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高一《哦,香雪》教學教案

高一《哦,香雪》教學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一《哦,香雪》教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高一《哦,香雪》教學教案

【素養目標】

1.瞭解文章寫作的歷史背景,理解小説折射出的時代信息,把握主旨和主題。

2.品讀小説的語言美,賞析小説主人公“香雪”的形象特徵。

3.鑑賞文章的藝術手法,體會擬人和對比手法的運用。

【教學重難點】

1.結合時代背景,準確把握小説的主旨。

2.鑑賞文章的語言美、人物美和藝術美。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法、點撥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青春之美,在人的一生中是彌足珍貴的。尤其是那份對新鮮事物天生的好奇,對美好發自內心的追求。那麼,在改革開放之初,在那個百廢待興的時代,當時代變革的號角吹響在一個閉塞的小山村的時候,又將會發生些什麼呢?今天,讓我們一齊走近——《哦,香雪》。

二、知人論世

1.瞭解作者—鐵凝

鐵凝,原姓屈,女,1957年9月生於北京,祖籍河北趙縣。父親是畫家鐵揚,原名屈鐵揚,父為油畫及水彩畫家,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母親是聲樂教授,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鐵凝為長女。1975年於保定高中畢業後到河北博野農村插隊,1979年回保定,在保定地區文聯《花山》編輯部任小説編輯。自1975年開始發表作品,至今已發表文學作品約150餘萬字。

主要作品:

長篇小説《玫瑰門》、《無雨之城》、《大浴女》、《笨花》;

中篇小説《麥秸垛》、《對面》、《午後懸崖》、《永遠有多遠》、《沒有鈕釦的紅襯衫》;

短篇小説《哦,香雪》、《孕婦和牛》、《馬路動作》、《安德烈的晚上》

以及散文、電影文學劇本等百餘篇、部,300餘萬字。

作品曾6次獲包括“魯迅文學獎”在內的文學獎;另有小説、散文獲中國各大文學10餘項。由鐵凝編劇的電影《哦,香雪》獲第4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大獎,以及中國電影“金雞獎”“百花獎”。部分作品已譯成英、俄、德、法、日、韓、西班牙、丹麥、挪威、越南等多國文字。

【人物軼事】

心有一杆秤

對於認定的事,鐵凝有自己的想法和堅持。比如她放棄上大學、放棄當兵,比如她對婚姻的執著等待,儘管回憶起當初放棄繼續深造的選擇,鐵凝還會有一絲落寞。“我覺得人在年輕的時候不管用什麼方式,還是應該儘可能系統地多掌握一些對你至關重要的知識。學問當然是要用一生去補充和積累的,但基礎知識還是要打牢。”但正是因為當初的選擇,鐵凝才能成為我眼前的作家鐵凝。

2.瞭解寫作背景

文化_時期,政治性、階級性成了人屬性和文藝批評的標準,人道主義完全被驅逐出文藝創作的領域。文化_結束後,人道主義才又在中國興盛起來。鐵凝的小説《哦,香雪》正是產生於這個時候,小説借台兒溝的一角,寫出了改革開放後中國從歷史的陰影下走出,擺脱封閉、愚昧和落後,走向開放、文明與進步的痛苦和喜悦。

3.瞭解鐵凝的寫作風格

早期作品描寫生活中普通的人與事,特別是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內心,從中反映人們的理想與追求,矛盾與痛苦,語言柔婉清新。

1986年和1988年先後發表反省古老歷史文化、關注女性生存的兩部中篇小説《麥秸垛》和《棉花垛》,標誌着鐵凝步入一個新的文學創作時期。

1988年還寫成第一部長篇小説《玫瑰門》,它一改鐵凝以往那和諧理想的詩意境界,透過幾代女人生存競爭間的較量廝殺,徹底撕開了生活中醜陋和血污的一面。

三、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一)預習檢查:

1.明確字音

皺褶(zhě)吮吸(shǔn)慫恿(sǒngyǒng)

嬌嗔(chēn)輾軋(niǎnyà)搡(sǎng)

窸窸窣窣(xīsū)隧道(suì)攪亂(jiǎo)

