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學體育教案範文集錦8篇

小學體育教案範文集錦8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體育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小學體育教案範文集錦8篇

小學體育教案 篇1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課程標準為依據,按照水平二課程目標要求,貫徹快樂健身,主動發展的教學理念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啟發學生思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良好創新意識和合作精神,通過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讓學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圍中學習、活動,引導學生通過“玩中學、玩中練”,在主動探究中瞭解投擲的要領,掌握投擲的正確動作,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投擲活動的良好興趣。

二、教材分析:

投擲項目是一項傳統的體育項目,是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之一。這一內容是小學課程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鍛鍊身體的重要項目之一,原地投擲動作,教材編寫過程是由淺入深,由簡單到複雜。通過學習和練習投擲,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發展學生速度、力量、爆發力、柔韌性和協調性等身體素質,促進上肢肌肉、關節、韌帶的發展,同時也為今後學習其它的投擲項目奠定基礎;為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養成終身體育的好習慣。

三、學情分析:

本學段學生正處於身心發展的關鍵期,學生個性天真活潑、好動,而且興趣廣泛,其模仿能力及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較強。在本課時教學內容的設計中,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徵,我採用以遊戲練習為主線,注重誘導、啟發,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學生髮揮想象,大膽創新。 四、教學目標:

1、學習原地側向擲壘球,增強上肢力量、提高投擲能力和協調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加深對動作要領的理解。

2、能以飽滿的情緒積極主動參與體育活動,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學習感受,並能在活動中感受到快樂。

3、培養學生集體意識和良好的合作意識。

五、教學方法:

本課採用:直觀法,講解法,分解法,比賽法,激勵法,評價法。

六、教學重點:快速揮臂,出手角度。

教學難點:上下肢的協調用力。

七、教學過程:

小學體育課投擲壘球教案

教學反思:由於現在各項比賽較多,這樣對於學生的要求同時也變的更高了,為了更好的跟上時代步伐,現在體育課教學模式也在改變,小學的體育課一般以遊戲活動為主,在遊戲中體驗樂趣、發展素質、掌握技術動作。但是本節課的教學方式也比較競技化,以遊戲方式提高所學內容。通過本課的教學,發現了許多不足之處,很多細節考慮不夠周到,在學生的調度方面也有待加強。

小學體育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1.上兩步擲壘球或沙包 2.跳背

 教學任務:

 一、準備部分:(8')

1.學習上兩步擲壘球或沙包技術。提高投擲能力。

z.初步掌握支撐跳背的動作,培養勇敢精神。

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8')

1.開課式。

2.隊列練習:齊步走一跑步一立定。

3、準備活動,慢跑200米,兒童廣播韻律操6節。

 二、基本部分: (28')

1·上兩步擲壘球或沙包(二)

(1)動作:迅速,連貫地完成上兩步和向後引球的動作,再按蹬右腿、向左轉體、揮臂經肩上的順序迅速、有力地把球擲出。擲出的球必須從前面的兩條橫繩中間穿過。

(2)講解示範。

(3)練習方法和注意事項參看第10課。

2。跳背

(1)動作:兩人一組。一人兩腳左右開立站穩,上體前屈,低頭,兩手支撐在兩膝上,另一人做3一一5步助跑,雙腳起跳。兩手支撐於他的背部和臀部(用力不宜過大),同時兩腿伸直向左右分開,騰空越過人背。落地成半蹲,兩臂斜上舉。

(2)教師講解示範。

(3)練習方法:分組練習。把學生分成人數相等4隊,分別排成一列橫隊,按順序依次進行練習。

(4)注意事項:

1、一人做上體前屈,低頭,不得突然降低和升高。

2、練習時嚴格課堂紀律,注意安全。

三、結束部分: (4')

1.整理放鬆;

2。小結、講評;

3.宣佈下次課內容;

4.下課。

小學體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通過體育遊戲與球類運動相結合,提高運、傳、投搶等籃球技術動作的銜接、連貫和應用能力,發展的靈敏、速度、力量等體能。

課的內容:

