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幼兒園換牙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

幼兒園換牙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換牙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換牙教學反思範文(精選3篇)

幼兒園換牙教學反思1

教學中發現課本上關於我換牙了的情境圖與實際生活中的具體情況不符,為此在課下先向學生了解他們的換牙情況,然後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再設計教學。我設計了收集學生換4、5、6、7顆牙的人數,至於沒有換牙的或換其他顆牙數的情況不列入統計範圍。

一個班60個人要是統計所有人的換牙情況一是佔用時間多二是不便畫統計圖,為此,統計了兩個大組學生的換牙情況。你有什麼辦法統計?在學生思考後總結出,可以通過畫○、打√、畫△等方式記錄。我和學生各自用自己的方法收集數據,他們在親身經歷中知道了收集數據的方法是多種的,一個符號可以代表一個人、一棵樹、一個蘋果等等。

在繪製統計圖的時候,學生的手不夠靈活,一開始就畫斜線他們手忙腳亂,於是第一節課讓他們先知道要從下往上一格一格的數,一格代表“1”,在格子裏畫○或△。第二節課再教他們畫斜線問題就簡單多了。當學生出現從上往下塗的時候要讓他們知道從下往上是1、2、3、4……數越大豎條也越長。

收集數據看似簡單,但數錯的情況卻非常多,要讓學生説一説怎麼數才能保證數對,數錯了的要説説為什麼數錯了等等。在大家相互交流中掌握收集數據的正確方法。

“你發現了什麼?”、“你知道了什麼?”這類問題容易和提問題混淆。教學中必須讓學生明白自己的發現是告訴別人自己知道的信息,這樣就容易區分了。

在收集數據和整理數據的過程中,學生藉助原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統計的結果,然後在與同伴交流的過程中去體會、比較、選擇優化。學生在過程中體驗,在體驗中積累,形成初步的統計活動經驗,從而積累數學活動經驗,滲透培養數據分析的初步意識。

幼兒園換牙教學反思2

本節課主要是借兒童換牙期,對他們進行保護牙齒的教育,幫助兒童學習刷牙的正確方法,瞭解牙齒保健的常識,並初步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幫助有牙病的孩子消除看牙的緊張心理。這節課,我始終遵循“激趣引題—經驗交流—拓展延伸”這條主線,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靈活的採用情境激趣、圖文結合、聯繫實際等多種教學方法,注重了趣味性,生活性,實踐性,達到了學生學會自我教育、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目的。

在教學活動中,我充分運用多媒體、牙齒模具等資源,設計了一系列生活化的活動—“互相笑一笑”、“談換牙的感受”、“説換牙時的難忘事”等滿足了兒童的需要,並運用有關動畫片有機地切入到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主動參與,快樂學習。同時,我在教學活動中給學生提供了充分的觀察、探究、討論和交流的時間。在看完動畫後,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辨析芳芳和奶奶換牙的區別,引導學生關注自己的牙齒,正確看待換牙現象,並初步弄清恆牙與乳牙的區別。在教學活動中我始終以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指導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現,注重教會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教學過程呈開放性,讓學生充分參與活動,重視學生親身體驗,體現了《品德與生活》的生活化。

幼兒園換牙教學反思3

教學目標

1、藉助“我換牙了”這一真實生動的生活情境,在直觀的操作和感知的活動中,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統計意識。

2、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並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初步感受統計的必要性。

3、在統計活動中,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使學生經歷統計全過程,體會統計的必要性。

不足的方面:

1.新授和練習顯得沒有層次。練習的時候應該放手讓學生去做,但考慮到學生不認識字,也是圖省事吧,就領着學生做了。

2.新課講完時間還有剩餘,把前面的練習打緊後,可以放手分組讓學生調查喜歡的`小動物情況,低估了學生的能力,這個統計沒有做。

3.從這節課中讓我想到了,做為一個教師,在備課要做到仔細再仔細、認真再認真地去挖掘教材的真正內涵與領略課標的要求,這樣才能上好一節完整的課,而不至於撿了芝麻丟西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3jlr8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