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學二年級數學《分蘋果》教案

小學二年級數學《分蘋果》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分蘋果》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二年級數學《分蘋果》教案

小學二年級數學《分蘋果》教案1

〖教學目標

1.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餘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

2.通過實際操作,抽象出有餘數除法的書寫格式,並體會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教材分析

分蘋果是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一課時,是這一冊的開篇。本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入手,安排了第一次分蘋果活動,列舉了四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介紹用豎式計算除法的方法。接着,教材又安排了第二次分蘋果活動,通過操作使學生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一些物品平均分之後還有餘數的情況,認識到學習有餘數除法的必要性,抽象出有餘數除法的豎式書寫格式,並和操作過程聯繫起來,以使學生了解每一步的含義,並結合具體情境能夠進行驗算。

教材隨後安排了試一試及練一練,進一步使學生體會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進一步鞏固有餘數除法的豎式計算。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直屬機關小學,硬件設備好,每個班級都有計算機和投影機,屬於實驗區的實驗校,並在20xx年就開始使用新教材。學校地處商業區,流動人口比較多。

學生由於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有很大差異。從這兩年的新教材實施中可以看出,學生成為新課程的受益者,他們在課堂上思維活躍,能夠大膽積極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極少幾個孩子,因為生活體驗少、個性較強,不主動與人合作,缺乏探究和發現問題的勇氣和信心。

教學設計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學具中的蘋果卡片。

(一)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原有經驗,建構數學模型

(出示課件)小熊家裏來客人了,好客的小熊拿出了20個蘋果來招待小夥伴們,每人分到了5個蘋果。但小熊忘記了究竟來了幾位客人,你能幫幫他嗎?(學生獨立思考,調動原有經驗,提出解決辦法。)

下面是學生可能的方法:

1. 四五二十,分給了4人;

2.5+5+5+5=20(個),分給了4人;

3.20-5-5-5-5=0(個),分給了4人;

4.204=5(個),分給了4人;

5.205=4(人),分給了4人;

6.205=4也可以用豎式來計算。

4

_____

5) 20

20

__

這一步可由教師介紹,也可由已經掌握的同學來介紹,注意説清各部分的意義,並結合分蘋果的實際操作來説一説。

(二)實踐應用

1. 學生獨立完成書上第2頁試一試。

2.小組交流各自算法,並説一説算式中各部分的意義。

(這裏需要強調商的位置,要和被除數裏的個位對齊,剩下的0也要和個位對齊。)

(三)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 如果小熊家今天來了6位客人,(再次演示課件)應該怎麼樣平均分呢?

2.用你手中的學具來分一分,可以小組合作。

3.小組彙報。(我們組給每個客人分了3個蘋果,還剩下2個。)

4.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物品平均分之後有餘數的情況,誰能給大家舉個例子?(可以找兩個同學説一説)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怎麼來解決呢?(用有餘數的除法來解決)

5.那麼我們能不能知道有餘數除法的豎式怎麼寫呢?(學生獨立思考,動手寫一寫,然後小組之內交流。)

6.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有餘數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每一步的意義是什麼?(在這裏要介紹餘數和商的位置。)

7.有了這樣的書寫格式,我們怎麼樣來驗算剛才的計算結果呢?

(每人分3個,6人共分到了18個,再加上剩下的2個,正好是20個,算對了。)

(四)積極思考,探究規律

(出示課件中淘氣和笑笑的故事,讓每個學生自己先想一想故事中有了什麼矛盾。)

1. 在小組內説一説這個故事,為什麼淘氣錯了、笑笑對了?

