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海底世界》教案模板彙總8篇

《海底世界》教案模板彙總8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海底世界》教案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海底世界》教案模板彙總8篇

《海底世界》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分段的方法、

2、學會本課的15個生字,理解26個詞語的意思,能根據問題的提示理解長句與難句的意思,會背誦第2自然段、

3、知道海底景色奇異,物產豐富;初步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按事物的幾個方面分段,認識過渡段(句)的作用、

教學難點:過渡段的歸併;理解長句與難句的意思、

三,教學準備

1、海底世界的課件、

2、一張世界地圖或一個地球儀、

3,組織學生收集,閲讀有關海底奧祕的資料

四,教學時間:

3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通讀課文,學會本課的15個生字,理解部分生字新詞的意思、

2,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

3,初步知道海底的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二)教學過程

1、談話揭題、

(1)今天,我們學習《海底世界》,它將帶我們去探測海底世界的奧祕、同時,要繼續學習按事物幾方面分段的方法、

(2)出示課件,讓學生粗略説説對海底世界的認識、

(3)到課文中去看看海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2、初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要求:

(1)通讀課文,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劃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想辦法記憶字形、

出示生字新詞,讀讀,記記、

字音:澎(第二聲)汪(第—聲)梭,賊(平舌音)

植,儲(翹舌音)藴藏(多音字)、

字形:湃

(3)查字典或聯繫下文理解新詞、(①結合彩圖認識"梭子魚,烏賊,海藻"等生物、②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理解"器官,反推力,生物"等名詞術語、③"澎湃,竊竊私語"等詞語可留待隨文理解、)

(4)開小火車朗讀

波濤澎湃竊竊私語烏賊免費植物

藴藏儲量是否奇異細胞稀有金屬

(5)分段指名朗讀並評議、

(6)説説你對海底世界有什麼新的認識、

3、理清脈絡,給課文分段、

(1)讀了課文,對海底世界有什麼新的認識引導讀相關的段落、(讀中正音)

討論中相機板書:景色奇異物產豐富

(2)回憶單元學習提示的內容,根據課後習題2給課文分段、

(3)交流、分段中遇到什麼困難重點點撥:

①"海底不但景色奇異,而且物產豐富"與上下文有什麼關係("景色奇異"總結了前兩自然段的內容,"物產豐富"引出了後三自然段的內容,這是個遞進關係的句子,一般歸併到下面一個段落、)

②小結:過渡段(句)不但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文章的結構、在閲讀時,我們要重視這類句子和段落、

4,作業、

(1)通讀課文,質疑問難、

抄寫生字新詞、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第一段,體會海底世界的奇異景色、

2,理解長句和難句的意思、

3、能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造句

4、能背誦第2自然段、

(二)教學過程

1、出示"藍色大海圖",問:海浪這麼大,可以用什麼詞形容現在請同學們潛入海底深處進行實地考察,向大家報告在海底看到哪些奇異的景象、

2、自學第1,2自然段,把看到的奇異景色記下來、(圈圈劃劃)

3、彙報在海底發現哪些奇異的景象,交流中確定先學的段落、

重點引導理解,朗讀以下句子:

(1)在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卻有許多光點像閃爍的星星,那是有發光器官的深水魚在遊動、

①深海中的光點是怎麼形成的(在圖上貼光點)

②這暗中有光的景色是多麼美妙啊!想象,朗讀、

(2)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還好像在打鼾

①這些聲音是怎樣形成的呢

②把深水魚發出的聲音比作"蜜蜂嗡嗡、小烏啾啾……"有什麼作用呢(用人們熟悉的聲音打比方,讀來更生動,形象、這就是比喻句的作用)

③想象還會發出哪些聲音你能模擬一下或打個比方嗎

④學生根據課文想象自由模擬海底動物的聲音、(隨機理解"竊竊私語",聲音要很細小)

⑤這靜中有聲的景色是多麼奇妙啊!感情朗讀、

4、齊讀第1段,概括段意、(寫了海底奇異的景色、)

5、朗讀、幫助背誦第2自然段

6、作業(任選…一題)

(1)想象海底動物還會發出哪些聲音,用上"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還好像……"寫一段話

