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精選10篇)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精選10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精選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精選10篇)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 篇1

前段時間,我講了一節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現反思如下:

一、注重數學術語表述的準確性

教學中讓學生體會、理解“變大”與“放大”含義的上不同時,我把圖片先進行“變大”後再“放大”,讓學生有直觀的體驗,再直觀體驗的基礎上,教師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放大的含義,學生因為是第一次接觸,不能準確地用數學的語言來表述清楚,這裏我就用標準的數學術語指出:“現在的圖片形狀與原來的相同,只是圖片的尺寸變大了,這樣改變圖片的大小,我們數學上稱為把圖片放大”,學生有了明確的術語指出“放大”的含義,就會從直觀的體驗昇華到理性的認識,便於學生在思維中建立好“放大”的概念。

二、注重教學磨到細微變化處本文小學數學教學反思

在練習“試一試”教學中,學生在練習把三角形按2:1放大後,我細心觀察學生所畫情況,雖然有部分學生在畫前,有了對三角形特徵地提示後知道三角形按2:1放大後,不僅底和高會按2:1放大,第三條斜邊也會按2:1放大,但大部分學生沒有直觀的進行驗證,只有空談的概念是沒有辦法在頭腦中形成強烈的直觀意識的,所以對與放大和縮小是把條邊的放大和縮小體驗不深刻,不利於對放大和縮小含義的理解,不利於對比例含義建立。

三、注重教學隨機變化

在教學中當圖片原來的長是8釐米,寬是5釐米;放大2倍後的圖片長是16釐米,寬是10釐米。當時我第一次把圖片的長放和寬放大相應的倍數時,沒有放大到2倍,當時可以作為讓學生初步感知,提到那如果再進行放大呢?放大到2倍時,觀察一下現在的長、寬與原來長、寬的變化,適當地調整教案靈活的處理,第一次讓學生初步體驗,第二次放大學生有了第一次的體驗,第二次就更易感知了,教學也就順理成章了。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 篇2

一、 要正視學生的樸素認識與數學概念之間的差距。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有自己的樸素認識。但是,這一認識是感性的、概括的、模糊的,只能是基於自身經驗的理解,不能清楚地用數學的語言描繪變化的關係。而數學上的圖形放大與縮小則是指按一定比例放大與縮小,它是一種定量的刻畫。這一差距正是我們進行教學時需要加以利用的。教學中,我先出示很小學生照片,問學生看到什麼了?由於太小,學生就讓我將圖像放大。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學習的價值自然就藴含其中。接着我把圖象放大了三次(只放大長、只放大寬、長和寬都按一定比例放大)。讓學生説説自己的想法(此時由於前兩次圖形變形比較嚴重,學生禁不住發出了笑聲,一致認為第三次放大比較好)。我適時提問:為什麼呢?在學生思考的時候我出現了相關的數據。經過學生的觀察、討論與交流,學生對於圖形放大後相應邊的變化有了清晰的認識,完成了真實的數學理解過程。

二、 要重視放大與縮小的比的理解

用數學的語言來表述圖形放大與縮小的過程,我覺得按什麼比放大與縮小比較難理解。教學中,當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了圖形放大的變化過程後,我隨之追問:“我們怎樣將圖形縮小呢?”然後引導反思:“你覺得用數學的語言描述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過程中什麼比較難理解?你是怎樣理解的?”

1、我覺得這個比是現在與原來的比。

2、我有一個重大的發現,將圖形放大比的前項就大,將圖形縮小比的後項就小。

3、要説清楚是按怎樣的比放大或縮小的,只要先算出對應邊的比,再看看是放大還是縮小,將前項或後項調整一下就行了。)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於按什麼比放大或縮小有了深刻的理解。後續學習中比例尺不也是這樣理解的嗎?

