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有關中班教案範文7篇

有關中班教案範文7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中班教案範文7篇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繞障礙物走、跑,提高動作的靈敏性。

2.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遵守遊戲規則。

3.培養勇敢精神和同伴間合作能力。

活動準備:

1.喜羊羊頭飾、豎立的灰太狼畫像、背景音樂、狼嚎叫的錄音、裝有沙包的小籃。

2.場地佈置:地上貼有間隔相等的四排共24張小樹圖片(與幼兒人數相等),“小樹林”,兩條不同彎曲度的“小河”。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師:今天天氣真晴朗,“媽媽”帶你們出去郊遊。(音樂聲中,“媽媽”帶着喜羊羊沿着圓圈做“矮人走,高人跑”的遊戲)

二、分層活動

1.嘗試繞障礙物走。

(1)教師創設情境:瞧,我們來到了“小樹林”,讓我們找到小樹的位置,一起玩遊戲。(幼兒自由選擇站位)

(2)交代任務:每排最後一個開始繞着喜羊羊自由穿插走,注意不要碰撞,隨意找到一個喜羊羊交換位置。

(3)幼兒練習。難點:幼兒繞障礙物走時身體要微微前傾並側身繞過。

(難點化解:幼兒自主遊戲後,提問:你覺得怎樣繞才能走得又快又好,又不會碰撞?幼兒充分發言,教師及時肯定正確表達的幼兒,並請個別幼兒進行演示,教師進一步指導,正確示範。)

2.變式訓練。

(1)教師創設情境:孩子們,“媽媽”發現一片綠茵茵的草地,我們一起出發吧。不過這次我們要比賽,看哪一組先到目的地。

(2)交代任務:幼兒背對着前進的方向,站成四列縱隊,第一個轉身從後面依次往前繞着走,走到最前面向前站立。依次進行,最後比一比哪隊先走完(蛇形方式前進)。

(3)幼兒練習。重點: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與集體合作精神。

(指導提示:遊戲前預設可能發生的狀況,提出遊戲規則:要求幼兒必須在前面一個幼兒繞過時才能開始轉身,移動時注意同伴間的間距。遊戲後簡單總結,鞏固繞障礙物走的正確方法。)

3.學習繞障礙物跑。

(1)教師創設情境:多美麗的大草原!我們來圍坐成圓圈(幼兒圍成大圓圈相對坐下)。“媽媽”想起了“丟手帕”這個有趣的遊戲,不過今天我們要改變遊戲方法,我們來玩玩吧。

(2)交代任務:集體拍手演唱喜羊羊的歌,一名幼兒圍着圓圈繞着走,歌曲唱完,輕拍一同伴的肩,兩人圍着圓圈繞着跑……循環遊戲。

(3)幼兒練習。重點:幼兒繞障礙物跑時,身體要微微前傾,側身繞過時要放慢速度,避免衝撞。

(指導策略:幼兒在遊戲或觀察後,引導大家討論:為什麼會有人跌倒?怎樣才能跑得順利?通過對比評價進行指導。)

4.鞏固繞障礙物跑。(配班教師佈置場景,第一、第三縱隊的小樹圖片覆蓋成兩條“小河”,對岸展示灰太狼的頭像,提供沙包。)

(1)教師創設情境:寶寶們聽,誰的聲音?呀,是河對岸的灰太狼又來欺負我們了,羊寶寶們,我們趟過河去,一起對付灰太狼。

(2)交代任務:幼兒排成兩列縱隊,前排一幼兒拿起小沙袋趟過“小河”跑到對面,向灰太狼的頭像砸去,然後繞着小樹返回,與第二名幼兒擊掌後排到隊尾,第二名幼兒遊戲,依次輪流。

三、整理放鬆師:“媽媽”的寶寶真勇敢,打暈了灰太狼,我們一起慶祝吧。播放輕鬆快樂的音樂,一起做放鬆動作。

活動反思:

該活動設計體現了以下特點:

1.以情感體驗為導向,凸顯體育活動目標。整個活動在濃濃的愛的暖意中,在快樂勇敢、合作競技的過程中完成了“學習繞障礙物走、跑”的核心目標。整個過程始終圍繞着體育活動要求,對技能的重點、難點把握準確,體現了體育活動的本真,幼兒在這一活動中獲得了經驗的提升。

2.以情節發展為主線,豐富活動內涵。一個完整詩意的故事情節,貫串於整個活動內容,幼兒扮演着喜愛的喜羊羊,在教師“媽媽”創造的温馨快樂的情景故事中,進行着一個一個的遊戲,場景的佈置使用率高,摒棄了繁瑣複雜的道具,而情節的創設,遵循了“平穩一上升一**一平穩”的體育活動原則。

3.以自主探索為主導,優化活動過程。教師改變了過去示範講解的灌輸教學,在活動中充分體現了理念的變革。幼兒在遊戲中自己嘗試學習繞障礙物走、跑後,教師幫助幼兒總結繞障礙物走、跑的要領,如有的幼兒認為繞障礙物走就像平時做開飛機的遊戲身體要側身傾斜,在探索的過程中懂得了經驗的遷移。

中班教案 篇2

中班一日活動計劃安排

活動特色:外教(口語)

一、晨間活動:複習字詞:繞、春、雨、草、街……

二、教育活動:

1> 語言:兒歌《橡皮筋遊戲》

目標:1、學習理解字詞:橡皮筋、變、飛、走、咬、剪刀、石頭

2、能夠説出橡皮筋都可以變成什麼東西,積極回答老師問題。

2>數學:複習《相鄰數》及《等差關係》

目標:1、能夠熟練的説出10以內的相鄰數。

2、能按照數量等差關係推理物品數量。

3>禮儀:《分享玩具》

目標:1、願意將自己喜愛的玩具與他人分享。

2、在分享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輪流分享與“先賓後主”的分享規則。

3、培養幼兒良好的社交禮儀。

4>主題《故事裏的聲音》

目標:1、讓幼兒嘗試用各種物體發出聲音,如瓶子、玻璃杯裏裝上水,揉塑料袋等。

2、讓幼兒嘗試用這些自制樂器給故事配置相應的音效。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1、初步瞭解“八仙過海”的神話傳説,認識八位神仙。

2、豐富詞彙:“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理解其意義。

3、培養幼兒愛聽、會講、能表演的學習能力和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1、“八仙”人物圖片,“八仙過海”故事課件 。

2、枴杖、蕭、花籃等道具若干,《八仙過海》歌曲課件。

3、詞卡“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活動過程】

1、播放歌曲“八仙過海”,讓幼兒在優美的樂曲中坐好。

2、談話引出八仙。

小朋友們好,誰能告訴老師:你都知道哪些神仙?嗯,小朋友們知道得真多,他們都會騰雲駕霧,飛來飛去,還會很多變化。小朋友們喜歡神仙嗎?接下來老師也給大家介紹幾位神仙。”

3、出示“八仙”人物圖片,瞭解“八仙”人物的典型特徵。

向幼兒介紹“八仙”的名字,引導幼兒觀察每位神仙的特徵和他們手中拿的寶物 ,引導幼兒模仿一下他的神態,每介紹一位就讓幼兒説出這是我們新認識的第幾位神仙。

4、 欣賞《八仙過海》的視頻剪輯,並通過下面的問題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①“八仙過海”的故事發生在哪裏?”

②“八仙”過海要去做什麼?”

③“他們分別採用什麼方式過了東海?”

5、豐富詞彙: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採用多種方式讓幼兒讀這個詞,讓幼兒説一説八仙“各”顯的什麼“神通”,最後都通過了東海,進一步理解這個詞彙的含義。

6、遊戲對對碰

帶領幼兒拿着道具到户外做八仙過海的遊戲。

1、小組獨立演練(要求形神兼備);

2、彙報表演,比一比哪個小組演得更好(強化理解“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含義)。

【活動延伸】1、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講“八仙過海”的故事;

2、“八仙”還有哪些故事,讓大人講一講,回來講給你。

中班語言活動:三隻蝴蝶

設計者:上海市曹王幼兒園 張麗芳

目標:

1、通過共同翻閲大圖書、角色扮演等形式,瞭解故事內容,學習講述故事中反覆出現的對話和短句。

2、體會好朋友之間相互關心的美好情感。

準備:大圖書、三隻蝴蝶頭飾

過程:

一、故事討論:理解故事,練習句式,體驗情感,培養閲讀。

1、看三隻蝴蝶書名,猜猜會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2、春天來了,花園裏飛來了三隻蝴蝶,一隻是紅的,一隻是黃的,一隻是白的,他們天天在花園裏一塊兒遊玩,一塊跳舞、遊戲,非常快樂。

3、看圖發生了什麼事情?(下雨了……)有一天,他們正在草地上玩,突然下起大雨來。紅蝴蝶飛到紅花那裏,向紅花請求説:“紅花姐姐,紅花姐姐,大雨把我們的翅膀淋濕了,大雨把我們淋得發冷了,讓我們到你的葉子下避避雨吧!” 紅花説:“紅蝴蝶的顏色象我,請進來;黃蝴蝶、白蝴蝶,別進來!”

4、它們碰到了什麼麻煩的事情?(下雨了,沒地方躲)紅花姐姐説什麼?

5、這下它們怎麼辦啊?(到其他地方去……)三隻蝴蝶齊聲説:“我們三個好朋友,相親相愛不分手,要來一塊來,要走一塊兒走。”

6、為什麼不分開?(好朋友)可是會把自己淋濕的呀?(不能讓好朋友被雨淋)

7、雨越下越大了。看它們又來到了哪裏?(黃花)看來它們要向黃花姐姐求救了。哪隻蝴蝶會飛過去説呢?(黃蝴蝶)會怎麼對黃花姐姐説清楚呢?

8、是啊,黃蝴蝶飛到黃花那裏,向黃花請求説:“黃花姐姐,黃花姐姐,大雨把我們的翅膀打濕了,大雨把我們淋得發冷了,讓我們飛到你的葉兒下避避雨吧!”黃花説:“黃蝴蝶的顏色象我,請進來;紅蝴蝶、白蝴蝶,別進來!”怎麼辦?要麼就分開吧?雨越來越大了,再不避雨,黃蝴蝶要生病的?三隻蝴蝶會分開嗎?(不會)(不能分開)

9、猜猜三隻蝴蝶它們會怎麼對黃花姐姐説?三隻蝴蝶齊聲説:“我們三個好朋友,相親相愛不分手,要來一塊兒來,要走一塊兒走。”

10、雨下得更大了,它們還沒有找到避雨的地方。它們看到了白花姐姐,誰去請白花姐姐幫忙呢?(白蝴蝶)白蝴蝶飛到白花那裏,向白花請求説:“白花姐姐,白花姐姐,大雨把我們的翅膀淋濕了,大雨把我們淋得發冷了,讓我們飛到你的葉兒下避避雨吧!”

