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案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案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案1

一、講讀分析第二部分(第4節至第9節)。

1、交流漫畫作業,加深對孔乙己的印象。

2、指名朗讀第4節至第9節的內容,思考:

(1)孔乙己一出場就成為人們嘲笑的對象,他為什麼會成為嘲笑的對象?別人嘲笑他時,他怎樣答對?表現出他怎樣的思想性格?

學生回答,點明:從他外貌特徵看,他既窮困潦倒,又要擺讀書人的架子,顯示出比“短衣幫”高貴。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思想毒害,總脱不下那件破長衫。既窮又懶,衣服又髒又破,那件長衫十多年不補,不洗。付酒錢時還要“排”。一個“排”字,傳神地刻畫出他擺闊的情態。“夾些傷痕”,又説明在他身上發生過某些事件。

從他語言特點看,滿口“之、乎、者、也”,難懂,表現他的迂腐不堪。當別人揭他“偷”的瘡疤時,他的表現是“不回答”,逆來順受;當別人再挑釁時,他“睜大眼睛”辯解;別人揭穿事實後,他窘得“漲紅了臉……”自我解嘲以維護自己的尊嚴。這樣抓住特徵進行描繪,使一個心靈受到侮辱的形象,躍然紙上。

性格刻畫入木三分。比如,在他被侮辱之時,他仍要表現出高人一等,知書識理,滿口“竊書不能算偷……”以表現自己的斯文。可見,迂腐可笑到何等程度。

(2)孔乙己為何只好向小夥計説話?向孩子們説話?孩子對他採取什麼態度呢?從教寫字和吃茴香豆的事情中反映出他怎樣的思想性格?

孔乙己感到孤苦寂寞,只好和孩子們説話,以求得安慰。他社會地位低下,和勞動人民一樣處於社會底層,而又由於迂腐和品行不端,更為低下,連小孩都看不起他。一個“配”字,極其深刻地揭示了他十分低下的社會地位。

教寫字和吃茴香豆二事,反映了孔乙己的善良,也進一步刻畫其麻木不仁,迂腐可笑。“回”的四種寫法,其實很少這樣用,但孔乙己是受科舉制度愚弄毒害的知識分子,常把一些無用的字看作學問與本領,可見毒害之深。熱衷於功名利祿,對小夥計不僅誇耀,而且灌輸做掌櫃往上爬的思想(“多乎哉?不多也”的來歷:別人説孔子多才多藝,孔子説:“多嗎?不多啊。”)

這部分三個細節特徵,①站、穿;②排;③關於茴香豆,活畫出孔乙己性格的基本特徵:善良,卑微,迂腐,想向上爬又不善於鑽營,生計日窘卻又好吃懶做,特別看不起體力勞動。作者塑造了這個下層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傳神。

(3)在寫鬨笑的場面中,作者插敍了什麼內容?起何作用?

插敍孔乙己的身世和品行,對他的社會地位、經濟狀況、受腐蝕的思想性格作比較完整的介紹(好喝懶做;偷竊;不拖欠等等)。

插敍節省筆墨,用最少的話説明應該説明白的事,控訴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

(4)讀第9節。從“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的語句中,體會孔乙己是個無足輕重的人,多餘的人。話雖一句,卻無限辛酸。

二、佈置作業:

1、練習四。

2、熟讀第4節至第9節。

第二教時

一、講讀分析第三部分。

1、啟發思考:孔乙己好些天來,他的遭遇如何呢?

(1)指名朗讀第10節。正音解詞。

打折(shé)服辯(fúbiàn)

(2)學生回答:他被打折了腿。

2、思考:這件事深刻地揭露了什麼問題?作者運用怎樣的描寫手法來敍事寫人的?

孔乙己不僅精神上受侮辱、損害,而且肉體上遭摧殘。

文章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一個有功名,爬上去,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橫行霸道,欺壓人民;一個沒有進學,跌下來,受折磨。丁舉人有地位,有權勢,本性兇殘,手段毒辣,私設公堂,草菅人命,先“正名”,後動刑,接着再慢慢地折磨,明明吃人,卻不擔吃人罪名,冷酷而暴虐。

作者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從喝酒的人與掌櫃的對話中敍事寫人。

3孔乙己最後一次出場是怎樣的情景?與第一次出場比較,肖像、聲音、神態、動作有何變化?

