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問説 教案教學設計

問説 教案教學設計

二十三  問    説

問説 教案教學設計

                      劉  開

一、教學目的:

  1.借鑑古代學者的論述,端正學習態度,培養虛心好學的良好風氣。

  2.學習古文中排比和對比的寫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學和問之間的辯證關係。

  2.難點: 幾個文言實詞的區別和表明觀點的句子的深刻含義。

三、教學時數:

    課內自讀課文  兩課時

四、教學步驟:

憙拑

                    第一課

憗拕

字詞正音:

    芻chú(割草)  蕘ráo(砍柴)  諮zī(詢問)  狎xiá(⑴親近而不莊重;崐⑵輕視)

作者簡介:

    劉開(1784─1824),字明東,又字方來,號孟塗。清代桐城(現安徽桐城崐縣)人。小時家境貧寒,當牧牛童,喜歡偷聽書塾老師朗讀文章,聽了能背誦,崐塾師發現後邀他在書塾裏學習,後來還把女兒許配給他。劉開十四歲時,拿着崐自己寫的文章拜謁桐城派主要作家姚鼐,姚鼐非常賞識他,盡力教他古文作法,崐多次讚揚他,從此他的才名轟動一時,後來成為桐城派有名作家之一。他的古崐文與東方樹、梅曾亮等齊名,詩和駢體文也很好。四十歲逝世。著有《孟塗詩崐文集》。

解題:

    古人把“學”“問”二字連在一起,反映了“學”“問”之間不可分割的崐關係。可以説,“學”就是以“問”開始的。文章針對當時讀書人不能虛心問崐人的惡劣風氣,闡述了學習一定要問的觀點。

課文串講:

    君子之學  必好問。問與學,相輔    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  疑⑴,非

          學習                相輔相成地進行    不      發現疑問

        之:取獨               而:表修飾   者也:表判斷

問無以廣  識⑵。好  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理  明  矣,而  或不

      增加知識  喜歡      多                    道理明白    然而或許

        達於事⑶,識    其  大      矣,而或不知其  細,  舍⑷問,其

(使道理)用於實際  認識了那些大的原則            那些細節  除了    將崐                            大:形作名                     舍:除了

奚  決  焉⑸?

怎麼解決呢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論點,略加説明。

    先假君子之名提出“君子之學必好問”這一論點,接着就“問”與“學”崐的關係,簡單説明它們是“相輔而行”的,再轉而強調好學一定要勤問。

        賢    於己者,問焉  以破⑹其疑,              所謂  就有道

    (對)有才能          他們來破除那疑問  (這就是孔子)所説的到有學行

                  者:……的人

        而正⑺    也。    不知己者,問焉以求  一得⑻,

的人那裏  判斷是非    (對)  如            得到正確的見解(這就是曾子)

          正:糾正錯誤       知:如,當不到     得: 心得,指正確的見解

所謂以能    問於不能,  以多          問於寡⑼也。等  於己者,    問

    用高才能  向低才能問  道德高知識多            相等同自己水平

(於)焉以資切磋⑽,                 所謂交相問難⑾,審    問   而明

      藉以共同研究 (這就是《中庸》)    互相詰問    詳細地考察  明確崐

  辨  之⑿也。《書》  不  云乎? “好  問                則裕。”⒀孟

地分辨        《尚書》不是説嗎    喜愛問(的人,學問知識)就豐富

      之:助詞,湊足音節,無實義

子論  “求      放        心”,而  並  稱曰“學問之道”,學即  繼

  論述  找回自己放縱散漫的心    而且並提稱為        道理    之後緊跟

        求:尋求,找回

  以問也⒁。子思言“      尊  德性”,而  歸  於“道    問    學”⒂,

着要問          談  (君子)重視品德    而且歸結到  要(好)問(勤)學

  問  且  先於學也。

“問”並且在“學”的前面

憙拑

                    第二課時

憗拕

第二自然段:分兩方面正面闡明“問”的重要作用。

    1.説明問各種不同的人──“賢於己者”“不如己者”“等於己者”都能崐有所收穫。

    2.引用儒家經典《書》和大師(孟子、子思)的話,略加説明──“學即繼崐以問也”“問且先於學也,證明”問“是進德修業的重要條件。

    古之人虛中樂  善⑴,    不擇  事而問⑵焉,不擇人而問焉,取  其  崐          虛心採納善言善事    挑選  來                      求取那些