11、白花姐姐會答應嗎?白花説:“白蝴蝶的顏色象我,請進來;紅蝴蝶、黃蝴蝶,別進來!”12、算了,分開吧?白花都快飛不動了?(不能分開)如果你們是三隻蝴蝶你們會分開嗎?三隻蝴蝶一齊搖搖頭説:“我們三個好朋友,相親相愛不分手,要來一塊兒來,要走一塊兒走。”

12、三隻蝴蝶在大雨裏飛來飛去,找不着避雨的地方,真着急呀!可是它們誰也不願意離開自己的朋友。

13、這時候,太陽公公從雲縫裏看見了,連忙把天空的烏雲趕走,叫雨別再下了。天晴了。太陽把三隻蝴蝶的翅膀曬乾了。三隻蝴蝶迎着太陽,又一塊兒在花園裏快樂地跳舞,遊戲。

二、找找你喜歡的一頁:回憶故事,練習翻書,練習句式,體驗情感。

1、多麼令人感動啊,你最喜歡哪一頁上面的故事畫面?(……)請你把它翻出來。為什麼喜歡這張?(……)三隻蝴蝶説的哪句話讓你特別感動?(……)讓人感動的話再來體驗一下。動作、表情做得也讓人感動。

三、角色扮演:完整故事,會説句式,表達情感,學會翻書。

1、教師引導一個孩子翻大圖書邊講故事,老師扮演花,教師引導其他孩子選擇扮演蝴蝶。

附故事:三隻蝴蝶[]

花園裏有三隻蝴蝶,一隻是紅的,一隻是黃的,一隻是白的,他們天天在花園裏一塊兒遊玩,一塊跳舞、遊戲,非常快樂。

有一天,他們正在草地上玩,突然下起大雨來。紅蝴蝶飛到紅花那裏,向紅花請求説:“紅花姐姐,紅花姐姐,大雨把我們的翅膀淋濕了,大雨把我們淋得發冷了,讓我們到你的葉子下避避雨吧!”

紅花説:“紅蝴蝶的顏色象我,請進來;黃蝴蝶、白蝴蝶,別進來!”三隻蝴蝶齊聲説:“我們三個好朋友,相親相愛不分手,要來一塊來,要走一塊兒走。”

雨下得更大了。三隻蝴蝶一同飛到黃花那裏,齊聲向黃花請求説:

“黃花姐姐,黃花姐姐,大雨把我們的翅膀打濕了,大雨把我們淋得發冷了,讓我們飛到你的葉兒下避避雨吧!”黃花説:“黃蝴蝶的顏色象我,請進來;紅蝴蝶、白蝴蝶,別進來!”三隻蝴蝶齊聲説:“我們三個好朋友,相親相愛不分手,要來一塊兒來,要走一塊兒走。”

三隻蝴蝶一起飛到白花那裏,齊聲向白花請求説:“白花姐姐,

白花姐姐,大雨把我們的翅膀淋濕了,大雨把我們淋得發冷了,讓我們飛到你的葉兒下避避雨吧!”白花説:“白蝴蝶的顏色象我,請進來;紅蝴蝶、黃蝴蝶,別進來!”

三隻蝴蝶一齊搖搖頭説:“我們三個好朋友,相親相愛不分手,要來一塊兒來,要走一塊兒走。”

三隻蝴蝶在大雨裏飛來飛去,找不着避雨的地方,真着急呀!可是它們誰也不願意離開自己的朋友。

這時候,太陽公公從雲縫裏看見了,連忙把天空的烏雲趕走,叫雨別再下了。

天晴了。太陽把三隻蝴蝶的翅膀曬乾了。

三隻蝴蝶迎着太陽,又一塊兒在花園裏快樂地跳舞,遊戲。

中班語言活動:蝸牛搬家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學説故事中蝸牛與朋友的對話。

2.知道蝸牛因為害怕困難,所以搬家沒有成功。

活動準備:

1.課件《蝸牛搬家》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學説故事中蝸牛與朋友的對話。

難點:知道蝸牛因為害怕困難,所以搬家沒有成功。

活動過程:

一、 通過提問,導入活動

提問“小朋友你們可以告訴我你們的家住哪裏嗎?(請3、4名幼兒説一説)嗯,小朋友的家都住在美麗的小區裏,那你們想不想知道蝸牛的家住在哪裏呢?

二、分段欣賞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學説角色對話

(1)傾聽故事第一段

1.蝸牛住在哪裏?他住得舒服嗎?(住在池塘邊的石縫裏,周圍光禿禿的除了石頭也沒有,每天飽受風吹日曬,只有陰天下雨,他才從殼裏探出身子喘口氣)

3.他聽到蜻蜓和螞蟻説小山坡是個好地方,他打定主意想幹什麼呢?

4.猜一猜,蝸牛搬家成功了嗎?

