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草船借箭》探究性學習教案

《草船借箭》探究性學習教案

設計理念

《草船借箭》探究性學習教案

探究性學習是一個嶄新的課題,當前還處在一個探討、摸索的過程之中。就內容而言,它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法,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在小學,探究性學習已不再是能否開展的問題,而是如何開展的問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開展探究性學習的廣闊空間。小學語文教材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本身就有無窮無盡的研究課題。

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應重視以下幾點:

一、突出語文的特點。不管採用什麼方式,研究什麼課題,其主要目的還是學習語文。要突出語文特點,強化鍛鍊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以培養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主要目標。這是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的根本目標,切不可主次顛倒、本末倒置。

二、強調研究性特點。要採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使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探索。探究性學習不能成為變相的“接受性學習”。注意探究性學習與課堂上有效的接受性學習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在探究性學習中要孕育學生的課題意識,讓學生充分地體驗學習過程、學習方法,讓所有學生參與進來,培養學生良好的研究習慣。

三、關注學生特點。既要相信學生思維的敏捷、探索問題的熱忱、想象的豐富,又要考慮到小學生社會活動能力不強、處理實際問題缺乏經驗、思想單純的實際情況,因而活動範圍宜集中,活動的組織亦應得到有效控制,教師要參與探究性學習的全過程。選擇的研究性課題切入口也宜小不宜大。

四、體現形成性評價的特點。探究性學習的評價是整個探究性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應重在學習過程而不只是研究的結果,重在知識技能的應用而不只是掌握知識的數量。

五、探究性學習的開展,可以打破傳統教學的束縛,不受一般課堂教學時空的限制,充分順應學生學習的需要。

教學目標

一、學習本課生字、新詞。能根據段意給課文分段,能理解“神機妙算”。

二、感受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知道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知天時,懂地利,識人心。重點研究諸葛亮如何看穿周瑜的險惡用心,瞭解魯肅的忠誠厚道、言而有信,利用曹操多疑的弱點,巧妙安排,成功借箭。

三、研究《三國演義》與《三十六計》的關係,激發學生對文學和軍事學的興趣,初步體驗探究性學習的方式、方法和過程。

教學過程

組織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預期目標 設計意圖

課前準備

1.收集《三十六計》《孫子兵法》等書籍。

2.準備《三國演義》原著、少兒讀物等。

3.製作本課多媒體課件

4.佈置學生預習課文。

5.編制評價表。 1.收看《三國演義》影視片

2.閲讀《三國演義》《三十六計》等書籍。

3.選擇自己的學習夥伴。 1.大概瞭解《三國演義》的有關內容,知道《草船借箭》的前後經過。

2.初步瞭解課文,初步掌握生字詞。 通過閲讀、預習等引起學習興趣,做好知識儲備。

第一課時 導入

新課

1.質疑:《三國演義》中,周瑜臨死前説了什麼話?為什麼這樣説?

2.審題:研究“借”。

3.播放課文錄像。 1.回答問題。

2.觀看錄像,簡要複述故事情節。 1.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

2.引起學習興趣。 由疑激趣,通過錄像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檢查預習情況

1.組織學生彙報:預習中學會了什麼?

2.瞭解還有什麼不能解決的問題。 1.交流預習情況。

2.提出不能解決的問題。 1.掌握課文生字詞。

2.能根據大意劃分段落。 體會預習在學習中的作用。

提出研究課題

組織學生從課文中找出值得研究的課題。 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基礎、水平,提出自己的.研究課題。 引導提出探究性學習課題。 課題源於學生,源於課本。

第二課時

重點研究“神機妙算”

1.根據學生預習情況,相機提出探究性學習課題: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地方?

2.引導學生初步討論。

3.根據學生要求,選擇學習夥伴,分在個研究小組,重點研究“識人心”,並以此對全文展開研究。

4.討論研究計劃,制訂研究內容、方法、形式,提供交流及評價方法。(附表一)

5.組織學生分組研究,教師巡迴指導,參與學生研 究

6.組織全班交流。

1.討論: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地方?

2.分為三個學習小組:A組研究諸葛亮對周瑜;B組研究諸葛亮對魯肅;C組研究諸葛亮對曹操。(也可獨立研究)

3.根據研究提綱分組研究:1)諸葛亮算到了什麼?

2)諸葛亮採用了什麼計策?為什麼要這樣做?

3)説明了諸葛亮是個怎樣的人?

4.以課文為依託,組內交流、討論,推選代表發言。

5.全班交流,提出改進意見。 1.學生能知道諸葛亮知天文、識地理、懂人心,所以能神機妙算。

2.能進一步研究出諸葛亮能看透周瑜笑裏藏刀、借刀殺人、心胸狹窄,而他則顧全大局、胸有成竹、將計就計;瞭解魯肅真誠厚道、言而有信,而知人善用;最後利用曹操多疑的弱點,利用天時、地利而一舉成功。 通過探究性閲讀,初步體驗探究性的全過程,感受探究性學習的樂趣。在指導學生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始終注意評價機制,做好調控。

第三課時 研究

表演課本劇

1.引導學生研究如何才能表演好課本劇。

2.引導學生分析人物言行。

3.讓學生給課文錄像配音。

4.組織學生分組表演。

5.在練習過程中引導學生評價。(附表二) 1.分組討論如何表演好課本劇。

2.深入理解文中“希望”“謝謝”“果然”輕易出動“等詞語的意思。

3.按組分好角色,先進行配音練習,再按角色表演。 1.深入理解課文,把握人物特點。

2.能較好地表演人物。按照表演的要求研究課文。 喚起學生的研究意識,體驗探究性學習。

課內擴展研究

1.相機提出課題:《草船借箭》與《三十六計》。組織學生研究、交流、評價。

2.提供評價表。

3.引導學生逐步歸納總結。

4.師生評價。(附表三) 1.在個人研究基礎上分組進行探究性學習。

2.按照評價表研究,撰寫小論文。

3.小組推薦交流。 變換角度對課文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能歸納出本課所運用的計策:如諸葛亮的瞞天過海、無中生有等。 進一步作探究性學習,使學習可持續性發展。

課後延伸

研究 引導學生探究《三國演義》與《三十六計》《孫子兵法》之間的關係。 課後深入研究《三國演義》原著,與《三十六計》《孫子兵法》對照研讀。 能運用課內所學,深入開展探究性學習。 進一步作探究性學習,使學習可持續性發展。

--------------------------------------------------------------------------------

附表一:專題研究交流評價表

評價角度 項 目 評價等級 改進意見

A B C

內容組織 1.結構嚴謹;

2.內容豐富,有獨創性;

3.內容與主題聯繫緊密;

4.以課文為基礎,有理有據。其 他

1.吐字清楚,聲音響亮;

2.抑揚頓挫,富有情感;

3.儀表大方,有表現力。

--------------------------------------------------------------------------------

附表二:課本劇表演評價表

評價等級 語 言 動作 神態 表演技巧 總體印象 改進意見

A

B

C

--------------------------------------------------------------------------------

附表三:小論文評價表

評價角度 項 目 評價等級 改進意見

A B C

項目

1.大小合適;

2.能反映研究內容。

論據

1.原文解釋通俗易懂;

2.與課文聯繫緊密;

3.舉例充分、確切;

4.擴展運用合理,有獨創性。

其 他

1.書面整潔;

2.內容敍述有條理;

3.基本符合論文撰寫要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nozme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