通過今天的教學,使我深深地認識到,學生腦中並不是一片空白,他們是重要的教學資源。當學習之舟泊在學生的已有海域之上就會激起探究的激情,掀起思維的浪花。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會使作為老師的我領略更多的精彩!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 篇3

圖形的放大和縮小,它是圖形的一種基本變換,是圖形的各部分線段按相同的比發生變化的過程,特徵就是“形狀不變、大小改變”。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要求學生不僅能理解圖形是按什麼標準放大或縮小的,而且能用網格圖將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本節課的教學,有了一些體會:

一.數學概念規範生活認識。

對於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有自己的樸素認識。但是,這一認識是感性的、模糊的,對於圖形放大與縮小過程中的內在規律並不清楚。而本節課首先要讓學生明確的是,數學意義上的圖形放大與縮小是有一定變化規律的,它要指按一定的比將圖形的每一條邊同時放大或者同時縮小,這是一種定量的刻畫。在教學時我充分利用例題的教學資源,通過把原圖變大後的三幅圖的對比,引導學生觀察得出:有的圖長變長了,但寬沒變;有的圖寬變長了,但是長沒變,這樣的變化都不是我們要研究的放大,而我們要研究的放大必須是長和寬同時變化,而且具有“形狀不變,大小變了”的特徵的。層層遞進,從而規範了學生心目中對放大與縮小概念的理解。為下一個環節學生探究圖片放大與縮小過程中各對應邊的變化規律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二.重視放大與縮小的比的理解

放大與縮小是兩種不同的變化,用來表示放大與縮小的比的意義也不一樣,是學生很容易產生混淆的地方。在教學中,我注重從比的意義出發,引導學生明確比較的順序:即用變化後的圖形的邊長與變化前的圖形的邊長進行比較,都是以變化前的長度為標準的,所以不管是表示放大還是縮小的比,其前項都表示變化後的長度,後項都表示變化前的長度。並通過比較使學生感知,表示放大的比,前項比後項大且比值大於1;表示縮小的比,前項小於後項且比值小於1。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 篇4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是比的實際應用,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認識放大與縮小現象,知道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後,只是大小發生了變化,形狀沒變,從而體會圖形相似變化的特點,並能在方格紙上按一定的比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

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我對教材做了一些處理。

一節課下來,自己認為比較成功的地方是:新課的引入,利用3張放大圖片,讓學生看,並説説看了以後有什麼想法。課堂學生七嘴八舌,有的説都變大了;有的圖1和圖2看起來不舒服,圖3看起來比較舒服;有的説,圖1長變大了,寬沒變,圖2長沒變,寬變大了,圖3長和寬都變大了等等。通過觀察這3張圖片,讓學生感受到雖然放大,但這個放大必須按一定的比來放大,這樣視覺效果更好好。這樣的引入不僅讓學生頭腦中留有這樣一個印象,要想讓圖形放大,長和寬都必須得放大,而且也比較快的切入正題。圖形放大與縮小的變化規律我從最簡單的圖形正方形、長方形着手,再過渡到三角形(因為三角形有一條斜邊),最後讓學生除了這3個最基本的圖形聯想到梯形、圓形等其他複雜的平面圖形,讓學生感悟到,平面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只要抓住每個圖形對應邊長的比相同就可以了。

課堂上有待於改進的地方是:

①課前自己沒有去認真的思考,結果提供給學生的2個材料,一個是按2:1放大,一個是按1:2縮小,材料比較單一,學生容易混淆。如果以後上課,吸取今天的教訓,提供給學生的材料儘量豐富一點,縮小的材料換成1:3等比較好。

②2:1中前項表示什麼,後項表示什麼?雖然課堂上讓多個學生説了,但有學生還是搞不清楚,以至於在做作業時,如第2個圖形是按( ):( )擴大或縮小的,錯誤的學生比較多。

③在研究圖形縮小變化規律的時候,學生説縮小3倍,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縮小3倍都不講的,講的是縮小到原來的1/3,課堂上自己不但沒有給學生指出來,也跟着學生講縮小3倍。

