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一切都在變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一切都在變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切都在變大班科學活動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一切都在變大班科學活動教案

一切都在變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

設計意圖:

《綱要》中科學教育目標強調讓幼兒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要求教師要儘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新的課程標準也指出:孩子的學習要來源於遊戲,來源於生活,它要求所有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都是孩子潛在的課程內容,是孩子最基本的課程。事物的變化是孩子在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的。但是,變化對於孩子來説又是十分新奇的,熟悉與新奇的碰撞可以激發幼兒探索的慾望。通過科學活動,旨在讓孩子從身邊經常接觸的事物開始探究,引導孩子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常見的變化,發現其中的奧祕,激發他們探究的熱情和好奇心。

活動目標:

1、觀察周圍事物的變化,對周圍事物的探索感興趣。

2、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並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教師小時候的照片。

2、小蝌蚪變青蛙、蒲公英生長的圖片。

3、每人一個氣球、一塊橡皮。

活動過程:

1、 出示照片(圖片),幼兒觀察發現人、動物、植物都是發展變化的。

(1)出示教師小時候的照片,發現人是變化的。

a師:小朋友,你們猜一猜照片上是誰?(幼兒猜想。)我告訴你們,這個小孩就是老師。老師和小時候一樣嗎?有什麼變化?

結論:原來有生命的東西都是會發展變化的。 觀察發現周圍環境和生活中沒有生命的東西也是

b提問:老師是變化的。你會變嗎?會變成什麼樣子?

(2)小結:原來人是變化的。人的變化過程是:兒童——青壯年——老年——死亡。

2、幼兒觀察圖片(小蝌蚪變青蛙、蒲公英生長的圖片),發現動植物是變化的。

(1)提問:人是會變的,那其他的生物會不會變?請看圖片,它們會變嗎?是怎樣變化的?

(2)小結:蝌蚪會變成青蛙,蒲公英會從一顆小種子長大,變成美麗的蒲公英花。

(3)提問:那還有什麼動物會變?還有什麼植物會變?

(4)小結:原來動物、植物都是會生長變化的。

3、討論:人、動物、植物都屬於什麼?

4、會變化的。

(1)提問:小朋友,有生命的東西是會變的,那沒有生命的東西會變化嗎?比如説,桌子會變嗎?

(2)小結:桌子是會變的,它會慢慢變髒,被磨損,壞掉。

(3)討論:還有哪些沒有生命的東西會變?

(4)出示橡皮泥、氣球。

5、幼兒討論:世界上師否有不變的東西?

人在變,動物、植物在變,天氣在變,一年四季在變,太陽、月亮在變,世界上的萬物都在變,一切都在變。

活動反思:

1、本次活動我認為是適合我班幼兒的。活動目標明確具體,以幼兒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體為依託,抓住幼兒的興趣和好奇心,大大激發了幼兒的探索慾望。

在活動中幼兒不僅獲得了經驗性的知識,而且能全身心投入,自己探索周圍人、動物、植物的變化,調動、激發了幼兒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探索的慾望。

2、活動中有4個兒童參與不積極。因為這種開放式的活動形式,對教師的駕馭能力是考驗,教師對課堂的調控能力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活動中對幼兒有很多無效迴應和漏洞,需要我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的積累知識和經驗。

一切都在變大班科學活動教案2

課題生成:

本學期班上設立了“七色花”專欄,要求每位幼兒帶張照片,比比誰得的花多。左右帶來了一張嬰兒時候的照片,張浩第一眼看到了,驚奇的喊:“你們看,這是誰呀?”孩子們都圍了過來,喳喳的,議論不停,這個説:“是個小娃娃。”那個説:“是個小弟弟,左右聽到別人的議論非常得意,笑眯眯地説:“這是我!”孩子驚訝不已。他們大都知道自己是由小娃娃長大的,但對周圍人與物的變化卻缺乏瞭解,對自然界的變化規律更是一知半解。因此我設計了“一切都在變”這節課。

活動目標:

讓幼兒在活動中發現自然界的基本規律: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掛曆紙、皺紋紙、金魚缸、杯子、冰、涼水、温開水、糖、勺子,吹氣的球、高錳酸鉀、橡皮泥,抹布、酒精燈、試管夾、試管、吸管、蠟燭、火柴、範畫、相片、洗潔精、打氣筒、吸管。

活動過程:

1、出示照片引起興趣。

(1)出示幼兒小時候的照片。

老師這兒有許多小朋友小時候的照片,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的時候要告訴其他小朋友,小朋友有什麼變化?(這是誰呀!他的頭髮變長了,他的個子長高了,眼睛變大了。)

(2)出示老師小時候的照片,請小朋友猜一猜,這張照片上的人是誰?小朋友為什麼沒有猜出來。(因為老師長大了,成大人了;因為不一樣了,有變化了。)

2、人的生長過程出示圖片。

講述人的生長過程:開始是從媽媽肚裏剛生下來的小嬰兒,然後長成了我們小朋友這麼大,再長就成了老師這麼大了,最後變成了老爺爺、老奶奶,小朋友學一學老爺爺、老奶奶是怎麼走路的。

3、幼兒自由做試驗、觀察物體的變化。

老師今天準備了很多東西,請小朋友自己去試驗一下,看看還有什麼東西發生了變化。

試驗一:冰變成水(快看,冰慢慢變成水了,淌眼淚了)。

試驗二:蠟燭燃燒(蠟燭有火的地方變軟了,越來越短了)。

試驗三:玩橡皮泥(老師:你看我把橡皮泥捏成小豬了,你看我把它捏成了小熊貓了)。兒童網站

試驗四:水的試驗。

(1)紫黑色的高錳酸鉀放進水裏,慢慢變成紅的“雲”了。然後水全變紅了。

(2)紙放到水裏變濕了。

(3)試管裏的水放在酒精燈上燒,變成氣了。

(4)把糖放在温開水裏(快來喝,這是糖開水)。

(5)把洗潔精放進水裏,可以吹出泡泡。

試驗五:吹氣球。

有的'用嘴吹,有的互相幫忙用打氣筒打(看,我的氣球越變越大了)。

4、啟發式總結談話。

(1)你剛才做了什麼試驗?都有什麼東西發生了變化。

(我看到冰變成水了;我把紙放進水裏,硬的紙慢慢變濕了軟,軟的紙一提就變短了;我把蠟燭點着了,慢慢地我看到蠟燭變短了;我玩橡皮泥時,橡皮泥可以一會兒變成這樣,一會兒變成那樣;我把高錳酸鉀放裏水裏,水就變紅了;我用試管夾夾住試管,把它放在火上燒,試管裏的水燒一會兒就變成水蒸氣了;我把白糖放進水裏,白糖就沒有了,水變甜了;我想用吸管吸泡泡,我把洗潔精倒在水杯裏,用吸管就能吹出泡泡;我吹氣球了,氣球越吹越大最後就炸了。)

(2)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會發生變化?

衣服,變舊了;頭髮,變長了;小樹,長高了;蠶寶寶,變成蛾子;我種的大蒜,長葉子了;我家門口的小河,變清了;雞蛋,放在鍋裏三分鐘煮就熟了。

(3)小結:我們周圍所有的東西都有變,世界上的一切都在變。

5、幼兒作畫:《一切都在變》。

延伸活動:

在日常生活中讓孩子發現周圍事物的變化。

課題評析:

一、效果分析

活動剛開始時孩子們紛紛拿着自己的照片,向別人講述自己小時候的事,同時也在看別人小時候的照片,非常驚奇。接着老師出示自己小時候的照片,孩子們更是驚奇不已,注意力被緊緊的吸引住了。此時,教師講述人的生長過程,讓孩子明白了人的變化,上孩子自己在玩中去發現其他事物的變化,激發孩子的探索欲及時幫助孩子總結“世界上的一切都在變”。最後,讓孩子把自己現的變化物體畫出來,加深對“一切都在變”的理解。

二、專家點評

此活動運用了發現法,讓孩子在玩中發現問題,充分體現了幼兒向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完成了教學目標。

三、反思與討論

你時常關注你身邊發生的事和兒童的活動嗎?持之以恆去觀好的課題自然生成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8v42e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