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女媧造人》教案集錦九篇

《女媧造人》教案集錦九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女媧造人》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女媧造人》教案集錦九篇

《女媧造人》教案 篇1

設計思想:

《女媧造人》是神話故事,是通過豐富的想像與聯想的運用來激發學生探求未知領域的慾望,表現在遠古時代人們對人類自身來源的好奇和探索,以及在當時社會生活條件下所作出的極富想象力的解釋在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想象豐富的神話,作者以大膽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進行富有人性化的擴寫,再現女媧造人的整個過程,使得這個古老的傳説充滿生活氣息。

學情分析:

1、學生水平差異較大,基礎好的學生能很快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及主題思想,而基礎差的必須要做預習好!

2、學生學習本文時,可能會遇到的最大問題聯想和想象的運用。

3、學生在遇到難題的時候採用合作,討論的方法去解決。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積累“女媧、澄澈、幽光、靈敏、綿延、神通廣大、莽莽榛榛”等詞語。

(2)、瞭解神話的特點。

(3)、瞭解有關人類起源的神話故事。

2、能力目標

(1)、體會想像聯想在神話創作中的作用。通過比較,掌握想像的方法和思路。

(2)、激發學生探究關於人類起源、進化的科學知識的興趣。

(3)、學習文章對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繹與擴充,培養改寫神話故事的能力。 3、情感目標 感受體會文中女媧樸實感人的母親形象。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想像聯想在神話創作中的作用。通過比較,掌握想像的方法和思路。

2、激發學生探究關於人類起源、進化的科學知識的興趣。

教學策略與手段:

本課教學中採用博文課堂教學模式,預習檢測、師生互動、課堂檢測等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

學生:熟讀課文,熟悉故事情節。

教學過程:

結構或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

1、給下面加點字注音

《女媧造人》教案 篇2

一、 設計思想

《女媧造人》是神話故事,是通過豐富的想像與聯想的運用來激發學生探求未知領域的慾望,表現在遠古時代人們對人類自身來源的好奇和探索,以及在當時社會生活條件下所作出的極富想象力的解釋在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培養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想象豐富的神話,作者以大膽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進行富有人性化的擴寫,再現女媧造人的整個過程,使得這個古老的傳説充滿生活氣息。

三、 學情分析

1、學生水平差異較大,基礎好的學生能很快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及主題思想,而基礎差的必須要做預習好!

2、學生學習本文時,可能會遇到的最大問題聯想和想象的運用。

3、學生在遇到難題的時候採用合作,討論的方法去解決。

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積累“女媧、澄澈、幽光、靈敏、綿延、神通廣大、莽莽榛榛”等詞語。

(2)、瞭解神話的特點。

(3)、瞭解有關人類起源的神話故事。

2、能力目標

(1)、體會想像聯想在神話創作中的作用。通過比較,掌握想像的方法和思路。

(2)、激發學生探究關於人類起源、進化的科學知識的興趣。

(3)、學習文章對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繹與擴充,培養改寫神話故事的能力。

3、情感目標

感受體會文中女媧樸實感人的母親形象。

五、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想像聯想在神話創作中的作用。通過比較,掌握想像的方法和思路

2、激發學生探究關於人類起源、進化的科學知識的興趣

六、 教學策略與手段

本課教學中採用博文課堂教學模式,預習檢測、師生互動、課堂檢測等

七、 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

學生:熟讀課文,熟悉故事情節。

《女媧造人》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神話的文學常識。

2.理解文中聯想和想象的運用,並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3.學習文章對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繹與擴充,培養改寫神話故事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比較《風俗通》和本文中“女媧造人”的文字內容。

2.小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3.通過閲讀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激發學生的靈感,發揮想象力改寫《女媧造人》。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女媧偉大的母親形象以及文中對於人類誕生所表現的喜悦之情。

2.激發學生探求未知領域的強烈慾望。

二、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體會文中大膽而新奇的想象。

2.學習文章對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繹與擴充,培養改寫神話故事的能力。

(二)教學難點:

1.初步掌握閲讀古書的科學態度和思考方法。

2.思考神話的現實意義並形成個性看法。

三、教學過程

(一)神話知識導入

1.出示圖片,猜一猜故事的名字。(盤古開天闢地、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女媧補天。)

2.這些故事都是中國古代神話。古人為什麼要創作神話呢?

師:神話是遠古先民表現對自然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象的故事。它並非是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以遠古先民貧乏的生活為基礎,藉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結果。

3.你還知道哪些神話?(引出女媧造人)

【設計意圖】瞭解神話的定義和特點,增強對中國古代神話的認識,同時激發學生閲讀學習神話的興趣。

(二)感知學習

1.看動畫和文字,聽朗讀。

2.快速閲讀,思考相關問題:

(1)文章寫了有關女媧造人的哪些內容?文章又是按照什麼順序敍述的?

