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學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小學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教學目標】

小學語文《只有一個地球》教案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自覺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瞭解課文是怎樣介紹地球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題激趣

1、出示多幅宇航員在太空拍攝的地球照片,談話導題:同學們,這就是藴育多彩生命的搖籃,人類共同的母親——地球,她是多麼美麗啊!欣賞了照片,讀了這課題,你們想知道些什麼?

(教師引導歸納: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為什麼以“只有一個地球”為題?……)

2、讓學生帶着以上問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進行整體感知。

二、自主探究,認識地球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想: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地球的?作者怎樣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來介紹?

2、學生讀後,小組討論交流。

3、學生彙報,師生共同評議:

彙報中,教師相機出示課件——宇宙中的太陽系,讓學生進一步直觀感受地球的渺小。並適時讓學生根據課前收集的資料或生活經驗,舉例説説人類對地球資源的破壞所造成的'嚴重後果,以加深體驗,獲取新知。同時對重點詞句進行品讀體會。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精讀課文,瞭解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之處,從而領悟“只有一個地球”的道理,增強環保意識,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教學過程

一、自讀自悟,深入瞭解

1、再讀課文,思考:遨遊太空的宇航員為什麼會發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歎?

2、學生讀後,同桌討論交流。

3、學生彙報,並找出相應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以體會地球的“可愛”和“容易破碎”。

二、課件展示,暢談感受

1、課件播放地球“美麗可愛”和“生態災難”的錄像。

2、看了這兩種截然相反的畫面,你是否明白為什麼以“只有一個地球”為課題?你現在最想説些什麼?

三、再讀全文,學後質疑

四、拓展延伸

1、課前佈置學生收集有關地球在宇宙中樣子的圖片,以及地球資源被隨意破壞而導致生態災難的資料,還可以收集有關地球知識的其它方面的資料。

2、課後要求選做以下內容:(可以完成一題或多題)

⑴動筆寫一條環保宣傳語或畫一幅環保宣傳畫。

⑵寫一篇200字左右的讀後感。

⑶圍繞“保護地球”這一主題辦手抄報

⑷開展社會調查。調查家鄉環境遭破壞的情況,寫一份簡單的調查報告。

【板書設計】

只有一個地球

可愛易碎

人類的母親

美麗壯觀生命的搖籃

和藹可親裂遭受人類、自然的破壞

熱愛、保護

教學反思

本着“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這一理念,本課設計力求發揮學生主動參與意識,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積累詞彙,拓展思維空間,體現新課程的三維目標。其中,前兩項為知識與能力目標,第3項為情感目標,而過程與方法的目標則應滲透在整個學習過程之中,從而在自主學習中實現目標三個維度的整合。在講地球的美和小時,把地球比作一葉扁舟,我選擇“扁舟”一詞作為訓練點,我首先向學生髮問:“把地球比作扁舟説明了什麼?”學生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説明了地球的小!”這個比喻的作用真的僅此而已嗎?此時,我讓學生進一步想想這個比喻與先前接觸過的比喻有何異同?我們在打比方時,要求本體和喻體有相似之處,比喻得要貼切、恰當,而地球和扁舟除了有“小”這個共同點之外,似首再也找不出相似之處,這個比喻恰當嗎?學生產生了疑問,為什麼不用米粒和皮球來比喻地球和茫茫宇宙,為什麼此處比喻忽略了本體和喻體的形似?是作者的失誤嗎?這樣,學生陷入沉思:“扁舟”更巧妙地寓意何在?通過及時的點撥,學生不難體會其巧妙的寓意:地球像一葉小舟行駛在茫茫宇宙中,如果人類在這“生命之舟”上任意破壞,後果則不堪設想。地球這個生命之舟將不復存在,而人類就更無處容身了。從“扁舟”這個詞中,我們不難看出地球的“飄搖不定”,從中體會出了地球的容易破碎。因而人類更應精心保護地球,才是這個比喻地精妙之處。對這一詞語的深刻領悟無疑為課文中心的理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dp33k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