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複習10以內的數》教案

《複習10以內的數》教案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複習10以內的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複習10以內的數》教案

《複習10以內的數》教案1

活動內容:

計算活動《數學宮》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複習10以內的數概念(數的形成、數數、認數字、比較數的大小和數序等)。

2.訓練思維的正確性、敏捷性。

活動準備:

幾何圖形片10張、紅黃藍三色的幾何圖形板長方形、三角形、半圓形(上有紅黑綠三種顏色寫的110的數字各一個)、數字牌每人一塊。

活動過程:

師生進入數學宮

遊戲一:做的對有快(複習10以內數的形成、數數)

1.目測幾何圖形的個數做動作

2.添上或去掉1後做動作。如:看到8快圖形就做9或7的動作。

遊戲二:踏得對又快(複習10以內的數字、比大小)

在地上任意放置圖形,幼兒按要求找到圖形數字,用腳踏上去。老師可提各種各樣的要求,如:踩三角形上紅顏色數字;踩比3大、比7小的黑顏色的數字。

遊戲三:排得對又快(複習10以內的數的排列和分類)

1.按圖形的形狀不同將數字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2.按圖形的顏色不同將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遊戲四:比得對又快(複習10以內數的大小、數序)

1.每一幼兒胸前掛一數字牌,在樂曲聲中找一位好朋友,找到朋友後兩位幼兒比較數字的大小:數字大的幼兒站着做動作,數字小的幼兒蹲下做動作,數字一樣大的幼兒相互擁抱做好朋友。

2.要求幼兒迅速胸前數字大小依次從大到小排隊,做動作走出數學宮。

《複習10以內的數》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與複習,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10與內、數的認識,利用數的組成,熟練掌握10 以內的加減法

2、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數的組成,理解算理

3、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並會獨立思考

教學用具:

卡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複習

2、情境;小朋友在電梯裏説出自己家的樓層。你猜一猜,他們分別住幾樓?

3、填空:4+( )= 8 6+( )= 10

5+( )=9 8+( )= 10

二、加法表;

(1)觀察有什麼規律,可以討論

(2)彙報

(3)開火車

(4)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三、學習減法表

方法同上

四、小結

板書:

加法表 減法表

略 略

教學反思

整理與複習

教學目的

鞏固10以內加減法

教學重點

複習大括線題,區分求整理與部分的題

教學難點

弄清部分與整理的關係。看圖説圖意

課前準

圖形

教學過程

(一)看圖説圖意,列式計算 7-3=4 6+2=8

(二)看圖列出兩道加法和減法算式 3+4=7 7-3=4

4+3=7 7-4=3

(三)在○裏填上+ -號 訂正:3-2=1 6+3=9 4-4=0

3+2=5 6-3=3 5+2=7

(四)填空並回答問題

1、看圖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答(西紅柿有幾個?3個,蘑菇有幾個?3個土豆有幾個?4個茄子有幾個?)

2、哪種菜最多?(土豆)哪兩種菜的數量同樣多?(西紅柿和蘑菇同樣多)西紅柿、蘑菇、茄子共有幾個?(3+3+2=8)

(五)口算練習7題1.自己計算注意方法2.小組訂正互查互改1+4+3=8

 板書:

3+4=7

4+3=7

7-3=4

7-4=3

7-3=4

6+2=8

《複習10以內的數》教案3

活動目標:複習10以內的數,能排除大小、排列的方式影響準確地判斷10以內的物品的數量。

活動準備

1、ppt課件:10以內數的守恆

2、教具:小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1.一幅春天的景色圖:春天裏有的東西。

引導幼兒觀察圖中有什麼?

2.教師:春天小花兒開了,大樹綠了,有很多朋友喜歡出來玩,

數字也要來和它們交朋友了呢,請小朋友來幫幫他們吧。

二、觀察感知物體的數量與大小無關

課件演示

引導幼兒感知物體的數量與大小無關

1.把大小不同的球分別排成兩排,請幼兒觀察比較,他們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2.把大小不同的汽車分別排成兩排,請幼兒觀察比較,他們誰多誰少還是一樣多。

三、觀察感知物體的數量與排列無關

1.將10只小熊進行無序排列,讓幼兒觀小熊的數量是否改變。

2.將10只小兔子進行無序排列,讓幼兒觀察兔子的數量是否改變。

四、幼兒感知操作

請幼兒把小花,進行拼擺,並觀察自己的和小夥伴的小花是不是一樣多,擺的造型一樣嗎?