(2)你認為動畫中的女媧形象跟文中的女媧形象一致嗎?你喜歡哪一個?請説説你的看法。

教師總結(1):女媧為什麼造人,怎樣造人,怎樣造更多的人,怎樣讓人自己繁衍生息。

天地無人──黃泥捏人──創造許多人──分為男女,延續後代。

引導學生(2):動畫中的女媧年青有活力,富有創造力;文中的女媧吃苦耐勞有智慧,像慈愛的媽媽。(答案不唯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以及女媧的形象。

(三)內容探究

1.女媧造人的故事在中國古代的《風俗通》中就已經出現。

俗説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絙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貧賤凡庸者,引緪人也。

譯文:民間傳説,天地開闢之初,大地上並沒有人類,是女媧摶捏黃土造了人。她幹得又忙又累,竭盡全力幹還趕不上供應。於是她就拿了繩子把它投入泥漿中,舉起繩子一甩,泥漿灑落在地上,就變成了一個個人。後人説,富貴的人是女媧親手摶黃土造的,而貧賤平庸的人只是女媧用繩子沾泥漿,把泥漿灑落在地上變成的。

女媧禱神祠祈而為女媒,因置婚姻。

譯文:女媧在神祠裏禱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於是女媧就安排男女婚配。

2.袁珂寫的《女媧造人》比《風俗通》對女媧造人的描述豐富許多,作者補充了哪些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

課文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1)女媧為什麼造人;(2)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3)人造出來之後歡欣喜悦場面;(4)女媧像人一樣具有心理活動和喜怒哀樂等情緒……

3.你最喜歡作者補充的哪一部分?説説為什麼。

舉例:(1)女媧造出小人之後歡欣鼓舞的場面。

(2)對女媧的人性化描寫。

學生圈點勾畫細節描寫,具體分析女媧形象。

【設計意圖】比較閲讀培養初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喜歡內容加以評説,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塑造的女媧形象以及人類被造出來之後的歡樂喜悦之情。

(四)想象寫作

1.神話是古人創造的。本文的作者袁珂補充了女媧造人的原因和方法,並作了豐富精彩的描寫,這都源於他的想象力。同學們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改寫《女媧造人》。請同學們從以下兩個角度任選其一,擺脱袁珂想象的情節,重新描述你想象中女媧造人的原因或方法:

(1)女媧為什麼造人?

(2)女媧怎樣造人?怎樣造更多的人?

2.交流習作,互相點評。

【設計意圖】從閲讀體會到文段改寫,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五)問題探究

1.《風俗通》中説:“故富貴者,黃土人;凡庸貧賤者,引緪人也。”你如何理解?

教師引導學生:

瞭解《風俗通》──理解封建社會的侷限性──讀古書要有批判的精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神話是古人因當時的侷限性不能科學地解釋人類起源、自然現象等的產物,如今人類對這些問題已經有了更科學的探索和結論,為什麼這些神話依然流傳並得到人們的喜愛?

教師引導學生:

(1)神話中構想的世界是古代人真實世界的反映,藴藏着歷史的真相,表現着精神的追求,讓人們能看到祖先的影子。例如神話中有人們對歷史和英雄人物的幻想、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等。

(2)神話本身容易引起人的興趣,藴含着瑰麗的想象、豐富的文化等,給人藝術的審美享受與深刻的啟迪。

(3)神話是文學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較為鮮明,讀來親切感人。例如盤古的英雄形象,女媧的母親形象,精衞填海的鬥士形象等。

【設計意圖】教給學生讀古書的科學態度和思考方法;引導學生認識神話的美好,思考神話的現實意義,並能形成自己的個性觀點。

(六)佈置作業

1.請同學們發揮大膽新奇的想象,進行人性化的擴寫。

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之奔月宮。(《淮南子·姮娥奔月》)

2.拓展閲讀。

課外閲讀:袁珂《盤古開天闢地》,魯迅《故事新編·奔月》。

《女媧造人》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媧、藤”兩個字。

2.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瞭解女媧是怎樣一步一步創造出人類的。

3.體會這個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內容,説説女媧是怎樣一步一步創造人類的。

 教學難點:

體會女媧為人類所作的貢獻,感受人的可愛與生動,給世界帶來了精彩與生機。教學重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質疑

1.導語:據説,普羅米修斯被稱為“人類的大恩人”,除了因為他偷取火種,造福人類,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是人類的創造者。而在我們中國的神活傳説中,創造人類的天神則是女蝸。今夫,我們就來學習女媧造人的故事。

2.教師板書課題:女媧造人

3.認識人物:學生根據課外閲讀經歷,談談對女媧的認識。

4.學生自由根據課題質疑,教師適當加以梳理、板書。

⑴女媧為什麼要創造人類?

⑵女媧是怎樣創造人類的?

⑶女媧造出來的人是什麼樣的?

