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精選5篇)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精選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精選5篇)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1

活動目標:

1.認識手的外形特徵,知道每個手指的名稱及用途。

2.通過遊戲的方法,記憶手指的名稱。

3.產生認識自己手指的興趣,知道手有很大的用處,要保護手。

活動準備:

準備一個ppt

活動過程:

一、 出示手掌畫,引起幼兒興趣。

師:寶貝們,你們看 !這是什麼呀?睜大我們的小眼睛仔細看看這是怎麼畫出來的呢?

二、 觀察認識手。

師:哦,原來這是用我們的小手畫出來的呀!原來我們的小手也能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呢!那寶貝們你們的小手在那裏呀?伸出來讓老師看看,我們有幾隻手呀?{我們有兩隻手,左手和右手,手上有手指、手心、手背,指甲,指關節}

觀察一下我們每個寶貝的手是不是一樣的呢?(手的粗細和長短)

三、 認識手指的名稱

(教師邊演示邊介紹手指的名稱: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拇指。)今天呀,老師就帶大家一起來認識我們的小手寶寶,寶貝豎起小耳朵仔細聽!(我們是生活在一隻手上的五個手指兄弟,但是我們的名字是不一樣的。我最矮最粗,但我最能幹,所以他們叫我大拇指。我旁邊的這個高一點的叫做食指。中間這個最高的叫中指。最瘦最小的這個是我們的小弟弟,叫小拇指。寶貝們,我們還漏掉了哪個手指呀?哦,剩下這個不最粗,不最細,不最高的手指不好取名字,所以呀,後來我們就叫他無名指。寶貝們記住我們這五個小兄弟的名字了嗎?)寶貝們,記住了嗎?老師來考考大家。和老師一起叫出他們的名字好嗎?(教師伸出手指,讓幼兒説出名稱)現在啊,老師要跟我們寶寶玩一個手指點點名的遊戲,老師點到哪個手指的名字我們寶寶就把那隻手指舉起來給我看,好嗎?(看誰舉得又快又對)

四、小手的用處

師:剛剛呀,我們認識了自己的小手,小手寶寶悄悄的告訴我説,它可是你們的好幫手呢?那小手寶寶能幫你們做什麼呀?我要請我們寶貝來説説(小朋友的`小手這麼能幹嗎,能拿東西吃,能收拾玩具,會畫畫,會寫字,會穿衣服……)我們的小手有這麼多的好處呀。

師:我們的小手能夠幫助我們做這麼多,有這麼多好處呢,可是呀,我們有的寶貝就是不讓自己的小手動起來,不會自己穿衣服,吃飯,你們説這樣好不好呀?小手也很不喜歡這樣的小朋友,因為這樣小手也越來越不靈活了,好多事情都不會做了。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多動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樣小手會做的事情就會越來越多,它才會成為我們的好幫手。小手對於我們來説真是非常的重要,如果我們不注意讓小手受傷了又會怎樣呢?那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小手呢?

師總結:我們要保護我們的小手,不能玩小刀、剪刀等危險的東西, 要勤剪指甲保持衞生,不咬手指頭,現在我們早上的天氣很冷,寶貝們早上來幼兒園的時候要戴手套防止凍傷我們的小手。寶貝們,你們記住了嗎?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春天的天氣和花草、樹木的特徵,能發現身邊自然景色的變化。

2、樂意在老師的引導下觀察初春的景色,喜愛春天。

活動準備:

1、選擇花草樹木、變化明顯,並有迎春花的地方。

2、散步時帶領幼兒觀察發芽的樹。

3、《幼兒畫冊》(第一冊P28)和配套掛圖。

活動過程:

1、春天真舒服--到户外感受春天的天氣。

帶幼兒到户外曬太陽,鼓勵幼兒表達陽光照在身上的感覺,感知春天來了,春天真暖和。

2、花草、樹木怎麼了——觀察春天的花草、樹木。

(1)、帶領幼兒觀察迎春花,通過看一看、聞一聞、説一説,知道春天來了,迎春花最早開放。

(2)、與幼兒邊走邊欣賞春天的花草、樹木,知道春天的花是無顏六色的,小草變綠了,大樹長出了綠芽芽。

3、我找到了春天--表達自己的發現。

(1)、你們找到春天了嗎?它藏在哪裏?

(2)、引導幼兒運用恰當的詞彙表達。

(3)、帶幼兒到户外遊戲。

延伸: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引導幼兒在户外觀察、尋找春天。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聲音有輕有響,並能加以簡單區分。識字:“輕”、“響”。

2、在看看、聽聽、玩玩的過程中,探索不同事物在易拉罐裏搖晃的不同聲音。

3、樂意參加常識探索活動,並學會在生活中主動探索。

二、活動準備

1、易拉罐若干(多於班級人數),半數裝有釘子或者豆類,半數裝有紙或者小木棍。

2、“響”“輕”立式字卡各兩份。

3、錄有伴奏音樂的磁帶,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1、引題。教師直接出示四隻易拉罐。並對其進行一定的解釋。

