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有關七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

有關七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有關七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七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

七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 篇1

一、設計理念

貫徹落實數學課程標準,建立新的數學教學理念,實施課程教學民主化,促進開放式教學的深入研究,結合我校的課題研究活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充分暴露和展示學生的數學思維過程,使學生經歷一個再發現的學習過程,向學生提供探究和交流的空間,緊緊抓住“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這條主線,主動探索並獲取知識,將面向全體落到實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學生實際分析:

學生已經初步感知線段,為學生學習本堂課提供了基礎。這節課對學生來説,通過課件形象感知直線、線段以及射線的特徵,進行分類整理,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分類思想的培養。通過典型的感知材料,及教師根據概念的特點組織感知活動,對學生而言,重要的是形成以上概念。整堂課目標設定合理,基本完成了教學目標,學生學會了根據三線各自的特徵區分直線、射線、線段。知道了線段、直線、射線是最簡單、是最基本的圖形,是研究複雜圖形的基礎,也是以後系統學習幾何所必需的知識,線段的得出經歷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的思維過程,同時,直線、射線的表示法是由線段延長而得到的。

三、這堂課我覺得比較滿意的地方

1、對教材的處理、設計銜接比較自然,學生學習不感到吃力,讓學生先通過線段的特徵總結方法,過渡到學習射線、直線,進而總結射線、直線的特徵,學會三線的異同點,從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自己又對單元教材進行了系列化的研究,有助於對教材的進一步理解。

2、課中給學生提供了主動探索的時間、空間。多次讓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做到手、腦、口並用,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動。這既可以使學生對數學產生好奇心和探索慾望,又可以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有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啟發學生積極的思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學習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維習慣。

3、能培養學生對幾何圖形的敏感性,引導學生去主動思維。學生先從線段、直線、射線去分類思考,感悟到了端點在其中的重要性。把書本上原本凝固的概念激活了,使數學知識恢復到那種鮮活的狀態。實現了書本知識與學生髮現知識的一種溝通,增強學生對幾何圖形的敏感性,這也是新教材教育數學教學中所一直倡導的。

四、值得反思的地方

1.整堂課因為內容設計較多,怕教學時間不夠,加快了整個教學節奏,有些地方就顯得有些匆忙,不夠從容。最後總結全課後就正好下課了,機動的拓展題目可以不出現,拖延的那幾分鐘時間出現思維拓展題學生的注意力已經不夠集中,沒達到預期效果。

2.課件要和動手實踐相結合。這是使用課件教學的不足之處,特別是講授幾何課,更要再使用課件的同時動手畫出圖形,讓學生看到作圖的全過程,有助於學生更深刻把握重點內容。

3.對個別同學回答問題時的幾何語言糾正的不及時。

七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 篇2

我選擇合併同類項作為我的入門公開課的原因,一方面是剛好順着課時安排,另一方面是這一課的知識點相對容易講,拿來上公開課的的話學生容易聽懂,那麼課堂氣氛相對會好。

結合七(4)班的實際情況,我這一堂課的主要教學目的是:1.理解同類項的概念2.理解合併同類項的概念,初步掌握合併同類項的法則。除此之外,我希望這一節課能夠讓學生來主導課程,讓學生多問多講。那麼,我這一節課的目的達到了嗎?

先説一下我講了那些吧!從一開始的複習回顧,到研讀課文的探究,我是帶着他們一起進行學習。這部分內容是由我來問,學生答的形式。學生都可以配合着我回答出問題,基本上我是成為答案的“書寫者”。這堂課有一個重頭戲,那就是待我講完了課本63頁合併同類項以及64頁例1(1)後,輪到學生上來做剩下的題目。

一開始我擔心孩子們不會舉手上來解題,因為這是公開課,他們本來就害羞,面對這麼多老師會舉手嗎?結果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同學踴躍地舉手讓我感覺我平時的鼓勵與支持是奏效了。

我在班裏是實行小組加分制,全班一共分為8小組,每個組都有兩個小組長。分組的目的除了讓他們形成一種競爭意識,同時也是為了鍛鍊孩子們的表達能力。有時候我會讓每個小組派代表上來當小老師,給同學們講解題目,我在一旁做適當的解説。從這一節課的例題解答到隨堂練習再到最後的強化訓練,孩子們在課堂上思考,然後主動回答問題,這就印證了我這個措施是有效的。他們給了我正向的迴應。