(2)傾聽故事第二段

1. 蜜蜂來幫蝸牛搬家,天氣怎麼樣?蝸牛怎麼説?教師與幼兒分別扮演蜜蜂和蝸牛,練習對話(蜜蜂:“我來幫你搬家”。蝸牛説:“今天我不能搬家,太陽會曬着我的。”)

2. 蝴蝶來幫蝸牛搬家,天氣怎麼樣?蝸牛怎麼説?(幼兒交換角色扮演蝴蝶和蝸牛,練習對話)

3. 青蛙來幫蝸牛搬家。天氣怎麼樣?蝸牛怎麼説?(讓幼兒分別扮演青蛙和蝸牛,練習對話)

(3)傾聽故事第三段

1.你們覺得蝸牛的家會搬成了嗎?(讓幼兒猜想)好,那蝸牛的家到底搬沒搬成,我接下去聽故事。

2、故事聽完了,蝸牛的家搬成沒?為什麼?

三、完整傾聽故事 ,學説故事中的對話。

那我們再一起來完整的聽一遍故事,看看蝸牛到底為什麼沒有搬成家?我們在聽的時候還可以一起跟着故事學説蝸牛的話。

四、討論

4.如果你是小蝸牛,你會因為太陽曬、颳風、下雨就放棄搬家嗎?你會怎麼做?

5.小朋友在上幼兒園時,有沒有遇到太陽曬、颳風、下雨?你們是怎麼做的?你們都是不怕困難的好孩子。

活動反思:

本人在拿到這個教學活動,看了故事以後發現,故事中的很多語言都太過書面化,不夠通俗也不利於中班的孩子理解,所以我在故事的語言上做了一些改動,還根據故事內容自己動手做了課件。(課件、原來的故事和改動的故事附在教案後面請大家指點)在環節的設計上我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第一環節我通過提問讓幼兒來説説自己的家在哪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出故事題目《蝸牛搬家》,因為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因此,在活動中幼兒的注意力很快的吸引過來了。然後分段理解故事內容。我把第二環節作為重點,學説故事中的對話,不僅豐富了“細皮嫩肉”這個比較有難度的新詞,還把原來故事中的“天潮地滑“改為”雨天路滑“這個比較易於幼兒理解的詞來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我是以提問後,幼兒個別回答,

再到分組角色集體學説對話,一遍又一遍的進行練習,主要運用了講述法和練習法,在集體教學中注重個別差異。第三環節進行完整地傾聽故事,學説故事中的對話。起到了複習鞏固的作用,尊重幼兒的個別差異,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練習,所以這裏我採用的是集體學説對話的形式。第四環節,是一個經驗遷移的環節,通過討論,讓幼兒明白蝸牛沒搬成家是因為害怕困難,從而教育幼兒要做勇敢的、不怕困難的好孩子,堅持天天上幼兒園,從而突破本次活動的難點。我覺得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是教學材料的設計上,課件設計還有不足之處,以至於在操作上有些不方便。

原故事《蝸牛搬家》

蝸牛住在水池邊的'石縫裏,周圍光禿禿的連個遮攔也沒有,他每天飽受風吹日曬之苦。只有陰天下雨時,蝸牛才從殼子裏探出身來喘口氣。

一天,蜻蜓、螞蟻來看蝸牛。

蜻蜓説:“前邊有個小土崗子,那兒可是個好地方:有密密的叢林,有鮮花野果,旁邊還有一條清清的小河……。”

螞蟻説: “蜜蜂、蝴蝶、青蛙、蚯蚓他們也住在那裏。蜜蜂釀蜜,蝴蝶傳播花粉,青蛙捕捉害蟲,蚯蚓翻鬆泥士,大家快活極啦!”

蝸牛送走了蜻蜓和螞蟻的話,很高興。他沒想到前面的小山崗是個好地方,也沒想到蜻蜓他們生活的那麼快樂,他打定主意,也要搬到小山崗去!

過了兩天,蜜蜂來幫助蝸牛搬家。蝸牛看看頭頂上的太陽,就有點猶豫了,他説;“只是今天不能搬家,太陽會曬着我的。”

過了兩天,蝴蝶來幫助蝸牛搬家。蝸牛看看天上颳着風,他説:

“今天不能搬家,我這細皮嫩肉,禁不住這風吹!”

又過了兩天,青蛙來幫助蝸牛搬家。這天,天空下着小雨,既沒有太陽,又沒有風沙,可是蝸牛望望那濛濛細雨,又有些猶豫了,他説:

“今天不能搬家,天潮地滑,小土崗的斜坡爬起來很吃力的。“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來幫蝸牛搬家了,蝸牛的家也一直沒有搬成,天氣越來越冷了,他總是望着小山坡,低聲的歎息:“都是怕這怕那,要不我早在那邊過着愉快的生活了。”

改變過課件資料故事《蝸牛搬家》

蝸牛住在水池邊的石縫裏,周圍光禿禿的除了石頭也沒有,每天飽受風吹日曬,只有陰天下雨時,蝸牛才從殼裏探出身來喘口氣。

一天,蜻蜓、螞蟻來看蝸牛。

蜻蜓説:“前邊有個山坡,那兒樹林、有草地,還有一條彎彎的小河……。”

螞蟻説: “蜜蜂、蝴蝶、青蛙、蚯蚓他們也住在那裏,大家在快樂極啦!”

蝸牛聽了蜻蜓和螞蟻的話,很高興。他打定主意,也要搬到小山崗去!

過了兩天,蜜蜂來幫助蝸牛搬家。蝸牛看看頭頂上的太陽,就有點猶豫了,他説;“只是今天不能搬家,太陽會曬着我的。”

過了兩天,蝴蝶來幫助蝸牛搬家。蝸牛看看天上颳着風,他説:

“今天不能搬家,我這細皮嫩肉,禁不住這風吹!”