6.教師小結導讀:讓我們帶上問題去閲讀,到故事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自學解疑,把握內容

1.教師出示自學提綱,引導獨立閲讀及合作交流。

⑴.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⑵遇到生字新詞,多讀讀認認,加以理解。

(3)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2.學生認真自學,教師巡視,瞭解學情,並進行個別指導。

3.小組交流解疑。

3.自學反饋,全班互動。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集體評議。

(2)理解詞語意思

莽莽榛榛:草木叢生的樣子。

神通廣大:形容本領高超,無所不能。

生氣蓬勃: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靈機一動:指心思靈巧,稍動腦筋。

興高采烈:形容興致高,精神飽滿。

綿延不絕:延續不斷,文中指世代相傳。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堪,表示程度極深。

⑶針對質疑,逐題解疑,感知故事內容。

①媧為什麼要創造人類?(因為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人類,不夠生氣蓬勃。a.天地開闢以後,天上有了太陽、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鳥獸蟲魚,可是單單沒有人類.b.有一天,女媧行走在這片莽莽棒榛的原野上,看着周圍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獨。她覺得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兒什麼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C.她忽然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麼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

②女媧是怎樣創造出人類的?(女媧先是用黃泥摻和了水,在手裏揉捏成一個娃娃模樣的小東兩,放到地面時,泥捏的小傢伙便活了起來,女媧給他取名為“人”。為了讓人佈滿大地,女媧工作了很久,直到疲倦不堪。後來,女媧想出一個絕妙的創造人類的方法,她從崖壁上拉下一條枯藤,伸到一個泥潭裏,攪成了渾黃的泥漿,然後提起枯藤,向四處揮灑。只見泥點濺落的地方,出現了許多小人兒。藤條不停地揮灑,不久,大地上就佈滿了人類的蹤跡。最後,為了讓人類能綿延不絕,女蝸把人分為男女,讓他們自己去創造後代,至此,人類就世代延續下來了。)

③女媧造出來的人是什麼樣的?(女媧造出來的人聰明而美麗,他們能説會走,喊女媧為“媽媽”,他們的身體雖然小,但相貌和舉止有些像神,和飛的鳥、爬的獸都不同,看起來似乎有一種管理宇宙的非凡氣概。他們分為男女,可以自己創造後代。)

(4)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天地開闢之後,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山川草木、鳥獸蟲魚,單間沒有人類,世界顯得荒涼寂寞,於是出現了女媧。女媧同樣感到孤獨寂寞,她用捏成了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這個生物一觸地便活了起來,而且還能叫“媽媽”。女媧非常欣喜,她把自己創造的這人個生物取名叫人。接着又造出了許多這樣的人,又想出辦法把小人分成男女,讓他們自己去繁衍後代,這樣,人類就世世代代延續下來了。)三、暢談感受,體會寫法

集體交流閲讀這篇課文的感受,引導品析文中重要細節

①女媧的智慧。

②女媧的仁愛。

 四、課堂小結:

女媧心懷仁愛,用自己的智慧與努力創造了人類,並使人類世代相傳,綿延不絕。有了人類這種聰明而美麗的生物,大地變得生氣蓬勃起來。神話傳説中的女媧真是人類的好母親啊!

《女媧造人》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神話的特點,體會想像在神話創作中的作用。

2、使學生理解女媧身上所寄託的人類母親的優秀品質,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3、讓學生體驗人類誕生後的歡欣與愉快,感受創造的快樂,思索自身來源,珍愛生命。

 【教學重、難點】

理解神話豐富奇特的想像,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課型及教學思路】

課內自讀課文。

文章淺顯易懂,教師主要引導學生通過對比閲讀,體會文中洋溢的人類誕生的喜悦感,並進行想像力的訓練。通過適當的拓展,讓學生了解人類起源的科學解釋。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隨着歲月的流逝,你們在一天天悄悄地長大,你們的心靈也一天天豐富和成熟。仰望蒼穹,俯瞰大地,你們也許會提出許許多多的問題:太陽為什麼東昇西墜,月亮為何有陰晴圓缺,小草為什麼一歲一枯榮那麼你們可曾想過我們人是從哪兒來的?這個樸素的問題從遠古到今天,人們一直在探尋。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古老而迷人的神話,走進前人奇特瑰麗的想象世界。

二、瞭解神話

神話是遠古人民表現對自然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像的故事,它是人類早期不自覺的藝術創作。神話並非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由於遠古時代生產力的水平很低,人們不能科學地解釋世界、自然現象和原始社會文化生活的起源和變化,以他們貧乏的生活經驗為基礎,藉助想像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結果。

三、合作探究

1、比較閲讀:

思考:課文豐富了哪些內容?

明確:

⑴ 造人的具體過程;

⑵ 人造出來後歡欣喜悦場面;

⑶ 女媧像人一樣具有心理活動和喜怒哀樂等情緒;

⑷ 作者的評述;

教師評價:可見作者高超的想像力。

2、找一找、談一談:

找出文中表現人類誕生喜悦感的句子,談一談你的感受。

教師提示:體現了人類自身對獲得生命的歡呼,又表現了人類創造成功的喜悦感。人的產生給大自然帶來無限生機,人類產生的同時也產生了愛,產生了人間的温暖。

人的出現使死寂的天地獲得了生機,更充滿了人間的温情愛意與天倫之樂,只有人才使這個世界充滿温馨,充滿愛。

3、神話精彩情節欣賞──聽錄音:

人來到這個世界是這篇神話描寫的重點內容,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悄悄進入生命初創的原始世界,聽聽大神女媧的心聲,想像她造人的辛勞與執着,聽聽人來到世間的第一聲歡呼,感受我們人類誕生後的歡欣愉快。

4、女媧形象分析:

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

明確:女媧是神,更是人。神性與人性在女媧身上得到了高度的統一。

⑴ 女媧的慈愛辛勞與不懈努力不正是一位勤勞、智慧、偉大的母親形象嗎?她充滿生命活力與母性,有着母親的喜與憂,從女媧身上我們看到了人類母親的優秀品質,這種崇高的母愛不正是我們人類生生不息的源泉嗎?