用"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有的還好像………"造句

(3)背誦第二段、

第3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第二段,體會海底世界的物產豐富、

2,理解長句與難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

教學過程

複習

聽寫詞語

波濤澎湃竊竊私語烏賊免費植物

藴藏儲量是否奇異細胞稀有金屬

引讀第一自然段,引背第2自然段並評議、

(3)説説海底的景色奇異在哪裏(同桌互説——指名説)

2、學習第二段、

(1)速讀全文,説説這段主要講什麼(物產豐富)

①交流

②既然都是寫海底的物產,為什麼要分成個4,5,6三個自然段呢

板書:動物,植物,礦物

③小結:我們在閲讀這類常識性課文的主體部分時,如果一段寫一個方面的內容,就要學會編小標題、

(2)海底有動物,有植物,有礦物,確實是個物產豐富的世界、課文是怎樣具體介紹的呢學習第4自然段、

①自學,填表、

特點

舉例

已經知道的大約有3萬種

活動方法多

②交流、

③三萬多種海底動物,作者為什麼着重寫這五種動物呢

④小結:寫文章不可能把要説明的事物——例舉、作者抓住動物活動方式快與慢,進與退,行與不行的不同特點,把最典型的列舉出來,一般的就可想而知了、這是我們常用的説明方法、(板書:抓特點舉典型例子)

3、自學5,6自然段,看看作者抓住植物,礦物的什麼特點,各用一個詞概括、

(1)自學、讀讀,想想,劃劃、

(2)交流,討論、

植物——色彩豐富大小不一

礦物——藴藏豐富品種繁多

4、自由讀全文,質疑解難、

5、交流蒐集到的有關資料,補充對海底世界的認識、

6,總結:大海是美麗的,海底是神祕的,大自然更是奧妙無窮,有待我們去揭示、不久的將來,也許我們的同學中會出現海洋研究專家、生物學家、地質學家……去南極,北極,上天,入地,下海……去探索大自然無窮的奧祕、

7,作業

摘錄課文中的比喻句,擬人句,排比句、

板書:

靜中有動暗中有光

景色奇異聲音有的像……有的像……

海底有的像……還有的像……

世界動物種類多活動方法多

物產豐富植物色彩豐富大小不一

礦物藴藏豐富品種繁多

《海底世界》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剪貼、泥工等不同表現形式和多種材料製作螃蟹、魚等水生動物。

2、能和同伴合作表現海底世界的景物。

3、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1.3D電影《海底世界》及3D眼鏡若干;

2.各種材料(紙) 剪刀、彩筆、膠棒等,海底世界大背景板一張。

3.《小金魚》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伴着《小金魚》音樂,與幼兒一起學小魚遊進場。師:“小朋友,我們終於和小金魚一起游到了美麗的大海邊。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吧”

2、觀看電影《海底世界》。

二、展開

1、海底世界可真神奇,許許多多的生物都生活在大海中。你在海底世界中看到了什麼呀?説説看吧。

2、美工活動----借形想象,製作海底生物。

A、教師出示課件,展示幾件做好的作品,讓幼兒欣賞。引發幼兒思考。

B、讓幼兒觀察各種材料,自選材料進行創作。

(剪剪貼貼組、塗塗畫畫組、組合拼拼組、創意工作組等)

共同裝飾展板,佈置美麗的海底世界。

讓幼兒將自己的作品完成後,放於展板上,共同佈置美麗的海底世界。

三、結束:與夥伴們分享自己美麗的作品。

“我們把美麗的海底世界展板放到到外面,讓更多的小朋友來欣賞吧?”

