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範文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範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範文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1

一、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第七冊《分數的初步認識》第一課時。

二、教學目標:

直觀認識幾分之一,初步形成關於幾分之一的表象,會讀寫幾分之一。

三、教學重點:

認識幾分之一。

四、教學難點:

通過一系列的數學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操作能力、觀察能力。

五、德育目標:

培養學生主動參與、互相合作的學習態度和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

六、教學過程:

1、遇困求知、導出分數

(1)把4塊餅平均分給2個人,平均每個人分得幾塊餅?

(2)把2塊餅平均分給2個人,平均每個人分得幾塊餅?

(3)把1塊餅平均分給2個人,平均每個人分得幾塊餅?

設計意圖:這一階段的教學,複習關於平均分的知識,從每份是整數過渡到每份不是整數,自然引出分數。(1)(2)激活了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3)題對學生髮出了挑戰,旨在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2、自主創造,探究分數

(1)這半塊餅怎樣表示?請大家想一個辦法。

設計意圖:(學生自由創造)(指名學生彙報所想符號,並説出意思)

這個問題的設計意在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實際和學生的知識基礎來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2)原來學的數不能表示這半個,需要創造一種新的數—分數。(出示課題)

(3)你想知道分數的哪些情況?

(4)你準備怎樣學習?

設計意圖:這幾個問題的設計旨在讓學生對課題和遇到的新的數學問題,提出所想知道的問題。有利於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的學習習慣和問題意識。同時,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識前就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有利於提高學生的策略意識。

(教師從學生的問題中重點篩選以下三個問題作為本課目標:1、分數表示什麼?2、怎樣讀?3、怎樣寫?)

(5)現在就請同學們藉助於學具和課本自主探索。

設計意圖: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不侷限於課本上的正方形和線段,引導學生與其它同學爭論,並提出自己的見解,敢於自抒自己的觀點。

讓學生通過學具的摺疊、塗色、不僅自己學會了什麼是,什麼樣的結果是。在學習過程中,藉助於討論、交流,還能把分數的意義向完整的整體均分推進,體現學習的主體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6)教學。

①先畫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分。把一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在橫線下面寫2,要表示這樣的一份,在橫線上面寫1,讀作二分之一。

②有了分數,我們就可以解決許多問題。

這塊餅平均分給3個人,每個人得這塊餅的()

這塊餅平均分給4個人,每個人得這塊餅的()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的適當總結,促使學生經厲生活數學化,數學生活化的過程。

3、自主探索,擴展認識

(1)請同學們自己説幾個分數,再想辦法表示。

(2)小組交流討論。

(3)學生彙報,集體辨論。

(4)練習運用。練習的1、2、3

設計意圖:本階段的教學是本節課的主體部分。學生通過自學和教師講解已經初步理解了分數的含義。在這裏讓學生想辦法表示分數。學生去進行自主創造、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創造性。學生的辦法也許五花八門,但只要是學生自己創造出來的,就應該給予肯定。在這裏,難點得以突破,教學的各項目標得以集中實現。

4、形成概念,明確認識。

(1)像這樣的數,都是分數。

(2)介紹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3)讀寫分數。練習的4、5題。

設計意圖:這一階段的教學讓學生明確認識,形成分數的完整的概念。

5、實踐探討

媽媽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4份,怎麼吃呢?方方説:媽媽吃一塊,我吃一塊,奶奶吃2塊。他們各吃了這個西瓜的多少呢?

6、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麼?是怎樣學的?

《分數的初步認識》教案2

教學內容:

課本第75~76頁的例1~例2,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題目以及練習二十一的第1~5題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分數,能正確地讀寫分數,掌握分數各部分的名稱。

2、藉助直觀演示、操作、觀察、概括,等方法,引導學生感受幾分之一的形成過程。

3、體驗分數在生活中的應用,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方法:

觀察分析合作探究法

教學重點: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產生分數。

教學難點:

使學生頭腦中形成幾分之一的表象。

課前準備:

多媒休課件、師生各準備長方形紙,正方形紙,圓形紙各3張,水彩筆1支。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西遊記裏的故事嗎?