一、二球一賽

(一)遊戲目標:提高靈敏性和應變能力。

(二)準備工作:籃球場地一塊,籃球兩個(球要有明顯的區別,或一個標準籃球,另一個是橡皮球)。

(三)遊戲的進行:首先選出兩名裁判員,兩名助理裁判員,然後以5—6人為一隊,把學生分成若干隊。遊戲時,兩個隊上場比賽,其他隊準備替換負隊。進行兩球一賽遊戲時,雙方各有一名隊員手持球站在自己半場的端線外準備發球。當裁判員鳴笛後,各自發球開始比賽。

比賽時,兩隊同時在場上載遞、運球,突破,力求將本隊的球投入對方籃內得分,同時又要設法阻截和防止對方的球被攻進自己的籃內,並積極搶斷對方的球,力爭將其攻入對方籃內。比賽中若有一方將球投中,比賽即可結束,勝隊留在場內繼續遊戲,負隊則被替換下場。比賽中,如一方將球碰出界,則由助理裁判員視情況令對方在前半場或後半場發球。如由於犯規造成“死球”時,也由助理裁判員執行規則,令對方在犯規隊員的本半場發球。

(四)遊戲規則:

1、比賽中出現犯規、違例、傳球出界等情況時,均按籃球比賽規則判其在犯規、違例、失誤一方的半場發球,而不執行罰球的條款。

2、兩球一賽,除兩個球同時出界時才能停止全場比賽,比賽始終不得間斷,直至一方得分為止。

(五)教法建議:

1、兩球一賽遊戲的運動量、密度較大,比賽時間不易過長,勝負隊可同時下場,待各隊決出勝負後,勝隊與勝隊再重新組合比賽,避免連續獲勝隊負荷過大。

2、有關比賽規則,可視實際情況根據正式籃球比賽的規則進行調整。

二、換球投籃接力

(一)遊戲目標:提高運球、投籃技術動作的銜接、連貫和應用能力,發展靈敏和速度等體能。

(二)準備工作:

1、籃球場地一塊,在籃球場罰球圈頂和中線靠邊線處,各畫兩個直徑為50釐米的圓圈。

2、籃球6個,每個圓圈各放一個籃球。

(三)遊戲的進行: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各成縱隊分別站在球場兩個端線外的兩側,排頭手持籃球。遊戲開始,教師發令後,排頭運球至本場罰球圈頂處的圓圈,將手中球放至圓圈內,拿起圈內的球運球至中線處的圓圈處,將手中球放至圓圈內,再拿起圈內的球運球上籃,投中後迅速運球返回本隊,將球交給第2人後站到隊尾。第2人按同樣方法進行,直至全隊做完為止,以先完成的隊為勝。

(四)遊戲規則:

1、交接球換人時,必須站在端線外。

2、運球至圓圈時,必須換球,並將手中的球在圓圈內放穩方能繼續運球前進。

3、運球人不得持球跑。運球失誤,則應從失誤處重新運球前進。

4、投籃必須投中方能返回。

(五)教法建議:

1、可要求運球人在換球后改為換手運球,以增加遊戲的難度。

2、在投籃命中後,可允許運傳球給本隊第2人,但接球人在接到球之前不得過線進入場內。

三、“30”投籃

(一)遊戲目標:鞏固和提高跳投、搶籃板球和補籃的技術,發展快速反應能力。

(二)準備工作:籃球場地兩塊,籃球4個。

(三)遊戲的進行: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的4個隊,各成縱隊分別站在4個半場的罰球線後,排頭手持籃球。遊戲開始,教師發令後,排頭做原地跳起投籃,投中計得2分。無論投中與否,只要在球未落地之前接到球,可補籃一次,投中則得1分,然後,把球傳給第2人,自己站到隊尾處,第2人按同樣方法進行,以此類推,全隊依次輪換投籃,直至籃積30分為止,以先完成的隊為勝。

(四)遊戲規則:

1、跳投時,必須站在罰球線後起跳投籃。

2、跳投後,如球落地則不能再補籃,投中也無效。

(五)教法建議:

1、根據遊戲者的水平,可改投籃點、投籃的角度等條件。

2、此遊戲可改跳投為原地投籃,然後衝搶籃板球補籃,以減少遊戲的難度。

四、圓圈追傳球

(一)遊戲目標:發展視覺觀察和反應能力,提高傳球的速度和準確性。

(二)準備工作:

1、在場地上畫一個大圓圈(大小根據學生人數而定)。

2、籃球兩個。

(三)遊戲的進行: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人數相等,且為奇數的甲、乙兩隊,並讓兩隊學生交錯站在圓圈上。兩個籃球分別交給對稱站立的甲、乙隊各一名隊員手中。遊戲開始,持球的兩隊隊員,根據教師伸出左手或右手,向該方向同隊下一名同學依次傳球,教師不斷變換方向,最後以一個隊的球追上另一隊的`球為止,追上的隊為勝。

(四)遊戲規則:

1、傳球時,必須依次傳遞,不得間隔傳球。

2、傳球失誤時,必須由失誤人將球拾起跑回原位置後,方能繼續往下傳球。

3、傳球中,兩隊隊員不得干擾對方的傳球。

(五)教法建議:

1、此遊戲可先規定向某一個方向傳球。

2、也可規定某一種傳球的方法進行傳球。可採用不分隊,全班站成一個圈,根據教師指定的方向傳球,直至兩個球集中到一人手的裏時,遊戲即可結束。

小學體育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1.各種不同姿勢的起跑

2.遊戲:《捕魚》

教學目標

1.初步體會各種不同姿勢的起跑,以遊戲化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讓學生在創想練習中感受運動的樂趣,獲得運動的心理體驗。

3.初步養成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培養誠實守信、遵守規則、團結合作等優良品質。

指導思想

1.這是一節根據《課程標準》設計的新教材展示課,嘗試以目標的達成統領教學的內容。把教材中的理念,即“堅持健康第一的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以及體現靈活多變的教學教法。

2.在課的結構、組織形式、師生參與、遊戲的開發、創新,體育文化的傳播等方面進行大膽的探索和嘗試。

教學過程

1.第一教材中用歌謠、音樂營造學習氛圍,拉開本課的序幕。

(1)隊列隊形

一年級學生課堂的組織要能放能收。放,能活而不亂;收,能整齊劃一。本課改變了口令指揮式的訓練方式,運用了歌謠的方法進行訓練。

師:稍息!

生:(齊聲背誦)挺胸抬頭向前看。

師:立正!

生:站直不動是關鍵。

師:向右看——齊!

生:小碎步調整好,伸出右手一臂寬。

師:向前——看!

生:老師讓我向前看,我學老師向前看。

運用這種方法,統一了動作,記住了要領,站好了隊伍,培養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

(2)遊戲《快快找同伴》

遊戲中學生邊跑邊唱《跳繩》,在歌聲中根據老師發出的信號做出反應,找到同伴。通過這個遊戲,融洽學生之間的友情,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在運作中我沒有在找同伴的時間上過分強調,每一個學生都表現得非常積極,有的找不到合適的,還可以和老師組成同伴。有的找得慢了一點,但人人都獲得了成功,每張可愛的小臉上都有燦爛的笑容。

(3)模仿操

在音樂的伴奏下,老師模仿教材中的五節模仿操,然後根據小學生愛模仿的特點,讓學生根據電視劇《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動作,創編《金猴操》。老師對學生創編的千姿百態、惟妙惟肖的動作進行了歸納整理,最後在《西遊記》主題音樂的伴奏下,師生同做了《金猴操》。

2.第二教材中讓學生在創想練習和遊戲中找到樂趣,師生同唱主角。

(1)各種不同姿勢的起跑

這是本課的主教材,運用5種不同姿勢進行起跑練習,還讓學生創編了幾種。學生們以極高的熱情模仿起跑姿勢,老師也採用了他們創想的不同姿勢起跑,以激發其積極性。在教材的處理上,沒有把時間過多地花在各種姿勢的細節上,而是讓他們在線後起跑,不犯規,快速起動,迅速地擺脱靜止狀態,向着目標跑去而不偏離目標。跑的距離分別限定為15米、20米、25米、30米,並在終點處還拉了一條高1米左右,寬20米左右的橫繩,橫繩間隔1.5米處各有一朵小紅花,每練習一次起跑姿勢,改變一次距離。另外,還運用了胸前貼“紙鴿子”的辦法讓學生練習起跑,教師也參與其中,使課堂顯得輕鬆活潑。