一節課下來,不成熟的地方有很多,以後在教材的研究上還得加把油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 篇5

今天,我懷着愉快的心情走進課堂準備給學生上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第二課時,這節課主要讓學生學會根據要求正確將一個圖形放大或縮小。

上課前自己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在複習了位似的定義和相關性質後,通過與學生共同討論分析,使學生很快就掌握了作圖的方法,緊接着自己親自用一道例題做板演,想以此加深學生的記憶,做完這些工作後,自己下來給學生安排了大量練習活動,結合學生的課堂反響,我認為練習完後一定會收到滿意的效果。

於是我自信滿滿的等待着學生的練習展示,黑板上叫了一個學生,他很快做完了,但底下不時有説話聲,原來有好多人沒帶圓規,原本會很成功的一節課卻出現了這種情況,這節課成功之處在於留給學生大量的練習時間,但由於環節上的一個疏忽而沒有收到良好的效果,雖然帶作圖工具這是上數學課的常識,而且自己堅信學生通過預習會很自覺的帶來,但自己昨天忘記強調忘記檢查,這是這節課教學中的最失敗之處,今後對於教學的方方面面都應考慮周全,這是我上完這節課最深的體會。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 篇6

與老教材比,這是“比例”內容中新增設的內容,目的是架起比例與生活的練習-小學裏的數學知識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問題的原型。我認為這堂課的內容較為淺顯,預計半個小時就能結束戰鬥,實際完成教學用了35分鐘。

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這堂課的價值是孕伏比例,為引出比例,即把任一個平面圖形放大或縮小,變化後的邊長與原圖中對應邊長的比是一定的(不變的)。所以,這堂課我抓住重點展開教學。例1解決對放大的比或縮小的比的認識和理解——前項表示現在圖形的尺寸,後項表示原來圖形的尺寸,前項大於後項則是放大的比,前項小於後項,則表示縮小的比。初步理解平面圖形在縮放的過程中,每一條邊縮放的比是一樣的,初步感知縮放的過程中,形狀不變,大小發生變化。例2的任務是學會根據一個比來畫出一個放大或縮小的圖形。通過“你發現了什麼?”這個問題的討論,進一步理解如下數學事實。某個圖形按照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則所有的邊長都按照這個比放大或縮小,進一步強調大小變化,形狀不變。

課堂拾貝:例2的教學中,學生已經完成了長方形的擴大或縮小的畫圖。我讓學生觀察上面的3個圖形,並想有什麼發現?學生的回答有,長方形按3:1放大後,所得的長方形的所有的邊與原來對應邊的比都是3:1.林燕説:擴大後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原來長方形面積的比是9:1,縮小後的長方形與原來長方形的面積比是1:4。我在肯定林燕的發現後,強調圖形的放大或縮小特指構成圖形的邊長的放大或縮小。特別提出學生對題目的意思會產生誤解——即在畫第二個縮小的長方形時,去把擴大後的長方形縮小——所以,我建議教師可在例題2“再按1:2的比畫出長方形縮小後的圖形”中的長方形之前加上“原來”兩個字。

“試一試”完成後,重點得出兩點:按2:1的比放大這個直角三角形,只需先畫出兩條直角邊就行了——即兩條直角邊決定了直角三角形的形狀和大小。學生量出斜邊長度後,發現他們的比也是2:1。再次強調:圖形的放大就是按照一定的比把所有的邊放大,實際操作時只需畫出幾條關鍵的邊就可以了——如長方形只需畫出一條長和一條寬,正方形只需畫出一條邊長。

