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學六年級語文《葵花之最》精選教案

小學六年級語文《葵花之最》精選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六年級語文《葵花之最》精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六年級語文《葵花之最》精選教案

小學六年級語文《葵花之最》精選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能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中圍繞“葵花”講述的事情,學習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文章。

過程與方法:蒐集相關資料;熟讀課文;藉助工具書理解字詞,抓住文中重點詞句,交流碰撞、深入理解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昇華感悟。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葵花生命之堅強,體悟邊防戰士為了祖國和人民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不屈不撓、樂觀頑強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體悟邊防戰士為了祖國和人民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不屈不撓、樂觀頑強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聊天引入。

1、同學們,你們愛嗑瓜子嗎?平常大家見過的葵花大都生長在哪裏?(學生自由談)今年,我們就來認識一株有着特殊經歷的葵花子。學習第七課:葵花之最(教師板書課題,強調葵的寫法)

2、這篇課文的作者是誰?你瞭解她嗎?教師隨機補充。畢淑敏親眼目睹了一個個戰士為了祖國的和平,為了人民的安寧,他們拋開個人的安逸生活,遠離家鄉,遠離親人,來到這荒蕪人煙的高原深山,守衞着祖國的千里防線,他們默默承受着惡劣環境對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

3、那畢淑敏筆下的葵花之最到底講了一件什麼事情呢?文中的中心句又是什麼呢?請同學們打開語文書,大聲的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由普通的葵花引入,襯托出文中葵花生長環境之特殊;結合課後“我的資料夾”,使學生進一步瞭解文中葵花生長環境之惡劣,為理解“這是世界上的葵花”做鋪墊。)

二、初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語句。試着用一兩句話概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勾畫出文中的中心句。

2、檢查生字詞

結實纖巧山路迢迢稀罕烙關山重重泯滅

強調“纖”的讀音,並説出另外的讀音,再組詞。強調“罕”的本音。

3、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勾畫出文中的中心句。

(設計意圖:課文篇幅較長,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再次熟悉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有助於理清文章脈絡。)

三、研讀課文

1、齊讀中心句:我不知道她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她是世界上的葵花。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請默讀課文,勾畫出描寫崑崙山和葵花的句子,説説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交流:

預設點:

(一)作者猜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是因為這棵葵花“才長到一尺高”、“只有鈕釦大的花蕾”、“那花盤只有五分硬幣那麼大”,與我們見到的正常的葵花相比它確實可以稱得上是最小的、最不引人注目的葵花了。

讓我們再來讀讀這一段,體會體會她的小。

(二)作者説“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的葵花”是因為:

1.這棵葵花所處的海拔超高了世界上任何一棵葵花,是的,平均海拔5500米—6000米。

2.這棵葵花生長的自然環境是多麼的惡劣:正因為這的海拔導致“崑崙山其實只有一個季節——冬天”,“整整一個冬天,除了脱水菜和軍用罐頭,沒有見過綠色。”而“春節過後那段漫長而寒冷的日子”被人為地稱為“春天”。直到“五一”,那裏冰封的道路才漸漸開通。我們眼前儼然看到了冰雪漫天、人跡罕至的蒼涼景象。

在這一段中,有個短語“打打牙祭”,你明白是什麼意思嗎?

所以此時的解放軍戰士最盼的是什麼?

在這裏,春天為什麼要加上雙引號?

3.就是在這樣的環境裏——葵花子出人意料“居然發芽了”,“先探出兩片內黃的葉子,像試探風向的小手掌,肥厚而天真。然後舒展腰肢,前仰後合,生機盎然地長大起來”。這是一些多麼頑強的生命,它們的萌發帶給作者和戰友們無比的驚喜和無限的希望。葵花的幼苗在她們的眼裏,就像一個個嬌弱白嫩、活潑頑皮的嬰兒那樣天真可愛,給崑崙山帶來了勃勃生機。如果説葵花是有生命的意志和品格的,那一定是超強的、高貴的。

4.然而美好的生命和無盡的希望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總會顯現出必然的脆弱——“一股冷風凍死了絕大部分葵花,只奇蹟般地保存下來一顆”。這的葵花更成了她們的“珍愛”、她們的“寶貝”,她們每天都趴着石頭圍牆看葵花。雖然葵花在內地只是一種極普通的植物,但在守衞着崑崙山高原的邊防戰士看來,卻似一個活蹦亂跳的小生靈那樣惹人牽掛和憐愛。它寄託了邊防女兵們無限的期望。

5.更可貴的是——“這棵幸運的葵花,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陽,勇敢地展開桃形的葉子”。在這雪域高原,沒有向嚴寒屈服,也沒有向狂風低頭,更沒有忘記其對太陽的摯愛的本性。

