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美麗的丹頂鶴》説課稿 教案教學設計

《美麗的丹頂鶴》説課稿 教案教學設計

  鶴崗市黎明小學  高義彩

《美麗的丹頂鶴》説課稿 教案教學設計

一、説教材:

1、教學內容:

《美麗的丹頂鶴》是小學語文教科版一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講讀課文,它在第八單元是第16課。

2、教材分析:

我初讀這篇課文,第一感覺就是這篇課文語言優美,字裏行間流露出丹頂鶴的顏色美、形體美、姿態美。滲透了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課文篇幅不長,層次清楚,內容生動,語言通俗易懂。 

但是,作為老師我也從來沒有親眼見到過丹頂鶴,很難有真實的感受,要讓學生只靠讀書就能體會丹頂鶴的美麗、高雅確實存在很大的困難。後來,我不斷地鑽研教材,並通過各種渠道查找有關丹頂鶴的知識、圖片、音像資料。在此過程中,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了丹頂鶴的美麗和高雅。當我拿起書來再讀課文的時候,是情不自禁地將這種對丹頂鶴的喜愛、欣賞融入課文的字裏行間,相信一年級的小學生讀完課文也會被丹頂鶴特殊的美所深深的吸引。

 3、教學目標分析:

基於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根據新課程標準對一年級閲讀教學的要求,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維度,對第一課時的教學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圖文對照來展開合理想象,感受丹頂鶴的外形美和姿態美。

(2)瞭解詞語“旅伴、嵌、引吭高歌、展翅飛翔”等的意思。

(3)通過學習,在樂讀中懂得丹頂鶴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初步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4、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在教學時,課文第二、三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也是我引導學生從課文中領略丹頂鶴的美麗、高雅的難點,而開頭和結尾兩個自然段在教學中的比例相對較少。

二、説教法:

以讀為主,讀中感悟,通過朗讀訓練,整體把握知識內容和情感態度。根據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為輔的認知特點,運用多媒體、語言描述、動作體驗等多種方法理解詞語。

三、説學法: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課文重點詞語理解能力有限和本班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我在學法指導上主要以激趣為主,學生在愉悦情景中自讀、領讀、比讀、演讀。讓學生充分地讀書,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悟情,在讀中培養語感,使學生始終保持主動參與的角色意識。

四、説教學時間: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體會丹頂鶴的美,懂得丹頂鶴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初步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第二課時:學習本課生字,練習背誦

五、説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説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課伊始,我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丹頂鶴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黑板上貼出丹頂鶴的圖片,引出課題,板書“丹頂鶴”。然後問學生,丹頂鶴長得怎麼樣?這是什麼樣的丹頂鶴?引出“美麗的”,板書完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我先讓學生自由讀,然後教師再範讀,最後再開火車讀,讀後師生評價、生生評價,使學生能發現別人身上的閃過點,便於學習,培養了學生的評價能力。而且教師聲情並茂的範讀,激起了學生的朗讀興趣,得到了情感的薰陶。

(三)深入挖掘、直奔重點

這部分的教學,以二、三自然段為主品讀感悟,品味美麗,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1、我首先讓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丹頂鶴美在哪裏?以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他們很容易被丹頂鶴美麗的外形、顏色吸引。這時,我就因勢利導進行第二自然段的教學。同時指導朗讀“丹頂鶴有一身潔白的羽毛,脖子和翅膀邊兒卻是黑的”,講解潔白、黑的重音,翅膀邊兒後面的停頓。並利用黑板上貼的丹頂鶴圖片,讓學生形象直觀地理解課文所描寫的丹頂鶴身上的顏色。一白一黑色彩鮮明、清清爽爽。

第二句把鮮紅鮮紅的頭頂比作紅寶石,通過多媒體放大的圖片引導學生感受丹頂鶴頭頂的鮮紅、富有光澤,並理解,什麼是“嵌”。然後,指導朗讀“鮮紅鮮紅的”,並提出問題:為什麼不用一個“鮮紅”?讓學生體驗到丹頂鶴頭頂紅的程度,體會課文用詞的準確。順勢理解課題上的“丹”,理解丹頂鶴名字的由來。

2、由“丹頂鶴”名字的講述,緊接着我將第三自然段最後一句拿出先講,將文本重新編排,提問:它除了叫“丹頂鶴”這個名字以外,還叫什麼?引出“仙鶴”一句。從而引出第三自然段的講解。

3、理解第三自然段第二句時,我藉助丹頂鶴貼片,將丹頂鶴的腿、脖子、嘴用一個 “長”標出,學生一目瞭然,直觀感受到了丹頂鶴的形體美。文中描寫丹頂鶴的姿態很高雅,對“高雅”一詞學生很難理解,必須藉助“引吭高歌”和“展翅飛翔”的形態來理解和感悟。所以我在這裏充分藉助了多媒體手段,以及讓學生帶動作的表演,讓學生通過直觀感受及肢體語言,理解“引吭高歌”和“展翅飛翔”,從而體會丹頂鶴的高潔、優雅。

(四)、迴歸整體、拓展延伸

1、在學完2、3自然段後問學生:這樣美麗的丹頂鶴究竟生活在我們國家的什麼地方呢?從而進行了 1、4自然段的略學。

2、《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應拓展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開闊視野,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所以我進行了知識的拓展:多媒體課件出示扎龍自然保護區的圖片,讓學生體會扎龍的美,告訴學生扎龍就在我們省的齊齊哈爾,學生熱愛家鄉的感情油然而生,接着説:這麼美麗的丹頂鶴,真讓人喜愛,遺憾的是全世界的野生丹頂鶴僅剩1200多隻,可喜的是其中竟有800多隻生活在我國,並被列為我國一級保護動物。我們應該感到驕傲。這樣美、這樣珍貴的丹頂鶴,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很自然進行了保護野生動物的德育教育。

(五)、總結全文、佈置作業

1、學生談收穫

2、我用自編的三字經總結課文

春天到,百花開。丹頂鶴,飛回來。

頸翅黑,身體白。紅寶石,頭上戴。

腿脖嘴,長而美。鶴延年,神仙愛。

扎龍區,故鄉在。護珍禽,記胸懷。

三字經代替了教師的長篇總結,學生拍手誦讀,節奏歡快,讀起來琅琅上口,便於記憶,又有助於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佈置作業,課文講了“黑龍江省嫩江流域是丹頂鶴的第一故鄉”,我讓學生課下查查資料或問問家長,丹頂鶴有第二故鄉嗎?在哪裏呢?這樣又進行了知識的拓展,使知識更加完整。

七、説板書設計:

這節課的板書設計,我力求美觀簡潔,使學生更好地體會丹頂鶴的美,便於理解課文的內容。

 16    美麗的丹頂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xne7m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