練習九第一題中的第一個問題,學生雖然都知道5號圖形是1號圖形放大後的圖形,但是按照( ):( )的比放大的,一部分學生不會寫了——原因是思維定勢,前面遇到的所有比都有一個項是1.結果學生的答案出來兩種:3:2,1.5:1。在這道題目的比的書寫上,我是這樣指導的:既然你認為5號是1號的放大後的圖,那麼什麼比應該是一樣的?學生説出現圖與原圖長的比是9:6,寬的比是3:2,化簡比後得到都是3:2,所以寫3:2.我補充“寫1.5:1”也是可以的。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 篇7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是空間與圖形領域中圖形與變換方面的內容,將這一內容納入比例單元中進行教學,體現了數形結合的思想,使學生知識的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更加紮實。為了讓孩子在課堂上對本節課動心,在教學過程中,我體現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班牌導入引動心。

為了一開始就讓孩子們動心,我聯繫生活實際,幫助學生在現實情境中學習數學。在導入環節,我設計的是對本班的班牌進行變化,通過對班牌的放大與縮小,讓孩子們初步感知。為了讓孩子產生衝突認知,我刻意只放大或縮小照片的長或寬,照片中的班牌會發生什麼變化,以誇張的手法形成對比,引起學生視角上的衝突,學生在驚訝與爽朗的笑聲中感悟到在進行圖形的放大或縮小時,不能隨意的變化,是有一定要求的從而初步感知比例的意義。

二、動手操作曬動心。

課堂上,我根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圖形的放大與縮小。首先在例題的出示中我故意去掉2:1這一重要條件,讓孩子去發現問題,孩子們很快的看出題目不對,進而引出2:1這一個比,大家在激烈的討論中自己得出了放大的要求。到這裏,我沒有就此停下思考,而是順勢在幻燈片上展示將正方形的一邊放大,孩子們在視覺與思維的衝突中對各邊加深了印象,從而對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特點:大小變了,形狀不變自己總結出來,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效果比較好。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我讓孩子們自主完成圖形的縮小這一部分的內容,在分組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積極性很高,並能當小老師進行講解,這一系列的活動很好的展現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將孩子們課堂上的動心活動都曬了出來。

三、課堂之後延動心。

動心課堂一直是我們xx工作坊所追求的,我認為一節好的數學課不但要讓孩子們在課堂上精彩展示,還要讓孩子們在課後留有餘味。因此,課尾,我以配樂的方式播放幻燈片,讓孩子們感受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在生活中的應用,還讓孩子上講台演示自己所帶的實物,如:氣球、放大鏡、手電筒等,這一舉動不但是對本節課的`一個總結,而且將課堂上的知識遷移到課外,通過緊密聯繫生活,尋找到了知識的原點,從而架起數學與生活的橋樑,將枯燥的數學回歸絢麗的生活,孩子們在下課了還在“動着”,真可謂是心動而行動啊!

不足之處:

本節課結束後,達到了目標的要求,但是還是有幾個不足之處,一個就是在講授圖形的放大的過程中因為對2:1解釋的不到位而佔用的時間太長,導致後面講圖形的縮小部分內容時間太緊張,另一個就是在練習的處理中應該在細節部分處理的更嚴密一些,讓孩子説清楚是圖形的放大還是縮小後再下筆畫,這樣就更明瞭了。在今後的的教學中,我還是要沿着如何讓孩子對數學課堂動心這個思路探究下去,用有趣的生活情境生動教學,爭取讓課堂精彩,學生動心!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 篇8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是空間與圖形中的一類知識,同時是圖形的一種變換,其特點是:圖形的形狀不變,大小發生了變化。知識本身對孩子們來説並不難,因為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對於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只停留在感性的方面。而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是指按一定的比將圖形的每一條邊同時放大與縮小。課前,如何讓孩子們能抓住其本質,如何能讓孩子和已有的感性認識引起衝突,我設計了這樣的情境:我首先出示了一張動物圖片,但鼠標變成小斜線時,我拖動鼠標,圖片會放大;當鼠標變成上下箭頭的時候,我拖動鼠標,圖片的長會放大,寬不變;當鼠標變成左右箭頭的時候,我再拖動鼠標,圖片的寬會放大,長不變。這種圖片間的對比,孩子們對於圖片不僅僅停留在表面,他們通過觀察、對比、交流,對於圖片的放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有了對發大於縮小有了更深的理解後,我放手讓孩子們獨立嘗試完成書上呈現的例題,發現正確率在90%,對於特殊的圖形三角形的放大,你是怎麼做的?小組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後班裏彙報,這裏我質疑:三角形的斜邊也放大到原來的2倍嗎?你怎麼知道的?從而突破了本節課的難點,整個學習過程中,突出了學生的主動性,突出了數學思考。

