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荷花澱》教案(人教版高二) 教案教學設計

《荷花澱》教案(人教版高二)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設想:有“詩體小説”美譽的傳統名篇《荷花澱》以其語言美、景物美、人物美和情感美而充滿藝術魅力。其中個性化的人物語言是作品的一大特色,本課將以人物對話為突破口,通過朗讀體味、思考分析生動傳神的人物語言,培養學生閲讀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品味文中三處人物對話,領會水生嫂及其他荷花澱婦女形象。

    2、培養學生運用聯想和想象閲讀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

    3、認識白洋澱地區人民的抗日鬥爭生活,激發學生的愛國熱忱和樂觀主義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孫犁是一位兼有詩人與學者氣質的小説家。孫犁的文學語言是一種美的語言,它們不但能夠準確地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描繪出鮮明的生活圖景,刻畫出生動的人物形象,而且還賦予作品一種獨特的詩意和藝術魅力。今天我們就來走進他1945年創作的短篇小説《荷花澱》,去感受其中的語言魅力。

二、整體感知,梳理情節

學生閲讀全文,給小説的三個部分各擬一個小標題。要求:①擬題的角度應該一致。②所擬標題能概括基本內容。

明確:(一)夫妻話別    (二)探夫遇敵    (三)助夫殺敵

三、品味對話,賞析人物

(一)鑑賞“夫妻話別”部分的對話。

1、分角色朗讀對話(敍述語言由一人讀),朗讀要力求符合人物身份,表達人物感情。

2、學生鑑賞討論:結合上下文和語境,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認真分析水生嫂的語言,考慮其用意、心理、情感和效應等因素,説説這些對話刻畫了一個怎樣的女性形象?

3、交流討論後小結。

大家主要通過仔細地體味對話內容,捕捉人物對話時的神態(“笑着”、“低着頭”、“呆呆地”、“流着淚”)和動作(“站起來要去端飯”,“手指震動了一下”,“坐在院裏等”),進而把握水生嫂的性格。明確:水生嫂是個勤勞純樸、外柔內剛的女子,她關心體貼丈夫,温柔賢惠;她能及時感應到丈夫的心理和情緒變化,聰慧機智;她理解支持丈夫參軍,深明大義。

(二)鑑賞“探夫遇敵”中“商議探夫”這段對話。

1、這段對話描寫出自五位青年婦女之口,朗讀並體味對話的含義,説説她們有着怎樣不同的個性?

2、從全文角度看,這五個人的對話描寫主要起什麼作用?

學生體會、分析和討論,最後明確:這段對話描寫表現了她們各自不同的個性,第一位精明乖巧,第二位直爽率真,水生嫂則穩重謹慎,第四位心直口快,探望丈夫的心情最急切,第五位羞澀忸怩。這是一羣細膩多情、純真質樸的可愛女性!白洋澱婦女的柔性美在作家孫犁的筆下以清新的面貌生動地展現在我們心中。五位個性不同的女性此時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去探望丈夫,所以她們在一番商議後就有了行動。從全文角度看,這段對話有推動情節向前發展的作用。

(三)鑑賞“助夫殺敵”中“歸途説笑”這段對話。

思考:這段對話表現了五位婦女怎樣的心理?從對話中可以看出她們怎樣的性格?

1、學生品讀後分析、討論。

2、明確:這羣青年婦女親身經歷了戰鬥,親眼目睹了丈夫的殲敵過程,她們的內心起了顯著的變化。此時,她們的心理體現出更多的共性,那就是:既有對丈夫不在身邊的無奈,又有對丈夫勇敢抗敵的自豪;同時更激起了自身投入戰鬥的願望和信心。這段對話讓我們看到她們身上自尊自強、樂觀自信的一面。

四、課堂小結

三段對話描寫展示了荷花澱青年婦女們的成長曆程。她們由割斷依戀之情,送夫參軍到自覺投身戰鬥,助夫殺敵,顯示出女性獨特的堅強性格。“夫妻話別”、“商議探夫”更多地寫出了水生嫂們的似水柔情,而“歸途説笑”則寫出了水生嫂們的豪邁、樂觀和堅強。作者在“話別”中細膩傳神地刻畫出水生嫂的美好形象,猶如在一座羣體浮雕中雕刻出主畫面,為後來寫水生嫂等青年婦女機智勇敢地與敵人鬥爭,成長為抗日遊擊戰士作了鋪墊,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小説塑造的正是這些在戰爭中成長起來的荷花澱青年婦女羣像,小説要歌頌的正是她們至真純美的人性。這羣樸素得如同澱裏隨處生長的荷花一般的婦女,她們的心靈像荷花般高潔美好。感謝作家孫犁,給我們創造了這樣美的精神食糧;感謝荷花澱的婦女們,讓我們感受到了人情人性的純美,看到了中國婦女的成長。

五、個性化研讀題

1、有“詩體小説”美譽的《荷花澱》,除了語言美、人物美和情感美,景物美也是一大亮色,同學們可以在課後細讀課文有關部分,試着寫篇賞析短文。

2、《荷花澱》的續篇《囑咐》最後完成了對“水生嫂”性格的刻畫,大家可以對比閲讀,進一步理解“水生嫂”這一形象。

3、孫犁先生是一位很有個性的作家,同學們可以查找資料,瞭解作家及其創作風格(“荷花澱派”)。

                                        江西省崇仁縣第一中學

                                            黃  漪

                                        郵編:344200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q8vym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