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火山和地震》的教案

《火山和地震》的教案

一、教材説明:

《火山和地震》的教案

在學生認識了地球內部構造及特徵的基礎上,本課藉助對火山和地震成因的探究,學生進一步認識地球內部的物質組成及其運動變化。火山和地震都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既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好處,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培養學生用辯證的觀點對待事物的能力。

活動準備:

提出本課要探究的內容:“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上的自然現象,和人們有密切的關係,讓我們來研究吧。”提示學生預前探究,為課堂探究做準備;以文字的形式提示學生準備課上探究的典型材料,為課堂探究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物質上的保障;以情景圖的形式調動學生對火山和地震已有的認識,為課堂探究提供心理上的準備。

活動過程:

包括三個活動。

活動一:交流蒐集的地震資料。

包括兩個環節:一是介紹了世界著名的聖??海倫斯火山噴發的情況,包括了火山噴發全過程的圖片及火山噴發對火山周圍廣大地區造成的破壞。目的是為學生研究火山提供最基本的資料,讓學生了解到火山噴發時的現象,引起學習興趣,為探究火山的成因打下基礎。二是介紹唐山大地震的情況。教科書呈現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圖片及文字資料,目的是讓學生知道地震巨大的危害性,引發學生研究地震是怎樣形成的興趣,結合卡通語言“真是不平靜的地層。”,引導學生針對火山和地震的形成作出假設,這些變化有可能是地層的運動引起的,為探究地震的成因打下基礎。

兩組圖片只是教科書的一種指向,提示學生,可以結合自己蒐集的材料進行交流,獲得對火山、地震的初步感知,瞭解火山、地震時會出現的現象。

活動二:研究火山、地震的成因。

分為兩個環節:

一是設計實驗,探究火山及地震的成因。教科書呈現了一系列學生探究實驗的情景圖,“做個模擬實驗吧。”提示學生設計實驗,展開探究活動。三幅圖片分別給學生以探究方法的提示:(1)加熱用番茄醬和土豆泥做成的裝置。提示學生番茄醬看作是地球內部的巖漿,土豆泥看做是地球構造中地殼。藉助這個實驗提示學生認識到地球內部温度高、壓力大,有類似接近液體狀態的巖漿。巖漿從地殼薄的地方或有裂縫的地方噴出,形成火山噴發。(2)用力折斷木棍,模擬巖層的斷裂及震動。(3)用手擠壓毛巾。“實驗中的毛巾和木棍相當於地震中的什麼?”提示學生利用這兩個實驗瞭解地震的成因。木棍和毛巾都相當於地球構造中的地殼,手用力彎折木棍、擠壓毛巾相當於提示學生地球可能會受到來自不同方向的力,木棍折斷發出“啪”的聲音。手感覺到振動,以及毛巾的褶皺分別代表了地殼在受力下可能發生的變化。這就是地震發生的`主要原因。圖片中設計的各種方法只是一種指向,提示學生可以從多方面進行設計,展開探究。

教科書通過“實驗告訴我們什麼?”及預留的記錄空間,提示學生邊探究,邊記錄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及最終獲得的結果。

二是通過資料卡的介紹,豐富學生對火山、地震的認識。在學生實驗探究的基礎上,教科書以資料卡的形式具體介紹了火山、地震的形成原因。上面的資料卡展現的是巖漿即將衝破地殼的情景和火山形成的原因。下面的資料卡展現的是沒有被擠壓的水平地層、受到擠壓發生褶皺的地層、巖層斷裂的地層及地震形成的原因。目的是幫助學生理解火山和地震的成因,豐富學生的認識,拓展學生的認識。

活動三:火山、地震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包括兩個環節:

一是討論火山、地震與人類生活的關係。教科書以圖片的形式展現了火山、地震與人們的關係,分別是地震造成的樓房倒塌,橋樑斷裂情景;火山噴發後形成的金剛石等珍貴礦產、地熱資源;地震奪取人的生命。提示性語言“火山、地震會給人類帶來哪些災害呢?”“火山、地震還能帶來什麼?”提示學生交流火山、地震與人類生活的關係,認識到它們既可以給人類帶來災難,還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有益的影響。培養學生辯證的分析問題、認識問題的能力。教科書設計的圖片內容只是一種提示,火山和地震對人類的影響還有很多,如火山噴發能污染空氣、燒燬森林、毀壞農田、覆蓋村莊、城市,噴出的火山灰也能形成肥沃的土地;強烈的地震能造成嚴重的災害,奪去人的生命,破壞人類的財產,但地震往往能告訴人類一些地球內部的信息,一定程度上促進地質科學的發展。學生可以從更多的方面交流火山、地震與人類生活的關係。

二是避震小常識。教科書提出了“地震來了,我們怎麼辦?”問題,提示學生交流避震常識。藉助資料卡簡單介紹了根據地震前兆預報地震的方法,以及發生地震時,避免人身傷害的方法,豐富學生的認識,對生活更具有指導意義。

自由活動:

