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屈原教案範文

屈原教案範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屈原教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屈原教案範文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能聯繫已學知識,自主整理積累文言基礎知識,發現問題

能熟練掌握文言句式與詞語的活用、通假、多義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能結合屈原的生平與遭遇讀懂文意,並且能與準確理解作者在描述屈原遭遇與內心情感中寄託的複雜感情

能辯證地評價屈原忠貞報國的志向與堅貞不屈,出污泥而不染的操守,能聯繫當今社會與個人實際,體會堅持理想追求與現實的差距。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正確理解並培養高尚的聯繫與人生價值觀,培養勇於面對困境,百折不撓及珍愛生命不懈追求的精神

【教學方法】

誦讀、啟發、品析、評論、多媒體輔助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結合《離騷》的複習,瞭解屈原的生平與高尚的節操,進而瞭解司馬遷寫此傳的目的。

屈原傳是人物評傳,司馬遷寫屈原是抒憤:—個忠心耿耿的大賢,被讒而終不得用,以至於身殉理想。詩人的悲劇。是一個民族的`悲劇…聯齊抗秦的主張,變法自強的主張,力保楚國無虞,進而可以統一天下,但這個主張損害了楚國羣小的利益,再加上楚王昏庸,所以才有這樣的悲劇。

司馬遷作此傳,意在表明,小人讒言私慾,待遇昏庸之主,致使志士窮困,國家喪亡;提出尊賢重道,明察賢佞是國家之福,表旌屈原矢志不渝,至死不悔地堅持自己的操守、價值觀。

屈原以他的價值觀,超越了世俗功利價值尺度,獲得了永恆的意義。故曰:“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存在的意義也是自我的人生意義,是在與世俗的、強權的、讒佞的對抗中呈現的。

屈原的自一殺是以生命的結束來拒絕非楚國文化的行為,同時也是使楚國臣君處在了非常尷尬的境地。這是一種悲劇精神。

二、自主研究,梳理文言字詞知識〖多媒體輔助〗

【通假字】

離通罹遭受;

反通返返回;

見通現顯現;

指通旨主旨;

濯通濁濁水;

絀通黜罷黜;

質通贄見面禮;

內通納接納;

被同披披散;

【古今異義】

明於信而見疑其文約,其辭微故死而不容泥而不滓者齊與楚從

楚誠能絕齊使使如秦受地興師伐秦而齊竟怒不救楚

與王圖議國事王甚任之屈平屬草稿未定爭一寵一而心害其能平伐其功屈平疾王聽之不聰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以一儀而當漢中地秦伏兵斷其後冀幸君之一悟然亡國破家相隨屬上官大夫短屈原新沐者必振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同形異義】

治亂悉發國中兵上官大夫與之同列又因厚幣用事者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

形容枯槁祖屈原之從容辭令

三、朗讀全文,感悟作者的情感與屈原的精神

〖學生朗讀後談談自己的感受〗

四、練習與實踐

1、鞏固梳理字詞知識

2、誦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上課時學習的字詞

二、學生找出疑難語句,師生共同研討解決

三、重點語句翻譯訓練【多媒體輔助】

〖口述與書面練習結合〗

其稱文極小而其指極大

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委質事秦。

而設詭辯於懷王之一寵一姬鄭袖。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用,舉賢以自佐。

懷王因為不知忠臣的區分,所以在內受鄭袖的迷惑,在外受張儀的欺騙。

身客死於秦,為天下人笑。

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

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其後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

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數十年。

士以此方數千裏爭往歸之。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見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軍狀。

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

四、練習與實踐

口頭翻譯最後三段,加深對文意的理解

第三課時

一、口頭複述最後三段內容

二、理請全文脈絡,品味司馬遷寫人物傳記選材與構思的精妙

開頭兩段是敍事,交代屈原家世,才幹和職任。楚制,高級官員都是王族,左徒亦是屈氏世任之職,屈原任此,忠於楚國,獲得懷王信任,關鍵在“明於治亂”這四字

屈原很清楚戰國時代必須在國內修法度,富國強兵,在國外,連齊抗秦才能大治,他要佐懷王行美政,效法先王之德,尊賢重道,這樣—來,便觸犯了楚國貴族的特權和利益,所以“上官大夫必害其能”“固時俗之工巧合,儷規矩以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改度。”當時的楚國貴族一味地顧及私利而不顧公義,討好楚王,破壞法度,再加上楚王昏聵,致使羣小得勢,賢人日退。

此傳只寫了一個細節:上官大夫給楚王進讒,毀謗屈原,楚王怒屈原“自伐其功”,因而疏之。奪了他的政治權力,這樣無異於自毀長城。懷王心胸狹隘,並且虛榮浮誇,頭腦糊塗,他倚仗先王開創的楚國國力,稱雄於世,實際上是個平庸無才的人,因而不能與賢臣共事,更不能正確判斷局勢,末世之主即此等人。三、四兩段寫屈原被罷黜使齊後仍然心繫楚國與楚王,堅持力排眾議,忠貞進言。從側面與羣小作有力的對比,為下文楚王不聽勸諫導致最終身死國滅做有力的鋪墊。

五至八段寫楚王誤信讒言深入險地,導致身死國滅的歷史教訓,在敍事中插一入作者的深深慨歎與評價,突出文章的主旨。

最後兩段通過屈原與漁父的對話與沉江而死的細節描寫及後人對屈原的繼承表現屈原精神的意義與影響,也點明瞭寫作目的。

三、練習與實踐

1、背誦第三段,並且在理請層次的基礎上熟練默寫。

2、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屈原寧死不屈的行為與精神的理解,可以有自己的創新理解。

教學反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8v2nr3.html
專題