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精選】中班美術教案四篇

【精選】中班美術教案四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美術教案4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中班美術教案四篇

中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嘗試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進行蛋殼裝飾活動,體驗創造藝術活動的樂趣。

2. 通過大膽操作,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3. 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 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活動準備:

裝飾好的兩個蛋殼、輕音樂 小舞台

沒有裝飾過的完整蛋殼若干,彩紙、雙面膠、剪刀,橡皮泥,水彩筆、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 出示蛋殼先生和蛋殼小姐:小朋友,瞧瞧,是誰來我們班做客啦?(他們是蛋殼先生和蛋殼小姐)

2. 蛋殼先生和蛋殼小姐要辦一個舞會,他們邀請了蛋殼朋友去參加,但是要求蛋殼們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們願意做蛋殼朋友的造型設計師嗎?

(二)欣賞不同造型的蛋殼圖片:

這些蛋殼是怎樣裝扮自己的?用了什麼材料?(逐張欣賞並分析)

(三)幼兒分享交流自己的想法:

你想怎樣裝扮你的蛋殼朋友?

(四)幼兒操作:

1. 介紹材料:在每張桌子上有橡皮泥、彩紙、雙面膠、剪刀、水彩筆和記號筆,小朋友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給蛋殼朋友設計造型。

2. 小朋友在給蛋殼造型的時候小手要輕一點,別弄疼了蛋殼朋友哦。

3. 幼兒自主操作。(播放輕音樂)教師對個別幼兒進行指導或幫助。

(五)作品展示:

1. 幼兒將自己的作品放在小舞台上,相互欣賞。

2. 幼兒相互介紹自己是怎樣給蛋殼朋友造型的。

中班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對操作活動感興趣,並在操作中體驗快樂,有良好的操作習慣。

2、知道兩種顏色混在一起會變色,對科學活動產生探索慾望。

教學準備:

1、視屏儀,紅、黃、藍色寶寶各兩個,“小花貓”一個,“白色老爺爺”一個,教學背景圖三幅。

2、紅、黃、藍顏料若干瓶,空杯子若干。

3、棉籤,操作圖若干張,抹布,紅、黃、藍透明膠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利用視屏儀,教師講故事,引起幼兒興趣。教師邊講述邊提問:

1、紅寶寶和藍寶寶怎麼不見了?

2、猜猜發生了什麼奇怪的事情?

3、最後是誰幫助了傷心的小貓?老爺爺怎麼説的?

二、操作活動“變變變”

1、教師:剛才白色老爺爺説顏色寶寶有時在一起會變色,你們誰想來試試?

2、個別幼兒操作示範,教師提醒幼兒注意操作習慣。

3、教師交代分組操作要求。

4、幼兒分組操作活動。

①幼兒自由選擇顏色操作,教師觀察、尋找有討論式集體實驗價值的機會。

②引導幼兒比較發現兩種顏色的多與少會配出深淺不同的顏色。

5、展示“操作圖”,師幼一起。

①圖上都是什麼顏色?是怎麼變出這三種顏色的?

②圖上的顏色為什麼不同呢?

③師幼共同。

三、延伸活動

每個幼兒一張透明膠片,看幼兒去觀察彩色的世界。

附:科學童話故事—《會變的顏色寶寶》

顏色王國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那兒有許多可愛的顏色寶寶。小花貓非常想去參觀。這事被顏色王國中的紅寶寶、黃寶寶、藍寶寶知道了,便主動邀請小花貓來做客。

瞧!顏色寶寶們正帶着小花貓參觀呢。他們首先來到了一片桔園,那滿樹的桔子黃橙橙、沉甸甸,引得小花貓直流口水。看着小花貓的樣子,顏色寶寶們忍不住笑了,一個紅寶寶和一個黃寶寶笑得抱在了一起。小花貓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當它抬起頭時,忽然少了一個紅寶寶和黃寶寶,眼前多了一個和桔子一樣顏色的寶寶,它呆住了。

“咦?紅寶寶和黃寶寶怎麼少了呢?這個顏色寶寶又是誰?”

“小花貓,你在發什麼呆呀?快走!”小花貓被大夥兒催着離開了桔園,可它還忍不住回頭看了幾眼,它實在不相信剛才發生的一切。

它們又來到了葡萄園,又大又紫的葡萄一串串地掛在藤上,隨風輕輕地擺動,好像在説:“歡迎!歡迎!”小花貓高興地笑了。

藍寶寶説:“小花貓,我去摘串葡萄給你嚐嚐。”

“藍寶寶,我你。”紅寶寶也跟着跑了過去,抱起了藍寶寶。

奇怪的事又發生了——紅寶寶和藍寶寶漸漸地也不見了,慢慢地變成了另一種顏色寶寶在摘葡萄。小花貓着急地説:“我不吃葡萄了!我不吃葡萄了!”可是,紅寶寶和藍寶寶還是不見了。

小花貓見自己的好朋友越來越少,心裏很難過。剩下的黃寶寶和藍寶寶連忙勸説:“小花貓,別難過!我們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變成其它顏色的寶寶這是很正常的呀!走,我們到草地上去玩。”説完,拉着小花貓就往草地一直跑去。

它們在柔軟的草地上高興地打着滾兒,黃寶寶説:“哎,我們來玩捉迷藏吧!”