四、與客人老師再見,帶幼兒離開活動室

設計意圖:

每次遊覽海底世界總是被大自然這些美好的生物所感動。有許許多多的和我們一樣的生命生活在這個共同的星球上,我們應該學着珍愛生物,珍愛地球。

《海底世界》教案 篇3

一、説教材

《海底世界》是小學九年義務教材第六冊第六單元裏第二篇講讀課文。本文知識淺顯,語言流暢、自然。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一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海底世界,我們透過作者對海底世界的描繪,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然、對生命的熱愛。

二、説教學目標

根據文章在教材中的地位,我認為這節課應完成以下四個目標:

1、探究課文第2~6自然段,通過感受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瞭解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

2、通過多樣化的表達,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等綜合實踐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的興趣。

三、説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設計主要體現以下三個理念:

1、過程開放,體現探究性

探究性的閲讀教學,倡導的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開放。因為它突破了傳統的限制,立足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創設探究的背景,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開放的過程可以從情境的創設、角色的轉換、資源的拓展三個方面表現出來。

2、內涵挖掘,注重人文性

語文教學應該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必須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本性,弘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積極、樂觀的探索精神,使有限的生命具有無限的生命力。我在挖掘教材的內涵時,注重了人文性,關於這一點在課堂交流和課堂作業中能體現出來。

3、感悟運用,突出個性化

《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在互相的交流、感悟中充分展示自我,提升生命價值,讓學生在體味語言、交流表達過程中,陶冶、塑造學生心靈。教師要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理解。

四、説設計思路

根據課文的特點和學生的個性發展需求以及設計理念,我本節課教學思路是這樣的:(教師的活動主要是一個“創設”,三個“引導”:)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設情境

觀察,交流對話

引導探究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引導表達

讀?説?寫?評

引導拓展

蒐集、處理信息

五、説教學過程

這節課的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我計劃用兩種方法來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播放錄像,配樂朗讀

2、出示問題,引發探究(設計的問題是)

你知道大海深處是什麼樣的嗎?

(設計意圖:通過錄像展示海底世界的奇異景色,使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既加深了對海底世界的瞭解,又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積累語言的興趣。學生置身於這樣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對具體情境的體驗、領悟更深,認知和情感發展更協調。)

(二)自主合作,探究特點(這一環節我設計了四個步驟)

《海底世界》教案 篇4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16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會讀寫課後第4題中的詞語,並會用“普通”“物產豐富”造句。

2.會讀課後第3題中的句子,並能把帶點的詞語換成同義詞近義詞,使句意不變。

3.能分析課文第3自然段,弄清句意和句與句的聯繫。

4.能理解課文內容,正確回答課後問題。

5.通過學習,使學生知道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從而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科學,探索海洋祕密的興趣。

6.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3自然段。

7.初步認識“先總述——後分述——再概括”的構段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海底景色奇異”和“海底物產豐富”的有關段落(重點)。

2.課後第2題(難點)。

教學用具:

1.有關海底世界的錄像片或幻燈片或圖片。

2.用小黑板或大張紙出示本課教學目的要求(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第三課時

一、帶着問題,講讀課文第4段。

1.提問題:(1)課文最後一句話什麼意思?(再概括的説,海底世界的確景色奇異,物產豐富。)(2)簡要説説海底景色奇異表現在哪些地方,物產豐富又表現在哪些地方?(啟發學生從寧靜、黑暗、聲音、動物、植物、礦物6個方面進行回答。)

二、回到整體,認識課文主要內容。

1.本課主要講的是什麼?(介紹海底世界的奇異景色和豐富的物產。)

2.學了本課,你有什麼想法?(啟發學生熱愛自然科學,長大了去探索海洋的奧祕。)

三、回顧全文,分析課文結構。

點明課文“總——分——總”的寫法,結構方式是先總述(第1段),後分述(第2、3段),再概括(第4段)。

四、看課後題,進行句子訓練。

1.看課後第三題,進行換詞訓練,要求句意不變(可換“仍然”“仍舊”“照舊”“是不是”等)。

2.看課後第四題,讀寫詞語,練習用“普通”“物產豐富”造句。

五、指導朗讀,背誦第3自然段。

《海底世界》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指南》中指出:“每個幼兒的心裏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於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金井是一座位於晉江東南沿海的漁港小鎮,有着豐富的海洋資源,幼兒對海洋動物非常感興趣,同時,本班幼兒非常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願意進行隨樂表演,但在歌唱方面還不夠大膽。因此,結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及生活經驗,選取節奏明快的《海底世界》這一歌曲,利用“小貝殼”“小海馬”“八爪魚”“大鯊魚”等生動有趣的動物形象,鼓勵幼兒大膽表達,體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積極愉快地參與活動。