(1)指名讀第11節。

(2)抓關鍵詞語説明。

(板書)

別人對他的嘲笑、鬨笑、説笑仍然是一樣,無絲毫同情與憐憫,有的是冷漠、寡情與勢利。

4、教師點明:從欠錢未還,從提到而不談到、不看到,寫出孔乙己的悲慘結局;通過“我”的估猜,寫孔乙己的默默無聞死去,分外辛酸。無人過問,又無確實消息,“大約”“的確”,寫出其悲劇結局的必然性。孔乙己在取笑聲中登上生活的舞台,又在嘲笑聲中離開了生活的舞台。社會如此冷酷,令人毛骨悚然。

二、總結。

1、請同學就人物性格與主題思想進行歸納。

孔乙己是封建社會科舉制度摧殘下的一個可憐的犧牲品。迂腐,好喝懶做,偷盜,中封建思想意識的毒而不自覺,毫無社會地位,但精神上又接近不了“短衣主顧”,脱不了那件長衫,成為魯鎮的多餘的人,廢物。他身上的這種矛盾決定了他特有的語言行動,成為可笑的人。他是清末受封建教育、科舉制度毒害的下層知識分子的典型。

孔乙己這個被壓迫被損害者,作者對其迂腐,壞習氣進行了批判,對其善良予以肯定,對其悲慘遭遇寄予同情,哀其不幸。

作者通過對孔乙己命運的描述,控訴封建社會的罪惡,揭露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鞭撻丁舉人之類的冷酷暴虐。作者平平淡淡寫來,刻畫得維妙維肖。放在社會悲劇裏寫出鄉村潦倒文人的性格悲劇,筆觸平淡,寓意深刻。整個悲劇是在人們的笑聲中進行的,既是社會的悲劇,又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劇。文中沒有排山倒海的衝擊,可人們讀後卻感到心裏有陣陣的隱痛。作者運筆確實收到鬼斧神工之效。

2、體會細節描寫的作用。文中的細節描寫,使人物性格突出,形象鮮明。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均做到個性化。用詞精確,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三、佈置作業

1、看幻燈,講述故事情節,講述時注意運用傳神的詞句。

2、抓住孔乙己肖像特徵和語言動作,分析他的思想性格。

3、談一點讀後的感想。

教後:

1、講“咸亨”含義很有必要,表示酒店老闆生意興隆,財源茂盛的願望,能給學生以當時社會的實感。

2、學生讀書比過去仔細,沒有一個同學把“孔乙己”誤認為是真實的姓名,而且較快地體會到一個人活在世上,別人不知其姓名,只用綽號來代替,必然命運悲慘。有同學聯繫到《阿Q正傳》中的阿Q。

3、有同學提出:“短衣幫”的“嘮嘮叨叨……”不好,引導他們讀課文,弄清作者的意圖,不是寫短衣幫的不好,而是揭露老闆的貪婪,冷酷。

4、要學生辨“踱”的含義,體會清閒自在、躊躇滿志的神態。

5、“幸而”換詞,學生換了“幸好”“虧得”“還好”。

6、有同學説孔乙己這個人應該用“窮酸”二字來概括,理解得較好。

7、把“不屑置辯”與“排”放在一塊兒講,一神情,一動作,均形象地刻畫了孔乙己的自命清高,有異曲同工之妙。

8、“不屑置辯”與“頹唐不安”是絕妙的對照。

9、“笑”是文中藝術化的一種手段。孔乙己的可笑,是為了抨擊使人麻木的封建文化和吃人的封建制度。

10、反覆寫“笑”,表現了高超的`藝術才能。孔乙己生活的環境冷酷,遭遇悲慘。作者以“笑”貫串全文,使悲劇的內容在“喜劇”的氣氛中進行,悲喜互為映襯,增添了悲劇的色彩。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案2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闊綽、頹唐、間或、不屑、置辯"等詞語。

2、理解文章的主題思想。

3、體會小説精巧含蓄的佈局。

能力目標

1、學習用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描寫來展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寫法。

2、品味小説辛辣深刻的語言,理解社會環境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3、探究小説人物的性格內涵,體會孔乙己形象的思想意義。

