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感恩學校主題班會教案(精選5篇)

感恩學校主題班會教案(精選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恩學校主題班會教案(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恩學校主題班會教案(精選5篇)

感恩學校主題班會教案1

一、活動名稱:

學會感恩

二、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產生感恩的心理,知道感恩是一種美德。

2、讓幼兒在感知體驗中獲得表達愛心的願望。

3、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重點:

讓幼兒深切地感知情意,從而產生感恩的心理。

活動難點:

讓幼兒將自己的愛心用語言表達出來。

三、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愛心展板一塊、小禮物若干、音樂《感恩的心》

四、活動過程:

(一)感知活動:

1、多媒體展現,讓幼兒感受幼兒園的美。

2、説出美麗而乾淨的幼兒園是誰每天來幫我們打掃的?

3、原來是您————門衞叔叔。

4、播放門衞叔叔工作情景,瞭解門衞叔叔的辛勤工作。

(二)體驗活動:

1、現在你想對門衞叔叔説些什麼?讓幼兒大膽用語言説出自己的心聲。

2、用行動表達愛意,自選小禮物把它放到愛心板上,並對叔叔説一句感謝的話。

3、播放《感恩的心》音樂,用肢體表達愛心。

(三)活動延伸:

幼兒園裏除了要感謝門衞叔叔,還要感謝誰?為什麼?

感恩學校主題班會教案2

【活動目標】

1、懂得感謝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

2、體驗“感恩”的快樂。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重點】

懂得感謝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

【活動難點】

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感謝”、“幫助”。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幼兒表演手指遊戲《毛毛蟲》,引入主題。

1、請幼兒表演手指遊戲《毛毛蟲》小手拿出來(做手指遊戲——毛毛蟲),小蟲蟲膽子小,不敢爬出洞,它就一直呆在洞裏嗎?這羣毛毛蟲真可愛,都知道同伴之間互相幫助。那麼,在平時的生活中,有誰幫助過你、關心過你呢?

2、初步引導幼兒講述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他們都為自己做了哪些事情。

二、根據幻燈片《感恩》遷移生活情景。

1、圖一:請幼兒講述父母是怎樣關心和幫助自己的。

出示第一張圖片。小朋友猜一猜這兩個人是誰?小朋友都上中班了,從生下來到現在,平時爸爸媽媽是怎樣關心你的,幫助你的?(引導幼兒説一説)你想對爸爸媽媽説什麼?做什麼?

2、圖二:老師是怎樣關心幫助小朋友的?你最想對老師説什麼?

出示第二張圖片。小朋友從上小班到現在,很多時間都和老師在一起。想一想,老師是怎樣關心和幫助你的?(聯繫實際引導幼兒説説)你想對老師説什麼?

3、圖三: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做什麼?小夥伴是怎樣幫助自己的?你最想對他們説什麼?

小朋友猜一猜,這幅圖上都有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實際説一説)三、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感謝”、“幫助”的意思。引導幼兒結合生活實際從家裏、幼兒園生活的各個方面説説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用“感謝”、“幫助”各説一句話,感知和體會“感恩”。

四、學習兒歌《感恩》。

感恩感謝親愛的父母,感謝敬愛的老師,感謝我的小夥伴,感謝幫助過我的人。

五、播放歌曲《感恩的心》,教師和幼兒一起表演。

説了這麼多,小朋友都累了吧,接下來,咱們一起來欣賞歌曲《感恩的心》(老師帶動幼兒一起做動作)。

六、活動延伸。

幼兒自由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關心和幫助過自己的人表示感謝。

感恩學校主題班會教案3

設計意圖:

1、讓學生了解感受父母之愛、父母之愛以及博大的社會之愛,體驗愛的聖潔、無私和偉大。

2、讓學生學會理解關心父母、老師,以實際的行動報答父母老師,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活動準備:

1、準備反映感恩的歌曲、圖片、故事、小品、朗誦等等

2、主持人準備串聯詞。

3、準備有關課件。

活動過程:

開場白:

主題音樂——《讓世界充滿愛》(主持人登場)

學生:魚兒向大海獻上優美的舞蹈,因為是大海給了他生命。

學生:鳥兒為大樹送來清麗的歌聲,因為大樹給了它温暖的家。

學生:感謝老師,傳授我知識,告訴我做人的道理。

學生:感謝朋友,在我困惑,委屈的時候給我力量。

學生:感謝所有進入我生命中的人。

(四個人)一起:讓我們共同走進今天的主題班會《懂得感恩》

[環節之一——感恩父母]

1.問題搶答

學生:自古以來人類就懂得感恩,人類的許多節日就是表達感恩的;

同學們開始搶答:

(1)母親節在什麼時候?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

(2)父親節在什麼時候?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

(3)感恩節原自哪個國家?源於美國

(4)你父母的生日是什麼時候?(略)

(5)我國重陽節在什麼時候?陰曆9月初9

2.小品:《爹》

學生:我原想收穫一縷春風,你們卻給了我整個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們卻給了我整個海洋。我們的成長過程凝聚了父母多少的心血,爸爸媽媽,我們真的感激你們!感恩小品--《爹》

人物:父親,娃子,宿舍男生,甲,乙,亭主,校警1&2

第一幕:

旁白:這是一個邊遠的小山村,娃子終於考上大學了,他成了這個山村這麼多年來

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學生,這天,父親在村口送娃子,天灰濛濛的。

父親:娃子呀!爹是個老粗農,你娘也去的早,你一個人在城裏要好好照顧你自己呀!你在學校裏別隻顧着省,不能壞了身子,我在鄉下就是再苦在累也會想辦法給你弄些生活費。(拿出一個紅色小包)這是爹籌的一點錢,你先帶着吧!