惆悵(chóuchàng)笨拙(zhuō)凜冽(lǐnliè)

2.解釋下面詞語的意思

昂首闊步:仰起頭,邁着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振奮,意氣昂揚。

五彩繽紛:表示顏色繁多,色彩絢麗,十分好看的樣子。

喜怒哀樂:泛指人的各種不同的感情。

窸窸窣窣:形容摩擦等輕微細小的聲音。

理直氣壯:理由充分,因而説話有氣勢。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形容處境為難或心神慌亂。

慫恿:鼓動別人去做某事。(通常是不好的事)

斟酌:考慮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適當。

(二)初讀課文:

【思考1】概括故事情節,給課文劃分層次。

明確序幕:第1-3自然段,交代小山村迎來了火車的故事背景。

開端:第4-61自然段,姑娘們等待火車、迎接火車時,看到的人、發生的事兒。

發展:第62-69自然段,香雪準備雞蛋,登上火車,換取鉛筆盒。

高潮:第70-77自然段,香雪得到鉛筆盒後,獨自下車後的心理變化。

結局:第78-82自然段,香雪深夜返回,與姐妹相遇。

【思考2】文章的線索是什麼?

明確文章以“火車”和“鉛筆盒”兩個物象作為線索,講述鄉村生活的改變、鄉村姑娘的改變。

四、文本研究

【思考1】試分析小説標題的效果。

明確小説的標題清新別緻,既點出小説的主人公“香雪”,同時,這個“哦”又以抒情性、詠歎式的筆調,表達了對香雪的肯定和讚美,進而為我們描繪了一羣美麗鄉村少女的美好形象,也具有設置了懸念,引發讀者思考,增強閲讀興趣的作用。

【思考2】文章第一部分有什麼作用?

明確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台兒溝。描寫了台兒溝的地理環境,偏僻、貧弱。引出核心事件,火車修進了小山村,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環境和背景,為下文講述圍繞火車發生的故事做了鋪墊。

【思考3】分析物象

(1)“大山”“火車”象徵了什麼?

明確“大山”象徵着封閉、傳統;“火車”象徵着開放、現代。

(2)開頭寫火車進入村莊,有什麼寓意嗎?火車開進台兒溝之後,給那裏的生活帶來了什麼變化?

明確火車進村代表着現代文明對小山村的衝擊,給台兒溝帶來的變化是人們有了各種各樣的新追求。

(3)“鉛筆盒”象徵着什麼?

明確鉛筆盒是文化和知識的象徵,是現代文明的象徵。對香雪來説,就像黑夜中一盞閃亮的燈,使她在追求知識、追求文明的道路上勇敢前進。香雪對鉛筆盒的追求,就是對文明的追求,能夠主動追求文明和進步,才是她身上智慧因素的覺醒。從她身上,可以顯示強烈的時代意義。

【思考4】分析情節

(1)第21段:“你們城市裏一天吃幾頓飯?”香雪也緊跟在姑娘們後邊小聲問了一句。

①試分析其中意藴。

明確“小聲”,一方面體現她的性格原本文靜、不愛説話;另一方面也體現了香雪的自卑感。聯繫上下文,小説還穿插了另外一些細節——在學校裏,鎮上的同學反覆問香雪一天吃幾頓飯,並對香雪一天只吃兩頓飯表示嘲笑與挖苦,對此,香雪心裏烙下了深刻的印記——她“明白了台兒溝是多麼貧窮”“她第一次意識到這是不光彩的,因為貧窮”。因此當她看到火車上來自大城市的人們時,自然想了解大城市人們的生活方式。

②香雪的問話與其他女孩子的問話有何不同之處,又有何更深層的內涵?

明確其他女孩子關注的是眼前所見到的有關火車及車廂內的東西,而香雪問的是城裏人的生活方式——一天吃幾頓飯。進而折射出,香雪更高的精神需要,對於精神文明、現代化的嚮往。也為下文寫她執着追求“鉛筆盒”買了伏筆。

(2)第48段中作者用了四個“打聽”,用意何在?

