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隊列隊形優秀教案

隊列隊形優秀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隊列隊形優秀教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隊列隊形優秀教案

隊列隊形優秀教案1

隊列隊形是小學體育教學的基本內容之一,隊列隊形是對身體姿態和空間體位感覺的基本訓練,也是組織集體活動,培養組織紀律性和整齊一致的重要手段。它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身體的正確姿勢,培養學生自信堅毅的個性,具有聽從指揮、遵守紀律的品質,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氣質和奮發向上的精神面貌,對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具有良好的鍛鍊效果。

然而,在目前的體育教學中,由於新課標中“快樂體育”理念的衝擊,隊列隊形練習已經失去了它應有的地位。究其原因,就是因為隊列隊形的練習太過枯燥乏味,教師的教學方法單調,缺乏創新,學生不願意練,自然就無“快樂”可言。所以,教師必須認清隊列隊形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努力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讓隊列隊形練習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我國古代著名的學者管仲説:“勞其形者疲其神,悦其神者忘其形。”隊列隊形練習的內容比較單調,不外乎立正、稍息,向左轉、向右轉,齊步走、跑步走等。反覆的訓練中,學生會感覺枯燥疲憊,從而失去了對隊列隊形練習的興趣,把它看作是一件苦差事。教師在教學中不妨採取情景創設的方法,把學生帶入一定的情境中,激發學習興趣,調節教學氣氛。

1、場景模擬法

教師把訓練場地佈置或用語言描繪成一個特定的場景,讓學生置身其中,利用小學生好奇、愛新鮮的心理特徵,激起他們訓練的熱情。

例如在齊步走的訓練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出示國慶xx週年大閲兵的場面,讓學生感覺自己就是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教師也要置身其中,扮演好檢閲者的角色,用語言激發他們的激情,用口令來指揮他們的行動。

又如在練習原地四面轉法時,教師可以把訓練場地佈置成熱鬧的十字路口。讓一部分學生來扮演行人和車輛,另一部分學生就模仿交警指揮交通。當“小交警”打着手勢向不同的方向轉動時,課堂上學生情緒十分高漲,以往訓練中重複單一的原地四面轉法得到了較好的鞏固。

2、遊戲競賽法

每個人都希望在競賽中取得勝利,小學生的好勝心更為強烈,在遊戲中獲勝是學生參與活動最重要的原動力,因此設計一些競賽性的遊戲也是隊列隊形訓練的有效載體。

例如在“集合——解散”的訓練中,教師可以把全班分成幾個小隊,圍成幾個簡單的圖形。在解散狀態下,聽到集合哨聲時,比一比哪個小隊集合的速度快、隊列整齊;看一看哪一隊的隊員精神飽滿,站姿準確;聽一聽哪隊隊員報數的聲音響亮有力,評選出“優秀小分隊”,予以表揚。

(二)、降低難度切合實際

體育教學首先是教育,它必須為育人的最高目標服務。因此,體育教學必須突出它的教育性、人文性,在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同時,注意鍛鍊學生的身體,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小學體育教材中隊列隊形練習的內容和要求都是參照軍事訓練的相關要求制定的。然而在實際教學中,這種軍事化的要求對小學生來説是不切合實際的。小學生由於年齡特點及生理、心理的發展規律,表現出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心理素質不穩定等現象。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一味地以高標準去要求他們,只會使他們的生理、心理都承受巨大的壓力。

例如在教學原地踏步和齊步走的練習中,教材中對擺臂的角度與幅度有很高的要求。可是這種空間感和本位感較強的動作,對小學生來説是很難達到的,而且對動作刻意的強調,會使學生的注意力分散,進而影響整個動作的準確性。諸如此類的高要求還有很多,如原地踏步時提腿的.高度,集體訓練時的動作同一性等,使學生望而生畏,產生排斥牴觸的情緒。在教學中,面對這些難點,教師要降低動作難度,使學生易於做到。如擺臂時學生能夠做到雙臂自然擺動、動作協調、姿態美觀,就可以視作達到要求。學生在訓練中有了興趣和自信,才能使以後的教學得以順利進行。

(三)、豐富語言調控情緒

1、生動幽默的教學語言

在機械的隊列隊形練習間隙,教師幽默的教學語言是緩解學生身心疲勞的有效方法。幽默能使學生產生愉悦的情緒,有助於放鬆練習帶來的緊張感,能讓學生更快地自我調整,投入到下一個環節的訓練中。教師可以抓住一個人、一件事或一句話與學生開些善意的玩笑,打一個比方,作一個對比,鼓勵學生説些健康的俏皮話。也可以應景説一句歇後語或反正話,課堂氣氛會在學生的笑聲中活躍起來,學生的注意力與興奮性隨之提高,學習的效率也就顯現出來了。

2、琅琅上口的順口溜

為了讓學生牢記動作的要領,同時也激發訓練的興趣,教給學生一些自編的順口溜是一個很好的方法。配合相應的隊列隊形練習內容,筆者編了一些簡單易記的順口溜,在教學中應用,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如:(站隊時)隊列裏莫説話,老師就會把你誇。