            中:內心                       焉:語氣詞

有益於身                    而已。是故狂    夫    之言,聖人擇  之⑶;

      自己(的修養和學問的事)罷了  因此狂妄的普通人  話      採納它

芻蕘之微,     先民    詢  之⑷。舜以天子      而詢於匹夫,   以大知

地位低微的樵夫 古聖先王詢問他      有    的身份卻  向平民百姓 憑  智

芻蕘:指樵夫,芻:割草 蕘:砍柴,之:定語後置標誌                 知同智

而察  及邇    言,  非  詢  為  謙,  誠  取  善之弘也⑸,    三代⑹

卻注意到淺近的意見  不是一時故作謙虛  實在採取好的多方面的意見

  察:察覺,注意  邇:淺近              誠:實在     弘:大,多方面

而下,有學而無問,朋友  之交,  至於    勸  善    規  過    足矣⑺,

以後                  間  交往  能夠做到規勸做好事不做壞事就夠了

三代:夏、商、周                 至於: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結果

其  以義理    相  諮訪⑻,孜孜焉唯  進  修是急⑼,未之多見也⑽,  況

他們在大是大非互相請教    勤勉地急於進德修業      沒有    這種人  何

訪:詢問  焉:詞尾,地  唯……是:賓語前置的標誌  否定句賓語前置

  流俗⑾  乎?

況世俗之人呢

第三自然段: 對比古今之人的不同表現。

    承接上段後半有關古代大師的論述,本段由古及今,對比古今之人的不同崐表現,從正面論述過渡到反面論述,本段有兩個層次:

    1.“古之人”的表現,他們都是“虛中樂善,不擇事而問焉,不擇人而問崐焉。”

    2.今之人的表現,他們是有學而無問。

    是己而非人⑿,        俗  之同  病。  學  有未  達,        強

    認為自己對,別人不對  世俗的共同毛病  學習有沒有理解的地方  偏偏

    以己為是,以人為非                  達:達到,理解  強:勉強,偏偏

以為知⒀,        理  有未安⒁,    妄  以臆度⒂,  如是,則終身幾⒃

認為理解  (所持的)道理  不穩妥  (卻)胡亂地任主觀猜測            幾乎

無      可問之事。賢  於己者,忌之而不願問焉,不如己者,輕  之而不屑

  (什麼)          才能                                  輕視      值

                      於:表比較

  問焉,等於己者,狎              之      而不甘  問焉,如是,則天下

得                抱着嬉戲的態度,不敬重他    甘願

幾無可問之人。人  不足  服  矣,事無可疑矣,此為師心自用⑴耳。夫自用,

              別人  值得佩服                    自以為是  罷了

                                            師:名作意動,以……為師

其      小者也;自知其    陋  而謹    護  其失⑵,寧  使學終  不進,

那錯誤是小的        自己的淺薄  嚴密地掩蓋  過錯  寧願讓  始終  進步

小:形作動,小者,者字短語

不欲虛以  下(於)人⑶,此為害於心術⑷者      大,而蹈⑸之        者常

    虛心地向別人請教  這      內心修養(錯誤)  了  陷入這種錯誤的人常

    十之八九。

常佔

第四自然段: 批判有學而無問的錯誤態度。

    承接上段後半今人的表現,重點批判今人,從反面論證論點。

    首先提出“有學而無問”的思想根源: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接着崐分別批判“終身幾無可問之事”和“天下幾無可問之人”,指出這種態度,對崐事是“強以為知”“妄以臆度”,對人是“忌”“輕”“狎”,都是錯誤的。崐這個層次的批判,與前面第二段關於各種人都能有所收穫的論述,以及第三段崐的“古之人虛中樂善,不擇事而問焉,不擇人而問焉”遙相呼應,加強了批判崐的力量。最後強調“有學而無問”的危害性: 小則“師心自用”,大則“危害崐於心術”。

    不然,      則所問非所學焉: 詢天下之異  文  鄙  事⑹以快言論⑺;