德育目標

瞭解作者對腐朽罪惡的封建科舉制度和病態冷酷的社會的揭露和批判。

教學重點

1、把握小説主題。

2、分析孔乙己這一人物形象,學習小説多角度鮮明、生動刻畫人物的寫法。

教學難點

結合時代背景,深層領會小説的思想意義。

教學方法

1、誦讀法2、質疑探究法3、比較閲讀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魯迅先生曾這樣答覆一位朋友,在他所作的短篇小説裏,他自己最喜歡的一篇是《孔乙己》。作者在這篇小説中為我們描繪的這個孔乙己是個什麼樣的人?為我們講述哪些有關孔乙己的故事呢?請看課文。

二、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學生默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三、研讀課文,理解文意

(一)學生朗讀第一段。

1、提問:故事發生在什麼地點和時間?

明確:地點:魯鎮咸亨酒店;時間:"這是20多年前的事"

2、咸亨酒店喝酒的人有哪幾種類型,各有什麼特點?(從衣服、地點、方式三方面啟發答問)

3、〔提問〕:"短"和"長","外"和"裏","站"和"坐"等對立詞語反映了什麼?明確:反映了等級森嚴,貧富懸殊,階級對立。補充説明:"踱"寫出了長衫主顧趾高氣揚、悠閒自得的神情;"要酒要菜,慢慢坐喝"寫出他們有錢有勢還有閒。

(二)學生朗讀第2、3段。

1、提問:掌櫃對長衫客、短衣幫以及小夥計態度上有何不同?這説明掌櫃是怎樣的人?

明確:掌櫃對長衫客:極力逢迎,恭敬侍候對短衣幫:不講情義,恣意剝削

對小夥計:兇狠無情。説明掌櫃虛偽、勢利、冷酷,媚富欺貧,唯利是圖。

(三)學生朗讀第4段,結合"理解?分析一"分析孔乙己的典型性格。

提問:"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的人",他究竟屬於哪一類主顧?這説明了孔乙己的什麼特點?

明確:"短衣幫"與"長衫客"之間等級森嚴,隔着鴻溝。孔乙己"站着喝酒",説明社會地位低下,應屬"短衣幫";而"穿長衫",總想保持讀書人架式,卻窮困潦倒,不能"踱入"房裏,與長衫並起並坐。短短一句話點明瞭孔乙己的身份、地位和性格特點。

(四)學生朗讀第5段

1、提問:小説怎樣細緻刻畫了孔乙己的肖像,這些描寫説明了什麼?

明確:"身材很高大"表明原本具有謀生條件,"青白臉色"説明他過着半飢半飽的生活,"皺紋間常夾些傷痕"表明他飽受生活折磨,常遭欺凌侮辱。"亂蓬蓬的花白鬍子"點明他已是風燭殘年。長衫髒而不洗,破而不補,又不肯脱去,表明他好逸惡勞,潦倒不堪,自視清高。

2、提問:孔乙己説話為什麼"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

明確:説明他長期受封建文化教育的薰陶中毒之深,迂腐之至。

(五)學生朗讀第6段

提問:當人們見他臉上的傷痕故意高聲嚷,取笑他偷東西時,他怎樣對待?

明確:他先故作鎮靜,"排出九文大錢",一個"排"字既表現他拮据而窮酸的本相,又對酒店賣弄分文不少,自己是規矩人。也表現出對只花四文錢的短衣幫的得意而炫耀的神情。逼得他"青筋條條綻出"睜大眼睛,進行爭辯。一個"綻"字活畫出他的窘迫尷尬、又羞又惱的神態。爭辯理由是"竊書不能算偷","竊"和"偷"本是同義詞,這反映他死要面子、自欺欺人,不敢正視現實的性格,也反映了他的自命清高,迂腐窮酸。

(六)學生朗讀第7、8段

1、提問:孔乙己教小夥計寫"茴"字和給小孩吃茴香豆表現了孔乙己什麼性格特點?

明確:教"茴"字的四種寫法,見小夥計毫不熱心,便長歎惋惜,説明孔乙己把僵化無用的"學問"視如至寶,説明迂腐不堪,中毒甚深。分豆給孩子吃説明他的善良誠懇。不看對象,"多乎哉,不多也"的詞句脱口而出,説明迂腐可笑,麻木不仁。

2、提問:怎樣理解這篇小説中的"笑"?為什麼那些人對不幸者沒有同情,沒有幫助,卻一味鬨笑取樂?用鬨笑聲寫孔乙己的悲劇有什麼特殊的藝術效果?

