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最新《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範文

最新《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範文

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及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的基礎上教學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學習這幾個定律中的難點。故而,對於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我沒有把重點放在數學語言的表達上,而是把重點放在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的計算去完整地感知,對所列算式進行觀察、比較和歸納,大膽提出自己的猜想並舉例進行驗證……。

最新《乘法分配律》教學反思範文

現在的課程改革重點之一就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讓他們可以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腦子去思考,用自己的語言去表述,成為一個獨特的個體。並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本着對新課標的學習和認識,我對“乘法分配律”這一堂課在實踐理念方面作如下的'探索。

1.在對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上,我定位在:(1)通過學生比賽列式計算解決情景問題後,觀察、比較、分析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含義,教師引導學生概括出乘法分配律的內容。(2)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能使一些計算簡便。(3)培養學生分析、推理、概括的思維能力。

2.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的設計上,我儘量想體現新課標的一些理念。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讓學生在體驗中學到知識。在課的開始,我通過口頭講故事創設情境“森林超市”, “招聘廣告”,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和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你們去過森林超市嗎?想不想去看一看?小狗開了一家森林超市,想通過招聘廣告應聘一名營業員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兔、小豬看到廣告後,前來應聘,小熊決定進行考試過三關,擇優錄取。小狗還想邀請同學們一起參加這個活動,你們願意嗎?學生已迫不及待地説想。

接着我分別讓班上的一組、二組分別和三組、四組扮演小豬和小兔進行解題比賽,學生學生們積極性極高並爭先恐後地做題,同時讓學生説説你是怎麼做的?學生嘗試通過不同的方法先後得出:(1)50×8+125×8 =400+1000=1400(元),(50+125)×8=175×8=1400(元);(2):(55+45)×5 =100 ×5 =500(元), 55×5+45×5=275+225=500(元);(3)15×4+3×4 =60+12=72(元), (15+3)×4=18×4=72(元)。此時教師讓學生觀察通過不同的計算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結果,這兩個算式用“=”連接。通過不同計算得到相同的結果,讓學生從中初步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為了讓學生切實體會生活中確實有乘法分配律的知識。在此我又設置了一個問題:上面兩題的結果,左邊和右邊的式子也有相同的形式,這裏是否存在着規律?讓學生帶着一點疑惑,又急着想證明的願望繼續探究。這時學生心中已具有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當學生有了上面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列舉出類似的等式已水到渠成。讓學生觀察剛才得到的一系列等式,小組討論:從這些等式中你發現了什麼規律?並要求同桌嘗試合作學習進行一人任意找三個數寫出等號左邊的式子讓另一個寫出等號右邊的式子,幾題過後再交換寫式子,讓他們親自感受乘法分配律,從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3、在本課的練習設計上,我力求有針對性,有坡度,同時也注意知識的延伸。針對平時學生練習中的錯誤,在判斷題中我安排了(25×7)×4=25×4+7×4,讓學生通過爭論明白當(25×7)×4時用乘法結合律簡算;當(25+7)×4時用乘法分配律簡算。在填空題目中,我設計了①(10+7)×6=()×6 +( )×6 ;②8×(125+9)=8×( )+8×( );③7×48+7×52= ( )×( + )通過練習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也為後面利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打下伏筆。

總之,在本堂課中新的教學理念有所體現,但在具體的操作中還缺乏成熟的思考,對學生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而且在生活情境的創設中對情境的趣味性、興趣性、情境性不能很好的體現,情景創設題目有點多,需減少一題,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還不夠。這一系列問題有待我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改進和提高。最後,衷心地感謝各位領導的指導並提出建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glymv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