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將相和》教學反思範文

《將相和》教學反思範文

語文課就是要教語言文字,這是語文的獨特使命。語文教師要引領學生在文字裏遊走,有所思,有所感,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發展。

《將相和》教學反思範文

但是,當前的語文教學可謂“亂花漸欲迷人眼”。從內容到形式,許多已經大大超出了“語文”的範疇。沒有“語文”或者不是“語文”的語文課,頻頻佔據着我們的語文教學課堂。

讓語文迴歸本色,讓教學的親歷成為語文的回家之旅,我在《將相和》教學中作了有益的嘗試。

片斷

問題藝術──提領一頓,百毛皆順。

師:我們瞭解了三個小故事,聯繫起課題所強調的“和”字,你有什麼發現?

生:我發現了就是因為澠池會上藺相如又立了功,做了上大夫,職位比廉頗高,廉頗才不服氣,鬧了不和的。後來廉頗因為聽了藺相如的一番話,知道自己錯了,就向藺相如負荊請罪。

師:很好,你發現的師第二和第三個故事的聯繫,前一個故事是“不和”的原因,後一個故事講“和好”,又是結果。對嗎?(教師板書“不和”“和”)

生:對。

師:那第一個故事呢?

生:第一個故事講藺相如完璧歸趙立了功,封他做了上卿。上卿這個職位不大。

師:你是拿這個職位跟誰的比?

生:廉頗。

師:為什麼要這樣比?

生:藺相如官小,廉頗就沒有放在心上,自然不會跟他過不去。

師:你是説,那個時候,他倆還沒有矛盾,對嗎?(教師板書:和)事實上,這三個小故事寫出了將相之間從開始因為職位沒有可比性而“和”到後來因為藺相如職位比廉頗高而“不和”,最後藺相如的話感動廉頗,廉頗負荊請罪,兩人和歸於好。

〖反思

文章的主線,如同生命的經脈,順,則全盤活;結,則全局亂。《將相和》的三個小故事,看似獨立,卻統於一個“和”字。讓學生在瞭解了三個小故事的基礎上,聯繫課題所強調的“和”字去發現聯繫,這一問題的設計,是基於對文本的深度挖掘,巧妙地將“獨”與“統”兩個矛盾和諧相融,達到了“提領一頓,百毛皆順”的'效果。

〖片斷

研讀文字──咬文嚼字,味在其中。

(讓學生結合課文中的語句來談談對人物的看法。)

生:我來談一談對廉頗的看法。課文中有這麼一段話: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説:“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台!”從這可以看出廉頗很不服氣。(教師出示這段話)

師:是的,這段話中已經明明白白地寫了“不服氣”。你可以從其它什麼地方看出他不服氣?

生:“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從這裏可以看出,廉頗覺得自己戰功赫赫,功勞比廉頗大。

師:覺得自己功勞大而誇耀,有個成語叫──

生:居功自傲。

師:你來評判一下,他倆誰功勞大?

生:我覺得藺相如的功勞大,因為他兩次幫趙國化解了困難,要不是他,可能和氏璧就被騙了,而且還保全了趙王的面子。

生:我覺得廉頗功勞大,因為他冒着生命危險的為國家打了無數的戰,且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而藺相如只是憑自己的口才。

師:我覺得應該把“口才”改為“智慧”,同意嗎?

生:同意。

師:你説廉頗冒着生命危險,藺相如呢?

生:藺相如也同樣有生命危險啊!秦王沒拿到和氏璧,也有可能會把他殺了。他是暴君,什麼事幹不出來?

師:所以,戰場上流血是功勞,和秦王鬥智也是功勞。

師:還可以扣住哪個詞來體會他的自大?(教師雙手作爬狀)

生(笑):爬!

師:“爬”是寫什麼的?

生:是寫蟲子的。

師:好像不止是寫蟲子吧?

生:還有狗、豬……

師:從這個字,你感受到什麼?

生:廉頗把藺相如不當人看。

師:這是不是“不服氣”。

生:是。

師:一起來讀一讀。

師:藺相如也有值得學習的地方,不是嗎?

生:是的,藺相如知錯就改。

師:請你把這個詞寫到黑板上。

生:知錯就改。(板書)

師:我覺得可以改一個字。(教師把“就”字改成“勇”字)你們覺得好嗎?為什麼?

生:他揹着荊條,不怕痛,是勇敢的表現。

師:這點皮肉之痛對堂堂大將軍廉頗來説算什麼。

生:我覺得廉頗是位大將軍,當大官的人更講面子,但是他能向廉頗認罪,説明他很有勇氣。

師:説得真好!

〖反思

語文是感性的,通過語言的承載為我們呈現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一幕幕生動的生活場景。語文教學要靈動,就得關注語言文字本身的物質存在,要着眼於從一個標點,一個詞語,一個句子開始建構或更新學生的言語世界和精神世界。該片斷的教學,一個“爬”字,看居功自傲,一個“勇”字,品人性光輝。可謂“一字一世界”。

〖片斷

有機拓展──如雨入水,相融無痕。

師:請大家選擇以下關於“和”的詞句中來談一談你的理解。

教師出示: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孫丑下》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美的真 諦應該是和諧。這種和諧體現在人身上,就造就 了人的美;表現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匯在環境中,就 造就了環境的美。

──冰心

魚水和諧,鴛鴦成對,琴瑟相調。

──《誤人桃源》(元·王子一)

和衷共濟、和睦相處、和諧社會、和平友好、心平氣和。

生:我選冰心奶奶的那句話。他告訴了我們“美的真諦是和諧”。

師:從幾個方面來説的?

生:三個方面:人要和諧,物要和諧,環境要和諧。

師:“和諧”一詞怎麼理解?

生:就是要和睦相處。

師:怎樣才是和睦相處?

生:互相幫助,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拉他一把。

師:説得好。記住,是“拉”,而不是“推”。(眾笑)

生:大家沒有矛盾,很友好。

師:友好就是見面的時候,互相──

生(齊):問好!

師:每個人的臉上都帶着──

生(齊):微笑!

師:是“微笑”而不是“狂笑”。(眾笑)誰知道字典中“和諧”的意思?

生:配合很協調。

師:剛才我説話,大家都笑了。這是不是和諧?

生:是。

師:現在我請你回答問題,手一指,你就起來答了,説完之後,手輕輕一點,你就坐下去了。這是不是配合得協調?

生:是。

師:這是不是和諧?

生:是。

師:這是和諧的師生關係。

〖反思

拓展,不是簡單的讀物推薦和信息給予,它是一種藝術,需要根據教材特點,文本需要和學生基礎而設計。成功的拓展使思維流光溢彩,使情感跌宕起伏,使意像豐富多姿,使感悟深刻雋永。本次教學的拓展設計,尊重文本,又超越文本的意義,試圖讓學生有更豐富的感悟:自我的和諧,人與人的和諧,家庭的和諧,社會的和諧,自然的和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4r9dk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