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幼兒園教學反思(精選11篇)

幼兒園教學反思(精選11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學反思(精選11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教學反思(精選11篇)

幼兒園教學反思1

新的學期,迎來了中三班所有新的小朋友,雖然已經開學有一週多的時間了,但有的孩子在來園和離園時,還是不免哭鬧,除此之外,部分幼兒在老師組織活動時,坐在那裏,目光呆滯。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完全有必要組織一次活動,和孩子們共同討論:我們為什麼要上幼兒園呢?我們來幼兒園做什麼呢?

語言活動“我愛上幼兒園”,就是通過對兒歌的學習,能講述上幼兒園的愉快經歷,喜歡上幼兒園,並且能説出老師如何關心和照顧幼兒及願意與同伴分享上學的經驗。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我直接進行了提問:小朋友,爸爸媽媽為什麼把我們送到幼兒園呀?孩子們沒有經過太多的思考,就逐一的舉手來回答:馬立新説:因為我們長大了,王浩楠説:我們上幼兒園學習本領來了。順着孩子的回答,我很自然地將活動過度到下一個環節,引導幼兒觀察瞭解幼兒園的主要活動:畫畫、唱歌、遊戲、講故事、學數學等。激發幼兒來幼兒園的願望,引出兒歌《我愛上幼兒園》,整個活動,孩子們參與的都很積極,並能和老師一起帶動作,説兒歌。

整個活動,不僅調動了幼兒來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積極性,還改變了幼兒對幼兒園的看法,使孩子們明確了上幼兒園的目的,能帶着愉快的情緒來幼兒園。

幼兒園教學反思2

我用引發對童話故事《龜兔賽跑》的回憶,説説兔子為什麼會輸。這次兔子又要向烏龜發起挑戰,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求知慾。

活動中先讓幼兒猜測小兔子會怎麼跟烏龜説,然後利用課件,讓幼兒學習歌詞(對面的烏龜看過來,看過來,看過來;雖然上次輸給了你,但是我會努力),並體驗兔子不服氣的心情;烏龜會接受挑戰嗎?會怎麼回答兔子?(我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看來看去你都不會得第一;我再想一想,再看一看。哼!我才不會把你放在眼裏。)先引起幼兒的猜測,再看課件,幼兒學習的興趣很高,再加上動作,體驗烏龜自信的心情。

活動中請幼兒分別扮演兔子和烏龜,做出不服輸和自信的表情和動作,幼兒積極性很高,表演得惟妙惟肖;其次,這首歌曲的旋律是幼兒熟悉的《對面的女孩看過來》,有了前面的鋪墊,在後面的邊唱邊表演的環節特別得順利,掀起了活動高潮。

總之,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的引入或創設一定的情境色彩、形象生動具體的場景,這樣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行為體驗,從而幫助學生有效參與,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幼兒園教學反思3

每天户外活動前的排隊成了我最頭疼的一個環節。我發出“到教室外面排隊了。”就像是混亂的導火線。有的孩子連椅子也顧不上放好,就擁到我身邊來。你擠我,我擠你,經常會聽到“老師,他擠我!”特別是星宇小朋友,每次的排隊總會擠在前面,總是對我説“我想排第一個。”我忍不住問:“站在第一個和站在後面有什麼不同嗎?”他發表自己的意見:“能拉着老師的手,能先玩到玩具。”我説:“那總不能每次都是你排第一個,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他不高興的説:“不好。”於是,我換了個口吻説:“那請你當班長,幫老師管理後面的小朋友,別讓他們掉隊了,好嗎?”他馬上很樂意的接受了。想不到,在這小小的“排隊”裏還有這麼多的內涵,看來孩子的小腦袋中還真藏着不少祕密在等着我們來發現呢。老師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用孩子的眼光來看這個“第一”。那麼用什麼方法讓他們主動放棄這樣誘人的位置而互相謙讓的排隊呢?我們怎麼讓大家不爭不搶呢?我試想幾點:

1、可以看誰的表現好,就讓誰站第一;

2、可以輪流站第一;

3、遇到不講理的孩子,教師可以用轉移的方法,鼓勵他幫老師一起管理小朋友。

幼兒園教學反思4

風是自然現象中幼兒非常容易接觸到的,能用不同的感官去感受。我設計的科學活動“風的祕密”藉助了生動的教具讓幼兒知道“風”的形成和特點,還讓幼兒瞭解了風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儘量為幼兒創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現的樂趣。”我設計的這節科學探究活動,一開始就利用魔術箱變魔術這一孩子感興趣的現象,深深吸引孩子的眼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無心”的好奇轉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動力,促使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慾望。