明確從表述方式上看,連用四個“打聽”,表示強調,強調香雪對外面的世界、對大學、對精神文化的東西是非常感興趣的,寫出了她發自內心的渴望;從“打聽”的內容來看,香雪打聽的四個事物:外界、大學、詩歌、鉛筆盒,表現出香雪這個鄉村少女對外面精彩世界的極度渴望,將香雪的內心指向、精神追求等都包含在內。

(3)作者在70自然段中插敍寫了香雪用雞蛋換到了鉛筆盒,其中有“台兒溝再窮,她也從沒白拿過別人的東西”這樣一句話,如何理解?説明了什麼?

明確這裏點明,在香雪的世界裏,“白拿別人的東西”的可恥的,即使是在自己生活的地方極度貧窮的情況下,也是不能接受的,可見她高度的自尊心理和堅定的品格。

(4)有人説,香雪用她娘辛苦攢下的四十個雞蛋換了一個鉛筆盒,是虛榮心的表現,你認為她愛慕虛榮嗎?

明確我認為她不虛榮。

第一,鉛筆盒對香雪來説,是象徵着上學的權利,象徵着現代文明;而對鉛筆盒的執着追求體現了香雪對於知識的渴望。

第二,香雪能夠體會母親的辛苦,也為此深深的內疚、自責,可見她是一個善良、單純的人。

第三,女學生執意要把鉛筆盒送給香雪,而香雪最後依然把雞蛋塞到了她的座位底下,可見香雪是個有高度自尊心和堅定品格的人。

(5)香雪為什麼要冒險上車用積攢的四十個雞蛋換到新型鉛筆盒?

明確香雪要得到新型鉛筆盒,首先是香雪的個人需要,是獲得尊嚴、實現自我的需要。香雪的情結就是要洗雪文明的落差帶給她的屈辱。鉛筆盒不僅給了香雪巨大的力量,幫助一向膽子小的她戰勝了走夜路的恐懼,還改變了香雪對這個世界的感受。

【思考5】分析人物形象

(1)山村姑娘們

小説《哦,香雪》塑造了一羣天真、活潑、樸實的'山村姑娘的形象,她們對新鮮事物抱有好奇心,她們愛美、勤勞熱情,同時對人真誠、心地善良。

(2)香雪

①她天真爛漫、心地善良、純真無暇。當火車過來時。她是跑在最前邊的。可是到火車跟前時,她卻躲在了同伴的後邊。別的姑娘可以就“小白臉兒”、“北京話”調笑,香雪不但不敢搭腔。甚至聽了就臉紅。

②她渴求進取。她是台兒溝上初中的人,並且渴望用一籃子雞蛋換一個自動鉛筆盒。

③她堅毅執着。例如:為了換取鉛筆盒,她毅然登上火車,為這她不得不走30裏夜路回家;堅定的拒絕女學生白送的做法。

【思考6】鑑賞語言美

(1)本文在語言描寫上有何特點?

明確本文語言清新淡雅,生動別緻。

(2)分析下面句子的手法及含義。

①哦,五彩繽紛的一分鐘,你飽含着台兒溝的姑娘們多少喜怒哀樂!

明確“五彩繽紛”表明了姑娘們對這一分鐘的期盼。“飽含着台兒溝的姑娘們多少喜怒哀樂”,表明她們對這一分鐘內發生的故事,心情是複雜的:既高興,又傷心,高興是因為可以每天接觸大山以外的現代文明;傷心是因為不能走出大山,融入現代文明的世界中去。

②她和他做買賣很有意思,她經常故意磨磨蹭蹭,車快開時才把整籃的雞蛋塞給他。要是他先把雞蛋拿走,下次見面時再付錢,那就更有意思了。

明確“故意磨磨蹭蹭”是因為她喜歡“北京話”,想和他多待一會兒;“更有意思”是説她對“北京話”更好。這裏她對“北京話”好,實質上表明,她愛“北京話”所代表的現代都市文明。“北京話”可以理解為一種象徵。

③你望着她那潔淨得彷彿一分鐘前才誕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軟得宛若紅緞子似的嘴脣,心中會升起一種美好的感情。