(2)遊戲:《捕魚》

將教材中的遊戲《釣魚》加以改進,更名為《捕魚》,把一個“池塘”改為兩個“池塘”。第一次練習老師扮作“漁夫”,其餘學生散步在“池塘”中當“魚”,被“捕”者站在“池塘”的四角。待學生學會遊戲方法後,再每組選兩名學生扮作“漁夫”,將呼拉圈改制成魚網,比賽中只要“捕”到肩部以上部位,就算“捕”中了。另外,“池塘”中間設立“安全島”,可容納4—5條“魚”休息,但休息時間不能超過10秒鐘。這個遊戲,深受學生歡迎。

3.第三教材中感受藏民族文化的內涵,在優美的樂曲聲和翩翩起舞中進入尾聲,結束全課。

選用藏族“鍋莊舞”作為全課的結束,同學們在《阿東拉依》主旋律的伴奏下,以藏族舞蹈特有的彎腰撅臀、甩袖撩臂、敬獻哈達等動作,跟着老師翩翩起舞,舞動着雙臂,使人彷彿置身於草原上、篝火旁,使學生的身心得到了放鬆。

小學體育教案 篇5

教學內容:奧運知識競賽

教學目標

1、能知道世界規模最大的體育盛會——奧運會。

2、能瞭解奧運會經歷了古代奧運會和現代奧運會兩大階段。現代奧運會又分為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兩大類,以及我國體育健兒所取得的成績。

3、能積極參與活動和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能主動從各種媒體中獲取體育與健康知識。

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活躍課堂氣氛,激勵學生必勝的信心。

1、各小組按要求坐到各自的位置。(事先分好組,並佈置好比賽場地)

2、師生問好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將要進行奧運會知識競賽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生:準備好了!

師:你們的口號是……

各小組按順序喊出自己的口號。

師:老師相信你們在比賽中一定會成功的!讓我們一起説:“相信自己!耶!”

師生一起做出“V”的手勢,表示成功。

二、競賽開始,鼓勵學生沉着應戰,賽出好水平

1、師講解競賽的規則:我們的競賽題分必答題、搶答題和風險題三種。必答題(12道)每答對一題得10分,答錯不扣分;搶答題由老師出題後,各組鳴哨搶答,答對得10分,答錯不扣分,但搶答是須在老師説完題目後方可鳴哨,否則扣10分;風險題每題20分,答對得20分,答錯扣20分。每小組的基分是100分,最後以得分高低得出名次,如得分相同,則名次並列。

2、鼓勵學生要相信自己,要沉着、冷靜。

3、競賽開始

4、師講解比賽中沒有答出和答錯的題目。

三、 總結、頒獎

1、學生自評:評價自己在本次競賽中的表現,並自己獎勵、鼓勵自己。

2、學生互評:由組長為代表評價本組和其他組、本組隊員和其他隊員在本次比賽中的表現,併為今天表現突出的組或同學發獎。

3、師評:按得分情況及學生在競賽中的表現為學生頒獎。(頒獎進行曲)

四、課的延伸

師:今天同學們的表現都很出色,就象我國的體育健兒一樣。那我們一起來欣賞他們在賽場的英姿!

1、觀看奧運會開幕式和比賽的精彩片段,讓學生充分感受奧運會的魅力!

2、請學生談一談自己如何更好的學習優秀運動員的“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等優良品質,積極投入文化知識的學習和體育鍛煉中去。

五、課外拓展

1、將你瞭解的有關奧運會的知識在課後與同學或老師交流。

2、積極利用報刊、電視、互聯網獲取體育與健康的知識、信息。

課前準備:

一、學生準備:

1、將學生分成6個小組

2、要求學生按組合作,通過各種媒體獲取有關奧運會的資料。

3、各組準備好本組的口號及獎品若干(五角星貼花)

二、教師準備:

1、哨子6個、投影儀一台,錄音機一台,《頒獎進行曲》音樂帶

2、課件:奧運會開幕式及比賽的精彩片段

3、獎品若干(運動圖案的貼花)

4、競賽題庫:

必答題

(1)奧運會經歷了哪兩大階段?