活動中,首先緊緊圍繞活動目標,設計了具有觀察性、開放性和層次性的提問,如在活動的對於環節中,把塑料袋變鼓,使幼兒感知到我們的周圍有空氣,把充滿氣的氣球鬆口吹到幼兒的頭髮上,讓幼兒通過觀察、對比,知道了流動的空氣形成了風,不動的空氣不是風。活動就這樣把幼兒引入到科學的氛圍之中誘發了幼兒的積極思維。其次,《綱要》中強調:“教師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活動中,幼兒通過“做中學”活動的重要環節,選擇材料製造人造風,讓風車轉起來,在動手、交流與表達中獲取知識,並在此過程中習得學習的方法。然後利用討論,看課件等方式,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把握讓幼兒知道風與人類生活的關係。最後,生成新的問題:怎樣讓羽毛飛起來?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在本次活動中,我努力體現了指南里提到的以幼兒為主體,一切為幼兒發展服務,培養幼兒喜歡探究的科學態度。幼兒始終是主體,他們通過觀察、動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識經驗使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幹。當然,在幼兒的科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加強對幼兒思維能力的培養,增強他們的獨立性、探索性,使幼兒把學習任務放到完整的環節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學知識,走進科學,也讓科學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幼兒園教學反思5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字和我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沒有數字我們的生活都會被打亂或帶來很多不便。因此本次教學活動《生活中的數字》就以孩子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數字為內容,讓孩子們發現生活中的數字,初步瞭解它們的不同用途,並且學會運用數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這樣不僅激發了孩子對數字的興趣,也培養了孩子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在這次活動中,我首先讓幼兒互相交流,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前我先請幼兒收集、尋找、記錄一些生活中的數字,請幼兒將事先收集好的有數字的東西拿出來,和小朋友們一起分享這些數字的作用。孩子們先個別交流自己帶來的物品上數字的作用;因為孩子們都很想表達自己的發現,因此我讓幼兒自己和邊上的小夥伴説説自己的發現;接着我把我準備的有數字的物品和孩子們一起分析我的“發現”。

第二是經驗遷移,感知數字和我們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在第一環節中孩子們拿着自己的東西,在第二環節中要求幼兒脱離直觀物體,引發幼兒已有的經驗尋找生活中的數字。孩子們很會找,什麼公交車的路線號,汽車摩托車的牌照,超市裏也有很多的數字,他們基本上都能知道這些數字作用的一二。孩子們發現有數字的地方還真不少,就連衣服拉鍊頭上有數字也被他們發現了。真所謂人多力量大,我們共同找到的有數字的東西還真多。

第三部分是幼兒操作。利用幼兒的對生活中數字的理解運用到實際中去。

通過本次活動,讓我收穫不少,整個活動環節很清楚,一環一環之間緊緊相扣、層層遞進,設計的問題也具有有效性,能開動幼兒的小腦筋。但缺點也有存在,一些細節方面還要注意。在這個活動中讓我深刻地瞭解到孩子自己收集課堂所需的東西是很重要。在活動中孩子們願意在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中自由自在地採擷自己感興趣的“果子”,他們採來的“果子”是絢麗多姿的,然後回到課堂交流,共享到了“果子”的豐富,起到“以一當數十”的作用。

給孩子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給孩子一些條件,讓他們自己去鍛鍊;給他們一些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相信孩子,多給孩子一些親身實踐活動的機會。

幼兒園教學反思6

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説,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咬字清楚是為了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着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

作為教師,對故事教學中往往不是隻講一遍的而要講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幼兒傾聽的積極性。而我在上阿文的小毯子的時候,我在講述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經發現有幼兒開始把注意集中在掛圖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在給幼兒第二,三遍講述過程中還是簡單的用了掛圖的形式,沒變換方式,以至在講述第二遍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説話,因此整個活動來看效果不明顯。其實現在來看,其實一般講第一遍的時候,以不用直觀的教具為宜,因為直觀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不利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在故事中的提問,對於小班幼兒的心理髮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簡單,細小的問題。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樣以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讓他們連貫的回答,而我沒考慮到小班的水平,在上阿文的小毯子時,提了一個教不醫回答的問題,我説:阿文在午睡的時候悄悄的對小毯子説了什麼?對於提出的問題發現幼兒沒有一個答的出來,因為問的句子什麼意思其實幼兒都還沒聽明白,以至於幼兒都不知道。其實作為教師要引導幼兒去回答,我們説答案雖然長些,但不要求一個幼兒連貫的回答,教師自己或智力較高的幼兒師範,再讓幼兒按順序聯繫連貫的講述,這樣的效果會要幼兒跟容易接受、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錯的了的幼兒,教師不應該表示厭煩,而要肯定他們願意回答。教師應該是啟發和提示,儘量幫助幼兒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總之,要讓全體幼兒都回答問題的機會,以提高語言能力。