明確“彷彿一分鐘前才誕生的面孔”着意刻畫香雪的清純;“美好的感情”是一種非常健康、非常純潔的感情,不會有其他雜質,説明香雪的純淨的美,可以感化別人,使別人的心靈也變得更美好。這是對人物的側面描寫,效果非常好。

④古老的羣山終於被感動得戰慄了,它發出寬亮低沉的迴音,和她們共同歡呼着。

明確“被感動得戰慄”擬人又雙關,一方面指姑娘們的聲音在羣山間迴盪;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終於慢慢被這現代文明喚醒,共同歡呼文明時代的到來。

(3)在第48段中,若將“當秋風和車輪的呼嘯一同在她耳邊鳴響時”一句改成“當她意識到已經追不上的時候”,在表情達意上有何不同?

明確“當秋風和車輪的呼嘯一同在她耳邊鳴響時”一句更有場景感,一下子將讀者帶入到具體情境中。事實上“秋風和車輪的呼嘯”一直都存在,為什麼香雪到後來才意識到呢?是因為這時她腦子裏面全都是鉛筆盒,渴望鉛筆盒的念頭是如此的強烈!讓她完全沉浸其中,聽不到任何的聲響。直到她筋疲力盡之後,才感知到車輪巨大的聲音;“當她意識到已經追不上的時候”只是簡單敍述了追火車的過程,不能體現香雪當時豐富的心理活動,也表現不出香雪對鉛筆盒的執着與渴求,感染力不強。作者是用“秋風”“車輪呼嘯聲”等景物描寫的方式起到心理描寫的表達效果。

【思考7】從文章的最後兩部分,找出文中的景物描寫,並分析人物的心理變化。

明確①第72段“現在她害怕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靜“寫出香雪“害怕”。

②第75段“她站了起來,忽然感到心裏很滿意,風也柔合了許多。她發現月亮是這樣明淨。羣山被月光籠罩着,像母親莊嚴、神聖的胸脯”寫出香雪找到信心和勇氣。

③第76段“她環視羣山,羣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處的楊樹林張望,楊樹林窸窸窣窣地響着,並不真心告訴她應該怎麼做。”——猶豫

④第77段“小溪的歌唱高昂起來了,它歡騰着向前奔跑,撞擊着水中的石塊,不時濺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堅定

【思考8】鑑賞本文的藝術手法

明確①運用擬人的手法,賦予事物以生命。例如:“彷彿在同一時刻聽到了大山無聲的命令”,“完全靜止了,靜得那樣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訴説着自己的虔誠”。“發出一聲沉重的歎息,像是在抱怨台兒溝的寒冷”。

②巧用比喻和想象。例如:“她發現月亮是這樣明淨,羣山被月光籠罩着,像母親莊嚴、聖神的胸脯:那秋風吹乾的一樹樹核桃葉,捲起來像一樹樹金鈴鐺,她第一次聽清它們在夜晚,在風的慫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③運用對比,來突出性格。文中通過多處對比來塑造人物的性格,突出文章的主旨。如:香雪和鳳嬌等人的對比,山村姑娘和香雪的同學們的對比,火車進村前後的變化對比,香雪前後心理變化的對比等,突出了香雪對知識的渴望等形象特徵。

④運用環境描寫來襯托人物心理。小説後半部分,通過大量的寫景來寫香雪的心理變化,以景寫情。

⑤運用細節描寫,來襯托人物性格。如“鳳嬌不接茬兒,鬆開了香雪的手。”“香雪又悄悄把手送到鳳嬌手心裏,她示意鳳嬌握住她的手,彷彿請求鳳嬌的寬恕,彷彿是她使鳳嬌受了委屈。”寫出了香雪的善良、淳樸。

【思考9】通讀全文,作者是如何塑造“香雪”這一人物性格的?