模擬避震演習。

教材展示的是一個模擬避震演習的情景圖,背景是在一個教室裏,學生在老師的指揮下,演習各種避震的方法,關於避震的方法有很多,教材中主要展示了三種:①學生把書包舉在頭上,往門外跑。提示學生意識到頭部是人體最脆弱的部位,因此在地震發生時要特別注意保護。這種方法適合於平房教室。②學生抱頭蹲在桌子旁。提示學生地震時,處在樓房裏的人可以採取這種方法。值得注意的是蹲在桌子旁比蹲在桌子底下逃生的機會大得多,這裏面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③學生蹲在牆角。牆角是建築物最牢固的地方,如果地震來得突然,來不及逃離房間,用這種方法也能增加生還的機會。藉此活動目的是培養每個學生的防震意識,提高他們的防震能力,是對學生生存技能的一次有意義的訓練。

拓展活動:

現在許多火山都成了著名的風景區,蒐集有關資料,辦一份火山旅遊報吧!

提示學生蒐集有關的資料,辦一份火山旅遊報。藉助旅遊報給學生提供一個瞭解更多的火山、地震知識的機會,將課堂探究延伸至課外。

二、教學目標:

1.能用簡單器材作模擬實驗;會查閲書刊及其它信息源;能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表述研究過程和結果;能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讀數據,對現象作合理的解釋。

2.願意合作交流;喜歡大膽想象;能從自然中獲得美的體驗;意識到火山和地震既可以帶給人類好處,也給人類造成負面的影響。

3.瞭解火山噴發現象;瞭解地震現象;認識火山、地震的利與弊。

三、教學建議:

活動準備:

學生依據活動準備中的要求,根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準備材料:毛巾、木棍、土豆泥、蕃茄醬等。蒐集有關火山、地震的資料。為了課堂探究活動的順利進行,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也要相應準備酒精燈、三腳架及相關的圖片或視頻資料。

活動過程:

活動一:

教師可以先提出問題:“你對火山和地震有哪些瞭解?”學生結合自己蒐集的資料進行討論交流。教師也可以先播放有關火山或地震的錄像資料,增加學生的視覺刺激。在學生觀看的基礎上提出問題:“火山和地震發生時會出現什麼現象?”學生通過交流獲得研究火山和地震的相關資料。

在學生了解了火山、地震發生的現象後,教師可以提示學生思考:為什麼會出現這些現象?由這些現象可以推想到什麼?學生結合自己瞭解進行充分的討論交流,提出自己的猜想與假設。

活動二:

在學生提出猜想與假設後,教師提問學生:“怎麼證明我們的猜測是正確的呢?”學生結合已有的知識進行討論,設計相關的實驗,證明自己的假設。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討論設計。適當的時候可以給學生提供一張探究提示卡,提示學生實驗設計的思路及實驗中要注意的事項。在學生設計完成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學生之間相互學習,相互借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充分利用準備的材料展開實驗探究。實驗中,教師可以積極參與其中,密切注意學生的實驗情況,並及時提醒學生記錄實驗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以方便學生之間進行交流。

在學生實驗結束後,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小組之間進行討論,分析實驗中觀察到的實驗現象,並進行整理,對實驗獲得更深入的認識。

討論結束後,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交流,結合學生的彙報適時的提供相關的圖片或視頻資料,豐富學生的認識。

最終教師提問學生:“通過實驗、分析、整理,你知道火山噴發和地震到底是怎麼發生的嗎?”結合學生的回答出示資料卡,彌補學生認識上的不足。

活動三:

教師和學生一起進行討論:“火山、地震與人類生活有什麼關係?”可以先讓學生結合自己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進行交流。結合學生的交流,教師可以播放相關的錄像資料,或介紹相關的數字豐富學生的認識。學生可能只重視到火山和地震帶給人類的災難,那麼教師就需要進行適當的補充介紹,讓學生認識到火山和地震給人類帶來負面作用的同時,也有有利的一面。訓練學生學習辯證地、一分為二看待問題的科學素養。

在學生認識到火山和地震與人類的關係後,教師提示學生思考:如果發生火山噴發或地震,那麼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學生結合已有經驗進行討論交流彙報。教師教學時,還可以依據學生的實際,再補充一些有科學根據、經過實踐檢驗的方法。

自由活動:

活動時要注意以下幾點:1、活動的準備要充分,包括對教室房屋結構、室內物品、活動中容易出現的問題等都應有個大體的瞭解。2、活動時間要充足,各種避震方法的掌握要到位。3、活動後注意總結、評價,對於活動中學生所表現的靈活性、創造性一定要及時發現,多鼓勵。

拓展活動:

教師可以提示學生:火山的噴發會帶來巨大的災難,但噴發後,會形成許多優美的自然景觀,如國內的長白山天池、五大山蓮池,國外的富士山、維蘇威火山等。可以蒐集資料辦一份火山旅遊報。在一段時間後,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個火山旅遊報展覽。

本課探究內容較多,建議用2課時完成。具體有兩種分配方案。第一種方案是第一課時認識火山、地震發生時的現象,學習火山、地震的成因。第二課時討論認識火山、地震與人類生活的關係,瞭解避震小知識,模擬避震演習。第二種方案是火山和地震分別佔一課時。教學時選用哪種方法,教師可以根據情況靈活掌握。

標籤: 教案 地震 火山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z4e4r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