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5篇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5篇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

本節課主要解決的是“出租車收費”問題,由於學生對“起步價”和“超限價”兩個概念的理解有一定難度。因此,我在設計本節課的時候就充分考慮到了學生的學情,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密切數學與現實的聯繫,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數學,促進學生對數學的認識。

一,對“起步價”這一概念直接拋出問題,讓少部分知道的同學來解釋説明,增強他們的成功感,也增強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鼓勵學生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培養解決問題的策略。第二種做法就是在講解了第一種的情況下,讓學生自己動腦,想想還可以怎樣做,可不可以把它全部按1.2元/km進行計算,然後加上少算的起步價。

這節課圍充分體現了一個“活”字,始終以學生為中心,整節課氣氛活躍,重難點突出,教學效果良好。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2

由於分數是學生剛開始認識的一種新的數,因此在教學中應注意從學生的認識特點出發,多聯繫實際,多舉實例,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通過豐富的操作活動,加強感性認識,讓學生親身體驗,積極探索,體會新舊知識的聯繫,為以後學生在分數的認識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打好基礎。

課堂是學生主動參與,動手實踐,探究交流數學知識,構建自己有效數學理解的場所。所以本課我力求做到了師為主導,生為主體,疑為主軸,動為主線。把學生推向學習的前沿,把學習的權力還給了學生,把反思與發現的空間和時間也給了學生,把發現的權利交給了學生。為此本節課教學中,我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加強數學學習與生活的聯繫。

本課首先創設野餐活動時分食品的生活情景,分食品是學生生活中經常遇到的事,我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再現生活中“分蛋糕”的場景,讓學生從感性上認識了“平均分”,為下面教學幾分之一的意義作了鋪墊。並引導學生結合具體情景認識二分之一,體會分數產生於實際生活,知道二分之一是分數。

二、加強直觀教學,降低認知難度

分數的知識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是在整數認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數的概念的一次擴展。對學生來説,理解分數的意義有一定的困難。而加強直觀教學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概念,理解概念。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充分重視學生對學具的操作,通過摺紙讓學生對分數的含義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來加強直觀教學,讓學生加深對分數概念含義的理解,降低了對分數概念理解上的難度。

三、自主學習,培養創新能力

在認識蛋糕的二分之一之後,我讓學生用長方形折一折,塗一塗,認一認,通過交流比較進一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含義。在折一折的環節中,學生的不同的折法都能表示長方形的二分之一,為什麼這裏面存在一個數學裏面的求同的思想。求同存異,它有不同的地方,折法不同,那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呢同學們通過思考,他們給出答案,它們都是對摺的,都是平均分成兩份。

用不同的圖形折出不同的分數,為學生提供開放的思維空間,讓他們聯繫已有的經驗和數學知識,主動探求折法,得到更多的分數,充分展示學生思考,探索,交流的活動。在羣體中交流多種折法,既尊重了學生解決問題的個人策略,又讓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以釋放和發展,放手讓學生自主創造分數,順應學生好表現的心理特點,彰顯了學生個性,學生通過活動進一步加深對幾分之一的理解,並在活動中培養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學習的自信心。學生做完分數後,我拿了三個不同圖形的四分之一,不同圖形為什麼都可以表示四分之一呢根據孩子們的經驗,他們知道,它們都是把圖形平均分成了四份,圖形不同是沒有關係的,只要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一份都是它的四分之一。通過兩個層次的比較,至少給同學們留下了這樣的印象,要表示幾分之一,怎樣對摺沒關係,什麼圖形沒關係,只要把一個東西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這樣的一份就是它的幾分之一。

通過小組間的討論與合作,得出結論,不僅達到了強調“平均分”的目的,而且思考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和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並在教師的恰當引導下把探索過程引向深入,從而使學生操作,思維,語言相結合,深刻的體會分數的含義,這樣的設計還有利於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概括等能力得到鍛鍊,也使學生去體會與他人合作的力量和提取別人的長處。我想孩子們在初步認識幾分之一的時候,如果能通過這層層的活動和比較,對於分數的本質問題有所感悟的話,對孩子以後的分數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3