2.你發現了什麼?(餘數要比除數小)

3.計算第3頁試一試中(2),你發現了什麼?每道題的餘數和除數,有什麼關係?(注意檢查學生的書寫格式。)

(五)回顧小結,讚美激勵

這節課快要結束了,同學們説一説你們的收穫吧。

老師認為你們表現得真不錯,大家都積極地幫助小熊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有一天,當我們能和動物真正和平相處時,相信小熊也會走到我們的身邊,和我們成為好朋友。現在和小熊説再見吧。(大屏幕演示小熊告別的畫面)

教學反思

蘇霍姆林斯基説: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本節課力求為學生創設充分發現和探索的時間和空間。例如,在教師介紹了除法豎式之後,讓他們去探究有餘數除法的豎式寫法,當他們在嘗試之後,經過小組之間的交流,在他們的內心真正地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課堂氣氛一直非常活躍,學生始終在學習的情境中思考、討論。特別是對淘氣和笑笑的矛盾,表現得特別的興奮,因為他們在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之後,能夠找到淘氣的錯誤之處。在討論過程中,他們發現餘數不能比除數大,並且為自己的發現而驕傲。

〖案例點評

課堂教學時間是短暫而有限的,教師創設了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慾望,充分發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程度。

這節課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創設了寬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對於第一個環節:20個蘋果,每人分5個,來了幾位客人?有一個學生就提出猜測的方法:7個行不行?6個行不行?5個行不行?4個呢?猜測的結果是,4個可以!尊重學生的想法,既保護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還可以讓全班學生初步體驗除法中的試商。

另外,我認為本節課體現了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促進者。在整節課中,教師設身處地地感受學生的所作所想,隨時掌握學生的情況,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自己去操作、思考、探究、發現。

小學二年級數學《分蘋果》教案2

教學目標

1、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餘數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通過實際操作抽象出有餘數除法的書寫格式,並體會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3、提高學生分析觀察、推理、判斷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準備

教具:蘋果實物、盤子、課件。

學具:小圓片。

切入舉偶

談話引入。

星星幼兒園又到分水果的時間了,猜一猜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麼水果?

看來大家想吃的水果特別多。不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的是水果之王——蘋果。

誰來數一數這裏有多少個蘋果?

你們來幫幼兒園的老師算一算,如果每5個放一盤,20個可以放幾盤?出示1。

對話平台

玩中學

1、想一想、算一算。

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入手,獨立思考解決。

20個蘋果,每盤放5個,可以放幾盤,你會算嗎?

2、算一算、議一議。

由具體到抽象,幫助學生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

20÷5=4可以列豎式計算,試着算一算。

給同桌講一講豎式中每一步所表達的含義。

3、試一試。

進一步熟練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

完成第2頁試一試中的4題。

4、想一想、擺一擺。

通過動手實際操作,理解有餘數除法。

(1)如果每盤放6個呢,怎樣列式?出示2。

(2)用你手中的小圓片代替蘋果分一分。

(3)彙報分的結果。

5、試一試。

由具體到抽象出有餘數除法豎式的書寫。

(1)小組內議一議,怎樣用豎式表示,瞭解每一步的含義。

(2)交待寫法,指名餘數及單位名稱的寫法。

20÷6=3(盤)——2(個)

(3)你能試着算一算,你的計算結果對嗎?

學中做

1、課件演示第3頁試一試的第1題。

2、完成試一試(2)。

比較每道題的餘數和除數,你發現了什麼?

做中得

1、綜合練習。

(1)完成練一練1。

(2)完成練一練2。

小學二年級數學《分蘋果》教案3

一、情景導入

1、同學們喜歡吃蘋果嗎?

2、出示只題圖:你估計一下,大概有多少個?我們一起來數數吧。

3、揭示課題。

二、感受新知

1、動手操作

現在老師想把這10個蘋果分成兩堆,每堆有幾個,可以怎樣分呢?誰來幫幫老師呢?

2、學生彙報分的情況

學生邊説老師邊在電腦上拖動蘋果演示學生的分法。

3、引導學生有條理地分

4、根據這種分法,你能説出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板書:

1和9 1+9=10 9+1=10 10—9=1 10—1=9

2和8 2+8=10 8+2=10 10—2=8 10—8=2

4、對數遊戲

老師出示一張數學卡片,你伸出的手指數和老師的數字合起來是10。如我出2,我出8,2和8組成10。

三、鞏固練習

(1)連線

(2)摘蘋果

(3)猜電話號碼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

小學二年級數學《分蘋果》教案4

教學目標:

1、藉助分物活動,回顧並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感受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繫,認識除法豎式,掌握其書寫形式,瞭解除法豎式各部分的意思。

2、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激發學習興趣。

3、提高學生分析觀察、推理、判斷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體會除法的意義,學會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教具準備:

課件。

學具準備:

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淘氣和笑笑正在分蘋果,他們遇到了一個數學問題,我們去幫幫他們,好嗎?(大屏幕出示主題圖)觀看主題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根據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學生提問題。

二、學習新課,合作探究

1、想一想、算一算。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入手,獨立思考解決。 18個蘋果,每盤放6個,可以放幾盤,你會算嗎?

2、算一算、議一議。小組合作。在小組內討論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3、學生在小組內説一説,小組彙報

A組、利用數數的方法,一盤:6個,兩盤:12個,三盤:18個。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圓片擺一擺,在實物投影上展示擺小圓片的過程。(直觀展示給學生。)

B組、利用減法的方法:18—6—6—6=0

C組、利用乘法口訣:三六十八

D組、利用除法豎式的方法

4、小組派兩名同學,到黑板,一名演示豎式計算過程,一名講解,每一部分表示什麼?

5、結合學生板書,教師補充,強調豎式的書寫順序:先寫除號,再寫被除數,最後在左側寫除數,商要和被除數的各位對齊。強調除法豎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6、指明説一説除法豎式每部分的意思,同桌同學練習説一説。

7、試一試:進一步熟練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師強調書寫豎式的順序,完成第2頁填一填,説一説18÷2= 63÷9=

三、學中做

1、元宵節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過節,他們分別帶來了很多好東西,我們去幫他們分一分吧。完成第3頁練一練第一題

學生練習在小組內説一説除法各部分分別表示什麼?

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

3、()裏能填幾?

3×()<25 8×()<36 7×()<29 ()×7<36

4、小黑板出示:錯題解析

四、質疑

同學們對本節課的內容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嗎?

五、課堂檢測

8÷4= 64÷8= 81÷9=

集體訂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揚。

六、總結本課

同學們,在本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板書設計:

分蘋果

18÷6=3(盤)

豎式

先寫除號,再寫被除數,最後寫除數,商和被除數個位對齊

小學二年級數學《分蘋果》教案5

教學內容:

P2~P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分蘋果等實際操作,初步體會有餘數除法與生活密切聯繫。

2、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實際操作,計算出有餘數除法的書寫格式,體會餘數一定比除數少。

3、在操作、探索、發現中,使學生獲得積。

重點難點:

1、使學生體驗除法的意義及乘法豎式的計算過程。體會餘數要比除數小。

2、通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總結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

教師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儀

學生準備:

每個人準備若干圓片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分蘋果

二、探索新知

1、學生自學教材“分蘋果”,認識豎式。

2、體驗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3、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述問題

有20個蘋果,如果每盤放6個,可以放幾盤呢?

(1)進行全班集體交流。

(2)同桌同學合作擺20個圓片,驗證推算結果。

(3)介紹除法豎式的寫法

a、除法橫式:20 ÷ 6 =3(個)……2(個)

b、除法豎式

3、體驗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1)先由學生操作(用圓片分一分)。再列出除法豎式,獨立解答“課本第3題試一試中的第(1)題”。

(2)學生討論:淘氣的列式對不對,為什麼?

(3)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認識“6還可以接着分”,正確的式子應是笑笑做的。

(a)討論:根據剛才這道習題,你發現什麼?

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b)學生獨立完成第(2)題。

指名板書,全班齊練。練習完,比較每道題的餘數和除數,你發現了什麼?