⑵ 女媧造人體現了人類可貴的創造與探求精神,女媧不正是一個創造者嗎?這種創造精神正是我們今天所迫切需要的。

⑶ 女媧的勤勞、智慧、堅持不懈何嘗不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民族精神的體現?

5、想像力的訓練:

從對女媧形象的分析,我們進一步感受到作者高超的想像力。可見,想像和幻想是神話創作的靈魂。

藉助想像和幻想,對女媧造人的情景做另一番合理的推測。

貼近生活,合情合理,不能胡思亂想。

自編神話《女媧造人》,與袁珂及古人比一比。

分小組討論,各組選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6、有關人類的起源,你還知道哪些神話傳説呢?

學生談一談。

7、你能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科學地解釋一下人類的起源嗎?

學生議一議。

教師展示:

傳統的古猿進化説

海猿説

海陸雙祖先複合説

外星人説

塵埃説

四、作業

1、參考老師提供資料,思考人類起源,寫一則小短文。

2、繼續完成自編神話《女媧造人》。

五、感悟小結

同學們,無論是我們今天學習的美麗的神話,還是人類關於人類起源的科學爭鳴,都是一串串不同時代的人們探尋生命問題的足跡,它讓我們體驗到了生而為人的自豪,使我們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獨特而美好。也許我們的生命本身就是個奇蹟,讓我們珍愛生命,努力拼搏,這樣才能無愧於自己的生命,讓我們美麗的生命綻放出應有的光彩!

《女媧造人》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瞭解神話的文學常識。

2.理解文中聯想和想象的運用,並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3.學習文章對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繹與擴充,培養改寫神話故事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比較《風俗通》和本文中“女媧造人”的文字內容。

2.小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3.通過閲讀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激發學生的'靈感,發揮想象力改寫《女媧造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女媧偉大的母親形象以及文中對於人類誕生所表現的喜悦之情。

2.激發學生探求未知領域的強烈慾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體會文中大膽而新奇的想象。

2.學習文章對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繹與擴充,培養改寫神話故事的能力。

教學難點:

1.初步掌握閲讀古書的科學態度和思考方法。

2.思考神話的現實意義並形成個性看法。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採用朗讀法、比較閲讀法、讀寫結合法等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朗讀時採用文圖轉化的方式,並在文圖比較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2.獨立思考並討論探究,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進行思考,學會學習。

3.打破已有的文字窠臼,另闢蹊徑,培養創新能力。

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進行探究式學習,然後加以點撥與指導,激起學生探索未知領域的興趣。

四、教學過程

(一)神話知識導入

1.出示圖片,猜一猜故事的名字。(盤古開天闢地、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女媧補天。)

2.這些故事都是中國古代神話。古人為什麼要創作神話呢?

師:神話是遠古先民表現對自然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象的故事。它並非是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以遠古先民貧乏的生活為基礎,藉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結果。

3.你還知道哪些神話?(引出女媧造人)

【設計意圖】瞭解神話的定義和特點,增強對中國古代神話的認識,同時激發學生閲讀學習神話的興趣。

(二)感知學習

1.看動畫和文字,聽朗讀。

2.快速閲讀,思考相關問題:

(1)文章寫了有關女媧造人的哪些內容?文章又是按照什麼順序敍述的?

(2)你認為動畫中的女媧形象跟文中的女媧形象一致嗎?你喜歡哪一個?請説説你的看法。

教師總結(1):女媧為什麼造人,怎樣造人,怎樣造更多的人,怎樣讓人自己繁衍生息。

天地無人──黃泥捏人──創造許多人──分為男女,延續後代

引導學生(2):動畫中的女媧年青有活力,富有創造力;文中的女媧吃苦耐勞有智慧,像慈愛的媽媽。(答案不唯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以及女媧的形象。

(三)內容探究

1.女媧造人的故事在中國古代的《風俗通》中就已經出現。

俗説天地開闢,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絙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貧賤凡庸者,引緪人也。

譯文:民間傳説,天地開闢之初,大地上並沒有人類,是女媧摶捏黃土造了人。她幹得又忙又累,竭盡全力幹還趕不上供應。於是她就拿了繩子把它投入泥漿中,舉起繩子一甩,泥漿灑落在地上,就變成了一個個人。後人説,富貴的人是女媧親手摶黃土造的,而貧賤平庸的人只是女媧用繩子沾泥漿,把泥漿灑落在地上變成的。

女媧禱神祠祈而為女媒,因置婚姻。

譯文:女媧在神祠裏禱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於是女媧就安排男女婚配。

2.袁珂寫的《女媧造人》比《風俗通》對女媧造人的描述豐富許多,作者補充了哪些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

課文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

(1)女媧為什麼造人;

(2)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

(3)人造出來之後歡欣喜悦場面;

(4)女媧像人一樣具有心理活動和喜怒哀樂等情緒……

3.你最喜歡作者補充的哪一部分?説説為什麼。

舉例:(1)女媧造出小人之後歡欣鼓舞的場面。

(2)對女媧的人性化描寫。

學生圈點勾畫細節描寫,具體分析女媧形象。

【設計意圖】比較閲讀培養初中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對喜歡內容加以評説,幫助學生理解作者塑造的女媧形象以及人類被造出來之後的歡樂喜悦之情。

(四)想象寫作

1.神話是古人創造的。本文的作者袁珂補充了女媧造人的原因和方法,並作了豐富精彩的描寫,這都源於他的想象力。同學們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改寫《女媧造人》。請同學們從以下兩個角度任選其一,擺脱袁珂想象的情節,重新描述你想象中女媧造人的原因或方法:

(1)女媧為什麼造人?