(2)現代奧運會分為哪兩大類?

(3)什麼叫奧運會?

(4)現代奧運會是何時開始的?

(5)奧運會每幾年舉行一次?

(6)奧運會會徽是什麼?

(7)奧林匹克的格言是什麼?

(8)奧林匹克的精神是什麼?

(9)到20xx年止共舉辦過多少屆奧運會?

(10) 夏季奧運會不得超過幾天?

(11) 冬季奧運會不得超過幾天?

(12) 第29屆奧運會在哪個國家哪個城市舉行?

搶答題

(1)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在哪裏舉行的?

(2)奧林匹克環各是哪幾種顏色?

(3)我國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是哪一年?

(4)現代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是誰?

(5)在第27屆奧運會上,我國在金牌榜和獎牌榜排在第幾位?

(6)我國體育健兒在第幾屆奧運會上獲得15枚金牌,實現了“零”的突破?

風險題

(1)我國第一個在奧運會上獲得金牌的運動員是誰?

(2)五環中的五個顏色各象徵着哪五大洲?

(3)目前,冬、夏季奧運會比賽項目共多少個?

(4)現在共有多少個國家和地區奧委會加入了國際奧委會?

(5)什麼是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6)第26屆奧運會上在哪裏舉行?我國共獲得金牌幾枚?共獲多少枚獎牌?

小學體育教案 篇6

小學一年級的課要怎麼上,這讓許多老師頭疼。特別是遇到全校要舉行廣播操比賽,那可是忙壞了老師和學生。學生學得不情願,動作不到位。老師又因為這樣而擔心。那麼在上小學一年級學習廣播操的體育課中如何進行教學呢?我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認識體育課,認識廣播操

一年級學生剛剛從幼兒園畢業,對於新的學習環境及學習習慣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不能急於求成,要有耐心幫助他們,做好過渡的工作。首先讓學生認識體育課。什麼是體育課?體育課上我們可以做什麼?我們能夠學到什麼?當然在一年級只要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體育課是鍛鍊身體,讓我們健康成長的就可以了。其次告訴學生學習廣播操是在學習一種本領,是在鍛鍊身體,能夠學會廣播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件。由此讓學生認識學習廣播操的重要性,培養他們不怕累不怕苦的。

二、培養學生聽指揮的習慣

體育課其實很強調學生聽從指揮。在寬闊的操場上,只有聽從指揮,體育課才能進行。所以在上一年級體育課是時要強調聽從老師的按排,注意聽好口令。當然由於一年級學生年齡較小,所以接受口令的反應會比較慢。我們可以在下達口令前加一個前調。如“注意,聽口令”。有了這個前調,學生可以有一個緩和的時間,能夠先集中注意力再聽口令做出反應。而且在無形中告訴學生注意了老師要下達口令了。使學生養成聽口令的好習慣。

 三、學習口令,分解動作先行。

廣播操教學一般分為分解教學和完整教學。環繞這些教學的始終是口令: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所以口令就顯得特別的重要。

1、要先讓學生學會喊口令,知道一個口令叫一拍,使他們瞭解口令的規律,為動作教學做鋪墊。

2、在分解教學時先介紹每個動作,告訴學生每個動作有幾拍。有時一個動作兩拍(1-2)有時一個動作一拍(1-)。強調拍子及拍數為我們學習動作的整齊度做鋪墊。

3、在分解教學時,儘可能讓學生跟教師一起喊拍子。這樣做一是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二是培養學生注意拍子對應動作的習慣。在難度大易犯錯誤的動作上可以強調動作而不喊拍子。如12-轉頭-再轉頭。這樣便於學生注意重要動作。方便教學。

4、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練習,鞏固。在細節動作方面介紹學生去注意,認真去學。但不要太強調細節。在學習動作的初始階段對於動作的要求是總體掌握。在鞏固階段再進行細節方面的調整。

四、注意複習鞏固

在學會一節廣播操之後要反覆的練習,鞏固已學動作尤為重要。並且注意在鞏固階段進行細節動作的調整。一個正確的動作反覆練習會越做越好看。一個錯誤的動作反覆練習就會一錯再錯,以至到最後很難改正。所以教師在這個階段在特別強調動作的準確性及優美度。