又過了兩天,青蛙來幫助蝸牛搬家。這天,天空下着小雨,既沒有太陽,又沒有風沙,可是蝸牛望望那濛濛細雨,又有些猶豫了,他説:“今天不能搬家,雨天路滑,爬起來很吃力的。“

從此以後再也沒有人來幫蝸牛搬家了,蝸牛的家也一直沒有搬成,天氣越來越冷了,他總是望着小山坡,低聲的歎息:“都是怕這怕那,要不我已經和朋友一起過着快樂的生活了。”

誰跟小綿羊去避暑_語言整合活動

活動目標:

1、 通過聽和看感受夏天。(情感目標)

2、 知道一些動物避暑的方法。(知識目標)

3、 引導幼兒大膽表述,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技能目標)

活動重點:能説出常見動物避暑的方法。

活動難點:能分享夏天的感覺。

活動準備:各種動物頭飾人手一個、磁帶、錄音機、多媒體平台和故事課件、小動物圖片若干、禮物箱一個、小蝴蝶頭飾一個,活動前佈置故事場景。

活動過程:

一、 幼兒扮演“小動物”與“小貓姐姐”(老師扮演)跟隨音樂進入活動室。

(1)“今天天氣真好,小貓姐姐和你們一塊兒到草地玩,好嗎?”

“你們想開着什麼交通工具去呢?”(引導幼兒自由想象後帶領幼兒跟隨音樂進入活動室,圍坐在老師身邊)

(2)“金燦燦的太陽把草地曬得綠油油的,我們來一起做早操舒展一下身體吧!”(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做簡單的韻律操)

(3)“小動物真棒,今天小貓姐姐給大家帶來了兩幅美麗的畫,你們想不想看啊?”(教師邊引導幼兒觀察多媒體出示的圖片:如豔陽、藍天、白雲、荷花以及雷鳴的聲音)

“你們能告訴我,這是什麼季節的景象嗎?”(引導幼兒根據圖片中的提示,引出夏天的主題)

組織幼兒討論:夏天是怎麼樣的?(如熱熱的、藍天、白雲、蟬鳴聲

以及一些與夏天相關的物品:風扇、雪糕、空調及扇子等)

(4)“豔陽高照的時候我們感覺很熱,有一羣聰明的小動物卻想到為自己解暑降温的方法。你們知道這些小單位是怎樣解暑降温的嗎?”(引導幼兒分組討論,教師從中參與及引導)

教師請幼兒把討論的結果告訴大家。“究竟小動物是怎樣避暑的呢?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好朋友小綿羊,就讓他來告訴你們吧!”(引入故事,與幼兒共同觀看課件《誰跟小綿羊去避暑》,觀看前先給小朋友提出要求,帶着問題觀看課件,介紹動物避暑的好方法。)

(4)“瞧,小蝴蝶飛來了!“小蝴蝶説:“小動物,剛才你們看的故事太有趣了,又小紅馬又大黃狗的,究竟説了些什麼啊?你們能告訴我嗎?”(引導幼兒第2次觀看課件,與幼兒共同複述故事內容。)

二、“小動物們,你們真棒,蝴蝶姐姐説為了表揚你們,今天她給你們帶來了一些神祕的客人,他們都藏在這個禮物箱裏,你們想和它們交朋友嗎?可小動物説啊,你們要為他們想出解暑降温的方法他們才跟你們交朋友” (教師故作神祕地搖搖禮品箱,抽出動物圖片,引發通幼兒討論、、、、、、,可邀請客人老師和小朋友抽圖片,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孩子們的討論)

三、“今天小貓姐姐給你們帶來的故事好聽嗎?還有不少小動物找到好朋友呢!太陽公公快要出來了,我們趕緊找個地方避暑吧!”(請幼兒玩避暑遊戲,邊聽音樂邊拍手,聽到“太陽公公出來了,小動物們趕緊去避暑吧”這句話後就各自找屬於自己的地方避暑。如小青蛙到荷葉底去避暑,小綿羊到山上避暑,小雞到樹底下避暑等等。待幼兒都找到避暑的地方後教師巡視檢查並提問)

遊戲進行第二次,請幼兒與好朋友交換頭飾後再次進行。(可邀請客人老師一起玩)

中班語言活動:好朋友

我授權月亮船教育資源使用我的稿件並擁有電子版權,如需轉載必須經過作者本人或者月亮船教育資源網同意

設計意圖:隨着主題活動“我喜歡”的主題開始,在最近我們班的小朋友的交往不是很廣泛,只僅限於個別要好的小朋友進行來往,因此預設這次活動,通過好朋友這首歌,讓幼兒瞭解歌曲的內容,感受愉快的旋律節奏。並且知道好朋友要互相幫助, 激發幼兒與同伴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情感。活動目標:1、通過觀看圖片,瞭解歌曲內容,願意有感情的學唱歌曲2、激發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情感。觀察重點:熟悉歌曲節奏,體驗愉快的情緒活動流程:導入——欣賞討論——欣賞歌曲——嘗試表現活動準備:1、日常活動中,幼兒有互相幫助做好事的經驗2、幻燈片、歌曲錄音活動過程:一、 導入1、 今天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了什麼遊戲?2、 你喜歡你的好朋友嗎?為什麼?二、 欣賞討論1、 你覺得他們是好朋友嗎?2、 你從哪裏看出來他們是好朋友?3、 他們在幹什麼?小結:好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你幫我來梳梳頭,我幫你來梳梳頭。4、 你和好朋友會怎樣互相幫忙?指導:幼兒自由討論,請幼兒和他好朋友分別説説在一起是怎樣互相幫助的。5、 讓我們一起聽聽歌曲的好朋友是怎樣互相幫助的6、 教師有表情的演唱歌曲。7、 你聽到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樣互相幫忙的。8、 請幼兒跟着音樂一邊做動作一邊輕聲跟唱歌曲。三.嘗試表現老師把這件事編成一首歌,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好嗎?1、 請你們找個好朋友邊做動作邊有表情的演唱。