      這樣(的話)                問      奇字僻典瑣屑事物來説説好玩

      然:代詞,這樣         焉:語氣助詞,強調語氣        言、論:説説

甚且      心之所以    明    者,  問之人  以試  其  能,      事之至

甚至(自己)        已經明白的問題  問  別人來試試他的才能(或者)    非

              所以:……的問題

  難解  者,問之人以窮其短⑻, 而  非  是者,雖  有切      於身心性命

常  解答            使短處暴露 如果不是這樣  即使  密切關係與思想品德

定語後置,“之……者”標誌  窮:使動用法,使……窮盡,暴露 性:天性 命:

天命  性命指思想品德,理學家的用語

之事⑼,可以收  取  善⑽之益,  求一屈  己⑾            焉而不可得也。

              到得到好    效果  要  壓低一下自己(的尊嚴)怎麼不能做到

嗟乎! 學之所以不能幾⑿於古者,非  此之由⒀乎?

                  接近  古人  不是因為這緣故嗎

                                  此之由:由此,因為這

第五自然段: 進一步批判今人所問非所學和所學不肯問的錯誤。

    上一段批判了今人“有學而無問”的種種錯誤表現,但是今人是不是都沒崐有問呢? 作者認為也是有的,不過他們的問是“所問非所學”,作者列舉三種崐情況: “詢天下之異文鄙事以快言論;甚且心之所以明者,問之人以試其能;崐事之至難解者,問之人以窮其短。”而對於與所學有關的問題,即使是非常重崐大的,“切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今人也是不肯虛心向別人問的。崐通過這樣的批判,進一步鍼砭了今人“有學而無問”的陋習。最後以感歎句作崐結,再以“不能幾於古”來古今對比,批評今人。

    且夫不好問者,由    心不能虛也;心之不虛,由好  學之不誠也。亦非

    再説          是由於                        喜好

                  賓語前置                    賓語前置

不潛心專力之故,其學非古人之學,        其好  亦非古人之好也,

  專心用力  緣故            學習(的東西)  愛好          愛好(的東西)

不能  問  宜也。

  善於  是理所當然的

第六自然段:深入一層推論今人不好問的原因。

    作者認為今人不好問的根本原因是,今人學的,喜愛的,不是“古人之學”崐(儒家的經學、理學),意思是,如果今人學的,喜愛的,真正是“古人之學”,崐他們就會好問了。

    以上2─6自然段為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從正、反兩個方面,詳細闡述為什麼要勤問。

    智    者千慮,        必    有  一失。聖人所不知,      未必不為

    聰明的人考慮一千次(也)一定會出現  失誤    不瞭解的事物        是

愚    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    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理  無  專在⒁,

愚笨的                  能夠做的事                    真理不能由某人

    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 《周禮》,外朝    以  詢  萬民⒂,

獨佔                                  説  朝堂之外可以詢問百姓(對朝崐

         國之政事尚問及庶人⒃。是故貴  可以問賤,       賢可以問不肖,

政的意見)    大事    到平民    因此貴人      身份低的人           成崐

      而老  可以問幼,    唯  道之所成⑴    而已  矣。孔文子不恥下問,

器的人  老人      年輕人  只要學行方面的成就就可以了        不以向比崐

                      夫子賢之⑵。    古人以問為  美德,而並不見  其

他低下的人請教為恥辱  孔子認為他有才德    把  作為            認為它

                      賢:意動用法,以……為賢

有可恥也,後  之君子反  爭  以問為恥,然則古人所深恥者,        後世

是    的  後代      反而爭着                  深深地感到羞恥的事

且行之而不以  為恥者⑶多矣,悲  夫!

卻做着    認為是  的人      可悲啊

    之:助詞,湊足音節,無義

第三部分(7自然段)總結

    強調為學決不能少問,不應以問為恥,應當學習古人,以好問為美德。

本文的思想意義和侷限性:

    1.思想意義:

    作者主張好學一定要勤問,批判種種不虛心問人的陋習。中心論點“君子崐之學必好問”具有借鑑意義。

    文中“非學無以致問,非問無以廣識”“智者千慮,必有一失”“聖人所崐不知,未必不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聖人之所不能也。”“理崐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貴可以問賤,賢可以問不肖,而老可以問幼”這些崐話,無不閃耀着真理的光芒和辯證思想。

    2.侷限性:

    作者受儒家傳統思想崇尚古代的影響,在論述中無條件地是古非今,這種崐片面性傾向是必須揚棄的。

作業:

    [思考和練習]第一題、第二題、第三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km82o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