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比長短》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比長短》含反思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比長短》含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比長短》含反思

活動目標

1、在嘗試中能用目測和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長短,體驗自己發現結果的成功感。

2、學習按照遊戲規則進行活動。

3、通過讓對同類物體進行長短比較,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

4、能夠比較和區別物體的長短。

5、學習用並置的方法區別物體的長短。

活動準備

1、籃子(人手一隻)、吸管、綵帶、(每人兩件,一件長的,一件短的)

2、錄音機、音樂《小鳥飛》《娃哈哈》《小兔跳》

3、小兔、小猴頭飾(都帶上尾巴,其中小兔是短的尾巴,小猴是長的尾巴)

活動過程

1、出示物品,引起幼兒興趣今天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很多好玩的`東西,但是請你們玩之前呢,老師有個要求,就是你們在玩的時候仔細看看這些東西有什麼特點,你覺得它們是怎樣的?

2、每人一個袋子,裏面裝着準備好的物品,幼兒自由嘗試發現問題。

3、2分鐘後請幼兒討論發現的問題。

4、提出要求,引導幼兒再次嘗試現在請小朋友從你們的袋子裏拿出相同的東西,<來、源教、案網>玩一玩,比一比,看看這次聰明的你們又能發現什麼?

5、幼兒把發現結果説出來。

出示帶子剛才小朋友都很聰明,説出了自己發現的問題。現在看看老師袋子裏面又有什麼東西呢?。

看棍子,幼兒説出自己看到的情況。

教師小結:多出來的這裏是長的,出示字:長。幼兒唱讀。

這邊沒有的是短,出示字:短。幼兒唱讀。

結束

1、遊戲:聽信號做動作教師説長,幼兒用兩隻手比長,開始時帶着幼兒做。教師説短,幼兒用手比短。

2、遊戲:看錶演現在呢,有兩隻小動物要給小朋友表演,大家一起去看,好嗎?幼兒聽音樂《娃哈哈》離開位置,到前面。

老師有個要求,就是要看清楚等下出來的小動物誰的尾巴是短的?現在請小朋友準備好啦,小動物要表演了。

教師帶上頭飾扮演小兔小猴。

幼兒回答是小兔後,放音樂《小兔跳》帶領幼兒學小兔跳。

小朋友都很棒,現在我們一起做小兔去拔蘿蔔啦。

課後反思:

整個活動下來,發現幼兒之間在能力上還是有差異的,大部分幼兒能很好地進行比較,但在表達方面上就有所欠缺,部分幼兒不能表達出自己的觀點。(老師、)在這點上還需要進一步思考,思考如何在數學活動中引導他們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並幫助他們梳理總結。

在活動之前也看過一些關於“比長短”的文章,和同行的活動反思,所以在準備學具和提要求時更謹慎了。引出“一端對齊法”的概念,對幼兒能較快地理解還是有幫助的。相信對將來三個以上的物體進行比較有一定的幫助。

整個活動讓幼兒在魔術中開始、遊戲中結束,整體感覺孩子們能儘快地融入整個活動的氛圍,都還挺開心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rgjpn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