活動內容:

小班音樂活動《海底世界》(歌唱活動)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學唱歌曲。

2、藉助圖譜和動作理解歌詞內容,在情景表演中記憶歌詞。

3、體驗歌曲的活潑、歡快的情緒,積極愉快地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利用幼兒作品進行場地佈置;多媒體課件;魚媽媽頭飾。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對歌曲的興趣。

1、結合情境練聲。

引導語:小朋友們好!我是魚媽媽,你們想去海底世界旅行嗎?讓我們一起出發吧!(播放背景音樂,扮演小魚遊入)

快看!小魚們在幹什麼呢?我們也一起來吐泡泡吧!

練聲吐泡泡(12345|54321)

2、引出歌曲《海底世界》。

引導語:海底世界要舉行音樂會,很多動物都來參加了,我們一起看看,有誰呢?它們就藏在這首好聽的歌曲中,請小朋友們仔細聽哦!(完整欣賞)小結:小貝殼、小海馬、八爪魚、大鯊魚都來參加音樂會了,你們知道這首好聽的歌曲叫什麼嗎?(《海底世界》)。

二、引導幼兒根據圖譜初步感知歌曲結構,並用簡單的動作表現歌曲內容。

引導語:參加音樂會的每個小動物都要表演一個節目,你最喜歡上面的哪一隻小動物?它表演了什麼節目呢?

1、播放片段1,並出示對應的圖譜。

師:小貝殼表演的是什麼節目呢?

2、播放片段2,並出示對應的圖譜。

師:小海馬也準備了節目,我們來聽一聽。

3、播放片段3,並出示對應的圖譜。

師:八爪魚使出了它的絕技,聽,它來了!

4、播放片段4,並出示對應的圖譜。

師:危險的大鯊魚也來了,它們又發生了什麼呢?

三、利用圖譜與動作,進一步熟悉歌曲,初步學會完整演唱。

1、你們想去參加音樂會嗎?可是我們要學會這首《海底世界》,才可以去,你們準備好了嗎?(師幼完整演唱)

2、加上動作,演唱歌曲。

(師:小朋友可以坐着,也可以站起來,加上最漂亮的動作一起演唱。

剛才老師發現很多不同動作的小動物,真厲害!其他小朋友也做出不一樣的動作哦!)

四、鼓勵幼兒大膽配上動作,進行歌表演。

師:海底世界音樂會馬上就要開始了,我們一起去參加吧!小動物們表演得真開心哪!

(隨樂結束)

活動延伸:

在班級音樂表演區投放音樂和頭飾,讓幼兒繼續表演歌曲。

《海底世界》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基礎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海底世界是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祕的興趣。

發展目標:

能運用自己的語言熟練地介紹海底世界的景物

教學重點

理解海底世界動物的活動特點和海底植物的差異並能複述課文內容。

媒體準備

CAI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本課為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複習導入

1、這一堂課,我們一起跟着作者遊覽海底那神奇的世界。你們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麼樣的嗎?

2、這在課文最後點明瞭這一中心。那麼,課文圍繞這一中心寫了海底世界哪幾方面的內容呢?(板書:寧靜中有聲音、動物活動特點、植物差異很大、礦物藴藏豐富)

1、學生回答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2、學生根據複習提問講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從整體上覆習入手,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瞭解,然後可以對照提綱進行具體學習。

二、學習課文第2節

1、聽錄音朗讀或指名學生朗讀第2自然段。思考: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海底是寧靜的?

2、指名學生集體交流。

3、跟“寧靜”意思相近的還有什麼詞語?你覺得“寧靜”這個詞語用得恰當嗎?

4、在描寫用特製的水中聽音器聽到的各種聲音時,內容非常有趣,你想不想朗讀給大家聽聽。現在先自己練習一下。

5、指名學生朗讀。

6、除了書上描寫到的聲音外,還有其它聲音嗎?老師想請同學們想象着穿上潛水衣,戴上特製的水中聽音器,聽一聽海底的各種各樣聲音。

7、同學們,你們能夠説説剛才聽到的聲音嗎?