不足之處: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時兩種不同的圖形變化,表示放大與縮小的比表示的意義也不同,是學生比較容易混淆的地方,尤其在綜合性的聯繫中,放大與縮小是以誰為標準的也容易混淆。因此孩子們的分析問題、動手操作的能力還有待於培養。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 篇9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是比的實際應用,是在比和比例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認識放大與縮小現象,知道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後,只是大小發生了變化,形狀沒變,從而體會圖形相似變化的特點,並能在方格紙上按一定的比將簡單的圖形放大或縮小。

成功之處:

明確放大與縮小的區別。在教學時首先通過生活中的一些放大和縮小的現象,初步認識放大與縮小的特點是把原圖像按照一定的比進行放大與縮小,所以和圖像的變形有着本質的區別。然後通過教學進一步研究放大與縮小的特點,讓學生思考2:1表示什麼意義,怎樣放大圖形呢?自己嘗試畫圖並比較所畫的圖形是原圖形的2倍,就是放大,並且知道要把一個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只要把原圖形的各邊按一定的比放大,圖形的大小變了,形狀沒變。接着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把放大後的三個圖形按1:3的比縮小,得出圖形變小了,但是形狀沒變。最後通過出示幾個比讓學生判定哪個比是放大,哪個比是縮小,例如: 5:1 1:4 2:1 1:3 4:1 1:2使學生明確比的前項是後項的幾倍是放大,比的前項是後項的幾分之一是縮小。

不足之處:

教學中只出現了長方形、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這幾種簡單而又特殊的圖形,對於這樣的圖形放大與縮小學生都不難理解,但是鋭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這幾種圖形不僅僅是把各邊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還要與它們的高、角度都有聯繫。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學反思 篇10

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是屬於空間與圖形領域中圖形與變換方面的內容。面對這一新內容的教學,我從學生的原有經驗以及這一內容在教材整體中的作用作了一番研究。

首先,數學裏圖形放大或縮小的含義與生活中的變大、變小是不同的。數學裏的圖形放大或縮小,它的每條邊都按一定的比變化,即每條邊的長度都放大到原來的幾倍或縮小到原來的幾分之一。所以如何處理好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數學圖形的放大、縮小之間的矛盾是本節課的難點之一。其次,圖形的放大和縮小是圖形的一種基本變換,特徵就是形狀不變、大小改變。如何才能讓學生理解“形狀不變”也是本節課的難點之一。

針對這兩個教學難點,本課教學中我將整個教學過程我分為課前遊戲、情境引入、小組合作自主探究、鞏固提高、聯繫生活拓展延伸幾大環節。教學時我力求通過有價值的數學活動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留給學生充足的探索空間和時間,以便於學生藉助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探索獲取新知,積累數學經驗,感悟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推理能力。

1、充分挖掘並對比生活中的概念與數學中的概念的區別。

當我們平常説到放大時,一般沒有嚴格的定義,有可能出現變形了的“放大”或“縮小”,而我們的數學中研究的是具有特定數量關係的,對應邊成比例的變化,是一種不變形的圖形的變化,為此,設計時,由照片的放大,引入新課,課件出示放大的三種形式,充分揭示問題的實質所在:即有沒有變形,只有不變形才是數學中研究的“圖形的放大”,學生一開始就體會到,原有的圖形雖然變大,但不是數學意義的“放大”,為後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以有效活動促學生思想方法的感悟與形成。