2、 幼兒之間再換一個好朋友一起有表情的演唱。

中班語言——樹媽媽的信

語言——樹媽媽的信

活動目標: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中的語言美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加深對秋天基本特徵的認識,感受秋天的美麗

設計意圖:這則童話清新、自然、富有童趣。故事中通過樹媽媽請葉娃娃幫忙去送信這條線索,讓幼兒理解秋天的基本特徵——天氣變涼、樹葉掉落、變黃等等。童話中美麗的語言對幼兒也是一種薰陶。童話中的內容也符合現在的季節特點,因此設計此活動。

活動流程: ——談話引出主題——講述故事並理解故事內容——仿編及表演故事——延伸活動:創作樹葉畫

活動準備:掛圖一套、音樂、小樹葉

活動過程:1、幼兒模仿落葉進入活動室,通過談話引出正題

(1)我們剛才模仿的是誰?

(2)你發現現在的小樹葉都怎樣了?

(3)你都在那裏見過這些落葉?

(4)小樹葉為什麼離開樹媽媽了呢?

2、出示掛圖、配樂朗誦故事,並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1)在什麼天氣裏樹媽媽讓葉娃娃去送信?

(2)寫完信,葉娃娃變成什麼樣了?

(3)信寫好後是誰帶葉娃娃發的?

(4)葉娃娃把信送給了誰?

引導幼兒模仿故事中的對話

3、模仿創編故事: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增強幼兒口語表達

引導幼兒想象並創編小樹葉還可以落在哪裏?

如:有的小樹葉落在小房子上,小房子説:樹媽媽來信了,秋天到了….

4、故事表演

引導幼兒扮演小樹葉,邊複述故事對話邊表演

討論:你喜歡秋天麼?為什麼?

5、延伸活動:樹葉畫

幼兒園中班語言教案:農場裏的叫聲

中班教案 篇4

活動名稱:七色花

活動由來:有一天是聰聰的生日,大家一起為她過生日。當她面對着生日蛋糕許願時,很多小朋友也跟着一起許願,孩子們都很想説出自己的願望。於是便想起了《七色花》的故事,想讓孩子們都能大膽地説出自己的願望……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2.引導幼兒簡單的理解故事的內容。

3.鼓勵幼兒進行合作,體會合作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七色花瓣;花芯;膠棒;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

1、出示七色花,引起幼兒的興趣。

“朱老師今天給小朋友請來一個神祕的朋友”請小朋友觀察這朵花與其它的花有什麼不一樣。

2、這是一朵神奇的花,花瓣有七種顏色。請幼兒説一説這多花分別都有什麼顏色。並給這朵花起個好聽的名字。

3、講故事,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4、説一説珍妮都許了什麼願望,哪個願望讓她最高興,為什麼?

(二)説願望

1、請幼兒説一説自己的願望。

假如你也擁有一朵七色花,你希望它能實現你的什麼願望?説一説自己的願望,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2、希望我們每個小朋友的願望都能實現,讓我們一起製作七色花吧!將願望畫在花瓣上。

(三)分組製作

1、幼兒自願分組,七人一組,選自己喜歡顏色的花瓣。

2、將花瓣一片一片的粘在花芯上組成一朵七色花。

3、教師分組指導,引導幼兒如何進行合作。

(四)分享願望

1、請每個幼兒都講一講自己的願望。

2、請幼兒説一説本組是如何進行合作的。

3、展示七色花,共同分享。

中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水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有珍惜水資源、保護水資源的意識。

2、能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嘗試合作繪製“節水護水倡議書”。

活動過程:

一、“摸箱”遊戲:

1、個別幼兒上來玩遊戲,摸到的是幾月幾日?它是什麼節日?説説這個節日的信息。

3/5——雷鋒節,3/8——國際婦女節,3/12——植樹節,

4/1——愚人節,4/5——清明節,5/1——國際勞動節,5/4青年節……

2、教師小結:原來春天有那麼多的節日。有的節日是世界性的(婦女節、勞動節),有的節日是中國特有的傳統節日,它們都有不同的慶祝方式。

二、瞭解“世界水日”:

1、教師從箱內摸出一張字條,正面寫着“3月22日”,是什麼節日?反面寫着“世界水日。”

2、要知道這是什麼節日?先來看看一張圖片,猜猜這個日子與什麼有關?