(2)女媧怎樣造人?怎樣造更多的人?

2.交流習作,互相點評。

【設計意圖】從閲讀體會到文段改寫,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五)問題探究

1.《風俗通》中説:“故富貴者,黃土人;凡庸貧賤者,引緪人也。”你如何理解?

教師引導學生:

瞭解《風俗通》──理解封建社會的侷限性──讀古書要有批判的精神: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神話是古人因當時的侷限性不能科學地解釋人類起源、自然現象等的產物,如今人類對這些問題已經有了更科學的探索和結論,為什麼這些神話依然流傳並得到人們的喜愛?

教師引導學生:

(1)神話中構想的世界是古代人真實世界的反映,藴藏着歷史的真相,表現着精神的追求,讓人們能看到祖先的影子。例如神話中有人們對歷史和英雄人物的幻想、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等。

(2)神話本身容易引起人的興趣,藴含着瑰麗的想象、豐富的文化等,給人藝術的審美享受與深刻的啟迪。

(3)神話是文學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較為鮮明,讀來親切感人。例如盤古的英雄形象,女媧的母親形象,精衞填海的鬥士形象等。

【設計意圖】教給學生讀古書的科學態度和思考方法;引導學生認識神話的美好,思考神話的現實意義,並能形成自己的個性觀點。

(六)佈置作業

1.請同學們發揮大膽新奇的想象,進行人性化的擴寫。

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竊之奔月宮。(《淮南子·姮娥奔月》)

2.拓展閲讀。

課外閲讀:袁珂《盤古開天闢地》,魯迅《故事新編·奔月》。

【設計意圖】

1.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寫作能力。

2.開拓學生視野,激發想象力。

《女媧造人》教案 篇7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

生(有興趣地齊答):喜歡。

師:有誰知道《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給大家講一講。

生1:傳説古時候天和地連在一起,盤古一覺醒來,覺得太悶,便用力地把天托起來,把地使勁地蹬下去,天地便分開了。盤古站了很久,他死後,身體便變成了天地間的各種事物。

生2:我想補充一點兒:盤古是用斧子將天和地劈開的,然後才是托起天,蹬下地。

生3:我再補充:盤古死後,他出的氣變成了白雲,他的額頭、鼻尖變成了高山,一隻眼睛變成了太陽,另一隻眼睛變成了月亮,血液變成了江河湖海。

師:同學們真聰明!課外知識也挺豐富。你們誰知道剛才講的這個故事是屬於什麼體裁呢?

生4:神話。

師:確實不錯,這是一篇神話。神話故事是古代勞動人民對自然現象不能正確地解釋而憑藉想象創造出來的。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神話故事——《女媧造人》(板書)。《女媧造人》的故事就是發生在《開天闢地》之後。

師: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呢?

生5:女媧為什麼要造人呢?

生6:女媧怎樣造人的?

生7:女媧用什麼造人?

生8:女媧造人有何用?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有價值。下面我們就自讀一遍課文,看誰能夠又快又好地答出這幾道題。(學生自由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發表自己的意見。

生9:女媧因為孤獨寂寞,為了在天地之間增加一點活力,所以決定造人。

生10:女媧因為臨池照影,看到了自己的樣子,才決定造一個和自己一樣的生物,這就是人。

師:“臨池照影”這個詞語概括得真準確!這兩個同學答案綜合起來,就回答了女媧為什造人的問題,也即是造人的原因。(板書:原因)誰還再發表自己的見解?

生11:女媧是用黃泥造人的。

師:這就解答了用什麼造人的問題。你現在知道中國人為什麼是黃色人種了吧?

生(笑,齊答):黃泥巴造的。

師:當然,這只是個玩笑罷了。因為這不是科學的解釋,而是古代先民的——

生(齊答):想象。

師:女媧怎樣造人的還沒有回答,誰來解釋?

生12:把黃泥揉成團造人。

生13:先是揉團黃泥造人,後來是用枯藤在池塘裏一攪,拉出來,濺出的泥點便成了人。

師:女媧用兩種方法造人。(板書:方法:1、揉團黃泥;2、枯藤濺泥)而且第二種方法比第一種方法更省力、效率更高。看來,女媧還是挺——

生(部分答):聰明。

師:剛才我們回答了大家看到課題後提出來的問題,從同學們的提問和回答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大家聰明、認真。

現在,請大家有感情地自讀課文,然後我們請你朗讀最喜歡的部分。(生有感情地自由地讀)

師:誰讀一讀自己最喜歡的部分?