《觀察物體》設計意圖是,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能觀察2~3個小正方體擺成的物體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觀察4個小正方體擺成的物體。在學習活動中,多次讓學生參與觀察活動,鼓勵學生能根據指定的視圖要求進行擺物體的活動,發揮各自的想象力,探索不同的拼擺方法,從而使學生的直觀思考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得到更為充分的鍛鍊。在觀察、比較、實踐中,幫助學生進一步積累經驗,從而深化對實物與視圖關係的認識,發展空間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施,形象直觀地對物體進行觀察,提高學習效率,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從上課的效果來看,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就是學生在語言描述上還欠缺,學生的主動探究慾望不強,以及我的教學語言組織得不夠簡潔,嚴密。

以下是我對這節課的一些體會和思考:

一、重組教材:

教參上這節課的教學任務是例題和想想做做1-2,但是如果就這些教學內容,整節課就顯得比較單薄,沒有訓練的深度和廣度。現在我們應該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不再是教教材,所以我增加了這節課的教學任務,教學例題和想想做做1-4,從上課的情況來看,正好是一節課教學時間,比較充實。另外對書上的題目進行了改良,例如想想做做3,書上原來是從上面看到的是三個橫着的正方形,我把它改成了從正面看到的是三個橫着的正方形,一字改動,提高思維的難度,調動了整個教學氣氛,原來只有三種擺法,改了一下就有8種擺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練習的層次性

針對以上的教學內容,如何有機的結合,使之渾然一體,我在教學設計上體現了練習的層次性。首先我在進行例題教學時,讓學生在觀察三個不同的物體時,先讓學生擺一擺,從正面,側面,上面進行觀察,把觀察到的形狀畫在表格裏。然後交流發現,得出不同形狀的物體,分別從正面、側面和上面看,看到的形狀可能是相同的,也有可能是不同的。接着我安排了連線練習(想想做做2),這部分是使學生溝通視圖與物體的聯繫,然後觀察三個不同的物體,(想想做做1),提高了觀察的要求,要求:形狀相同的畫一個圖形,形狀不相同的畫三個圖形。馬上給出許多不同的物體,(想想做做4),要求找出形狀相同的面,以上練習只是根據由4個小正方體擺成不同的物體來觀察形狀,深化了實物與視圖關係的認識,發展了空間觀念,這部分內容教學較簡單,最後我練習了根據視圖來擺出不同的物體,這部分知識相對較難,這樣設計練習有坡度,體現練習的層次性,由易到難,由淺到深。

三、教學語言的描述

在教學語言的描述上,本節課我力求做到了語言規範,在學生上台用教具擺物體時,儘量在語言描述上表達得清楚,如:三個小正方體橫着擺成一行,然後把一個小正方體擺在左邊小正方體的前面,從視平線上觀察物體的三個面……

四、學生的操作

對於這節課,我準確把握了教學要求,每個學生我準備了學具,切實組織好活動,使每個學生都能真正參與進來,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強化了視圖與實物的認識,做到不以教師的演示來替代學生的操作,不以對教材中的插圖觀察來替代對實物的觀察。

五、尊重個體差異

對於根據指定的視圖要求拼擺出相應的物體,我鼓勵學生思考不同的擺法,鍛鍊學生的直觀思考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讓學生自主探索,然後小組交流,啟發想象,在交流擺法時,我肯定了不同學生的擺法,有的學生擺了4種,有的學生擺了6種,有的學生上台擺出了第七種擺法,第八種擺法,我都對學生進行了表揚,但我沒有讓所有學生都能拼擺出八種不同形狀的物體,這體現了新課標的理念,讓不同的學生在數學上有不同的發展。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4

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是:先按照整數乘法計算,看因數一共有同位小數,再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當位數不夠時,要添“0”補足。

本節課首先通過複習小數乘整數的方法,讓學生小結出小數乘整數的方法其實就是利用了積的變化規律,如2.05*4的計算方法,把它們看成整數的乘法計算,然後看2.05有兩位小數,積就要點上兩位小數。

接着出示兩道計算6.7*0.3和0.56*0.04,讓學生利用整數乘法的方法先算出積,再看6.7*0.3中因數一共有兩位小數,積也有兩位小數,0.56*0.04因數一共有四位小數,積也有四位小數,從而在這些例子當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了積的因數的小數位數的關係,進而學生很自然的就歸納出,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先按照整數乘法計算,看因數一共有同位小數,再從積的右邊起數出幾位,點上小數點,當

