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我是誰》優秀教學反思

《我是誰》優秀教學反思

一、想放怕放不開,想收怕收不回,反應對教材教法挖掘不夠深

《我是誰》優秀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採取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習的內容是用説一説、唱一唱、畫一畫、演一演等的方式表現一個社會生活中的人物角色,請同學們猜一猜是誰,從中發現多種角色,滲透其不同的責任。

我們都知道在教學中,尤其是小組學習中教師的角色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就是這普通得都能隨口説出的三點,在我做起來卻十分艱險。

首先談我是怎麼當組織者的。要想在小組合作短短几分鐘的時間裏發現幾個“人才”訓練説、唱、畫、演,尤其是表演,和同學們一起選角色,演員,編出他們也認可能勝任的劇本,短暫安排訓練,是很急迫的事情。從學生們一進門我便開始觀察尋找,走了兩組,最後無意發現一個小男孩的眼睛有機靈的亮光覺得很適合,就走去問問:“你想演什麼?”他説:“我爸爸媽媽都是警察。”“哦,可真好,竟然都是警察,那麼當警察都幹什麼?”他説:“抓小偷”“好,你想用什麼樣的方式表現給大家看?”他説:“演吧”“那麼,你想演什麼?”他説:“我想演警察,我要抓小偷。”這時小組中唯一的另一名男生馬上説:“我可不當小偷。”我趕緊説:“警察抓小偷聽起來是挺有意思的,警察也敬軍禮嗎?你會嗎?是哪隻手敬禮?”“右手”他自信滿滿地説,“你的敬禮看起來很帥,你真的`適合演警察,警察什麼時候敬禮?”“見到上級領導。”“那麼”我看着剛剛不願意演小偷的學生問:“你願意演首長嗎?”他很高興。“或許,我們可以先見首長,再抓小偷,怎麼樣?”孩子們都很高興,於是我迅速分配任務,請剩餘兩名不太敢上前表演的女同學留在原位説串詞,表演就這樣展示出來了。

好在,遇上了這幾位“好孩子”,我鬆了一大口長氣,總算有人能表演了,卻忽視了在匆忙間我有了為活動而活動的嫌疑,對活動課程的認知開始有了偏差,這一點在過後的評價中顯露無疑。也用了教師評價和學生自評互評相結合的方式,可是評價內容表淺,甚至忘了對學生滲透除了角色還有對角色責任的認知,使我費勁心力訓練出來的東西達不到最大的教育價值,是讓人十分遺憾的。

其次,來談我的組織者當的怎麼樣。小組學習過後的彙報交流和總結昇華階段以我的評價為主要形式體現出我在引導、點撥中存在的些許不足,引起了我的深入思考。

彙報交流中,有一名學生介紹了一幅畫,是一個穿裙子的小女孩,這段教學實錄如下:

生5:我畫了一個小孩

師:只有這些,能再具體介紹一下嗎,是男孩還是女孩?

生5:這不能説,一説就知道了。

生6:我猜是女生,穿裙子呢。

師:對嗎?

生:不對,他是一個男孩。

師:男孩怎麼還穿裙子呢?

生5:他是男扮女裝。

師:這是個什麼角色,好奇怪呀?

生7:小演員。

師:對嗎?

生5:對。

師:你可真有想象力,想出了這樣的角色。

看似稀鬆平常的一段話,我的心裏可不平靜、不輕鬆。因為第一,我自己也沒猜出來是演員,我很着急的想着,都不清楚自己問了學生什麼,本沒想到男孩女孩是揭開迷題的關鍵;第二,我在想要是我們猜不出來就讓他介紹;第三,我壓根開始不相信他是不是在搗亂,我要的是大人的角色,譬如職業之類的。幸虧,幸虧我沒有急於下結論,敢於展開,進行追問,我給自己和學生留有思考的空間,歪打正着的碰到了正確結論,偶然之下我發現這些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很強,而我,差一點由於對學生不信任而草草了事,應該放開手,讓學生們思考,找出線索,順藤摸瓜,有難度、不容易,思考才有意思。

彙報交流後的總結昇華階段就更有“闖大運”的感覺了。對於“我到底是誰”的問題,直接拋給學生,險些錯失良機。在這之前,我沒有過一句象樣的總結的話。導入中看看我是誰的環節總結時只説了“我有這麼多種角色,你們呢?”説説我是誰的環節中,我們先找到我們的多種角色,滲透問題“我們總結出了將近十幾二十個不同的角色,這些都是我嗎?”接着馬上看《我到底是誰》的小兒歌,正式提問:“我到底是誰?你有什麼看法?”舉手人不多,第一個學生的回答是:“簡單的説就一句話,我就是我。”我有些發愁,從中看不出和我要揭示的答案有相似性,好在,觀察這位學生儀表堂堂看似很有想法的,就試着追問:“我就是我,很簡練的回答,你能具體解釋一下嗎?”他脱口而出:“我在不同情況下角色不同。”太好了,終於答出來了,我如釋重負輕鬆了許多。不然的話,我預設了一些問題1.這些角色都不同,這些不同的角色都是我?也就説我的角色會變化。2.我的角色在什麼情況下會變?一定的時間、地點和情況下我們的角色會變。也就是不同場合我們的角色不同。

標籤: 反思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0qegg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