《複習10以內的數》教案4

活動目的

1.通過操作彩色串珠,進一步瞭解10以內數的`分解組成;

2.通過實物操作,能進行10以內數的簡單加減運算。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彩色串珠;10以內的算式卡若干。

2.學具準備:圖片、作業紙、鉛筆若干。

3.《數學心智開發》第6冊。

活動過程

1.常規活動——問候,走蒙氏線。

線上遊戲;是個小朋友。

2.集體活動。

①教師演示教具操作。如演示算式26=8,教師先取彩色串珠-2-1放在操作面上,取“”放在其右邊,接着再擺彩色串珠-6-1在“”的右邊,其後放“=”,然後再放彩色串珠-8-1。在彩色串珠下方用對應的數字卡片表示。

②複習10以內數的分解組成。教師請幼兒拿出格子圖,讓幼兒數一數,説出每排有多少格子(10格),並用數字10表示出來。讓幼兒在第一排的最後一格畫上斜線,引導幼兒説出10個格子,可以分成9個白格子和1個黑格子,即10可以分成9和1。讓幼兒順次每排用斜線多畫一個格子,並説出10的其餘幾種分合式,用數字在作業單上記錄下來。

③出示另4張圖,要求幼兒有序地説出10的分解組成,教師引導幼兒按圖片列加法算式。列加法算式:求總數,用什麼方法計算?幼兒根據圖片口述列出2道加法算式“18=981=9”。

④幼兒練習。引導幼兒分析,加法算式中,前兩個數字交換位置,總得數不變。

⑤遊戲“打麻雀”。教師出算式,幼兒心算出得數,若得數是9,便表示是9只麻雀,幼兒用手做打槍姿勢,並隨同發出9次“叭”的聲音。

3.分組活動。

第一組:做《數學心智開發》第6冊第27-28頁的活動。

第二組:教師出加法算式,幼兒做算術題。

活動延伸

更換圖形卡做算術題。

活動提示

在進行演算時,不一定全部以10位總數,也可由其他總數的圖卡。

《複習10以內的數》教案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通過活動,複習10以內數的組成;

2、引導幼兒利用互補、互換規律,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

3、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4、培養幼兒友愛、互助的品質。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三用機、《找朋友》磁帶、10以內數的分合式、各組活動的材料紙、實物卡片若干、圓點卡片、實物掛圖若干、小石頭(瓶蓋、小娃娃等)實物若干,小黑板1個。

環境創設:在活動室四周的牆上佈置小動物的家、花、草、樹,及不完整的分合式等。

活動過程:

1、提出要求,佈置任務,讓幼兒分組活動,複習10以內數的組成。

第一組:提供實物、分合式(不完整)引導幼兒幫小動物把分合式補充完整。

第二組:提供畫圓點卡片引導幼兒給圓點畫線或塗色,分成兩分並記錄結果(用分合式記錄)。

第三組:提供實物卡片,10以內數的分解圖,引導幼兒在分解圖上分合,並用分合式記錄下來。

第四組:提供實物圖,讓幼兒看圖列分合式。

2、集體討論活動,引導幼兒利用互補、互換規律,概括10以內數的組成。

3、分組活動,引導幼兒在操場四周的牆上幫小動物們把不完整的作業補充完整。

4、玩“找朋友”的遊戲,複習鞏固10以內數的組成。

《複習10以內的數》教案6

目標:

1、複習10以內的加減,能準確迅速地進行運算。

2、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數學活動帶來的樂趣,培養幼兒良好的遊戲秩序。

準備:

小貓家、小溪、環境佈置;鱷魚頭飾,請配 班老師扮演。

過程:

一、以去捉魚導入,激起幼兒的慾望。

1、孩子們,今天林老師想帶你們一起去捉魚,想去嗎?

2、在去之前,我想考考咱們大(7)班孩子,通過考驗的才有資格去捉魚哦!

3、我們以碰碰球的形式開始。知道什麼是碰碰球嗎?

講解:比如説碰10個球,就是林老師的球和你們的球合起來是10個球,理解嗎?

4、好!現在請接球。請5、6個小朋友。

二、捉魚。

1、捉魚講解:

真不錯!那現在我們可以準備捉魚了,但是這個池塘裏不僅僅只有魚,還有一隻餓急了的鱷魚,我們小朋友去捉魚時,要小心些。看見鱷魚來了,就要馬上跳到得數是10的一塊大石頭上。那樣就可以避開鱷魚了。若是得數不是10或者沒跳到石頭上,那樣你就會成為鱷魚的早餐了。每人一次捉一條魚。記住了嗎?

2、分三批進行捉魚。

第一次:總結被捉的:逃到其他地方的。

第二次:鼓勵被捉的,總結經驗。

第三次:表揚成功的孩子。

三、賣魚。

1、捉到魚的孩子根據魚的顏色分批坐。

2、講解魚身上的數字的意義。

3、買魚的規則:一次購買兩條魚,一條紅一條藍,合起是10元的。

四、延伸活動:

將魚與錢投到區角,讓孩子在日後的活動中進行繼續操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9wkle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