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課文《猴王出世》的教學反思

課文《猴王出世》的教學反思

《猴王出世》這一課,文體是古代白話文,學生理解相對有些困難,一些詞語及語言習慣與我們現在也有所不同,學生可能會難於理解,會讀錯。對於剛剛從事語文教學一年的我來説,要把握準確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課文《猴王出世》的教學反思

最初,我確定了以分析石猴的性格特徵為主線,穿插分析語言的表達形式,從介紹我國古典名著入手,激發學生興趣。在教學中啟發學生交流自學成果,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問題。有重點的討論學生提出的問題,相機點撥學生理清文章的前因後果。

這樣我形成了初步的教學思路。但在問題的提出上,我採用了“讓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你喜歡的句子畫下來,説説你從中讀懂了什麼”的方式,在陳校長和趙主任的'指導下,認為這樣提出問題太籠統,學生不容易圍繞主線來感悟,所以給我提出兩個教學思路:其一,請同學們細讀課文,你讀出一個怎樣的石猴?其二、這隻猴子為什麼能夠在眾猴中脱穎而出,成為猴王?

我採用了第二個教學思路,但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卻寫成了“石猴是怎樣成為猴王的?”陳校長再次給我指導,幫我分析“怎樣”和“為什麼”的區別,使我的這節課真正做到了思路清晰。

在重點語句的把握上,陳校長指導我大膽取捨,對於能夠體現石猴性格特點的語句,指導學生反覆朗讀,充分感悟,而一些學生能讀懂,對於體現石猴性格特點不太明顯的語句,要敢於捨棄,如第4自然段,只選取了開頭和結尾兩句話,中間大段內容全都捨棄了,這樣做到了講課重點突出,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起猴王的形象,印象深刻。

在對“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的品讀中,指導學生抓住“瞑、蹲、縱、跳”等動詞,展開想像,並描述一下你想像到的畫面。這樣,使學生充分感悟到了石猴身手敏捷、本領過人的特點。

因為這篇文章是一篇古代白話文,在語言的品讀上,陳校長和趙主任指導我讓學生在體會內容的基礎上,採用多種方式朗讀,比如教師範讀、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感悟古典名著的語言魅力。但在講課過程中,由於教學經驗不足,老是擔心時間不夠用內容講不完,所以讓學生讀得相對較少,對古典名著的語言魅力感悟不太充分。

最後,我設計了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小結,但陳校長認為,學到最後,學生應該有能力自己進行總結,概括出石猴稱王的原因。在講課過程中,我採納了這個建議,在分析完課文之後,由一名學生來概括,最後大家進行總結。這樣,更能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效果較好。

另外,在課前我準備了幾張幻燈片,比如對於一些重點詞語的理解,及最後課處拓展四大名著的知識。但在實際教學中,由於設備的問題,它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沒有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這是教學中的一個遺憾。

通過這次講課,我收穫頗豐。首先,在備課方面,我認識到了除了要備教材,備新課程標準,還要備學生,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才能在課堂上靈活應變,遊刃有餘。

其次,在講課方面,我認識到了教師不要只注重教課文內容,還要用相當的精力來教語言表達方式,注重讓學生有目的地朗讀課文,加強教師對學生朗讀的指導,通過朗讀課文讓學生感悟到語言藴含的魅力,會理解會運用。

再次,在學生討論彙報時,教師把一個大問題拋給學生後,就敢於放手,不要中間加入很多小問題。教師的語言應該精練,點到為止。

另外,幻燈片是為了更有效地輔助教學的,當常規的教學手段解決不了時,可採用幻燈片來輔助教學,使學生更易於理解,加深印象,幻燈片的使用要恰到好處,不要流於形式。

總之,通過這次講課,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之下,使我在語文教學方面,又成長了一步,我將更加努力,在今後的工作中,儘快成熟起來,使自己的教學水平飛速提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2myjp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