有一天,唐僧師徒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走得又餓又渴。這時剛好路過一個桃園地,哇,好大的`桃子呀!八戒見了直流口水説:師傅可以吃桃子嗎?唐僧説:吃桃子可以,不過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説:有4個桃子,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個?請寫下這個數。豬八戒很快就寫下了這個數。唐僧又説:有2個桃子,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個?請寫下這個數。豬八戒想了想,又寫下了這個數。唐僧見豬八戒回答得這麼快就説:很好,那麼1個桃子,平均分給你和悟空,每人分幾個?該怎麼寫?這可把八戒難住了。同學們,你們知道每人分幾個嗎?(有的説每人分一半,有的説每人得半個。)半個桃子可以用什麼數來表示呢?看來同學們想不出該用什麼數來表示,沒關係,今天老師特意請了一位新朋友來幫助大家解決這個難題。它就是分數。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分數的初步認識。

二、觀察操作,探求新知

1、藉助形象,認識。

多媒體演示平均分月餅,問:請同學們注意觀察老師把這個月餅怎樣了?(切開了)兩塊月餅的大小怎樣?(同樣大)説明老師怎麼分?(平均分)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整個月餅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説法,用數學語言來説,是整個月餅的二分之一。(教師板書)短短的橫線表示平均分,橫線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橫線上面的1表示1份,這個數讀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學讀一讀這個數。(生讀)這一塊是這個月餅的二分之一,(指另一塊)這一塊是這個月餅的多少呢?

現在誰能用一話把剛才分餅的過程説完整?(把一個餅平均分成兩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這句話中你覺得哪些字詞很重要?(學生各自發表見解,説出自己覺得重要的字詞)教師先給予肯定:其實同學們説的那些字詞都重要,那究竟哪些更重要呢?

多媒體演示不平均分的圓。如果像這樣分,每一塊能不能用表示?(不能)可見這裏能不能漏掉平均兩個字?(不能)

每一份是什麼意思?(兩份都是它的)所以這裏強調每一份。

這句話中它是指誰?(這裏的整個餅)老師從口袋中拿出一個比大屏幕上的餅小得多的真餅,問:能不能説這裏的每一份是我手上的這個真餅的?(不能)

可見這裏的它字重不重要?(重要)能

2、仔細觀察,認識。

多媒體演示平均分成三份的圓形。教師提問:這個圓形被平均分成幾份?(3份)塗陰影的部分能不能用一個分數來表示?(教師板書)只有這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嗎?(另外兩份都可以表示它的)

誰能用一句話説説表示什麼意思?(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它指的是誰?(這個圓形)

3、動手操作,認識。

剛才我們認識了三分之一,接下來還想認識什麼分數?()(教師板書)

現在請你們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紙。四人小組先研究研究,再分工合作,用不同形狀的紙分別折出它的,並用水彩筆畫出陰影。看哪一組的辦法多。

教師在黑板上展示學生的各種不同折法,請同學到台上當小老師評講各種折法正確與否,並説出道理。討論:為什麼折法不同,但都能表示出?(不管怎樣分,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4、自主學習,認識五分之一。

我們已經認識了分數這個大家庭裏的3位成員,還有許多分數想和我們交朋友,你們願意和它們見面嗎?下面請你們打開書76頁,自學例4、例5。

例4:

(1)看書,填空。(多媒體出示。)

(2)學生彙報,訂正。

(3)教師指陰影部分問:它為什麼能用表示?

例5:

(1)請學生到台上當小老師講解:把1分米線段平均分成10份,這一份是它的。(投影出示)

(2)你們有沒有問題要問這位小老師?

學生的問題由學生回答。若學生提不出好的問題,老師可以對台上的同學提問。

三、歸納認識,學寫分數

(1)、把一個月餅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這個月餅的,把一個圓形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這個圓的,把一個長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這個長方形的,把一條線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這條線段的。通過這些例子,你發現了什麼?(把哪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就是那個物體的幾分之一。)

(2)像……這樣的數,都是分數。(指黑板上的分數)你知道分數各部分名稱嗎?請在76頁上找答案。(請學生説,師板書)

(3)今天學的分數都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分子都是1。)今天我們所認識的分數是幾分之一的分數。

(4)寫分數時我們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最後寫什麼?(先寫分數線,再寫分母,最後寫分子)下面就來寫幾個分數,看誰寫得漂亮。(學生寫完後一起讀這三個分數)

(1)十分之一(2)九分之一(3)分母是8分子是1的分數

四、鞏固練習,理解應用

1、做一做第2題:哪個圖裏的塗色部分是,在()裏劃。

2、請你聯繫生活實際,從身邊找一找分數。

五、佈置作業:

練習二十一的第1~5題

標籤: 教案 範文 分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qv3yn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