生14:(讀女媧造人的部分)

師:讀得很有感情。你為什麼喜歡這一部分?

生14:這些內容可以表現女媧的勤勞、智慧。

師:你讀書很認真,會自己動腦筋思考。還有誰喜歡這一段?談談自己的看法。

生15:我也很喜歡這一部分。因為這一部分不但表現了女媧的勤勞、聰明,還寫出了女媧造人過程中的心情。

師:哪些句子表現了女媧的心情?

生15:“女媧看着她親手創造的這個聰明美麗的生物,又聽見‘媽媽’的喊聲,不由得滿心歡喜,眉開眼笑”。

師:這表現了女媧造人過程中的喜悦之情。

生16:這一部分也表現了“人”誕生後的喜悦。

師:哦,哪些地方體現了這一點呢?

生16:“接着一陣興高采烈的跳躍和歡呼,表示他獲得生命的歡樂。”“這些小人兒在她的周圍跳躍歡呼。”

師:你讀書真認真!還有誰喜歡其它部分?

生17:我還喜歡文章最後一段,這一段講女媧想出了一個辦法,“讓男人和女人配合起來,叫他們自己去創造後代。”“這樣,人類就世世代代綿延下來,並且一天比一天加多了。”

師:能通過的自己的閲讀加以概括,好!

生18:我喜歡文章的開頭,因為它寫了女媧因為孤獨寂寞而決定創造人。

師:女媧是神,卻也會孤獨和寂寞,在這一點上,她也像——

生(齊):人。

師:大家認為女媧是一個怎樣的神呢?

生19:工作勤奮、聰明、有智慧。

生20:考慮周全。

生21:具有人的情感。

生22:神通廣大。

師:大家説得都不錯。女媧是一個神通廣大的神,更像是一個勤奮、聰明、具有情感的人。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以神話的形式來敍述女媧造人的原因、方法,並加進女媧的情感、人的喜悦。這是作者的想象(師板書想象)。我們能不能以自己的想象來改編“女媧造人”的故事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如何改編這個故事。可就造人的原因、方法、情感等某一個方面來改編。(生有興趣的討論)

師:請同學敍述自己改編的故事。

生23:我改編的是女媧造人的原因:女媧看到大地上弱小的動物常受到強大動物的欺凌,所以決定來造一種生物來管理大地上的一切。於是就創造了人。

師:多新奇的想法啊!也可以看出你是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

生24:我改編的是女媧造人的方法:女媧因為具有神通廣大的本領(師插言:神力),她手一揮,池塘裏的泥便像雨點一樣落在大地上,泥點一落地,她吹一口氣,便變成了人。

師(笑):你的想象真大膽,但也很合理。

生25:我改編的也是女媧造人的方法:女媧造出了第一批人後,教給這些人造人的方法,讓他們幫着造。這樣一批又一批的人被造出,一批又一批的人幫着她造。這樣就會很快地將人類佈滿大地。(生笑)

師:這種方法也挺不錯。

生26:我改編的是女媧造人的原因:女媧因為看到天上的神仙你爭我鬥,感到厭倦,便來到凡間,想在大地上也佈滿像神一樣的生物,但讓他們團結、友愛、善良,這便創造了人。(生齊鼓掌)

師(豎起大拇指):所以我們應該團結互助,不然就辜負了女媧的一片心意。(生齊笑)。

師:我看到還有不少同學想説,但發言的機會太少了!這樣吧,我們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就叫《女媧造人新編》,看誰的想象新奇、合理,大家説好不好?

生(齊):好。

生自由作文,直到下課。

總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是為了讓學生學得更好、更快、更輕鬆。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這是新課標對教師的要求,對教育的要求。在教學這一課時,我力求讓學生既學得好,又學得愉快。因此一開課,便以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興趣,並由故事自然地過渡到對神話的瞭解,過渡到課文中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讀感悟、提問,合作探究。這一課的目標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品味課文想象的豐富與優美之後,讓學生進行再造想象,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創新思維及想象能力。

《女媧造人》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神話的特點,體會想像在神話創作中的作用,瞭解原始先民關於自身起源的極富想像力的解釋,激發學生探求未知領域的慾望──追尋人類起源。

2、能力目標:使學生理解女媧身上所寄託的人類母親的優秀品質,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驗人類誕生的歡欣與愉快,感受創造的快樂,思索自身來源,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

1、大膽而新奇的想像。

2、對人類誕生的喜悦感。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學會合理的想象。

【教學過程】

一、導語(4)

清晨,我們踏着滿地的金黃,在瑟瑟的晨風中來到這裏,開始我們又一個嶄新的一天;傍晚,我們迎着醉人的晚霞,奔波在回家的路上,在這無數個來來往往的的路途中,我們不禁要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人,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呢?那麼能不能請同學們來談一談,你都知道哪些關於人類起源的資料呢,讓我們來相互交流一下吧。(學生交流資料)好,今天就讓我們到《女媧造人》這篇神話故事中去看看女媧是怎樣把人造出來的。(書寫標題)

二、文本對話

1、個別朗讀:(5)

同學們已經充分預習了課文,下面就請同學來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讓我們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好,有哪位同學願意給大家朗讀。(請同學朗讀課文)