明確:首先是孔乙己"可笑"。他受封建教育毒害,被科舉制度摧殘,不會營生,迂腐麻木,假斯文,他的像貌、行動、言語是可笑的,寫孔乙己的可笑,實質上是對封建文化和科舉制度的尖鋭嘲笑和諷刺。

其次是別人對孔乙己的取笑。反映人們的冷漠麻木。

(七)學生朗讀第9段

提問:第九節的深刻含義是什麼?在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段是承上啟下的過渡段。這句平平淡淡的話寄寓着作者濃烈的感情:對孔乙己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爭,以畫龍點睛之筆,深刻揭露和控訴了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統治階級的罪惡。

(八)學生朗讀第10段

1、提問:掌櫃忽然説:"孔乙己長久沒有來了",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忽然",説明偶爾想起,他在掌櫃等人頭腦裏印象不深,只是由於他欠的十九個錢才想起,承接上文("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又引起下文(一酒客講"他打折了腿")。

2、結合"理解?分析二"回答明確:側寫孔乙己因偷竊被打成殘廢,用"竟"和反詰句突出丁舉人的兇橫殘暴和狠毒。小説寫一個讀書人毒打另一個讀書人,再次點出孔乙己悲劇的社會根源是封建科舉制度。丁、孔二人,同是讀書人,但地位命運截然相反,科舉中,一個爬了上去,成了有權有勢的"舉人老爺",成了狠毒的"吃人"者,一個因"半個秀才也撈不到"而跌了下來,成了可憐的犧牲品,這就深刻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社會和科舉制度的罪惡。

(九)學生朗讀第11段

提問:孔乙己最後一次出場和第一次出場有什麼不同?請從肖像、聲音、神態、動作幾方面加以比較。

以上對比,説明了封建制度不但戕害了他的思想,而且摧殘了他的肉體。孔乙己已經不成樣子,周圍的人們仍對他取笑,這反映了人們的冷漠無情、麻木不仁。

(十)教師朗讀12、13段

1、提問:寫"長久沒有看到孔乙己",用了四個"到",説明什麼?

明確:具體寫出了孔乙己已漸漸被人遺忘,點出了"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

2、提問:"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句話應該怎樣理解?

明確:因事隔20多年,無人確切講過孔乙己死的消息,只能推測。説"的確",因為從孔乙己的社會處境和不幸遭遇來看,死亡是必然的。又由於在社會上毫無地位,根本無人重視,即使死了也是默默的無人關心的。小夥計確信其死,但又始終沒有聽到確實可靠的消息,所以説"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案3

教學目的:

一、認識封建教育、科舉制度的罪惡,學習魯迅反封建的戰鬥精神。

二、理解運用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體會環境描寫在刻畫人物表現主題中的作用。學習本文遣詞造句的簡煉、精確。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運用外貌、語言、動作的描寫塑造人物形象。

難點:對孔乙己人物性格的理解。

教學時數:

三教時。

第一教時

一、激發興趣,引入課文。

本文寫於1918年冬,發表於1919年4月的《新青年》,後收入短篇小説集《吶喊》。

凡讀過魯迅小説的人,幾乎沒有不知道《孔乙己》的。凡讀過《孔乙己》的人,無不在心中留下孔乙己這個遭到社會涼薄的苦人兒的形象。魯迅先生自己也説過,在他創作的短篇小説中,最喜歡《孔乙己》。他為什麼最喜歡《孔乙己》呢?孔乙己究竟是一個怎樣的藝術形象?魯迅先生怎樣運用鬼斧神工之筆來精心塑造這個形象的?學習本文之後就可得到明確的回答。

過去有人説,古希臘索福克勒斯的悲劇是命運的悲劇,莎士比亞悲劇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劇,而易卜生的悲劇是社會問題的悲劇。從某種意義上講,是有道理的。那麼,孔乙己的悲劇是什麼樣的悲劇呢?悲劇,往往令人淚下,然而,讀了孔乙己的悲劇,眼淚往往向肚裏流,心裏有隱隱作痛之感。這又是為什麼呢?學習之後我們可得到回答。

這篇文章是舉世聞名的著作,情深、意深、含蓄、深沉,必須認真閲讀,積極思索,好好領會。

二、檢查預習,點出傳神之筆。

誰能準確地回答:作品中的主人公姓甚名誰?文中哪一句話形象而概括地刻畫了作品主角的特殊身份?這是一種怎樣的特殊身份?

