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有關二年級上冊數學《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有關二年級上冊數學《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二年級上冊數學《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有關二年級上冊數學《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二年級上冊數學《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篇1

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

1、主動探究,自編口訣。

學生已經學過了1到6的口訣,已經瞭解口訣的一些特點,如每句口訣的第一個字是按順序排列的,第二個字都是一樣的,相鄰兩句口訣之間的關係,還有積的一些變化規律。所以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先畫圖,再寫算式,最後自編口訣。通過向全班展示,達到合作交流的目的。在檢驗學生的口訣時滲透兩個乘法算式等一些基本知識,同時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口訣,找一找口訣的規律。

2、利用規律速記口訣。

7的口訣相對較難記憶。引導學生利用上下兩句口訣的規律和生活常識來記憶。學生髮現、總結出規律後,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和練習,幫助學生記憶口訣,大部分學生會根據規律來記憶。

3、多種形式的練習設計。

對口訣的記憶如果單純的依靠讀、背,肯定會引起學生的反感,學生學得也比較累。所以我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練習,如:師生、生生對口令、看誰算得快、算一算《山行》這首古詩有幾個字、算電子琴的白鍵個數等,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厚。

4、創設生動有趣的課堂情景。

教學中我充分的利用了教學情景,為學生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情景,讓學生利用已有的數學知識來學習新知,並結合已經有的經驗自己總結7的乘法口訣。同學們經過自己的努力,自編並熟悉乘法口訣而感到很高興,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並對學生的基礎知識以及課外延伸都進行了很好的關注。

5、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的過程中,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性、自主性。課堂上,我充分的讓學生觀察、交流、合作、嘗試,整個教學過程都激活學生已有的數學活動經驗,引導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始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活動、思考和交流中體驗學習的過程,注意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二年級上冊數學《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篇2

課後反思:

在教學活動中,我創設了生動活潑的情境進行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教學中圍繞白雪公主和小矮人“參加晚會”這個主題創設了“扎花環、採荷花、找桌號、做糖葫蘆”等進行情境,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探究新知。教學過程中,通過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思維過程,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利用口訣求商,體會除法與乘法的內在聯繫。內容層層遞進。(我是超人)綜合練習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了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要。

不足之處:

1. 故事教學雖然好,但挨題地講故事,佔用的時間太長。

2. 學習探究方法的過程,“放”的還不夠。

3. 對學生評價單調。

4. 對於小學數學的教學體系還掌握不夠完整,對教材還不夠熟悉,講課還不夠精煉,甚至有的練習重點難點不突出或把握不準,可以説自己要提高和學習的方面很多很多。

總之,我還在不停地思考,希望自己會很快的進步,也希望能夠得到老師們的批評指教。

二年級上冊數學《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篇3

成功之處:

6、7的乘法口訣是學習2~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乘法口訣是小學數學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對今後的計算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我把本節課的知識與技能目標設計為:

①經歷6、7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運用乘法的意義理解6、7的乘法口訣,學會並熟記這幾句乘法口訣。

②多種形式記憶6、7的乘法口訣,利用6、7的乘法口訣進行簡單的計算,並解決實際的問題。

一、創設情境

學生都有買東西的經歷,所以這節課我就把這個題材引入到課堂上,使學生置身於生活的氛圍中,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使學生頗有興趣地投入的到新課的學習之中。

二、利用學生原有的經驗

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課堂學習要與學生原有的經相聯繫,要從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原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在教6、7的乘法口訣時,考慮到學生已有2~5的乘法口訣的基礎,所以讓學生自主編6、7的乘法口訣,找出它的特點,並用多種形式進行記憶,讓學生聯繫以往的學習經驗,去學習新的乘法口訣。

三、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設計了一些不同形式的練習來鞏固知識,練習的趣味性較強,形式也比較豐富,希望能借此讓學生體會數學學習的趣味性以及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不足之處:

反思本課的教學,從整個流程來看,還算順暢,基本上完成了教學任務,大多數學生能背出6、7的乘法口訣。但我知道,這只是教學的最基本要求,僅此而已還遠遠不夠。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更加努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4ek3o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