指名回答:餘數要比除數小。

三、鞏固練習

第3頁“練一練”第1、2題。

四、總結

除法豎式的寫法,有餘數的除法,餘數要比除數小。

小學二年級數學《分蘋果》教案6

〖教學目標

1. 在分蘋果的過程中體會除法豎式的實際含義,掌握除法的豎式書寫格式和試商方法,能正確計算有餘數的除法。

2.體會學習有餘數除法的必要性,能運用有餘數除法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節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除法的含義、掌握表內除法計算(包括豎式計算和試商)的基礎上,安排有餘數的除法。學習有餘數的除法,可以加深學生對除法意義的理解,知道什麼是餘數及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的道理,同時又可以鞏固表內除法計算,還為以後進一步學習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打下基礎。

教材從學生已知的表內除法引入,通過分蘋果活動使學生體會到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並主動探索試商的方法,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通過分蘋果的實際操作,抽象出除法豎式的書寫過程,使學生體會到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要引導學生經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逐步達到熟練。在運用有餘數除法解決問題時,要聯繫生活實際,通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後還有餘數的情況,認識到學習有餘數除法的必要性。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級重點實驗校,師資力量強,學生的素質也比較高。部分學生以前就接觸過除法豎式,但是對於豎式的含義、書寫格式及應用還並不明確。教學時可以根據班級學生情況分成一課時或兩課時完成。我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除法豎式和有餘數除法的豎式安排在一課時內進行教學。

〖課堂實錄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媽媽昨天買了20個蘋果,要把這些蘋果放在一些盤子裏面,你願意幫媽媽分一分嗎?

(揭示課題:“分蘋果”並板書)

師:如果把這些蘋果平均放在這些盤子裏,你準備怎樣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説一説。

(學生的分法主要有:平均每盤放4個、5個、6個、7個。個別學生説每盤放2個、10個,其他同學都説出了這樣分的不合理性。學生還提出如果是每4,5個放一盤就正好分完,如果是每6,7個放一盤就會出現剩餘。)

(二)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1. 活動一:每盤放5個蘋果,20個可以放幾盤

(1)解決問題,抽象出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

①學生獨立思考

②小組內交流

③集中交流(説出結果並説一説自己的思考過程。)

生1:通過乘法口訣“四五二十”得出結論,可以放4盤。

生2:5+5+5+5=20,可以放4盤。

生3:20-5-5-5-5=0,可以放4盤。

生4:20÷5=4,可以放4盤。

生5:除法還可以用另一種形式――豎式來計算。

(2)體會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正確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

①理解每一步的實際含義

A學生介紹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B嘗試理解豎式的每一步含義。

C教師提示

D讓學生説出自己的思考過程及有疑問的地方。

(學生小結:20是被除數,表示有20個蘋果;5是除數,表示每盤分5個蘋果;4是商,表示分4盤。)

②教學寫法,學生試寫

A學生介紹,師在黑板上邊板書寫法邊講解。

B學生觀察,並説一説需要注意什麼。

(注意:先寫被除數20,然後寫除式;4要與0對齊,然後寫積20;最後寫0,0也要與20的0對齊。)

C剩何?什麼4和0都要與20後面的0對齊?

D學生用豎式計算,進行練習。

2.活動二:每盤放6個蘋果,20個可以放幾盤

(1)解決問題,抽象出有餘數除法豎式計算方法

①請學生用20個圓片擺一擺,並列出算式。列式:20÷6=3(盤)……2(個)

(這是學生上學期學習過的內容,學生應該能很快完成。)

②學生先試着自己寫豎式,然後在小組內交流,並説明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

③班內交流。

(展示不同學生的豎式並讓學生説明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同時其他學生可以質疑。)

(學生小結:20表示有20個蘋果需要去分,6表示每盤放6個蘋果,3表示可以放3盤,3盤6個個蘋果是18個蘋果,還有2個蘋果不能繼續再分了,還餘2。)

(2)體會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因為有前面的擺一擺的活動,大多數學生沒有出現餘數大於除數現象,但是,恰好有幾名學生沒帶學具,在計算的時候,一個學生出現了餘數比除數大的情況。)

師:觀察這位同學的計算過程及結果,你發現了什麼?

(如果學生有困難,提示學生觀察每道題目的餘數和除數。)

生1:20÷6應該商3,而不是商2。

生2:如果餘數比除數大,那就能夠繼續再分。

生3:餘數8裏還包括一個6,還可以再放一盤,還剩2個。

師:比較每道題裏餘數和除數的大小,你發現了什麼?請同學們思考,在有餘數的除法豎式的計算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什麼呢?