明確首先作者把香雪置於現代文明與傳統鄉村文明碰撞的生活環境中,在撞擊中展示人物的性格。

其次,作者把香雪放在與其他姑娘對生活不同追求的衝突中、放在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中進行刻畫,從而發現人物性格的美好——為改變命運而努力的堅韌品格和奮鬥精神。

第一,作者特意凸顯了香雪與風嬌對生活不同的興趣點。

第二,文中還通過生活環境的描寫表現香雪在理想與現實的衝突中對理想執着追求的堅韌。

第三,作者用濃墨重彩的描寫抒情,渲染香雪內心的糾結和衝突,表現其性格的內在美。

五、技巧點撥—對比手法

【任務引導】對比手法,是文學創作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是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較,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運用這種手法,有利於充分顯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加強文章的藝術效果和感染力。

【活動任務】找出文章中的幾處對比,並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對點練習】請運用對比的藝術手法寫一個片段,描寫出一個場景或表現一個人物,不少於300字。

明確(示例)試卷又發下來了。有的試卷的上面寫着鮮紅的“100”,得着這樣卷子的人自然很高興,其中有的人不免洋洋自得,腿不停地上下襬動,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有的人把頭埋在桌子上,不用問就知:一定沒考好。他頭下壓着的試卷上露出了好幾個紅紅的大叉,其醒目程度不亞於別人的“100”。有的則拿着得分不高不低的卷子嘰嘰喳喳地談着:“其實這道題我會做,就是馬虎了。”“本來我都做對了,又改錯了。”……話音的是我的同桌。他一手拍着試卷,一手拍着大腿,不住地嚷嚷着:“只差一分,只差一分!為什麼只差一分呢?”他的試卷上紅藍黑色俱全:黑色的試題、藍色的回答、紅色的勾勾叉叉,這些和別人的差不多。但是,在他試卷的右上角,赫然寫着的是一個紅色的“59”,好像比別人試卷上的分數都要大,都要醒目。他的話音吸引了不少同學前來圍觀,一時間教室裏沸反盈天。

六、明晰主旨

這篇小説以一個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兒溝為敍事和抒情背景,通過對香雪等一羣山村少女一段不尋常經歷的敍述與她們心理活動的生動描摹,敍寫了每天只停一分鐘的火車給一向寧靜的山村生活帶來的波瀾,表達了姑娘們對山外文明的嚮往,對改變山村封閉落後、擺脱貧窮的迫切心情,同時表現了山裏姑娘的自愛自尊和她們純美的心靈。

七、拓展閲讀

知識改變命運

華人首富李嘉誠名言:“知識改變命運”。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至理名言早已放之四海、深入人心。古今中外無數鮮活的事例都印證了這句話。

中國的華羅庚,他原本家境貧寒,在一家雜貨店當學徒,但他並不屈從於命運,而是自強不息,利用晚上自學數學,後來在清華旁聽,後來因其數學研究屢有重大成果,改變了自己的命運甚至讓世界震驚。(詳見《在困境中更要發憤求進》)

美國的海倫·凱勒,一歲半時即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但她不屈不撓地與命運抗爭,在家庭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盲文,拼寫單詞,表達自己,還學會了説話,在20歲時考進哈佛大學女子學院。如果她不曾努力學習,而是自暴自棄,相信只是一個讓人可憐的殘疾人,但她用自己的毅力締造了“知識改變命運”的神話!

張藝謀因為苦苦求學,才得以上了電影學院,才得以從一名普通的工人變成為今天帶着中國電影走向世界的知名導演。

陳章良若不是上學唸書,掌握了知識,也不能從福建一個小漁村的光着腳丫在海邊捉魚的無知少年,成長為當代中國最年輕的大學校長。(34歲當選北京大學副校長,41歲當選中國農業大學校長,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

同樣真實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同樣條件、同樣環境,最後因知識水平不同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命運。

知識就是力量,進取改變命運

當知識為我們打開了一扇扇大門的時候,我們是否有香雪她們那樣的機遇意識,香雪她們的那種期盼追求?讓青春衝動和生命激情,引發我們隊遠方生活的憧憬,在骨子裏永遠保持那份對文明和進步的執着追求。香雪生活的時代正離我們越來越遠,香雪的熱情和追求卻永遠離我們很近很近。

八、作業

請將“我眼中的____年變化”補充完整,並以之為題,寫一篇500字的小短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ynm4o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