6.最可貴的是——“那一年沒有秋天,寒凝一切的風雪毫無先兆地驟然降臨。”這崑崙山上嚴酷的、來勢迅猛的風雪之後“向日葵卻毅然不動地站立在那裏”。它生命已去,精神不毀,在最後一刻,還向人們獻出了自己的美麗,“居然綻開一朵明豔的花”。雖然花盤很小,卻具有那樣的稀世之美——葵花“像絲絲柳絮一樣優雅地彎曲着,沁出極輕淡的紫色”,黃色的花瓣“箭頭一般怒放着,像一棵永不泯滅的星”。在邊防戰士心中,它是一朵永不凋零的花。漸漸地葵花被凝固成了“一方柱形的冰晶”,它成了崑崙山上的一座冰雕、一座玉碑。這棵葵花雖小,它那不屈不撓、熱愛生活的精神永遠鼓舞着戰士們。

假如你就是解放軍戰士,跌跌撞撞地撲向葵花時,你那忐忑不安的.心會想什麼?見到葵花的一剎那,你又想説些什麼呢?學生交流

讓我們帶着內心的敬佩齊讀這一段。

(設計意圖:中心話題引領學生整合地析讀文本,而不是逐段研讀,致使學生的理解和認識支離破碎;“你理解……嗎”引領學生用自己的心借文本去揣度作者的心;聯繫有關語句談理解,教給學生理解文章的方法。)

三、昇華主題。

1、這篇課文除了寫花和山之外,還寫了什麼?

2、你覺得我們的邊防戰士和這棵葵花有哪些相似之處?

預設點:

1.這棵葵花生長的惡劣環境,正是我們的邊防戰士日夜守候的祖國邊境。葵花“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陽,勇敢地展開桃形的葉子”。它不正是敬愛的邊防戰士的象徵嗎?為了祖國的和平,為了人民的安寧,他們拋開個人的安逸生活,遠離家鄉,遠離親人,來到這荒蕪人煙的高原深山,守衞着祖國的千里防線。就像那棵葵花經受風雪的摧殘一樣,我們的戰士們默默承受着惡劣環境對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摺磨。“莫非崑崙山默默地認可了這些來自亞熱帶的綠色幼苗,就像它認可了我們一樣!”是崑崙山認可了這些邊防戰士嗎?不,是我們的戰士們用頑強的生命力和對祖國無限的忠誠與熱愛適應了崑崙山的惡劣環境。

2.葵花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依然綻放美麗,它那不屈不撓、忠於使命的精神正是邊防戰士勇敢頑強、心繫祖國、樂觀向上精神的化身。無論遇到什麼困難,他們也不畏縮、不動搖,永遠勇往直前、樂觀向上。在他們的心中,祖國的安寧、人民的利益永遠高於一切。他們的心永遠向着祖國。

(設計意圖:在理解了葵花生命之最的基礎上,拋出這個話題引領學生思索,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會對邊防戰士如葵花般不屈不撓、堅忍不拔、忠於使命的精神品格有逐漸深刻的感悟。)

四、總結全文,再讀課文。

這篇課文表面是在寫葵花,實際上是在寫什麼?誰能完成這道題:本文借()謳歌了()的精神,這種寫作手法叫()。我們學過的哪些文章還運用了此種寫作手法?

(設計意圖:明確中心,迴歸全文,昇華理解。)

四、拓展延伸

1、也許崑崙山的蒼茫早已滲入畢淑敏的血液,使得她的文章看似細膩,“女子”得很,可是深味下去總覺得有根脊樑在裏面,筆直向天。課下寫出自己對《葵花之最》一課的感受。

2、畢淑敏的書中有幾篇專門記敍了她當年在崑崙山巔當軍醫時發生的往事,《雪線上的蛋花湯》看似調皮可愛,實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崑崙之吃》、《崑崙之喝》、《崑崙山上看電影》幾件細小的生活片段被畢淑敏寫得生趣盎然,讀之彷彿身臨其境,不勝羨慕。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的綜合性與開放性要求教師將語文學習的內容向課外拓展,在比較、對照、引申、拓展過程中拓展思維的空間,提高閲讀質量,培養學生探究性閲讀和創造性閲讀能力。)

小學六年級語文《葵花之最》精選教案2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葵花生命之堅強,體悟邊防戰士為了祖國和人民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中不屈不撓、樂觀頑強的精神。

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能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中圍繞“葵花”講述的事情,學習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文章。

過程與方法:蒐集相關資料;熟讀課文;藉助工具書理解字詞,抓住文中重點詞句,交流碰撞、深入理解體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昇華感悟。

教學重難點:

體會葵花生命力的頑強以及借葵花來喻女兵的精神品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走近一位特別的女作家,她叫畢淑敏。學生彙報關於畢淑敏的資料。然後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為理解文本掃清障礙。