生:餘數一定比除數小,不然就沒有除完。

(3)試一試

20÷7=?用豎式計算,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練習寫。

(三)鞏固練習,拓展運用

1. “試一試”

(讓學生獨立完成後在班內交流。)

2.學生用豎式計算

(“練一練”的第1題完成後同桌兩人互相檢查,並選一道喜歡的題目互相説一説是怎樣算的?)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中組織數學活動,目的是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使學生體驗除法豎式抽象的過程;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髮現生活中有很多經過平均分後還有剩餘的現象,體會學習有餘數除法的必要性,瞭解有餘數除法豎式每步的含義;通過自主探索,發現餘數和除數之間的關係,進一步理解餘數的含義。

1. 引導學生體驗抽象除法豎式的過程

學生在學習表內乘除法時,利用乘法口訣已經能夠在算式上直接寫出得數。教材安排了“20個蘋果可以放幾盤”的“分蘋果”活動,列舉了四種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創造性地改編了教材,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分這些蘋果,結果自然出現了整除和有餘數除法這兩種情況,進而再由對除法豎式有一定了解的學生介紹豎式計算,並且把豎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和分蘋果的活動緊密聯繫起來。

2.在操作活動中抽象出有餘數的除法

在第一次“每盤放5個”的分蘋果活動的基礎上,我組織了第二次活動“每盤放6個”,通過學生自己的操作活動,感知、體會有餘數除法,發現可以放3盤,還餘下2個,而這2個不能再繼續往下分,不然每盤就放得不一樣多了;體會到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後有餘數的情況,認識有餘數除法。

3.在探究中理解餘數要比除數小,不斷髮現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

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觀察比較,對餘數和除數的關係有了明確的認識,這個“餘數為什麼要比除數小”的探索過程,其實也是培養質疑、批判和創新精神,學會學習、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在練習中,教材還安排了分數目比較大的物品,引導學生經歷試商的過程,積累試商的經驗。

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把能夠整除和有餘數除法的豎式計算的內容都在一課時內教學稍顯緊張,有一部分學生接受起來存在一定困難,特別是我校正在嘗試小課時教學的研究活動,所以我認為這一課的教學分成兩課時更為妥當。

〖案例點評

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理念。在這節課中,教師能本着這樣的理念進行教學,把一節傳統的除法課上得生動、活潑。這節課中有幾點設想很有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夠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中理解和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教師能夠注意把計算教學和解決問題教學緊密結合起來,無論是認識有餘數除法還是學習有餘數除法的計算都注意從實際問題引入,讓學生結合具體實例體會有餘數除法的意義,理解並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2.能夠引導學生在體驗中獲取知識

(1)幫助學生在現實活動中建立“剩下”的表象,為形成“餘數”的概念打下基礎

平均分東西,有時正好全部分完,有時會剩下一些不能夠再平均分。“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分蘋果”是一個很開放的活動,對每盤分得的數量以及分的盤數都沒有做規定,完全由學生自主選擇。因此操作的結果,既出現了剛好分完的情況,也出現了有剩餘的情況,體現教學設計的巧妙之處。

(2)引導學生研究有餘數除法的求商方法

計算有餘數除法關鍵的一步是求商。教材沒有把求商的方法直接告訴學生,通過“每盤分6個,需要幾個盤子”這樣的實際問題,激活學生已有經驗――用分實物(分學具)的方法求答案,把動手操作和抽象思考聯繫起來,為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機會。(3)引導學生比較除法算式中的除數和餘數,發現並理解規律

要求學生“比較每道題裏餘數和除數的大小”,一方面引導學生聯想平均分東西,最後剩下的都不夠再分的表象;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觀察幾道除法算式,發現相同的現象,從而理解所發現的規律,歸納出“餘數比除數小”的結論。

像“有餘數除法的豎式計算”這樣的教學內容實際上是比較傳統也比較死板的,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採用全新的教學方式,當然就能夠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mxg0j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