1、學生聽錄音朗讀,找出體現海底寧靜的語句。

2、學生集體交流。

3、學生討論“寧靜”和“安靜”的使用。

4、學生練習朗讀第2節內容。

5、學生閉上雙眼,靜靜地聽課件模擬的海底聲音。

6、學生口述剛才聽到的海底各種聲音。

這一部分內容教學教師作了一定的指導,運用多種手段引導學生想像海底世界的奇特景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聽了海底動物發出的聲音之後讓學生口述,可以讓學生由感而發,適時進行説話練習。

教學流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三、學習課文第3、4、5節

1、過渡:海底世界真是太有趣了。不過,還有更讓人感到神奇的地方呢?

2、看了這段錄象,你最想説什麼?

3、你們知道嗎,南京有一個海洋世界館,那兒有好幾個展廳,其中有這樣三個展廳:動物館、植物館、礦物館,如果聘請你當解説員,你願意向遊客介紹哪個館呢?(指名學生説説)

4、要想當好解説員,首先要理解要解説的內容,然後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要解説的內容,最後還要能夠把解説的內容背下來。另外,解説時,還可以注意禮貌用語和加上自己適當的手勢,以吸引遊客。現在請同學們選擇自己要解説的內容積極準備。(電腦顯示學習步驟)

1、看錄像(第3至第5節的內容)

2、學生談看完錄像後的想法。

3、學生説説自己想介紹哪一個館。

4、學生對照要求自學和練習。

5、學生選擇自己要解説的內容小組練習。

6、學生上台解説,解説時其它學生在他解説完後可以對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問,解説同類內容的同學也可以解答。

7、學生跟家長練習解説,家長沒來的,找一個同學解説。

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考慮到內容有趣味,語句理解淺顯,主要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大膽練習解説,在説的過程中領悟,在説的過程轉化書面語言為自己的語言。

四、小結課文,學習課文第6節

教師小結幾個部分的內容,而後歸結到“海底是個景色奇異、物產豐富的世界。”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句話。

小結是緊密依賴於上文的學習,只是水到渠成的點明一下。

五、激趣拓展

1、過渡:海底是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已經有不少探險家,研究海洋的科學家到過海底,還把奇異的景象寫成書,拍成圖片、錄像。

2、海底世界是精彩的,同學們對海底世界瞭解得還很少,人類對海底還沒有完全認識,這有待於同學進一步學習有關海洋的科學知識,有待於你們將來去打開這座神祕的寶庫。為此,我們班決定開展一次“海洋探祕”綜合實踐活動,請同學們課後積極收集有關海洋知識的圖書、錄像資料,實踐課上討論研究的方案。

1、出示關於海洋的圖書、VCD盤片,並欣賞海底圖片。

2、課後積極收集有關資料。

這堂課雖然結束,但學習貴在課外與課堂的融合。最後的結尾進一步激發學生去探索海底世界的求知慾。

板書設計

24、海底世界

寧靜中有聲音

景色奇異

動物活動特點

物產豐富

植物差異很大

礦物藴藏豐富

《海底世界》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P38-P39

學情分析:

有前面10以內數做基礎,學生對11-20的順序是理解的,需要把每個數學的組成搞清楚,能比出大小,找到規律和順序。

教學目標:

1、認識11-20的數

2、會計數與表達11-20各數

3、知道兩個5是10,兩個10是20 4、通過對於海洋各種動物的瞭解,提高學生對於保護海洋環境的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數板上小圓片的操作來探究5個一數的計數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探究瞭解5個一組,兩個5是10,10個一大組的計數思想。

教學過程:

一、動畫引入

出示《海底總動員》海報

小朋友,你們喜歡大海嗎?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海底世界的美麗與奇妙嗎?

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去傲遊神祕的海底世界。

1、數9的組成(出示9條魚)

我們已經認識了10以內的數,現在請小朋友數一數,這裏有幾條魚?你是怎麼做?怎麼數的?(有順序)

2、數9的表示方法

9還可以用哪些方法來表示?(數槓、圓點,語文字、數字)

看着小圓片,你能找到方法,很快知道它是幾嗎?5個一組,一個5是5,兩個5是10,三個5是15,四個5是20

3、數10的表示和組成

(又游來1條魚)這是幾條魚?你是怎麼數的?怎樣表示數?兩個5是幾?