“好!”

小花貓首先閉起了眼睛。當它睜開眼睛時,顏色寶寶一個都不見了,地上的小草更綠了。小花貓忍不住大聲地哭了起來,“顏色寶寶,你們都在哪兒啊?”這時,走來了一位白色老爺爺,“小花貓,你為什麼哭呀?”小花貓就把剛才發生的所有事情都説了一遍。老爺爺哈哈地大笑起來,“孩子,別再哭了。我們顏色王國裏的任何顏色寶寶都是會變的,只要它們和在一起,有時就會發生顏色變化。這樣,我們的世界才會變得五顏六色,更加美麗可愛了!”小花貓想了想,笑着説:“現在我知道它們在一起會變成什麼顏色了!”

親愛的小朋友,你們知道嗎?

中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各種圓表現熊貓的外形特徵,重點勾畫出熊貓頭部的特點。

2.觀察熊貓圖片,大膽想象畫出熊貓的不同姿勢。

3.激發幼兒喜愛熊貓的情感。

活動準備:

蠟筆若干、白紙人手一張、勾線筆人手一支、背景圖一張、熊貓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 猜謎導入。

教師:像熊比熊小,像貓比貓大,竹筍當糧食,竹林裏安家。猜一猜説的.是什麼動物?

二、 出示熊貓圖片,觀察熊貓外形特徵。

1.教師:看,幸福的熊貓一家來了,熊貓長什麼樣子的呢?

(1) 熊貓的頭是什麼樣子的?眼睛、耳朵是什麼樣子的呢?

(2) 熊貓的身體是什麼樣子的呢?

(3) 熊貓的手、腳是什麼樣子的呢?

教師:你覺得這些熊貓可愛嗎?你們想給他拍個照嗎?先看我怎麼給他們拍照的好嗎?(師示範,重點示範熊貓頭部的畫法)熊貓的耳朵長在哪裏?熊貓的眼睛跟其他動物眼睛可不一樣哦,看看他的眼睛怎麼長的?

請一個幼兒來示範熊貓頭部的畫法,大膽想象、觀察熊貓的不同姿勢。

2.教師:熊貓一家的其他熊貓在做什麼呢?(出示不同姿態的熊貓)

三、幼兒作畫。

教師:現在輪到你們給這些熊貓拍照了,你可以選你喜歡的熊貓把它的樣子照在你的紙頭上。

四、 評價。

1. 幼兒自由觀看同伴的畫。

2. 教師集中評價。

五、整理。

中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所講故事的內容畫連環畫。

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養成大膽用色、均勻塗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實物投影儀、錄音機、鋼琴曲磁帶。

2、每位幼兒一本繪畫練習本,上有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等字樣。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用提問幫助幼兒記憶故事內容。

老師富有表情生動地講述故事:"離我們很遠,有一個奇妙的花果山,那裏長着一種奇妙的樹,會變的樹。“文章、出自大、考、吧幼、師網、"這種樹種下去第一天,就會長成一棵大樹,樹上只有一片葉子。第二天的時候,這種樹就開始變了,它會一下子長出各種形狀的樹葉:有的葉子像圓圓的蘋果,有的像彎彎的月亮,有的像圓圓的輪子,有的像芭蕉扇,有的像葫蘆,有的像小朋友張開的手……顏色也變得豐富多彩,紅的像火,黃的像金子,綠的像青草,藍的像天空……真是美極了。到了第三天,你猜,這種會變的樹上會發生什麼事呢?"(停頓一下後繼續講述)"每片樹葉上都有一個樹葉精靈,有的像在哭,有的像在笑,有的兩片葉子靠在一起,兩片樹葉精靈手拉手好像在做遊戲……到了第四天,這種樹還會變下去,每天都會變出新模樣。"提問:這種樹叫什麼樹它第一天是怎樣的?第二天、第三天是怎樣的?

2、師幼一起討論繪畫方法。

組織幼兒討論:現在請你們把這個故事畫下來,你認為該怎麼畫?

幼兒個別講述。

師幼一起小結:可以把第一天樹的樣子畫在寫有第一天字樣的那頁紙上,依此類推。

3、教師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提醒幼兒畫自己想出來的樹,塗色要均勻。

4、利用投影儀展示幼兒作業,並讓幼兒相互評價。

孩子的講述能幫助教師發現、理解他們的創作意圖及創造性表現,也使其他小朋友學到同伴的優點。

活動延伸:

在美工區畫自己聽過的故事或創編的故事。

教學反思

主要還是引導幼兒自己去發現。善於提出問題。

選擇好的場所讓幼兒親自去親近自然,幼兒能自主的去觀察一年4季的變化,同時能讓幼兒瞭解樹變化的同時,對環境保護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dle29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