1、強調易錯生字“葵”字的寫法,並指導書寫。

2、檢查學生讀文情況,並適時指導學生注意每個字的讀音。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及時糾正。

三、出示重點詞語,理解詞義,理解它們所表達的內容。

1、出示:常年積雪喜怒無常寒凝一切

提問:這三個詞語都是描寫什麼的?(崑崙山惡劣的環境)

“常年積雪”什麼意思?出示圖片,讓學生直觀感受常年積雪的崑崙山。

“喜怒無常”在字典中什麼意思?在這裏指什麼?迅速的瀏覽課文,看一看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崑崙山喜怒無常的天氣。(學生找出句子後,指導朗讀這句話,幫助學生體悟“喜怒無常”表達的意思。)

“寒凝一切”什麼意思?(要求學生這裏要用拆字解詞法來解釋。)那同學們想一想,在文中寒冷凝固了什麼?到文中找一找。從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花被凝固了?要求學生勾畫重點的語句,邊讀邊體會寒凝一切的風雪。

2、出示詞語:生機盎然毅然不動傲然舒展明豔

提問:這些詞語都是描寫什麼的?

“生機盎然”什麼意思?大家想一想,生機盎然描寫的是哪個階段的葵花呀?你能從文中的哪些語句感受到葵花的生機盎然呢?

“毅然”是什麼意思?“毅然不動”是什麼意思?“傲然”是什麼意思?“傲然舒展”是什麼意思?你從文中的哪些語句感受到葵花的“毅然不動、傲然舒展”呢?好,讓我們讀一讀這兩個詞。

明豔是什麼意思?明豔的花是一朵怎樣的花?

3、出示詞語:奇蹟不可思議

奇蹟是什麼意思?在這裏奇蹟指的是什麼?

不可思議是什麼意思?在文中指的是什麼?誰讀一讀這句話。那從文中的奇蹟和不可思議,你體會到了什麼?

四、介紹借物喻人的寫法,女兵的生活環境。

也就是在崑崙山上,還有一個和葵花的發芽開花一樣,不可思議的奇蹟,那就是五個十六七歲的女兵,不但能在崑崙山駐守邊疆,而且一呆就是十一年。誰能説一説,那是怎樣的環境啊?根據課前蒐集的資料,大家講一講。再讀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那是怎樣的環境啊,把關鍵的語句勾畫下來。

這篇文章表面上在寫葵花,實際上作者在寫自己和她的戰友。這種寫發叫借物喻人。

五、整體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同學們,這篇課文我們已經預習過了,下面請你以葵花為主線,想一想文章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六、結束語:

這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葵花之最,也初步感受了葵花的形象,下節課,我們要細細的品讀課文,走進葵花,走近作者。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回憶主要內容。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葵花之最》,誰能説一説這篇文章講了怎樣的一個故事?

二、借葵花的生長階段,理清文章脈絡。

迅速的瀏覽課文,看一看這篇文章講了葵花的哪三個生長階段。

A:葵花子發芽了,並生機盎然的長大起來。

B:葵花長到一尺高,並萌出了花蕾。

C:葵花開出了明豔的花,並凝固成了冰晶。

三、品讀葵花的第一個生長階段。

“葵花子居然發芽了。……生機盎然的長大起來。“

提問:讀一讀這段話,想一想,你看到了怎樣的葵花?你是從哪些詞句讀出來的?

預設:生機盎然生命力頑強堅強不屈

提問:再讀一讀這段話,想一想,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預設:高興驚喜欣喜興奮喜愛葵花

指導朗讀:讀一讀這段話,讓我們都看到這樣的葵花,都走近作者的內心世界。

(這段教學,主要是希望同學們初步感悟葵花的形象,感受作者對她的愛。)

四、品讀葵花的第二個生長階段。

“這株幸運的葵花……好像慚愧自己為什麼不長得更高一些?”

提問:讀一讀這段話,你又看到了怎樣的葵花?你是從哪些詞句讀出來的?

預設:柔弱堅強謙虛執着勇敢

提問:再讀一讀這段話,想一想,你體會到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預設:憐愛敬佩讚美

指導朗讀:讀一讀這段話,讀出自己的感受。

教師階段小結:這株葵花能夠在崑崙山生根發芽,已經是個奇蹟,但是她還是慚愧自己為什麼不長的更高一些?多麼了不起的葵花,多麼偉大的葵花。

五、品讀葵花的第三個生長階段。

“石圍牆也被颶風吹得四散飄去,……發出環佩般的叮噹之聲。”

提問:讀一讀這段話,你又看到了怎樣的葵花?你是從哪些詞句讀出來的?