4、揭題:讓我們一起參觀海底世界,看海底生物,學習11-20的數

二、合作探究

(一)認識11-20的數,計數與表達(強調5個小圓片一組)

1、認識11的計數與表達

小朋友,看誰來了?你能很快輸出11只蟹嗎?怎麼表示數呢?用小圓片怎麼表示?

11是由1個十和1個一組成、從左往右畫圓片,5個一行,滿格畫下一行

2、認識12的計數與表達

出示12條魚請你們來當小老師,在一組裏説一説共有幾條魚?可以怎麼樣數?用什麼表示?

3、觀察認識13-19的數和海底生物的圖片,你們發現了什麼?(小組討論)

小結:11是10和1組成的,10加上幾就是十幾

4、20的計數與表達

觀察20,它是幾個10組成的?

小結:兩個10是20

(二)比較十幾和幾的組成

出示:5、15 4、14 6、16 9、19 每組數之間你發現了什麼祕密?(多了1個10)

三、綜合應用

1、 説説數海洋生物羣有什麼好方法?

完成書練習(注意書寫,圈怎麼圈,小尾巴)

2、比大小

3、海底圖中,蟹多還是章魚多?

出示:11<15,或15>11 (小圓片表示)

12○17 13○11 19○17 12○15○19 20○15 4、

接龍遊戲

13、__、15、16、__、__、__、20 10、12、__、__、18、__ __、13__、17、__ 四、總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本領?用什麼方法,進行11-20各數的計數與表達?

板書設計:

11-20的認識

2個5是10 2個10是20 11是由1個十,1個一組成

《海底世界》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正確點數9以內的數量,掌握數與量的對應關係。

2、知道數量間的遞進關係。

活動重點:

正確點數9以內的數量,掌握數與量的對應關係。

活動難點:

知道數量間的遞進關係。

活動準備:

1、《小朋友的書.數學》

2、繪製“海底世界:背景圖;海底生物特徵(如:形態、大小、顏色)各異的圖片(如水母、貝殼、蝦、螃蟹、魚等)數量分別為5、6、7、8、9,並貼在“海底世界”背景圖上。

3、5~9數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進行分類。

今天老師帶來一張美麗的:海底世界”圖片,看看上面都有哪些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請把它們分類並擺放在一起。

二、學習接數,感知數量間的遞增關係。

1、學習接數。

任意選擇一個種類、教師先點數,然後請幼兒繼續接着數,如教師先數大水母1、2、3、4,請幼兒接着數完小水母5、6、7,然後説出總數。

教師數張開的貝殼1、2、3,幼兒接着數閉合的貝殼4、5、6、7、8,説出一共有幾隻貝殼。……

2、感知數量的遞進關係。

教師和幼兒一起把數好的每一種海洋生物,一行行按從少到多的順序一一對應地整齊排列,並在後面擺放5~9的數字卡片,感知數量的遞增關係。

三、兒童獨立計數。

在《小朋友的書.數學》第12頁“海底世界”上,也有各種不同的海洋生物。這麼多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在一起,我們怎麼數,才不會漏數和多數呢?(引導幼兒發現並藉助標記法正確點數混合擺放的物體,如每次點數一個種類時,可點完一個畫個圈、打“∨”、或塗上顏色)

活動反思:

本次的數學活動,因為是一張美麗的:海底世界”圖片,圖片裏有許多的海洋生物,所以幼兒比較感興趣,在讓幼兒數數時,幼兒都參與進來,積極地舉手回答數數後的數量,有老師示範寫在規定的地方,在塗色的環節中,因為考慮到幼兒可能記不住塗哪種指定的顏色,所以事先老師在黑板上示範的紙頭上,圖上相應的顏色,在幼兒塗色的過程中可以做個小提示。老師示範結束後,再拿出沒有寫塗色過的作業,比較哪個海底世界更美,激發幼兒的興趣。大部分幼兒能順利的在規定的時間中完成任務,還有部分幼兒,因為某幾個數字不會寫如:5、8,有些難度的數字,所以無法按時完成,我想在平時還需要加以練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ovwvr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