位數不夠時,要添“0”補足。

在知識的鞏固過程中,突出豎式計算的書寫格式,強調在計算時簡要的説出計算的算理,如計算0.29*0.07時,要求學生不但要按書寫格式書寫,而且要求學生説出 0.29*0.07,先29*7計算出積,再看因數一共有四位小數,就從積的右邊起點上四位小數,位數不夠的添“0”補足。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5

小數除法,與整數除法的不同就主要在小數點上了。同一個題可以有多種方法解決,22.4÷7,22.4千米,是一週跑的總路程,問平均每天跑多少千米。學生們想到了不同的方法,第一個學生利用了轉化的思想把22.4千米轉化為22400米,除以7之後得3200米,再轉化為3.2千米。第二個學生很乾脆:“用豎式計算就可以。”於是,她一邊説,我一邊在黑板上寫,當商了3之後,她説要先點上小數點,我問為什麼。其他學生也看着她,是一樣的問題。她説:“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顯然,這名學生是預習過的,對教材中的這句話非常熟悉。我怕有學生對“商”和“被除數”不明白,特意在這兒多問了幾句,説明哪一個是“被除數”,哪一個是“商”。最後做了幾個練習,有六名學生板演,都做得不錯,教學效果良好。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6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要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為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伴隨着新的課程的實施與推進,過去那種過分強調以教師為中心的一些教學方法正被淘汰,隨之而來數學課程發生了可喜的變化。我在《分數基本性質》的教學中,今年和過去的教學方法進行了改革,使我明白了以下兩個問題:

一、怎樣把握學生的學習起點

課程標準指出:要從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知識基礎出發進行教學。在教學的伊始,教師是邏輯地顯露與教學有關的舊知,朝着既定的方向牽引?還是充分相信學生,放開空間,讓學生調度各自已有經驗走向新知學習?

第一次教學中,我一開始就複習了商不變性質和分數與除法的關係,為新知的學習作了明確的暗示,定死了學習起點。學生在後面的學習中可以很容易沿着教師鋪設好的現成道路,毫不費力地從商不變性質中並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推出分數的基本性質。

第二次教學我卻未作任何鋪墊,上課伊始便創設了一個唐僧師徒四人在西天取經路上分餅的情境,從中引出問題,促使學生思考,為後續的自主學習打開了一道思維的閘門。由於我沒有“先入為主”的牽引,學生的學習起點就定格在各自已有經驗基礎之上,他們才能按自己的經驗去建構知識,他們的數學學習活動就必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

二、給學生多大的探索空間

第一次教學中,由於我指向明確,學生只是依令而行,很快就發現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從表面上看也是學生獨立觀察分析得到的,但實質上整個發現過程是在我的布控和指令下完成的,我盡力為學生除去學習道路上的絆腳石,向着既定的目標走去,這無異於“替蝶破繭”,免去了挫折,封殺了學生的靈性。誠然,這樣的教學快捷、高效、省時,教學一帆風順,但留給學生的自主空間又有多大?學生的思路如出一轍,不敢越雷池一步,哪來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第二次教學中,本人沒有苦心突顯玄機,牽引學生就範。而是讓學生小組合作自主活動:寫出一組大小相等的分數,並想辦法證明;這樣的處理,創造了適合學生的教育,給了學生極大的探索空間,讓學生在自己的空間裏推敲、試誤、生疑、驗證,從中碰撞出思維的火花,發現分數的基本性質已是水到渠成。在整個過程中,我始終激勵着學生的智力探究,努力把“冰冷而美麗的數學恢復為火熱的思考”,學生是鮮活的個體,他們與生俱來的主體能動性和創造性潛能在學習上展現出創造的活力,在教師的引導下,連續不斷地生成了新的發現、新的經驗、新的感受,學生的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都得到了發展。