兩手平舉踏步走,嘴裏數着一二一。

(立正時)抬頭挺胸收小腹,兩腳併攏肩放鬆。

雙手緊貼大腿邊,雙目炯炯視前方。

3、豐富有趣的肢體語言

體育教師肢體語言的運用是各學科教師中最頻繁的。要使學生掌握一項技術,教師的動作示範是必不可少的,在隊列隊形教學中教師的示範同樣重要。教師必須以身作則,精神飽滿、嚴肅認真,動作熟練、準確,口令宏亮、清晰。體育教師從動作上載達的信息有時遠比語言來得清楚,學生通過觀察不僅看到了準確的動作,還能感受到形體姿態的美,以及奮發向上的精神。

在隊列隊形教學陷入單調沉悶時,教師的肢體語言同樣能起到非凡的氣氛調控作用。一個誇張的表情,一段學生錯誤動作的滑稽再現,都會讓現場的氣氛迅速活躍起來。

小學隊列隊形練習是體育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它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體育教師必須從主觀上重視這一教學內容。然而針對目前教學實踐中,練習顯現出單調、枯燥的狀況,體育教師必須根據實際情況,創新教法,巧妙構思,讓隊列隊形練習成為學生喜愛的教學內容,真正達到既鍛鍊身體又愉悦心靈的目的。

隊列隊形優秀教案2

活動目標

(一)情感目標:愉悦的身心,讓幼兒喜歡參加體育活動,以達到增強幼兒的體質。

(二)認知目標:培養幼兒好奇探究、勇敢、樂觀自信的品質。

(三)技能目標:發展幼兒隊列隊形的基本動作(立正、稍息、原地踏步、齊步走、跑步走、兩列縱隊變一列縱隊),提高身體協調性和靈活性。

活動準備

哨子、小音響、乾淨無障礙的場地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簡短的導入、引發幼兒上課的積極性。

2、熱身運動:《健身操》

(二)基本部分:

1、交待活動的內容;(1)直接方法;工作示範(2)間接方法;運動探索、指導發現。

2、口令的教學;

(1)立正口令:“立正!”

要求:兩腳跟靠攏並齊,兩腳尖向外分開約60度,兩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體正直,微向前傾,兩肩要平,稍向後張,兩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併攏自然微屈,中指貼於褲縫,頭正頸直,口要閉,下顎微收,兩眼向前平視。

(2)稍息口令:“稍息!”

要求: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大半腳,兩腿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稍息過久,可自行換腳,但應先恢復立正姿勢,再換腳。稍息時,精神仍不能渙散,也不能隨意相互説話。

(3)看齊口令:“向右(左)看——齊!”

要求:基準學生不動,其餘學生向右(左)轉頭,眼睛看右(左)鄰同學腮部,並通視全線。後列人員對正、看齊。隊列之間的間隔(兩肘之間)約10釐米,距離(前一名腳跟至後一名腳尖)約75釐米。

看齊時,身體姿勢仍應保持正直。如發現自己的位置與基準同學不在一條線上,應立即以碎步調整。如是二列橫隊向右看齊時,第二列的基準學生,應取一臂之長的距離,向第一列基準學生對正,第二列其餘學生動作同第一列。一般應是向右看齊整理隊伍,必要時才用向左看齊,

口令:“向前——看!”

要求:基準學生不動,其餘學生立即將頭轉正,恢復原來姿勢。

(4)集合口令:“成二列橫隊或其它隊形——集合!”

要求:指揮員應先發出預告或信號,如“全班同學注意”,然後站在預定隊形的中央前,面向預定隊形成立正姿勢,下達口令。學生聽到口令後,按口令所指示的隊形,迅速地到指定位置面向指揮員集合,自行對正、看齊,成立正姿勢

(5)解散口令:“解散!”

要求:聽到“解散”口令後,迅速離開原位。

(6)各種步法和立定

口令:“齊步一一走!”

要求:左腳邁出約75釐米處着地,體重前移,右腳照此法行進,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時,小臂稍向裏合,手約與第五衣釦同高並不超過衣釦線,行進速度每分鐘約120步。

口令:“跑步——走!”

要求:聽到預令,兩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際,拳心向內,肘部稍向裏合。聽到動令,上體微向前頃,兩腿微屈,同時左腳利用右腳掌的彈力躍出約80釐米,前腳掌着地,體重前移,右腳照此法行進,兩臂自然擺動,向前擺不露肘,小臂略平,稍向裏合,兩拳不超過衣釦線,向後擺不露手。行進速度每分鐘約180步。

口令:“立——定!”

要求:齊步和正步都是左腳向前大半步,右腳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跑步時,繼續跑兩步,然後左腳向前大半步,右腳靠攏左腳,同時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

3、遊戲;《揪尾巴》用紙帶作為尾巴,放到幼兒的褲腰,兩名幼兒相距1.5米麪對面站立,先揪下對方的尾巴為勝利者。

(三)結束部分:放鬆活動《baby tree》

通過一些放鬆身體的遊戲或動作使幼兒肌肉放鬆,消除疲勞,讓身體由興奮狀態逐漸恢復到平靜狀態。如深呼吸、原地揮臂踢腿、輕鬆有趣的模仿動作、運動量很小的遊戲以及整理衣服等,使幼兒的情緒和各器官系統的工作逐漸趨於平靜活動狀態。

標籤: 隊列 隊形 教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n4me7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