3、什麼是“世界水日”?(1993年聯合國大會決議: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為什麼全世界人們都要過這個節日?(幼兒發表自己的想法)

4、用圖表形式幫助幼兒瞭解中國目前水的問題: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

5、認識:節水標誌

6、我們在生活中可以怎麼做,才能節約用水和愛護水資源?(幼兒發表自己想法:刷牙時,塗肥皂時,塗沐浴露時都可以把水關掉;不朝河裏扔東西等等)

7、小結:水非常重要,但極其有限,“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定出這個節日,是為了讓所有人都知道水的重要性,能節約用水,並保護水資源。

三、小組製作“節水護水倡議書”

1、這麼重要的節日,可是知道的人並不多,有什麼辦法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日子,大家都來節約用水和保護水質呢? (鼓勵幼兒想出多種宣傳方法,教師並做總結)

2、我們可以做一份“節水護水倡議書”。倡議書裏要告訴人們一些什麼呢?可以畫些什麼或寫些什麼呢?

3、幼兒分小組商量,合作制定“護水倡議書”或節水標誌。

4、教師巡迴,與幼兒邊畫邊議。

四、貼在哪裏?

1、討論:將這些倡議書帖在哪裏呢?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到並去照着做呢?

2、與幼兒共同貼在教室的盥洗室裏,衞生室旁的水龍頭旁,樓梯旁的的扶手邊等顯眼的地方等。

3、體驗成功的喜悦。

五、活動反思:

我設計的學習活動是一節關於環保的活動《世界水日》。活動開頭以“摸箱”的遊戲形式引起幼兒濃厚的興趣,從春天裏眾多的節日中過渡到“3月22日——世界水日”。孩子們對這個節日非常的陌生,沒有一個人能猜到這是一個什麼節日。説明這個學習活動非常有必要進行,通過活動可以讓孩子們從小有節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防患於未然。在整個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孩子們還是能講出許多怎樣節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的好方法,也能小組合作完成“倡議書”,體現了大班幼兒的口語發展和會合作的年齡特點。但我認為在此過程中,我在個別環節還有點操之過及,講得有點多,還代替幼兒講了一點,事後想想完全可以讓幼兒自己講出來,不用急着去代替他們。還有就是出示的圖片可以再增加一些,讓幼兒能更多地進行直觀感受,這樣可以促使幼兒説得更多、更深入。

中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物體與物體之間空間的位置關係。

2、能夠説出什麼在什麼的上面,什麼在什麼的下面。

教學準備:

1、籃球、蘋果、玩具狗、各一個。

2、各種玩具若干。

 教學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

1、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帶來了幾位好朋友到我們班上來做客,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遊戲,我們來看看要來我們班上的是誰啊?(教師出示籃球一個)。還有它的一位好朋友在和小朋友們捉迷藏呢!我們一起來找找看它在哪裏吧?到底是誰?咦!找到了,原來它藏在書下面啊!

二、互動遊戲,初步引導幼兒辨別上下

1、教師:哎喲!是誰在咬我呀?—“原來是小狗啊!你也想跟我們小朋友玩遊戲麼?

出示玩具狗,以小狗的口吻説“小朋友們好,我的名字叫汪汪,想跟你們玩一個遊戲。”教師:“汪汪狗你想跟我們小朋友玩什麼遊戲啊?(和汪汪狗説悄悄話)我知道了,好的。”

2、教師:汪汪狗想請小朋友們閉上你們的小眼睛,然後汪汪狗會躲起來,當你們聽到:汪汪汪的聲音的時候就可以睜開眼睛把汪汪狗找出來,並説出你是在哪裏找到的。

3、遊戲中教師要引導孩子説出“什麼在什麼的上面,什麼在什麼的下面。”

4、遊戲結束後及時對幼兒進行表揚。

教師:老師知道小朋友們都很喜歡吃蘋果,那麼今天呀,老師也把蘋果請到了我們的課室,讓它來跟我們一起玩遊戲,首先呢!請小朋友們閉上自己的眼睛,老師數到三的時候,小朋友們睜開自己的眼睛,然後去找找老師放在課室某一個位置的蘋果,找到以後就直接舉手告訴老師,你找到了。並且説説你是在哪裏找到的?

三、利用遊戲鞏固上下的空間位置關係

1、小朋友們玩得開心麼?球寶寶、小蘋果、汪汪狗還給你們帶來了小禮物有小汽車、花籃、洋娃娃、鉛筆、燈籠好多好多的玩具要送給小朋友們,它們也在和你們玩捉迷藏的遊戲,那現在我們就一起把它們找出來吧!

2、歡快的背景音樂激發幼兒遊戲的興趣。

3、教師適當引導幼兒:我們可以在桌子上找找、到椅子下面看看……找到後請幼兒説説自己是在哪裏找到的?分別在什麼地方?引導幼兒能夠説出:小汽車在桌子的下面、鉛筆在書的上面……

“小朋友們,你們今天都表現得挺好的!現在你們將所有的禮物都找到了,而且還能説出他們藏在什麼地方,我們為自己鼓鼓掌吧!”

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如果爸爸媽媽需要我們去拿什麼物品的時候,他們告訴了我們那些物品在哪裏。你們應該知道是在什麼地方了,對嗎?那好,今天我們的課就上到這裏啦,跟我們的老師説聲再見!