2、自由朗讀課文:(1)

通過以上幾位同學精彩的朗讀,讓我們又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那麼今天,我們對於這篇文章的學習,將採取智力競賽的形式,來一場超級小組的選拔,具體的比賽規則是這樣的:

⑴ 首先將全體同學分為兩大組,在答題之前由每組為對方選擇答題的符號,然後各組選一名同學來揭開題目答題。

⑵ 當該名同學在答題過程中感到有困難時,他將有三種求助方式:從課堂上任意一個人那裏獲得少許提示;指定本組的一名同學替他回答問題;和組員討論兩分鐘然後做答。每種求助方式只能用一次,用完為止。

⑶ 每組答對一題加100分;答錯本足不扣分但給對方組加100分。

規則大家已經很清楚了,那麼在進行超級小組的選拔之前,再給大家五分鐘的時間,仔細研讀課文,為競賽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也可以針對你們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好,現在開始。(5)

三、問題探究

1、第一組問題:

好,時間到。在比賽之前,我希望聽到同學們用充滿自信的聲音來回答我:你準備好了嗎?好,超級小組選拔賽正式開始。首先請A組位B組選題。

(1)人:課文中是如何描寫人類誕生之前的世界的?可以藉助這幅圖片結合文中的語句來描述。(天上有太陽、月亮和行星,地上有山川草木,還有鳥獸蟲魚。)

(2)類:本文處處洋溢着人類誕生的喜悦感。找出有關語句,説説你對這一喜悦感的體會。(是的,女媧造人的喜悦和人類誕生的喜悦無一不説明了,人的產生給大自然帶來了無限生機,同時也產生了愛,產生了人間的温暖。總之,人的出現使死寂的天地間充滿了温情愛意與天倫之樂,只有人才能使這世界充滿温馨,充滿愛。)

(3)共:女媧造人共用了幾種方法?(兩種:用黃泥揉團成泥人;用枯藤揮灑泥點,甩出小人。)

(4)創:女媧是在什麼情況下想創造人的?請結合課文語句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來。(感到非常孤獨。她覺得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什麼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麼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世間呢?)

2、第二組問題:

(1)風俗:將本文和課後所給的《風俗通》中的兩則短文進行對比,看看課文豐富了哪些情節?首先請你給大家朗讀一下這兩則短文。(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人造出來之後歡欣喜悦的場面;女媧像人一樣具有心理活動和喜怒哀樂等情緒;作者的評述。)

(2)豐富:你認為課文中哪些內容能體現作者豐富的想象力,請側重任意一方面來具體談一談、(言之有理即可,但要結合文中的語句來談。示例:女媧造出小人之後歡欣鼓舞的場面以及對女媧的人性化描寫最見作者的想像力,女媧作為神,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會哭、會假裝生氣,甚至會靈機一動創造出人類,她得到了母親的天倫之樂。她哪裏是神,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態、人的智慧、人的生活體驗。從中我們看到了神話情節裏想像的,但又是真實的,是合乎現實生活情理的。)

(3)特殊:課文中多次提到人類誕生之後稱女媧為媽媽,作者這樣寫什麼特殊含義嗎?(女媧是神,更是人,神性與人性在女媧身上得到高度的統一。女媧的慈愛、辛勞與不懈努力不正是一位勤勞、智慧、偉大的母親形象嗎?她充滿生命活力與母性,有着母親的喜與憂。從女媧身上我們看到了人類母親的優秀品質,這種崇高的母愛不正是我們人類生生不息的源泉嗎?所以作者要將女媧塑造成一位可親可敬的母親的形象來歌頌。)

(4)生存:女媧是如何解決使人類繼續生存下去這個難題的? (把人分為男女,讓人類自己去創造後代,使人類得已延續下去。)

3、第三組問題:

(1)有人説:想像是人類最美的花朵。作家袁珂就採擷了想象這朵花,運用於自己的文章,使神具備了非凡的創造力,也表現了人類許多美好的品質,如質樸、活潑、勤勞、充滿活力和智慧。同時藉助想象的翅膀讓全文洋溢着一種喜悦感。從中,我們明白了神話的情節是想象的,但又是合乎現實生活情理的。下面,通過這組必答題,來看一看哪一組能夠插上想象的翅膀,飛得更高更遠。在此之前,先來總結一下分數。

(2)小豬:你也發揮自己的想像,對女媧造人的動機和經過做另一種推測,説給大家聽聽。(學生髮揮想象,各抒己見。)

(3)眼鏡蛇:在兩分鐘之內,根據大屏幕上所給出的圖案説出你由此聯想到的事物,每説出一種事物加50分。

四、總結(1)

被譽為創造學之父的奧斯本曾説過:想象力是人類能力的試金石,人們正是依靠想象力征服世界!神話中充滿了神奇的想象,它把遠古人民的認識和世界萬物的生長變化都蒙上了一層奇異的色彩,無論人類是由女媧創造的或是從猿人進化而來,無論是今天學習的美麗的神話還是關於人類起源的科學爭鳴,都是一串串不同時代的人們探尋生命問題的足跡。它讓我們體驗到了生而為人的自豪,使我們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獨特而美好。也許我們生命本身的就是個奇蹟,讓我們共同努力,將奇蹟變為永恆。