幼兒園教學反思7

在主題活動裏,我們通過音樂、美術等各種藝術形態來表現,我們用“圓”、“輪子”、“滾動”等等關鍵詞組織活動,從而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通過這一主題活動的開展,通過各種形式的活動讓孩子們瞭解了常見車輛的不同外形和功用,體驗了車輛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同時結合數概念,體驗不同數量車輪的不同功用。

為了豐富孩子們的遊戲環境,讓主題融入到環境中,我們利用廢舊紙箱為孩子們製作了一輛公共汽車,讓孩子們在角色遊戲中,瞭解了交通規則,有了初步的規則意識。在益智區,設計了立體停車場,我們將一一對應的概念融入其中,而且養成了孩子們玩好玩具應該物歸原處的好習慣。另外,我們根據幼兒不同的能力差異設計了小動物乘火車的遊戲,鍛鍊了幼兒排序的能力。在探索區中,孩子們拿着從家裏帶來的小車,在不同坡度的車道上開小車,感受速度的不同。在閲讀區增設了小汽車方面的圖書,供孩子自由閲讀。建構區裏我們在地面鋪設了印有馬路的毯子,並且提供了許多實物小汽車及自制小汽車,供孩子們自由選擇玩耍。玩耍之後要求將車子回停車場,讓幼兒在擺擺放放的操作過程中,瞭解各種車子名稱及特徵,練習分類停放。

小班孩子對運動着的物體很感興趣,尤其是開動着的汽車、摩托車等,令他們着迷,吸引着他們去觀察、去發現。特別是軲轆軲轆的車輪子,成為孩子有趣“吸引物”,於是學習的注意力也就自然地集中在輪子上。於是我們設計了車輪滾畫的活動,通過車輪滾畫,觀察色彩和花紋的變化,體驗玩色和大面積作畫的樂趣。在活動“輪子歌”中,首先通過輪子的數量及種類,引出孩子的已有經驗,並在其中包含的數的概念。當孩子們掌握了基本車輛的輪子數量時,又引導孩子們去觀察車輪的排列方式,並嘗試用肢體語言來表達,而且是數個孩子一起合作表達。孩子們在不斷的嘗試中,增強了空間意識,同時也獲得了大家在一起做遊戲的愉悦的情感體驗。另外,在美工活動“拼搭小汽車”的活動中,幼兒自己給小車安裝所有配件。如:車窗、車輪等。這不但鍛鍊了動手操作的能力,還豐富了幼兒對車子組成的經驗。

隨着活動的展開,孩子們對於各種各樣的車的種類和用途的車子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活動,如:“汽車展覽會”,“各種各樣的車”,“會唱歌的車”等。幼兒通過外出參觀、實地觀察、觀看錄象等活動,對汽車的名稱和功能有了一定的知識經驗,尤其對警車、救護車等有特殊用途的車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開展的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我們設計了很多有關交通規則的體育遊戲,如:“開小車”“小拖車”的活動。練習聽信號變幻動作。鍛鍊幼兒靈活的閃躲能力。也讓孩子們學習如何保護自己的方法。

主題活動中,我們充分利用家長資源,在進行該主題活動中,實物照片與模型玩具是必備的教具與學具,孩子們通過與父母一起收集各種圖片資料,一起玩弄各種車輛、火車、飛機、輪船的模型與玩具,使他們逐漸認識、瞭解了各種交通工具的用途與特徵。家長們積極配合,收集到了許多種類的交通工具的圖片與模型,我們把它們佈置在了探索區,讓幼兒不僅僅能看到,更能摸到和感受到這些有趣的交通工具對我們生活的幫助。