 教學效果:

其實在我們成年人看來,上下空間的辨識是很簡單的知識,但是對於4、5歲的孩子們來説,還是存在一定難度的。目前孩子們的家長對於學習是越來越重視,所以在授課前,瞭解過孩子們對於這一知識點掌握的情況,大部分的孩子對空間的辨識比較模糊,只有極少的一部分孩子能夠比較正確的辨認出,在授課的過程中,由於他們對這個概念不是很清晰,所以學習的時候比較的認真,只是在讓小朋友自己去找指定物品的時候,孩子們的秩序顯得有些亂,要在這個環節強調一下紀律才行。

 教學反思

平時跟孩子們要加強溝通,瞭解他們基本的一些情況,方便我們上課時有些教學內容的編排,對於班級的常規工作還要抓緊,因為常規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班級的一切工作。在授課前,要注意自己的教學內容是否符合本班孩子的認知水平,還有班級的孩子對於這堂課的目標是否能夠達到,是簡單了?還是難了?應該要怎樣去改進等等一系列的問題都是我今後授課要注意的事項。

中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正值秋天收穫之際,我班結合區級課題"引領孩子學會生活的策略研究",開展了以生活教育為系列教育的主題活動《秋的畫報》。活動中,我把生活帶進課堂,引導孩子們通過觀察、體驗、描繪、品嚐等一系列活動,讓他們充分感受到了秋天不僅是絢麗多彩的季節,還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尤其是秋天裏香香甜甜的水果對他們更是充滿着誘惑和陶醉,因此,預設生成活動《水果接龍》這一活動課題便自然產生了。

活動過程中,我始終堅持以"在生活裏找教育"的教學理念,大膽嘗試了數學生活化的情景教學。整個活動以遊戲貫穿始終,首先由談話導入,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接着大班幼兒的情景表演"水果接龍"更讓幼兒充滿了學習的樂趣,從而讓幼兒自然地瞭解了"接龍"的一般規律,然後我又設計了集體活動這一簡單教學環節,通過活動,基本上解決了幼兒按複雜規律進行排序的難點,最後,我又創設了"開火車"的遊戲活動,這樣既可以提高幼兒的活動能力,又鞏固了學習按規律排序的知識,還讓幼兒感受到了秋天豐收的喜悦。

【活動目標】

1、能找到物體比較複雜的排列規律,接着往下排序。

2、願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或結果。

3、共同分享秋天豐收的喜悦,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各種水果、蔬菜若干,有關水果卡片若干。

2、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3、"火車"兩列。

重點:能按一定順序接着往下排。

難點:能找到比較複雜的排序規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活動。

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裏有哪些水果豐收了呢?(蘋果、梨子、橘子)是的!秋天,是收穫的季節。【出示各種水果】

大家看,這些都是我們家鄉盛產的水果。2篇今天這些水果寶寶都來了,他們想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呢。

二、學習按照比較複雜的規律排序。

(一)情景遊戲——水果接龍(蘋果———梨子———橘子———蘋果————梨子————橘子六位水果寶寶排着隊上場。)

幼:大家好,我是蘋果寶寶,想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我是梨子寶寶,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下面幼兒拍手歡迎水果寶寶的到來)

師:水果寶寶他們排着整齊的的隊伍一個接這一個地來了,小朋友想不想和水果寶寶們一起玩遊戲呢?"提問:

1、大家看看,有哪些水果寶寶來了?(蘋果、梨子、橘子)

2、排在第一個的是哪個水果寶寶?第二個又是誰呢?第三個呢?

(蘋果寶寶的後面是梨子寶寶,梨子寶寶的後面是橘子寶寶)

3、那橘子寶寶的後面排的又是誰了呢?(蘋果寶寶)

4、現在,水果寶寶想請小朋友一起做遊戲,誰願意?

(指名幼兒上來挑選自己喜歡的水果寶寶,一邊接龍一邊用語言表述接龍過程:蘋果寶寶的後面是梨子寶寶,梨子寶寶的後面是橘子寶寶,橘子寶寶的後面又是蘋果寶寶)

小結:水果接龍遊戲好玩嗎?現在水果寶寶想回家了,我們送他們回家吧!

(二)集體活動

剛才蘋果、梨子、橘子等寶寶在玩"水果接龍"遊戲的時候,西瓜、香蕉和草莓寶寶他們都很羨慕,也在一邊玩了。可是,有幾個寶寶找不到位置了,小朋友能不能來幫助他們找到他們的位置呢?

【出示接龍卡】 活動評價:

(1)展示操作結果,同時貼在主題牆上接成長龍。

(2)鼓勵並表揚做得好的小朋友。

小結:今天小朋友都很棒,都能找到接龍的規律去玩接龍遊戲。其實生活中有好多事物也存在着一定的規律。2篇如,我們每天早上起來要刷牙、洗臉、梳頭;大自然中每天有日出、日落、黑夜等等,只要我們用心去觀察,都能發現它們是有着一定規律的。

三、遊戲活動——開火車【播放開火車音樂】

"嗚!咔嚓咔嚓!咔嚓咔嚓!"

師:聽,這是什麼聲音?

幼:火車來啦!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把家鄉的水果裝上火車,給四川災區的小朋友送去,好嗎?

1、請小朋友把水果和蔬菜按一定順序有規律地分別裝上兩列火車的每一節車廂。

2、師幼一起開火車,載着家鄉豐收的喜悦,帶着小朋友的一片愛心開往四川地震災區。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利用做做玩玩的的時間,用橡皮泥來做出各種不同的自己喜歡的水果造型,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感情。

教學反思:

數學活動對於小朋友來説是個很愉快的課程,因為整節活動中游戲的時間多,而且小朋友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多,但是要讓孩子們能真正的理解這節教學活動的內容,並做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卻不是那麼容易。

標籤: 教案 範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wo7p4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