【板書設計】

女媧造人

袁珂

慈愛、辛勞

女媧 母性 愛

勤勞、智慧

《女媧造人》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神話極其特點。

2、瞭解鮮明的人物形象,甘受文中所表現的喜悦之情。

3、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

1、瞭解鮮明的人物形象,感受文中所表現的喜悦之情。

2、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想象的作用,感受文中所表現的喜悦之情。

【教學方法】

速讀法 跳讀法 合作探究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我國古代也有許多神話故事,下面請同學們看圖片,辨析説出是哪則神話,導入課文《女媧造人》。

2、出示學習目標。

二、知識積累

1、有關神話

有關神話

神話是古代勞動人民對其所接觸的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不能正確地解釋而通過想象創造出來的故事。

神話特點:1、它是以事實為基礎的。2、充滿奇妙的想象和幻想,非常有趣。3、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2、我國遠古比較著名的神話

盤古開天闢地 女媧補天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夸父逐日 精衞填海 鯀禹治水 刑天舞干鏚 共工怒觸不周山

3、字詞積累

女媧(wā):傳説中造人、補天的神。

澄澈(chénɡ chè):清澈透明。

幽光(yōu)

靈敏:反應快。

綿延:延續不斷。

莽莽榛榛(mǎnɡ zhēn):草木叢生的樣子。

神通:原是佛教用語,指無所不能的力量,今指特別高明的本領。

三、整體感知

1、投影出示《風俗通》裏的兩則短文。《風俗通》中關於女媧的記載:通常説天地開闢以後,還沒有人類,女媧揉團黃土造成人。這項工作太費力了,女媧忙不過來,就把一根繩子放到泥漿中,拉出來,濺出的泥點子就成了人。

女媧在神祠裏禱告,乞求神任命她做女媒,於是女媧就安排男女婚配。

課文是根據這兩則短文改編的,看看課文豐富了哪些內容,哪裏最見出作者的想象力?

學生速讀課文,討論後作答。

2、訂正:課文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①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②人造出來之後歡欣喜悦場面;③女媧像人一樣具有心理活動和喜怒哀樂等情緒;④作者的評述。

其中女媧造出小人之後歡欣鼓舞的場面以及對女媧的人性化描寫最見作者的想像力。

3、問題思考:女媧為什麼要造人?女媧是怎樣造人的?女媧如何讓人類繁衍生息的?

想象大膽、新奇、合理

四、合作探究

1、生動感人的神話,離不開精彩的故事情節和鮮明的人物形象,你能概括出女媧的形象嗎?可用下列句式概括:

女媧既是一個_________的神,又是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女媧是一個既具有“神”性又具有“人”性的形象,她作為“神”的非凡能力和神奇方法表現在:一天變化七十次、揉黃泥造人、揮灑泥漿造人……

她作為“人”的心理、情感、活動表現在:寂寞孤獨、自豪欣慰、忙碌疲倦……

女媧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廣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獨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什麼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起來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會笑,她會假裝生氣,她甚至會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麼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就是她的這種創造力,世上誕生了人類。她得到了做母親的天倫之樂,她忙忙碌碌,像母親一般勤勞智慧。她哪裏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態,人的智慧,人的生活體驗。從她身上,我們看到神話的情節是想像的,但又是真實的,是合乎現實生活的情理的。 想像大膽奇特、真實合理

2、文中處處洋溢着人類誕生的喜悦感。找出有關語句,説説你對這一喜悦感的體會。

有關語句:人落地後開口叫“媽媽”;“媽媽”女媧的心理及神態描寫;女媧給孩子命名;許多小人的歡呼跳躍;女媧的辛勞。

體會:可讓學生各抒己見,答案不要求統一。要點提示:人的產生給大自然帶來無限的生機;人類產生的同時,也產生了“愛”,產生了人間的温暖。而學生對這種喜悦感的感受則可引導學生扣住“喜”來談,如有了人類,大自然才有了生氣,蓬勃起來;有了人類,女媧不再寂寞、孤獨;有了人類,世間也就有了温馨,有了愛,更重要的是,有了創造……也可以從另外角度引導學生感受,如人類生命的可貴,人類生命與自然的關係,要珍愛生命等。

五、拓展延伸

1、出示名言

想象是人類思維中最美麗的花朵。(雨果)

想象是最傑出的藝術本領。 (黑格爾)

2、女媧造人新編

請同學們展開新奇大膽合理的想象,就女媧造人的原因、方法、情感等某一個方面來改編“女媧造人”的故事。

3、小結:課文通過大膽新奇的想象,詳細敍述了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表現了遠古時代的人們對人類自身來源的好奇和探索,以及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所作出的極富想象力的解釋。課文生動刻畫了一位神通廣大、勤勞、智慧、偉大的女媧形象且處處洋溢着人類誕生的喜悦感。

六、佈置作業

仿照課文的寫法,請同學們展開大膽、合理、新奇的想象,選擇一則我國古代神話改寫成一篇不少於300字的短文。

【課後反饋】

標籤: 九篇 女媧 教案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v900p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