總的來説,從我對學生的課堂表現的期待出發,我的'目的是達到了。但是從課堂內容來講,還存在着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綜合科組評課時,各位老師給出的意見,我自己總結出了我在講課時急需改進的地方。

首先,就是板書需要更加的詳細明確。合併同類項是整式部分的重點內容,這個知識點幾乎都是考計算題,然後計算題必須要格式正確,過程要詳細。然而我卻犯了一個一直以來都存在的錯誤,那就是板書不夠嚴謹。這樣可能會給學生對只是的理解帶來困惑,降低了他們的學習能力。

再次,就是需要向學生重點強調合並同類項的方法,特別是需要在做練習題的時候強調解題過程,加深學生對本堂課的知識點理解與掌握。我想我是過於相信學生的能力而忽略了這一點。能夠在黑板做出來題目的同學並不能代表其他同學可以做出來,知識點是需要重複強調才能讓學生們記住。

以上內容是我從這堂公開課中的收穫,有喜悦的地方,也有讓自己擔憂的地方。希望自己能夠吸取經驗,獲得更大的進步。

七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 篇3

人要有夢想。我們的夢想就是在這三尺講台上。

一、智慧的老師,智慧的學生。

聰明才智也會“傳染”!沒有聰慧的老師,就沒有智慧的學生?

二、作好鋪墊,為思維的發展提供平台。

老師是引導者,組織者,引、導二字,又何其簡單呢?冠冕堂皇的話誰都能説,可是在每一次教學中,怎麼引,怎麼導,什麼時候需要引,什麼時候又需要導?學生困難在哪?找準了,墊上一塊墊腳石,收穫得又何止是知識?老師的引導和幫助,為孩子的思考提供了一個平台!

三、提升自己,讓自己的數學課堂也充滿智慧。

人該做自己喜歡的事!領略課堂帶來的幸福,是成就老師最大的幸福!

教學是一門藝術。可是沒有老師的智慧,談何學生的聰慧?作為一名數學老師,不僅要有中學數學的知識,更應該具有高屋建瓴的數學才能。所以,我想呼籲:看書吧,思考吧,鑽研吧!一個不能提升自己的數學老師,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充滿智慧的老師;一個不會研究思考的老師,是不可能領悟到數學內涵;一個不會鑽研的老師,是不可能培養智慧學生的老師!

我想,再好的教學藝術都需要有一位有數學涵養,有數學頭腦,有數學智慧的數學老師,才能演繹精彩的數學,才能展示智慧的課堂!

七年級數學的教學反思 篇4

在接受了授課任務以後,經過幾天的思索過程,遵循新課標的教學理念,為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並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我將課本我將課本上的例題改為“為本班定校服”,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讓學生初步學會分段統計的方法,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用處,在與同伴的合作交流過程中,培養小組合作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的設計體現層層深入,選取的素材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同時利用空氣質量向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但本節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教學重點處理太快。教學中,只注重讓學生感受分段統計數據的優越性,但忽視了分段統計方法的指導了,忽略了學生對教學重點的思索與參與。教師應通過適當引導,讓全班學生參與到數據的收集與整理,採取點撥的方法引發學生要分段統計的意念,讓學生自己説一説怎樣分段,然後逐漸改進,總結出示分段統計表。接着進行分段方法的引導。這就體現了重點突出,處理恰當!

第二,學生學習方法的滲透欠完善。應注重學生的時效性。教學鞏固練習與應用過程中,讓學生用標不同記號的辦法來統計自主練習第一題,方法是滲透了,但還欠完善,沒有觀察到學生的實際行動,巡視過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孩子沒標記號,直接數的;有些孩子數漏了。這時我只注重個別輔導了,沒引起全班學生的注意。訂正時有個學生説他的同桌數錯了,我沒當典型來處理。這應該是糾正漏數和多數的好素材,可我沒有好好利用,從而使統計方法沒有進一步滲透,學生學習習慣的引導還不到位!

第三,注意數學語言的規範化。公開課應避免語言的隨意性,注意數學語言的規範化。

由此可見,吃透教材是教師上好一堂課的第一步;設計好教案,備好學生是第二步,能夠靈活處理突發事件,善於把握機會是第三步。另外,教師的其他基本功應更牢,更硬!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7ey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