三、存在不足

班裏有一小部學習有倦怠、不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由於本人的這樣那樣的原因不能的及時讓他們被缺補漏,導致養成了它們做作業的非留不做僥倖心理。在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問題解決”的教學模式時,還無法兼顧全體學生,一部分後進生缺乏主動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學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探討,多閲讀有關數學方面的書籍,探討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爭取家長的支持,力爭取得較好成績。

四、努力方向

(一)常抓課堂管理、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無以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如水中望月,

可望不可及。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提高課教學質量的前提條件。為此,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針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坐、聽、説、講、練提出具體要求。課堂上,提倡動靜相宜,動時,積極熱烈,敢於動手操作、樂於參與實踐活動,暢所欲言。靜時,暝思苦想,勤于思考。另外,課堂教學中注意營造民主的氛圍,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隨生理、心理的發展,個體差異大,大部分學生都渴求別人的理解與尊重。作為教師,我必須尊重學生的人格,維護學生的自尊,平等地與學生交流,蹲下來跟學生説話,傾聽學生的心聲,教學生之所需,拋磚引玉,為在知識海洋裏前行的學生指明方向。

(二)關愛差生,真正做到以情動人。

首先做到“真誠”二字,即我在學生面前不敢有絲毫2錯誤的想法和指責等,信任中差生,鼓勵他們自由討論。最後做到“理解”二字,即通過學生的眼睛看事物。由於我能善意理解他們,高興地接受他們,因此促進了中差生不同程度的進步和發展。其次,教育是愛心事業,為培養高素質的下一代,要時刻從現實身心健康,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去點拔引導,對於個別差生,利用課間多次傾談,鼓勵其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積極面對人生,而對優生,教育其戒驕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厲,再創佳績。

(三)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採用等級制,定性採用評語的形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麼能力。使評價結果有利於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將本着“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力爭把工作搞得更好。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7

學生在四年級已掌握了求數的近似值的知識和小數乘法,因此這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在求出積之後,能夠根據題目要求或者現實需要,把積保留若干位小數,所以這節課更多的是讓學生了解根據客觀生活需要對於乘積進行位數保留。

通過學生填表、比較結果,使學生在比較中體驗和直觀感受到經驗的提升,通過創設超市購物情景,讓學生從自己的身邊找出答案,解決實際問題。再出示例6學生就比較好理解求近似數的方法,也瞭解了求近似數的意義,在練習設計中,我注意習題形式多樣、難度適當,既鞏固了本課所學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進一步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數學的理念。

儘管如此,我發現有些同學還存在問題,針對班上學生的基礎較薄弱,如何在短期內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這將是後期教學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8

這節課主要使學生理解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首先出示兩組算式:

0.7×1.2 1.2×0.7 (0.8×0.5)×0.4 0.8×(0.5×0.4) (2.4+3.6)×0.5 2.4×0.5+3.6×0.5 讓學生先分組計算再觀察每組算式有什麼特點,實際上這三組算式分別運用的是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但是這三組算式都是小數乘法,也符合嗎?通過讓學生觀察、計算,自己找出每組中兩個算式的關係,自己探究出“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於小數乘法也適用。”培養了學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在這一環節中,教師的作用只是引導點撥,決不把規律強加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去計算、觀察、發現。學到了知識,然後用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才是數學學習的真諦。既然發現了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再運用這些定律使小數計算變得簡便,這一步教學能激起學生運用新知識的慾望。接着出示:

0.25×4.78×44.8×0.25

0.65×20xx.2×2.5+0.8×2.5

在簡算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

不足之處:只重視了運算定律,而忽視了口算能力,在練習時,乘法分配律的逆向應用不夠靈活.。 針對這一現象我認為在練習課時要加以改進。注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繫起來,讓學生在不斷的感悟和體驗中學習知識。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9

“連乘、乘加、乘減”是“小數乘法”這個單元的.內容。生活中需要用連乘獲乘加、乘減解決的實際問題很多,教材選擇了“學校圖書室用正方形瓷磚鋪地”這一學生較為熟悉的素材,設計了“用100塊瓷磚來鋪,夠嗎?110塊呢?”的問題情境。通過解決這一問題,呈現了小數連乘、乘加兩種算式,通過這兩種不同的解題思路引導學生學習小數連乘、乘加運算,使學生體會到小數的混合運算順序和整數的一樣,小數的混合運算也是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有了整數連乘、乘加、乘減的計算經驗,學習本節課的內容並不困難。但是要注意的是,教學時應當讓學生感受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理解小數四則混合運算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道理一樣,避免盲目地進行知識的遷移。因此本節課,我努力做好以下兩點:

