課學生學到了什麼?學會了什麼?”在短短的一節課中,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更多的學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興趣,才是高效課堂,這樣才能體現以人為本,我正是朝着這個目標去跟進。

小學語文《人之初》優秀教學反思 篇2

《人之初》一文是《三字經》的選段,主要是向學生傳授人生的道理。本文的一個特點是言簡意賅,內容生動,讀起來朗朗上口。所以在教學時,首先讓學生學會朗讀,在反覆的誦讀中自讀自悟。為了提高學生誦讀的積極性,還可以教學生吟唱,從而不斷地品讀深意。

人之初,本性都是善良的。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如果受到不良影響,忽視了教育,就可能會變壞。通過課程內容學習,理解習慣及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的影響,學習的重要性,學習貴在專一和堅持。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還是教師給予得較多,把自己的感受過多地加給學生。其實,應該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給學生更多的討論交流的機會。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學習方法,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小學語文《人之初》優秀教學反思 篇3

《人之初》選自《三字經》,是學生們在幼兒園時就已經熟讀成誦的內容,如何讓他們在一年級的課堂上有更多的收穫,是我備課時思考的重點。比較有效的有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是內容的拓展。教學導入時,我加入了一些《三字經》的介紹,讓學生們對傳統國學多一些瞭解。課堂結尾處,我出示了關於“孟母三遷”和“孔融讓梨”的相關句子,讓學生進一步感受《三字經》除了含有豐富的知識,還有有趣的故事,激發他們課後閲讀的興趣。

第二是文本的理解,我想,逐字逐句地講解肯定會讓學生感覺乏味,所以,課堂上,我鼓勵孩子們先説,其他孩子補充修正,最後我再説。課堂上,孩子們的碰撞還是蠻有趣的。比如“苟不教,性乃遷”,真有孩子以為是小狗不叫,然後看到字又覺得納悶,是輕鬆的氛圍,讓他有勇氣提出了心中的想法。還有“幼不學,老何為?”班裏古詩大王郝尚悦脱口而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其他孩子理解這句也容易多了。

小學語文《人之初》優秀教學反思 篇4

《人之初》這一課精選了《三字經》的兩個片斷,第一個片斷講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第二個片斷講述了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三字經》是中國的傳統啟蒙教材,也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户曉,與《百家姓》、《千字文》並稱為三大國學啟蒙讀物,其內容涵蓋了歷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説,正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所以本課的學習更應該激發學生了解中華文化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正因為本課的特殊性,教學時比較有特點的是新課導入環節,引導“周處自新”的故事,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使學生在故事中理解課文前兩句的含義。另一方面就是在課堂結尾的拓展延伸環節,借用有趣的視頻動畫講了“孟母三遷”和“孔融讓梨”的小故事,讓同學們進一步感受《三字經》除了含有豐富的知識還有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並且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學生心中播下傳統文化的種子,從而激發學生課後閲讀的興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go7zj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