主題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很高,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提高了,他們雖然不太會表演,或不能投入的表演,但從孩子們欣喜的眼中可以看出他們喜歡這些內容的活動樂於去嘗試去體驗。孩子們從各自初步嘗試製作各種交通工具,到能有意識的進行小組合作式製作,學習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動手能力與人際關係智能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但活動中我們也發現了許多不足之處。一是孩子們的實際生活經驗少,在遊戲活動中,不會表演,不能放開大膽的表演,總是覺得這種模仿表演很可笑,不能投入其中。這與我們在開展其它類教學活動中這一方面涉及較少有很大關係,幼兒缺乏此類的經驗。二是在製作活動中幼兒獨立完成作品的能力有限,在活動中缺少耐心,及探索精神。當遇到困難時急於求助於他人,且放棄了自己探索的機會。三是幼兒的`空間智能沒有很好的發展,主要原因是在我們涉及的活動中關於繪畫、創作的內容極少,幼兒們沒有機會去練習和提高。

針對該主題活動中的不足之處,我們會在今後的主題活動中進行有計劃的改進和完善,使幼兒在各種主題活動中,各項智能都能得到均衡發展。

幼兒園教學反思8

《小籬笆》是一首優美的樂曲,舒緩悠揚的三拍子音樂呈現出初春的喜人景色,結束句的水滴聲又體現了歡快跳躍的不同風格,樂曲的意境與歌詞內容符合近階段孩子的生活經驗。

我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是:

1、感受三拍子歌曲優美的情緒,體驗歌曲表達的春天的美。

2、能較完整地演唱歌曲。

3、積極參加表演唱,體驗表演唱的樂趣。

在本次活動中,我利用色彩鮮豔的圖譜,結合琴聲,加上適當的體態動作,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積極表達。活動後的幾點反思:

1、在觀察圖譜時,可以讓幼兒踴躍回答,談談圖片上的內容,多給幼兒提供發言的機會,鼓勵幼兒積極回答、探索。

2、在幼兒基本會朗誦歌詞後,我便讓孩子們來跟着伴奏跟唱,小朋友的興奮狀態還未被完全激發,我應該再給孩子一點時間,如讓孩子們自由地跟着教師哼唱,從而初步熟悉旋律,給予更多的緩衝與支持,為歌唱積累一定的經驗,到最後能夠完整的歌唱。

3、在隨音樂拍節奏時次數有些少,應讓幼兒多感受幾次,音樂的節奏可逐步加速,激發幼兒的興趣。

4、活動結束前,應讓幼兒跟着音樂邊唱邊用動作表現一下歌曲,加深對歌曲的理解。

雖然在活動中我還存在着不少的不足,但是整個活動幼兒在優美的音樂中學會歌曲,為以後的培養藝術氣質積累經驗。

幼兒園教學反思9

這節公開課,我是想要探索如何進行活動課的教學,並希望與同行們互相探討,共同解決長久以來在綜合性學習方面存在的困惑。我主要嘗試了以下三點:

第一、創建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模式。

針對以往在綜合性學習過程中,學生興趣不大、置身事外的現象,把教學的起點定位在學生現實的學習狀態上。為了激起學生濃厚的自主探究興趣,我對本單元的教材進行了再處理。結合我校學生實際,變“漫遊語文世界”為“走近孔子”,目標直指《論語》及孔子,有的放矢。活動準備階段,以公開課為契機,鼓勵學生勇於展示,為集體和個人增光,把侷限於課堂的時間和空間擴大到課堂之外,變被動的完成學習任務為積極主動的參與。

第二、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組織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地去解決問題,體會合作的成功與分享的喜悦。在活動目標的設置上,突出強調小組的核心凝聚力,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養成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努力使學生形成一種對知識主動探究並重視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的學習方式。

第三、注重學生的主體性,讓課堂真正“活動”起來。

課堂上教師的的作用應該是“拋磚引玉”,一堂課的最終目的不是展示教師,而是讓學生學到知識,掌握方法,領悟道理,受到薰陶感染,並能夠自由地享受學習之樂。這節課,教師只在開始上課時激情導入,結束時總結並指導作業,中間部分只是隨機點評和補充,其餘的時間都交給小組代表做彙報發言。

但是,課堂最後生成的效果並非完全如我課前預設的那樣。首先,表現在時間和節奏的把握上。前期的組織過程有點疲沓,小組代表人數偏多,有部分資料重複的現象未加以調控。因而最後教學用時不夠,沒有進行活動評價和小結,鞏固練習的部分處理也太快。其次,活動的分組缺乏科學性。我是按座位就近的方式分的小組,事實證明,這樣分組是不科學的。因為沒有照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所以在交流彙報中,有小組內容重複的現象。還有,活動成果的生成方式單一。在活動課結束時,為了鞏固活動的成果,我讓學生每人完成一道成語和名言積累題,此外,建議各小組把活動的內容辦成手抄報。但我在指導的時候,太過粗糙,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長和興趣,反而侷限了學生的思維和表現形式。

