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長大了做什麼教學反思

長大了做什麼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小編整理的教師教學反思,供參考!

長大了做什麼教學反思

美術活動《長大了做什麼》 活動反思

今天孩子們在園學習了一個美術活動《長大了做什麼》。此次活動引導幼兒學畫不同職業的人,表現人物的動態和工作環境。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能力,創造性地畫出自己的理想。要讓幼兒能大膽地表述自己的夢想,並嘗試用繪畫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夢想。確實我覺得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對幼兒來説可能有一定的難度。

活動一開始,我採用談話的形式,讓幼兒説説你長大了想做什麼?問題一拋出,孩子們的情緒很激動,有的説我長大了想開飛機,有的當老師,有的當醫生等等,真是各有各的夢想,而且這夢想有的經過努力能實現,有的遙遠,有的夢想大,有的小,有的不止一個夢想。

接下來我讓幼兒欣賞在網上尋找並拍下各行各業的人物圖片,通過電視屏幕展現人物,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上人物的服裝及他們周圍的環境,説説他們是幹什麼工作的?引導幼兒觀察不同人物的職業特徵。比如廚師戴着廚師帽、老師夾着書、醫生戴着聽診器等等,畫出主要特徵,讓人一看就能明白你畫的是什麼職業的。

最後把自己最想實現的夢想畫下來,要讓人看得明白。孩子們邊談邊在紙上繪畫、隨他們自由發揮。

有一位教育家説:“孩子們都是藝術家。”説的真好,孩子的想法確實沒有太多的格式限制、技術的約束,他們敢説敢畫;其實對他們來説,有時説的,想的、做的沒有什麼目的,而是一種情感的表達、語言的延伸罷了。我想孩子的智慧是無窮的,我們該大膽放手,適當給孩子留一點空間。

《長大做什麼》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的目標是引導幼兒瞭解各種職業,知道每個職業都有偉大之處;引導幼兒自己長大後想做什麼的美好願望,引導幼兒講述:

活動剛開始時,我請幼兒帶着問題傾聽詩歌,(問題是:詩歌裏面的小朋友他們長大想做什麼?為什麼?)當我講述完詩歌裏面的內容後,幼兒對各項職業都有了一個大概的瞭解,所以當我提出以上問題的時候,幼兒能馬上告訴我答案,藉助幼兒的回答,我又對全班的小朋友再次介紹了各項職業,讓幼兒加深映象。

這個時候,已經有不少幼兒想告訴我他們長大想幹什麼,所以當我提出你們長大想做什麼這個問題的時候,幼兒已經迫不及待的回答了,有的'説想當解放軍,有的想當畫家,有的消防員、總經理、董事長……等各項職業,藉助幼兒的各種回答,我馬上再接再勵的問幼兒要怎麼實現這些夢想,然後讓幼兒自己講述。在講述時我並沒有以詩歌限制幼兒的講述內容,而是鼓勵孩子們用準確、豐富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因此整個活動開展的井井有條,幼兒都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認真傾聽同伴的發言。

《我長大了做什麼》教學反思

教學中,我個人認為比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本課出現的情境圖是以教師、醫生、工程師等幾種行業為代表的形象啟發學生進行聯想。由於課本中的情境圖中一些人物職業並不容易看懂。因此,我在教學舍棄了課本中的情境圖,藉助多媒體,蒐集了九種行業工作的情境照片。這些圖片與學生生活聯繫更加緊密,有助於學生激發靈感,打開思路。

2、創設了不同層次的交際情境。

口語交際是一種面對面的直接交流活動,在課堂上我創設了多個不同層次,由易到難的交際情境。如:小組互相問一問,教師採訪,與同桌説一説,邀請好朋友來説等。這些情境的創設體現了鮮明的互動性,使得學生在雙向互動的實踐中提高了口語交際表達能力。

3、注重在交際中評價。

把評價的過程也列入口語交際活動,讓被評價學生與提出看法的同學開成新的交際互動。這一點,我認為在口語交際課中尤為重要。教師要儘量利用各種契機來創設口語交際情境,讓學生在應對中得到能力的提高。

當然,這堂課還存在一些尚需改進的地方,如,交流示範指導有所不足。學生在交流時,還存在着一些各説各的現象,如邀請好朋友上台這一環節,兩位學生都説明了為什麼要做這個工作,但是彼此沒有交流,沒有形成交際。如果在這一環節之前有一次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示範,再讓學生小組與同桌説,最後邀請好朋友説。這樣學生應該不會自言自語了。此外,老師還應引導學生對交際時是否態度大方,有禮貌作評價,如小組代表彙報時,第一個代表,説完了還説了一句謝謝,這本來是一個閃光點,應及時提出表揚。這樣,後面的同學也會注意到這一點,交流時就能做到態度大方有禮貌了。

《我長大了》教學反思

現在我們是中班的小朋友了,長高了,會跳舞會唱歌,很能幹。但有些幼兒仍然十分依賴於父母親,對自己行為、能力缺乏信心,不願意嘗試接受新鮮事物。針對這一現象我首先進行了此次主題活動中的《我長大了》教學活動,此次活動,讓幼兒在通過自己觀察、發現、講述、總結等一系列活動中來意識到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做許多事情了。在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參與度高,尤其是在講述自己長大的變化時都搶着講述,樂於與朋友一起分享自己的成長。幼兒積極響應不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會做值日生,並在牆飾中留有一版塊“我是小小值日生”,孩子們都積極參與,基本上能把衞生打掃乾淨。尤其是沈宇瞳小朋友,過去自己的事情從來不做,自從進入中班 後,彷彿換了個人似地,當起了值日生,堅守職責,小板凳擺放得整整齊齊,桌子擦得乾乾淨淨。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孩子們真的長大了,我們心裏由衷的高興。

本主題活動選材貼近幼兒的生活,在開展活動時為了使活動變得有趣,我有了一些創新的想法。現在的幼兒接受的新鮮事物多、想象力豐富,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與主張。過去的那種“填鴨式”教學已經不能滿足他們好奇、求知的慾望了也不利於培養他們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他們更願意和老師一起去發現、嘗試、探索,最後得出結論。這樣的活動進行起來師生都感到輕鬆、愉悦,幼兒接受得快、掌握好。通過活動的開展讓幼兒親自體會到自己長大了,不用教師的幫助會做簡單的事情,從而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標籤: 反思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3reg0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