2、通過聽聽、看看來進行觀察。

①教師搖一搖裝釘子的易拉罐,請幼兒説説聽到了什麼聲音?(響)請幼兒(幼兒食品)對聲音進行模仿。

②教師搖一搖裝紙的易拉罐,提問這是什麼樣的聲音?(輕)

③教師展示“響”,“輕”字卡,並將兩隻易拉罐分別放在相對應的位置。

④教師將另外兩隻易拉罐分別搖一搖,結合幼兒的意見對其進行區分擺放。

⑤開易拉罐。教師引導:“這些易拉罐裏面到底裝的是什麼呢?我們來看一看吧!”教師分別打開四個易拉罐,並把裏面裝的東西倒出來,分別在幼兒面前進行進距離的觀察。

⑥小結:這些東西都是不一樣的,他們放在易拉罐裏面搖一搖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

3、通過親身操作進一步感知輕和響。

①教師引導:老師這裏有這麼多的易拉罐,我一個人玩不了那麼多,我請小朋友跟我一起來玩,好嗎?

②教師提要求:在拿到易拉罐的時候不要隨便的搖,要先把易拉罐抱住,等到老師請小朋友們操作的時候才可以搖。小朋友搖一搖以後,聽聽這個聲音是輕的還是響的,是響的,就站在響字寶寶旁邊,是輕的,就站在輕字寶寶(寶寶食品)一邊。

③幼兒操作,找到相應的字寶寶並站在旁邊。

④教師檢查,糾正。

4、用易拉罐來給音樂配伴奏。

①聽音樂一遍,區分響的一段和輕的一段。

②幼兒和教師一起根據音樂輕響來給音樂伴奏。響的一段由拿響罐的小朋友搖,輕的一段由拿輕罐子的小朋友搖。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4

一. 設計意圖:

《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石頭是周圍世界中常見的事物,在生活裏運用廣泛,如石橋、石桌等,我班幼兒對我園草地上的石頭路就很感興趣,會蹲着、圍着仔細地看石頭。為了使幼兒進一步瞭解石頭的特性,結合小班幼兒以直觀思維為主的特點,根據《綱要》中科學領域的要求: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我設計了這個科學活動。目的是通過提供豐富、可操作的石頭、圖片,讓每名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探索勢頭的特性,從而體驗科學活動的無限樂趣。

二.活動目標:

1、樂意參加玩石頭的活動,體驗玩石頭的樂趣。

2、能通過找、看、摸、聞等方式感知石頭的基本特性。

三. 活動準備:

各種各樣(大小不一、顏色不一、形狀不一、品種不一)的石頭若干、石頭圖片、照片。

四. 活動過程:

(一)猜石頭。

通過猜猜的遊戲,激發興趣

(二)找石頭。

通過找石頭的遊戲,瞭解石頭在哪裏,石頭有很多品種和造型,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石頭。

1、遊戲一:從很多圖畫中找出有石頭的圖片。

討論:石頭是什麼樣的?在哪裏?

3、遊戲二:請幼兒從圖片中找出石頭變成的東西。(如:石頭橋、石凳子等等)

(三)玩石頭。

通過玩石頭遊戲,充分的體驗石頭的特性

1. 引導幼兒看看、聞聞、摸摸、敲敲石頭,感知石頭的特性(硬、冷、光滑、粗糙、有花紋等)。

2. 給石頭取名字,鼓勵幼兒圍繞石頭的特性取名。

3. 用石頭鋪路。引導幼兒用石頭鋪一條小路,並在石頭路上走一走,進一步感知石頭的特性。

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5

活動背景

為了培養孩子學會認真觀察事物,認識事物的能力。並且學習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所觀察的東西。我設計了一節認識水果的教學課。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積極動腦的習慣。

2、通過比較,能夠多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蘋果、橘子、等的特徵。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各種水果。

2、感知水果特徵並用言語表達出來。

活動準備

橙子、蘋果、梨子、桔子、香蕉若干;水果刀一把,盤子一隻。

活動過程

1、出示各種水果,請幼兒説出它們的名稱

教師:寶貝們認識它們嗎?

幼兒:這是蘋果、這是桔子?

2、觀察水果,説出外部特徵

教師:你看到的蘋果是怎樣的?

幼兒:紅紅的、圓圓的?

3、摸水果,增強孩子對各種水果的外部特徵的感知。並用言語表達:冰冰的。涼涼的。梨子桔子表面不平滑。香蕉蘋果滑滑的。

4、觀察水果的內部特徵,切開各種水果,讓幼兒更深入觀察水果的內部特徵,並用言語表達:梨子蘋果白色的、香蕉橘子等是黃色的、橙色的、有黑色的籽等。

5、品嚐水果,通過味覺感知水果特徵。

將切好的水果分別請幼兒品嚐,並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甜甜的、酸酸的、香香的、軟軟的等。

6、遊戲。

將幼兒眼睛用布矇住後,再品嚐水果。猜猜自己吃到的是什麼水果。

7、教師總結一下。並延伸多吃水果有利身體健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zxn4l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