幼兒園教學反思10

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來到市保,每一天和這羣孩子們生活在一齊已經半年多了。這半年多來,從對他們不熟悉,對工作中的每個細節的陌生,對保育院的常規的不瞭解。到此刻,一點一點的進入狀態,這其中和領導的關心,班主任林教師的幫忙,保育院周教師的配合,以及家長們的寬容、理解是分不開的。

回顧這半年多來的生活,能夠説一向生活在壓力和努力之中。徐教師的優秀從一開始就給了我很大壓力。對於我這個轉崗教師來説,是個不小的挑戰。本來,我想利用我在小學的工作經驗結合幼兒園的工作實際,做點創新。可是,實際操作起來我才發現,自我想的太簡單了,畢竟年齡及各方面的發展需要、目標及方法都是存在很大差異的,簡單的結合根本起不了作用,反倒適得其反。慢慢地,孩子們的常規、習慣開始發生變化了,有些孩子被一些好動的孩子帶着變化着。看着眼裏,其實急在心上,我覺得是我沒有及時的鞏固他們的行為習慣,才造成他們的變化。應對家長們的信任的目光,我心裏很虛。

幾次家長開放日的活動,讓我深刻的感覺到,我的工作有個致命的問題,就是不夠細緻,細節問題總是研究的不夠全面。這個幼兒園的工作中是很大的問題。經過和林教師、周教師的討論,也跟徐教師溝通的幾次,加上從家長口中瞭解到的孩子的情景。我開始靜下心來研究細節的問題了。我覺得,幼兒園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細節,大多比較瑣碎的事情,小朋友隨時會製造很多狀況,如果不研究全面一點的話,到時就會措手不及。之後,我也着重在這方面下功夫,從平時的日常工作,到後面的家長開放日及孩子的才藝展示,我都儘量研究到細枝末節的事情,學期末的彙報活動和本學期的“3。8”節半日活動,我們都獲得了很好的效果。這也讓我的挫敗感有了點點小恢復。

這個學期,我覺得還要繼續堅持這種把事做細的做法,無論是對孩子常規的管理,還是自身的教學工作,及孩子們的日常保育工作,本學期幾次活動的組織,都要儘量靜下心來,做細做全。當然,我的工作中仍然還存在浮躁和懶惰,時常會偷偷懶、耍耍小聰明,在今後的生活中要儘量改正。把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把孩子的發展放在心裏。能夠做讓家長放心,孩子喜歡的教師。

幼兒園教學反思11

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初步認識日曆,在操作中瞭解一年有12個月,不一樣月份有不一樣的天數。對日曆感興趣,初步感知時間概念,懂得珍惜時間。發展推理本事。

這對於我們班孩子來説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為了能讓幼兒的還子們學的開心趣味於是我以今日是什麼年的問題引出主題。果然還子們的進取性一下了高起來了。之後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問題讓孩子們的幫忙解決。你帶的日曆是那一年的?2010年、2009年、2011年、虎年、兔年的孩子們爭先恐後回答着。你是怎樣明白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日曆最上頭有數字2010的就是2010年。我的日曆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明白是兔子年。一年有12個月這一點大多數小朋友明白,可是對於每個月有不一樣的天數、認識幾月幾日他們還從來沒有學習過。

於是我在黑板上掛了一個大年曆,請他們觀察一個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個月的天數都是一樣的。孩子們的發現果然不出意外,他們問:教師,為什麼有的30天,有的31天,還有這個2月怎樣是29天(28天)。在他們發現這個問題後,我用“拳頭”形象地來區分大月小月,調動了孩子們的進取性,孩子們在學中樂,玩中學,真正做到了“寓教於樂”。在尋找日曆祕密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發現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有的孩子説:“教師,我發現了日曆上的數字顏色。”“為什麼不一樣呢?”,我把這個球又拋給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説:“紅色是休息天,我們能夠不上課。”有的孩子説:“不對,有的紅色不是休息天,是節日,你看!”還用自我發現的事實給你證明

在接下來的“找節日”環節中,當我説出節日後,小朋友首先要反應是幾月幾日,之後在年曆中找出來。在找的過程中,孩子們找得都對的,並且迅速還很快!可是我發現這樣本事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鍛鍊了,於是我説:請幾個孩子到教師的日曆上來找。這下,孩子們更進取了。

整個活動下來,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學得開心,首先教師必須帶動學習氣氛,讓每個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僅有大家都參與了,教師教得開心,小朋友學得也開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3re7r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