學生回答後,點明:“孔乙己”是“綽號”,不是姓“孔”名“乙己”。孔乙己三字出自舊描紅簿,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大意是“上古大人孔氏一人而己”),這半懂不懂的話裏,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一個人活在世上,連姓名都不知道,以“綽號”代名字,可想而知這個人物的命運不佳,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

文中“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的人”這句話形象而概括地刻畫了作品主角的特殊身份。“站着喝酒”,説明生活貧困,經濟拮据,與“短衣幫”同處於社會底層的經濟地位;“穿長衫”,為的是要擺讀書人的架子,顯示比“短衣幫”高貴。在他身上,顯現出與常人不同的十分明顯的特徵,使人一看,印象深刻。作者運用了“畫眼睛”的方法寫出人物的基本特徵,做到了“以一目盡傳精神,以一斑而窺全豹”。這是貫通全文的點睛之筆。這個形象一出現就展示出悲劇的兆頭。

三、講讀分析第一部分(第1節至第3節)。

1、指名朗讀第一部分。

提問思考:孔乙已是在怎樣的環境裏活動的?

學生回答,點明:活動的環境是清朝末年的咸亨酒店(小説點明“——這是凹多年前的事……”由創作小説的1918年上溯20多年,是19世紀末,也就是清朝末年。)酒店有特殊的格局,多種的喝酒方式。

這個場所是清末社會的縮影,它等級森嚴、冷酷勢利。(鹹:xián全的意思;亨hēng通達順利。咸亨:出自《易?坤》的“品物咸亨”。舊時店鋪老闆用這類吉利的字眼做招牌,取財源茂盛的好兆頭。)請同學一一找出階級差別相對照的詞語,説明等級森嚴。

一“坐”一“站”;一“裏”一“外”;一“長”一“短”,一“葷”一“素”,鮮明地揭示了貧富懸殊,世態炎涼。

2、從哪些語句看出這個場所的勢利與冷酷?

讀文中有關語句,體會:

掌櫃的對長衫主顧的巴結,對小夥計的兇臉孔,對短衣幫“羼水”的冷酷。“羼水”這一細節深刻揭露老闆對窮人榨取手段的卑劣和冷酷勢利、唯利是圖的本質。“單調”、“無聊”,“活潑不得”。死氣沉沉的氣氛揭示了人與人之間炎涼的關係。(對“幸虧”進行換詞練習,如“幸好”“多虧”等。)

3、作者為什麼要用那麼多筆墨來描繪環境?又為什麼要寫櫃枱、温酒、喝酒?

這樣寫,目的在於揭示主角所處的社會環境,創造不平等的冷酷的氣氛,預示孔乙己悲劇的必然性。

寫櫃枱與附近的人們,是為描寫孔乙己作鋪墊,因為從他們的眼裏、話裏可以看出孔乙己是怎樣一個人。勾畫特定的環境,特定的社會背景,為的是演好社會中這個下層人物的悲劇。

4、就在這冷酷勢利、等級森嚴的環境裏,一個“笑”字引出了主人公的出場。為什麼小夥計居然也可以“笑”呢?是“歡笑?是玩笑?是取笑?是譏笑?還是嘲笑?

就在讀者不解之時,作者用極省儉(白描)的語言亮出了孔乙己的形象。三個附加語(“站着喝酒”、“穿長衫”、“”)一下子刻畫出這個人身上的可笑的矛盾,他是這環境裏獨一無二的笑料,給人以世情涼薄之感。

板書設計:

咸亨酒店(縮影)孔乙己苦人兒

等級森嚴壁壘分明勢利冷酷

“長”“裏”“坐”“葷”站着喝

(笑)→而涼薄

“短”“外”“站”“素”穿長衫

孔乙己身上的這種矛盾,決定了他的生活內容;他的語言、行動,又必然使他在魯鎮人們心目中成為可笑的人。他為什麼穿長衫,又為什麼只能站着喝酒呢?那就得認真剖析了。

四、佈置作業

1、熟讀第一部分。

2、根據魯迅第一部分的描繪,用漫畫的筆法給孔乙己畫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wy7oz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