娃子:這……給我50元你咋過?

父親:哎!娃子呀,你就別想太多了,家裏人只盼你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走吧,時間不早了,別誤了車!

二人依依不捨,牽手到別

娃子:你們回去吧,別累着了(哽咽)

父親:再見!

感恩學校主題班會教案4

教學設想:

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通過回憶六年難忘的小學生涯,讓學生體會到班集體的温暖,體會到他們和老師一起在成長,在收穫。在體會老師工作的辛勞時,明白老師的辛勤工作、嚴格教育都是建立在有責任心的基礎上,是老師愛學生的一種體現。通過説説心裏話,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達到學生能理解老師,從而懂得尊重老師、感恩老師的教育目的。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你如何理解“尊師守紀為榮,以辱師違紀為恥”?

一、在音樂《蟲兒飛》中,欣賞圖片,回憶過去難忘的時光

1、讓學生談談體會

2、小結並引申:我們班集體的成長,離不開老師的辛勤教育。老師和你們一起在成長、在拼搏、在收穫。

二、欣賞歌曲《每當我走過老師窗前》

1、學生談體會:老師工作很辛苦、為了備課改作業,廢寢忘食等。

三、小記者現場採訪你被老師批評過嗎?你接受老師的教育嗎?你在心裏怨恨過老師嗎?

四、出示一首網絡流傳的教師《長恨歌》説説你從中體會到什麼。(教師的恨是恨鐵不成鋼,是對學生的另一種愛)

五、換位思考:設置情境,假如你是老師,你會怎麼做?(讓學生理解老師)

六、師生互吐心聲:

1、聽聽老師的心裏話。學生讀老師給他們的一封信。

2、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

3、聽聽廖建城的感恩之言。

七、總結

常懷感恩之心的人是最幸福的,生活永遠都充滿温暖的愛。生活種那些平淡温馨的故事每天都在繼續,只要我們用心感受,用心聆聽,你會發現生活中充滿了愛,因為我們學會了理解、學會了感恩!

感恩學校主題班會教案5

一、活動目的:

1.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感受父母之情,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即讓學生懂得為什麼要感恩父母。

2.讓學生學會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體諒關心父母,與父母和諧相處,從現在做起從點滴以實際的行動來回報父母。

二、活動準備:

1.讓學生蒐集偉大的父親、偉大的母親的相關資料。

2.製作相關的課件。

3.在班上選拔出一名主持人主持此次的`主題班會活動。

4.用吹塑紙剪

5.40個蘋果

三、活動程序:

1.創設情境,引入活動主題。

找出會背《遊子吟》的同學一起來背一背,(課件播放相關圖片)。

老師相機點撥:

我們的母親很偉大,其實每一位父親和母親對孩子的愛都很偉大,今天我們一起用我們自己的心靈再一次走近我們的父母。有請我們今天主題班會活動的小主持人。

2.、交流收集到的關於偉大的父母的資料

(1)小主人把自己蒐集到的關於偉大的父母的故事講給班上的同學聽。

(2)找出一部分同學把自己收集到的故事講一講。

3.暢談讓我感動的我的父母(小主人過渡)是啊!這樣的父母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作出任何犧牲,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其實天下父母心都是一樣的,夥伴們我們的父母其實也很愛我們,現在讓我們想一想我們印象中父母讓我們最感動的一次是什麼事情好嗎?(老師播放課件,讓孩子們聽歌曲《天亮了》)

4.分組活動,做遊戲。昇華主題(小主持人)

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付出了很多很多,我們為父母做了些什麼呢?在我們大家來做一個遊戲,為我們黑板上的大叔貼蘋果。我們先把我班分為幾個大的組,每四人一組,把平時我們能為父母做的事情寫在們手裏的蘋果上,小組內的蘋果上的內容不重複。看看哪一個組的同學寫出來的蘋果最多。要求:我們平時能做到的事情,能讓爸爸、媽媽開心的事情。

四、自我反思:

父母的愛無處不在,你上學出門前的一聲叮嚀,你放學回家後的一句嘮叨,都是父母對你的愛。通過今天的主題班會活動我想我們的孩子們在思想上都有了新的認識,從現在開始,我們開始從細微的小事開始去感謝父母,去愛父母,讓父母感受到你的小手所給出的温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pkpon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