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有關科學活動教案三篇

有關科學活動教案三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科學活動教案三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蠶豆和豌豆的外顯特徵。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對大小物體進行排序。

3、具有初步的語言講述操作過程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每人一盤蠶豆、一盤豌豆、二根鉛絲、一張卡紙。

2、錄音機、音樂帶。

活動過程:

一、手指遊戲《小手小手變魔術》。

二、兒童節要到了,小熊給我們送來了禮物(蠶豆、豌豆)。

1、比一比,

①、看一看、摸一摸,觀察蠶豆、豌豆的外顯特徵。

②、教師小結。

2、排一排,

①、讓幼兒對蠶豆、豌豆進行簡單排序。

②、請個別幼兒來説説你的豆是怎麼排隊的。

3、做一做,幼兒動手操作把豆穿在鉛絲上。

三、“豆豆秀”

①、幼兒和教師用自己做的項鍊、手鐲等打扮自己。

②、幼兒隨音樂自由展示自己的作品,活動結束。

四、延伸活動:

用豆做出不同的作品。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課件,知道動物有胎生、卵生的兩種生殖方式及其發育過程。

2、願意和同伴交流,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

3、知道小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萌發愛護小動物的情感。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PPT課件,動物生長示意圖。

經驗準備:對常見動物的生殖方式有所瞭解。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今天我們教室來了一位客人,看,是誰來了呀?(小鳥)小鳥長大了,它飛到外面去看看周圍的世界,我們跟着小鳥一起去看看吧。

二、觀看課件、瞭解動物的兩種基本的生殖方式:卵生、胎生 。

1.觀看青蛙的課件

(1)提問:故事裏小鳥碰到了誰?青蛙媽媽在幹什麼?

(2)青蛙媽媽剛生下來的小寶寶長的是什麼樣子?(圓圓的、小小的、一個靠一個)

(3)那個圓圓的小小的東西叫什麼?(卵子)

(4)青蛙媽媽的寶寶是怎樣長大的?(卵子變成小蝌蚪,再長出腿,尾巴掉了,變成青蛙了)

(5)觀看青蛙生長的示意圖

(6)還有哪些動物和青蛙一樣也是產卵的呢?(蜻蜓、魚……)

(7)再來看看他們的生長示意圖。

(8)師小結:小朋友知道得真多,小鳥謝謝你們告訴了它這麼多知識,它繼續往前飛,又會看見什麼呢?

2.觀看母雞的課件

(1)小鳥看到誰在幹什麼?母雞媽媽在幹什麼?( 生小寶寶)

(2)母雞媽媽的小寶寶是怎樣長大的?(雞媽媽把雞蛋放在翅膀下面,過一段時間,小雞就會用尖尖的嘴巴把蛋殼啄開出來了)

(3)觀看小雞生長示意圖

(4)還有哪些動物會生蛋呢?(鴨、鵝、鴿子、鴕鳥、烏龜……)

(5)再來看看他們的生長示意圖。

師小結:像這些動物媽媽先產卵(卵有軟有硬),小寶寶呆在卵裏,吸收卵裏的養分慢慢長大,最後破殼而出,這種動物叫卵生動物,動物媽媽這種生寶寶的方式叫卵生。一起説一遍。

(6)你們知道還有哪些動物是卵生的?(小鳥、鴿子)

師小結:動物界的很多鳥類、昆蟲類、魚類、爬行類都是卵生動物。

三、瞭解胎生動物的有關知識 。

(1)是不是所有的動物都是卵生的呢?(不是)

(2)出示貓的圖片,這是誰啊?(貓)貓寶寶剛生下來是什麼樣子的?(有頭、身體、四肢和尾巴、和媽媽長的一個模樣)

(3)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

師小結:像小貓一樣一生下來就和媽媽長的很像,而且是喝媽媽奶長大的動物叫胎生動物。這種動物生寶寶的方式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胎生。

(4)你知道哪些動物是胎生的呢?(牛、馬、羊、虎、豬)

師小結:其實許多喝媽媽奶長大動物都是胎生動物。

四、今天我們認識了兩種動物,接下來胡老師要考考你們下面的小動物中哪些是胎生動物、哪些是卵生動物。

師介紹遊戲規則:小朋友分成兩組,當大屏幕上出現小動物時,請每隊的小朋友舉手回答。答對的小朋友得一顆聰明星。最後聰明星多的一隊為勝。

五、在這麼多小動物中,你們知道他們有什麼本領?(小狗可以幫我們看家、青蛙可以捉害蟲)

動物有這麼多本領,我們的生活都離不開它們,那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怎樣去保護它們呢?(天天給它餵食、跟它做遊戲)

師小結:我們小朋友可要説得到,做得到,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愛護它。

六、活動延伸:

師:自然界還有許多動物,哪些是卵生動物,哪些是胎生動物,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查閲資料,收集一些圖片帶到幼兒來,介紹給其他小朋友聽,好嗎?