藉助已有的知識經驗,自主探索獲取新知,積累數學經驗,感悟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推理能力是本節課的數學思考目標。研究“圖形的放大”時,我先是從簡單的長方形入手,放手讓孩子先自主嘗試畫法,交流畫法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對應邊長的比,明確對應邊長的含義,並通過對比觀察放大後圖形與原圖形的關係,初步感悟圖形放大的特點。然後又通過研究直角三角形、普通三角形的放大,在交流畫法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驗證,從而發現變化後的圖形與原圖形的關係,使學生進一步感悟圖形放大的特點:即對應邊長髮生變化,所以大小變了,而對應角度不變,每一組對應邊的比相同,從而保證了圖形的形狀不變。在畫圖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圖形的放大不是隨意的,而應講究方法。

在學生已經基本掌握了圖形放大的數學含義後,再借助遷移,放手讓學生根據自身對圖形縮小的理解對原圖進行縮小,讓學生自主選擇一個合適的比進行操作,展示時引導學生髮現選擇的比不同,縮小後的圖形有大有小,但形狀不變。最後通過對比觀察:圖形的放大、圖形的縮小的異同點,引導學生觀察發現,變化前後的圖形大小變了,形狀沒變,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理解初步感知比例的意義。

3、以關鍵問題促學生思維更完整更深入。

教學過程中我非常注意通過關鍵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整體化的認識、更深層次的思考。

①在探究長方形的放大時,學生先自主探究畫法,展示交流時,老師提出疑問:“題目要求中説,要讓放大後的圖形與原圖形對應邊長的比是2:1,那你能不能指一指,哪和哪的比是2:1呀?”,在指的過程中讓孩子理解對應邊長的含義。

學生交流完之後再引導學生對比觀察,放大的長方形與原來的長方形,什麼變了?什麼沒變?學生對圖形放大過程中的“變與不變”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②在研究直角三角形的放大時,展示交流環節中,提出問題:“兩組直角邊對應邊長的比都是2:1,那這組斜邊的比也是2:1嗎?”引導學生進一步來驗證想法,這樣有助於學生建立完整的思考、研究問題的方式方法,積累一定的探究經驗,同時也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圖形放大的理解。

③學生自主研究普通三角形的放大,交流畫法時,師適時提問:為什麼要畫高?只考慮高的長度,不考慮位置行不行?為什麼?從而引導學生交流出高的正確畫法:不僅考慮長度,還要考慮它的位置,從而體會圖形的放大不是隨意的,而應講究方法。可以看出問題的提出,不僅引發了學生有效地思考,也解決了本課的難點。

④學習完圖形的放大與圖形的縮小之後,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看,剛剛我們學習的圖形的放大與縮小,仔細觀察,你有哪些發現?有沒有相同點?不同點呢?讓學生通過對比觀察進而發現圖形放大縮小的特點,加深學生對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的理解。

⑤鞏固練習第2題,“下面哪兩個圖形有放大或縮小的關係”這一問題的提出引導孩子對圖形的放大與縮小客現象引向更深層、更本質思考。

整堂課下來,學生的學習興趣較高,數學思想也得到了很好的內化,對知識的理解也比較全面,但仍有不足之處:

1.教育機智不夠靈活,不能夠很好的處理課堂生成的問題。孩子在交流普通三角形的放大方法時,細節處理的不太到位,有點草草收兵的感覺。

2.練習的設計有點單一,也需進一步挖掘。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我深深地認識到,學生腦中並不是一片空白,他們是重要的教學資源。所有的教學都應基於學生的經驗來教學,從生活入手,為了解決生活中的矛盾而引出學習新知的慾望。在過程中能由學生觀察、發現就會激起探究的激情,掀起思維的浪花。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使老師領略到更多的精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3w2d8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