(1)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現代教育中,知識不再是教育追求的根本目的,而是實現創新的手段。因此,要讓學生感受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本節課所學習的知識並不難,完全可以進行知識的遷移。但這樣一來,學生對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就相當於死記硬背。所以,本課我採用教材給我們提供的情境,啟發學生用不同思路解決,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領悟到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並同時體會到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和整數的相同。

(2)把數學活動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在教學過程中,我特別注意把數學活動同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如:從學生們較為熟悉的鋪地磚的活動引入,使學生易於從生活經驗出發,便於學生的理解,也便於學生用不同思路解決問題,有利於學生認同本節課所要領悟的規律。鞏固練習時,我特別注意應用本課學習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良好情感。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反思

這節課主要使學生理解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在小數乘法中同樣適用。首先出示兩組算式: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0

本節課是在整數乘以整數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小組討論彙報,使學生明白計算小數乘以整數,是把小數轉化成整數計算的,這樣師生共同歸納總結出小數乘法的計算算法,同時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本節課由於小數乘法和整數乘法之間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繫,因此我緊緊抓住這種聯繫。幫助學生將未知轉化成已知,逐步滲透了轉化的思想,在教學3.5×5時,提出了“你能將它轉化成已經學過的乘法算式嗎?”引導學生經歷將未知轉化成已知的學習過程,同時獲得用轉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領。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感到困難的並不是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而是對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充分思考、交流的機會,引導學生對計算過程作出合理的解釋。比如:教學3.5×5時,有的學生想到了用35×5,教師要啟發學生為什麼可以這樣算,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先把3.5元轉化成35角,再計算35角×5,最後將結果175角轉化成17.5元。有的學生還想到3.5×5=3.5×10÷2,通過交流,培養了學生的推理能力。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1

我在教學時,首先通過讓學生自己來描述趙晨的位置,激活學生頭腦中已有的描述物體位置的經驗,然後通過交流評價,自己認識到這些方法的不足,引發學生產生用統一、簡明的方式來確定位置的需求,體會學習新知的必要性。

在讓學生以趙晨的位置“第3列第2行”為例,根據數學的簡明性特點和符號化特點自己創造更簡潔的表示方法的環節中,為學生提供了自主思考的空間,學生的思想無拘無束,創新靈感、創新思維不斷湧現,課堂真正成為了他們發揮自己聰明才智的樂園。然後再針對學生自己創造的方法,通過師生互評、生生互評,讓學生產生矛盾衝突,抽取共性,從而產生確定位置的方式—— 數對。

為了繼續保持學生積極的學習狀態,我特別注意練習的設計。“找好朋友”的練習緊密聯繫生活實際,而且形式活潑有趣,極大調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這一活動中,動眼看,動耳聽,動腦想,動口讀,動手找,調動了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通過這個形式新穎有趣的練習,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既增大了練習面,又使全體學生主動參與。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2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初步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則,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錶示具體情境中的位置。

本節課通過大量的練習,加深了學生對於確定位置的認識,提高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並引導學生經歷由實物圖到方格圖的抽象過程,滲透座標的思想,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最後把確定位置的知識進行拓展,讓學生了解到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應用,地球儀上是這樣確定位置的:在地球儀上有橫線和豎線,連接兩極點的豎線叫做經線,垂直於經線的橫線圈為緯線。根據經緯線可以確定地球上任何一點的正確位置。讓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增強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的意識。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3

教學重難點是掌握較複雜方程的解法,會正確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係;教學目的是進一步掌握列方程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小節內容是在前面初步學會列方程解比較容易的應用題的基礎上,教學解答稍複雜的兩步計算應用題。例1若用算術方法解,需逆思考,思維難度大,學生容易出現先除後減的錯誤,用方程解,思路比較順,體現了列方程解應用題的優越性。