活動反思:

關於動物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關於動物是從哪來,小朋友更感興趣。在整個活動中,小朋友的積極性很高,都能很投入的參加活動。並且在活動中,小朋友最不容易理解的部分,恰到好處的運用了電教媒體,使小朋友要掌握的知識點,變得直觀、容易接受。接下來,我採用了小朋友最喜歡的教學形式猜猜看的“遊戲”,讓小朋友在玩中複習了自己所學的知識,又一次調動了小朋友的積極性。活動的最後對小朋友進行愛的教育。萌發了小朋友愛動物的情感;讓小朋友知道動物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要愛護保護動物。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夠對探究不同聲音產生興趣。

2、知道物體的材質不同發出的聲音不同。

3、嘗試運用多種感官感受物體的不同特性。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幼兒用空蛋殼、鋼球、毛絨球、泡沫球、裝材料的小盒、托盤每人一份,沙蛋人手一個,幼兒

用於猜想、驗證的名字貼一份;教師用搖搖彩蛋一個,黑板猜想記錄一份,黑板一塊。

經驗準備:對聲音有一定的認識,玩過關於聲音的遊戲;對泡沫球、絨線球和鋼球有初步的瞭解。

活動過程

1、活動引入:教師出示彩蛋,提出問題,引起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好玩的玩具,看看它像什麼?(教師出示搖搖彩蛋)——它叫搖搖彩蛋。(教師搖動彩蛋)聽到了什麼?為什麼會有聲音?你覺得裏面有什麼可以讓搖搖彩蛋發出聲音?(請幼兒説一説)

師:今天我們就要用搖搖彩蛋來做一個關於聲音的好玩的實驗。

2、活動實施:瞭解材料,進行猜想與驗證活動。

(1)介紹材料。

請小朋友觀察托盤中有什麼?

(2)瞭解材料。

重點引導幼兒發現小球的軟硬、輕重的區別。

師:請小朋友觀察三個球有什麼不一樣?按一按,掂一掂,有什麼不一樣?

:三個小球雖然大小一樣,但是它們用的材質不同,特性也不同:軟硬不一樣,輕重不一樣,顏色不一樣;鋼球最重最硬,毛絨球最輕最軟。

(3)猜想。

①提出問題,鼓勵猜想。

師:老師再給小朋友三個空的'彩蛋殼,把其中一個小球放進一個小彩蛋中扣好,就這樣做出三個搖搖彩蛋。你們猜,哪個會發出最大的聲音?

請幼兒將帶有自己名字的“猜想貼”貼在黑板的大記錄表上。

這個帶名字的“猜想貼”告訴我每個幼兒的猜想狀況,在後面的環節中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叫幼兒回答問題,並且跟蹤他們的思維變化。

②交流猜想結果,説一説自己的猜想理由。

(4)驗證操作。

①將三個小球分別裝進三個小聽筒中,試一試,搖一搖,聽一聽。

②記住發出最大聲音的小球,將自己的“發現貼”貼在黑板記錄大表上。

③分享自己的實驗發現。

(5)交流:

師:三個搖搖彩蛋發出的聲音一樣大嗎?

哪個聲音最大?為什麼?

哪個聲音最小?為什麼?

哪個聲音不大也不小?為什麼?

為什麼三個小球發出的聲音不一樣呢?剛才老師的搖搖彩蛋裏放的是什麼?為什麼?(小彩蛋的聲音大小和什麼有關係?)

這個環節的問題較多。幼兒起初有了新發現之後還非常興奮,但是被老師連續地問了好幾個“為什麼”之後孩子的興趣就減弱了。這説明對於大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講,科學活動還是以多操作、好玩為主,如果過多地關注追問、質疑,那麼有可能扼殺他們對科學探索的興趣。

(6)玩“聲音找朋友”遊戲:教師説“請拿出聲音最大(最小)的彩蛋”,幼兒迅速辨別並拿出搖一搖,然後一起打開驗證。

3、活動。

師:鋼球放在搖搖彩蛋裏發出的聲音最大,因為鋼球最硬最重;毛絨球發出的聲音最小,因為最軟最輕;泡沫球發出的聲音不大也不小,因為泡沫球不硬也不軟,不輕也不重。三個小球因為是用不同材質的東西做的,所以發出的聲音也不一樣。

4、活動結束。

請小朋友找出一個自認為聲音最適合做樂器的彩蛋,演奏“搖搖搖”;我們還要做出一些聲音不同的響筒送到表演區,大家一起收集一些材料,試一試這些材料放在彩蛋裏面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

標籤: 科學 教案 三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o4vd7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