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部編版科學一年級上冊《給物體分類》教案

部編版科學一年級上冊《給物體分類》教案

一、教學目標

部編版科學一年級上冊《給物體分類》教案

1.科學知識

認識物品的外部特徵。知道什麼是分類,知道分類要依據一定的標準。

2.科學探究

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分別經歷給定標準、自定標準的分類過程,在教師指導下歸納分類方法,提升觀察、比較、分類能力,滲透歸納方法。

3.科學態度

逐步形成細緻認真的習慣,樂於制定不同的標準為物體分類,體會分類活動在生活、學習和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意義。

二、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材料:

每組5根不同顏色鉛筆,帶橡皮頭的鉛筆(削尖的與未削的)各一支,普通鉛筆(削尖1支、未削的2支)。

每組四個容器:一次性紙杯,一次性小塑料杯,帶蓋透明圓筒,帶膠塞玻璃試管。

三、教學時間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開門見山,交待學習任務

(二)新課學習

1.認識分類

(1)出示按教材準備好的五支鉛筆,讓學生找出它們的相同和不同。

(2)學生嘗試分類:各小組學生根據比較的結果整理鉛筆。將某一特徵相同的`鉛筆放在一起,沒有這一特徵另外放在一起。

(3)教師示範分類:例如以是否帶橡皮頭為分類標準,整理、示範分類的過程,幫助學生提煉分類的流程:明確對象、觀察比較對象的特徵、找出相同和不同、選擇分類標準(同一次只能採用同一個標準),依據標準分類。

(4)學生再次分類。讓學生按照自己的一分為二的標準(例如按是否削尖、按冷暖色、按鉛筆型號、按品牌等)將鉛筆再次分類。

(5)彙報交流,小結(重點小結一分為二的方法)。

2.分類練習

(1)提供4個不同的杯子,

(2)放手讓學生按一分為二的標準給杯子分類。

(3)交流、評價。

(三)講述中國第一部詞典《爾雅》對動物分類的科技史,體會分類工作由來已久,分類是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

(四)課後拓展

用學過的分類方法,整理散亂的圖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ey2r8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