一、從學生喜聞樂見的事物入手,降低問題的難度。

解答例1這類應用題的關鍵是找題裏數量間的相等關係。為了幫助學生找準題量的等量關係。我從學生喜歡的足球入手,引出數學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生熱愛體育運動的良好情感,又為學習新知識做了很多的鋪墊。

二、放手讓學生思考、解答,選擇解題最佳方案。

讓學生當小老師,從問題中找出數量之間的關係,弄清解決問題的思路,展示講解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果,這樣既增加學生學習的信心,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空間;然後,我大膽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學過的方法來解答例1,最後老師讓學生 把各種不同的解法板演在黑板上,讓學生分析哪種解法合理,再從中選擇最佳解題方案。這樣既突出了最佳解題思路,又強化了列方程解題的優越性和解題的關鍵,促進了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

三、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比教會知識更重要。

應用題的教學,關鍵是理清思路,教給方法,啟迪思維,提高解題能力。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敢於大膽放手,讓學生觀察圖畫,瞭解畫面信息,白色皮多少塊,黑色皮多少塊,白色皮比黑色皮少多少等信息,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再在練習本上畫線段圖,然後指導學生根據線段圖,分析數量之間的關係,討論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中去。所以在應用題的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分析應用題的解題方法,一句話,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比教會知識更重要,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

解稍複雜的方程這部分內容煩瑣乏味,我在教學中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出發點,激發學生的興趣是學生學好方程的內因。如:在教學“2X-20=4”這個複雜的方程,在引入時,我採用出示實物﹙足球﹚,一下子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並讓生觀察足球的特點,學生興趣高昂,是他們很快進入到新課學習的狀態中來。能大膽放手學生探究新知。在本節課的難點處,即找已知數與未知數之間的等量關係時,採用畫線段圖的數形結合,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等方法,想不到學生一下子列出了4種數量關係式:﹙1﹚ 黑色皮塊數×2—4=白色皮塊數﹙2﹚黑色皮塊數×2=白色皮塊數+4 ﹙3﹚ 黑色皮塊數×2—白色皮塊數=4 ﹙4) 黑色皮塊數=﹙白色皮塊數+4﹚÷2

本節課也不足之處:在做練習時,出現以少減多的現象,解方程時,個別同學左右兩邊不是同時進行的同一運算。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4

小數乘法計算法則的基礎是整數乘法,整數乘法的列豎式計算對學生來説是有一定基礎的,可是如何讓學生理解“小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同整數乘法的計算法則相同”其實有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如何使學生從整數乘法列豎式計算過渡到小數乘法的列豎式,理解好計算的算理顯得非常重要。

首先,要幫助學生複習“因數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的規律”,讓學生弄清一個因數擴大10倍,另一個因數不變,則積擴大10倍;一個因數擴大10倍,另一個因數也擴大10倍,則積擴大100倍,依此類推……儘管教材中安排了這樣一個複習題,但是由於學生知識掌握上的不足或缺陷以及暑期兩個月的長假對知識造成的遺忘,學生對這一規律的認識變得膚淺了,因此對這一規律的複習應成為本課的一個重點。通過算一算讓學生加深理解很有必要,使學生理解小數乘法可以用整數乘法的計算法則來計算的算理。明白了這一點,有利於學生正確進行計算。因此,在《小數乘法》的教學中,必須複習好“因數的變化引起積的變化的規律”。

另外,《小數乘法》這一節的教學,還必須做好如“0.67×108”、“1.2×2.34”之類的習題的指導練習,要讓學生能熟練的應用乘法定律。

解決的辦法:

一、加強板演指導和作業輔導;

二、引導應用乘法交換率來計算。

五年級數學教學反思15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小數乘整數、小數乘小數、積的近似數等基礎上,出現的解決問題。主要通過生活實際中的“買東西夠不夠”問題,讓學生感受所學知識的應用價值,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本節課先出示例題,讓學生理解題意,“夠不夠”是什麼意思?讓學生明白應該是把要付的價錢和帶的錢進行比較。在此基礎上,再考慮如何計算應付的價錢,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討論應該是估算還是計算比較合適,最後在小組集體努力下,通過計算、比較得出結論,購買一盒10元的,不購買一盒20元的。

通過本節課學習,讓學生學會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學生經歷了小組合作的過程,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9llv8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