小學體育教案 篇7

 一、本課的設計思路。

本節課貫徹“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思想。以武術為主教材,傳承我國優秀文化遺產和民族體育,對少年兒童進行愛國主義和武德教育。學習武術的基本組合動作,初步體會武術的特點,增強協調性、靈活性和柔韌性。培養學生認真刻苦的學習態度和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本節課以教師為主導,先由教師示範少年拳(第一套)基本動作,學生進行練習,再引導學生自主交流自己從電視、生活中瞭解到的武術動作,並與夥伴進行武術操動作延伸,激發學生的創作慾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自主、合作學習中體驗學習武術的樂趣。最後,集體練習組合動作,有利於培養學生團結精神,讓他們在共同發展進步的同時,最終達到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少年拳(第一套)單元教學計劃中的第一節課。

2、教材分析:本課教材是根據新課程標準水平三大目標設置的武術模塊內容。本單元在學生初步瞭解和掌握一些武術基本功的基礎上學習動作組合,教會學生鍛鍊身體的方法,讓學生懂得更多的鍛鍊技能。

3、學生基本情況分析:本班男、女生對武術動作的理解和表現能力存在一定的差異,所以在分組自主練習的時候,男、女混合分組進行,達到相互促進的目的。

4、教學重難點:

重點:弄清動作運動線路和動作的銜接。

難點:動作準確,有力、有神。

 三、教法。

創設情景、示範教學、合作互動、激勵性評價等手段來誘導學生積極練習。

 四、教學流程。

課前準備→ 激趣導課 → 基本功熱身→ 學習動作→ 遊戲玩樂→ 調節身心

(一) 課前準備:通過觀看《武術套路》的錄像片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 激趣導課:教師介紹:武術是北京奧運會的表演項目之一;武術有望成為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介紹武打明星成龍、李連杰等點燃學生參與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基本功熱身: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一起做熱身運動,達到肌體動員及預防運動損傷的目的。

(四) 自主練習、創編動作:分組讓學生練習教師示範的武術動作,引導學生在練習中結合平時對武術的所見所聞延伸創編動作,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 調節身心 :在完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之後,師生隨着悠揚的音樂翩翩起舞,在和諧的氣氛中放鬆和調節身心。最後教師進行總結,引導學生學會評價武術動作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小學體育教案 篇8

教學目標:通過鍛鍊並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如何自我學習, 鍛鍊。強自身免疫力,抵抗疾病入侵,提高動作技能、技術,

教學重、難點:仰卧時兩腳要着墊、臀部不得離墊;起坐時要利用收腹屈背,低頭含朐力量(如雙抱頭後利用雙臂內收力量),動作要協調。後仰還原時,肌肉放鬆,臀部不能移動或離墊付。動作要有節奏。

德育滲透:通過學習鍛鍊、引導養學生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集主義精神。

教學方法:講解,示範

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

1、集合,整隊,報告人數;

2、宣佈本課內容,按排見習後;

3、圍操場跑兩圈;

4、整隊,調整呼吸;

5、做第八套廣播體操;

6、做準備活動。

二、基本部分:

A、複習

俯卧撐

組織:四列橫隊(表示女生?表示男生)

4列

3列

2列

1列

B、學習仰卧起坐。

1、動作方法:

預備姿勢:仰卧,兩腿併攏屈膝,兩腳放平,兩手抱頭後;同伴壓着腳面。兩手抱頭,收腹低頭成坐姿,兩肘觸膝;然後還原成預備姿勢,繼續進行。

教法;教師講解、並叫兩名學生出來作示範。

組織:四列;兩人一小組。

要求;動作到位、有節奏。

2、通過學生自我練習,找到仰卧起坐的變化方法:

① 手臂動作的變化:可放於體側不準擺動,可抱於頭後,也可自由擺動。

② 仰卧姿勢的變化:可直腿,也可屈腿;可平卧,可頭向下或向上斜卧。

3、總結。

你們覺得那一種好做。

學生回答。

4、學生練習。

學生主動上來練習。

三、結束部分:

1、收回器材;

2、集合整隊,清點人數;

3、組織學生有節奏的放鬆;

4、課堂小結,解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qwlv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