預設:堅強頑強生命力旺盛努力完成自己使命明豔

學生彙報。並指導朗讀。(“一面面玻璃做的旗”,彷彿在鼓舞這女兵們什麼?“環佩般的叮噹之聲”多麼向用生命奏響的凱歌。)

彙報明豔的花是怎樣的花?學生練習重點語句回答。

重點品讀:“最令人警醒的是花盤四周彈射出密集的黃色花瓣,箭頭一般怒放着,像永不泯滅的星。”

提問:最令人警醒的是什麼?

讀着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預設:葵花值得敬佩,用盡最後的力量怒放着花朵葵花的品格永遠不會消滅。葵花在努力完成自己作為花的使命。

拓展:葵花在警醒着誰?警醒什麼?

預設:在警醒着女兵,警醒她們要向自己一樣,頑強的戰勝困難,完成自己的使命。

迴歸生活:葵花會警醒我們什麼?

作為學生,我們要……

六、深化主題。

我們這篇文章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寫法。葵花就是女兵的化身,女兵從葵花看到了自己。同學們想一想:女兵和葵花有怎樣的相似點?

七、解讀主題:

向日葵身上的冰花越結越厚,最後凝固成一方柱形的冰晶。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的葵花。同學們這是畢淑敏心中的葵花,老師相信你們每個人心中也有了一棵與眾不同的葵花,現在,你對於“葵花之最”是怎樣理解的?

八、結束語。

小學六年級語文《葵花之最》精選教案3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邊防戰士在艱苦惡劣的環境中熱愛祖國、熱愛生命、頑強、勇敢、樂觀向上的精神。

★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深入理解、體會所表達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弄明白為什麼一棵向日葵卻牽動着邊防戰士的心。

★文中是怎樣借物喻人的。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教學引入: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葵花之最》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課文中談到的葵花是最()的。

生:瀏覽課文並思考,找出答案。

(“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的葵花。”)

小黑板出示,全班齊讀。

二、探究文意:

1、理解葵花的“最小”

提問: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葵花是最小的呢?

預設:A、“也許它感到了崑崙山喜怒無常的威嚴……好像慚愧自己為什麼不長得更高一些。”

B、“這棵幸運的葵花……在寒風中抖個不停。”

師:它為什麼會長得這麼弱小呢?

(氣候、環境、海拔原因……)

提問:你是從文中哪裏看出這裏氣候惡劣的?

預設:A、崑崙山其實只有一個季節——冬天。(以選擇的形式讓學生理解破折號的用法。)

B、整整一個冬天,除了脱水菜和軍用罐頭,沒有見過綠色。

C、崑崙山常年積雪,連草都不長,還能開葵花?

師:在戰士們看來葵花是“活不了”的,可是葵花卻堅強地成長起來。而且是那麼綠、那麼高。

2、理解葵花的“”

提問:請你從課文中找一找,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葵花是的呢?

預設:A、“石圍牆也被颶風吹得四散飄去,……發出環佩般的叮噹之聲。”

B、“葵花子居然發芽了!……生機盎然地長大起來。”

3、理解葵花的其他之最

師:你認為這棵葵花還是一棵最什麼樣的葵花?為什麼?

A、最堅強的葵花:任憑風吹雨打,它卻在惡劣的環境中生長,最後還綻開了一朵明豔的花。

B、最珍貴的葵花:他是孩子們精心挑選的,代表孩子們對邊防戰士的熱愛與敬佩之情。

C、最幸運的葵花:雖然崑崙山環境惡劣,但是卻有戰士對葵花的愛護與呵護。

(找出相關的段落讀一讀。)

4、挖掘內涵

(看文中的插圖)

引導:文中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葵花的生長過程,但僅僅是在描寫葵花嗎?

生:同時也在讚揚邊防戰士。

師:戰士與葵花之間有什麼相似處?

用文中內容體會:葵花那不屈不撓、熱愛生活的精神永遠鼓舞着戰士們。它是邊防戰士勇敢頑強、心繫祖國、樂觀向上精神的化身。

5、昇華主題

(小黑板再次出示,全班齊讀。)

“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的葵花。”

提問:葵花的什麼小,什麼高呢?

(葵花的外形小,種植的海拔高。)

引導:那麼邊防戰士的什麼小,什麼高呢?

(戰士的身軀弱小,品格高尚。)

三、延伸拓展

如果讓你給邊防戰士寄去一件東西,你會寄什麼,為什麼?

四、總結全課

文中葵花的外形雖小,但在戰士的心中卻十分高大。戰士的身軀雖然弱小,但品格高尚。希望大家將來也能做一個像葵花像戰士一樣的人!

作業超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預習下一課。

2、查閲圖書和網絡,進一步瞭解邊防戰士們的動人事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k20evp.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